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湯顯祖戲曲思想與達(dá)觀之關(guān)聯(lián)

2016-05-09 14:25:19許玥
青年文學(xué)家 2015年29期
關(guān)鍵詞:柳夢梅杜麗娘有情

許玥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02

達(dá)觀,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名真可,字達(dá)觀,晚號紫柏。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將他與李贄并稱為當(dāng)時思想界兩大教主。湯顯祖在《答鄒賓川》中云:“弟一生疏脫,然幼得于明德師,壯得于可上人?!盵1]達(dá)觀與湯顯祖,可謂亦師亦友,湯顯祖的戲曲思想和戲曲創(chuàng)作也受到達(dá)觀的影響。

一、湯顯祖與達(dá)觀之交往

在《與湯義仍》一書中,達(dá)觀追述了他與湯顯祖的相識相交,“野人追維往游西山云峰寺,得寸虛于壁上,此初遇也。至石頭,晤于南臯齋中,此二遇也。辱寸虛冒風(fēng)雨而枉顧棲霞,此三遇也。及寸虛上疏后,客瘴海,野人每有徐聞( 原注:時寸虛方謫徐聞尉)之心,然有心而未遂。至買舟絕錢塘,道龍游,訪寸虛于遂昌?!怂挠鲆?。今臨川之遇,大出意外,何殊云水相逢,兩皆無心,清曠自足,此五遇也。”[2]湯顯祖在《蓮池墜簪題壁二首》詩前小序中說到,“予庚午秋舉,赴謝總裁參知余姚張公岳。晚過池上,照影搔首,墜一蓮簪,題壁而去。庚寅達(dá)觀禪師遇予于南比部鄒南車?yán)缮嶂?,曰:‘吾望子久矣。因誦前詩,三十年事也。師為作《館壁君記》,甚奇?!倍私Y(jié)識甚奇,神交已久,并且終生傾心莫逆。

二、湯顯祖的戲曲思想

湯顯祖認(rèn)為情是人之性,所謂“人生而有情”[3],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有情的世界,情的最終極狀態(tài)是“至情”,而能夠承載至情的地方就是那一勾欄之上,幾色目之中。湯顯祖戲曲觀里最核心的概念是“至情”,他的戲曲思想可以稱之為“至情觀”,雖只有《牡丹》以至情標(biāo)榜,卻實是四夢皆情,《紫釵》是尋常男女至情,《南柯》是“情了為佛”,《邯鄲》是情之空幻。

三、達(dá)觀的思想對湯氏戲曲思想和創(chuàng)作的影響

(一)對戲曲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追求

《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云:

人生而有情。思?xì)g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嘯歌,形諸動搖?;蛞纪M,或積日而不能自休。蓋自鳳凰鳥獸以至巴、渝夷鬼,無不能舞能歌,以靈機自相轉(zhuǎn)活,而況吾人。奇哉清源師,演古先神圣人能千唱之節(jié),而為此道。初止爨弄參鶻,后稍為末泥三姑旦等雜劇傳奇。長者折至半百,短者折才四耳。夫天生地生鬼生神,極人物之萬途,攢古今之千變。一勾欄之上,幾色目之中,無不迂徐煥眩,頓挫徘徊?;腥蝗缫娗镏?,發(fā)夢中之事。使天下之人無故而喜,無故而悲?;蛘Z或嘿,或鼓或疲,或端冕而聽,或側(cè)弁而咍,或窺觀而笑,或市涌而排。乃至貴倨弛傲,貧嗇爭施。瞽者欲玩,聾者欲聽,啞者欲嘆,跛者欲起。無情者可使有情,無聲者可使有聲。寂可使喧,喧可使寂,饑可使飽,醉可使醒,行可以留,臥可以興。鄙者欲艷,頑者欲靈??梢院暇贾?jié),可以浹父子之恩,可以增長幼之睦,可以動夫婦之歡,可以發(fā)賓友之儀,可以釋怨毒之結(jié),可以已愁憒之疾,可以渾庸鄙之好。然則斯道也,孝子以事其親,敬長而娛死;仁人以此奉其尊,享帝而事鬼;老者以此終,少者以此長。外戶可以不閉,嗜欲可以少營。人有此聲,家有此道,疫癘不作,天下和平。豈非以人情之大竇,為名教之至樂也哉。

歷來以這段材料解讀湯氏戲曲思想都看重湯顯祖認(rèn)為人生而有情,人生活的世界有情,情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他劇作的表現(xiàn)主題和自覺的藝術(shù)追求,更深一層次則認(rèn)識到在湯顯祖這里,戲曲的教化功能是和儒家名教平等的,而忽略了為何湯顯祖會選擇戲曲這一形式來實現(xiàn)他對“道”的追求,雖然這涉及戲曲本身的藝術(shù)特征以及湯氏的思想構(gòu)成等復(fù)雜問題,但筆者以為達(dá)觀的影響是其中重要的一端。

禪宗有“不立文字”之說,達(dá)觀卻主張:“凡佛弟子,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觀照般若;若不通觀照般若,必不能契會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即正因佛性:觀照般若,即了因佛性;文字般若,即緣因佛性也?!椅淖郑鹫Z也;觀照,佛心也。由佛語而達(dá)佛心,此從凡而至圣者也。”[4]從佛性論角度闡明文字在助發(fā)佛性上的重要性,由文字三昧入音聞之機,由音聞之機入無覺無觀,是一個循序漸進(jìn)的過程。不僅如此,達(dá)觀還說:“圣人以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故設(shè)象以寓其意,使學(xué)著玩象積久,智訖情枯,意得而象忘,則書與言不能盡者,我得之矣。死生跌更,是非交錯,而我所得者,光潔堅固,了無污染損壞也。所謂象者,如龍象干,馬象坤;如大鵬象止觀;如童男童女表真諦,如長著優(yōu)婆夷表俗諦。故表即象也,象即表也。象則托物寓意,表則借事顯理?!?/p>

湯顯祖對戲曲的期待是使之具有和儒家名教平等的教化功能,不同的是戲曲的教化要由情來承載,把生活中的真情集于筆端“設(shè)象以寓其意”打動人心,這和達(dá)觀對佛理的追求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所以,湯顯祖的戲曲作品不能簡單地視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即便是《牡丹亭》也不能簡單說它寫的是愛情,因為杜麗娘和柳夢梅都隱隱帶著禪意。

(二)杜麗娘與禪的關(guān)系

杜麗娘因春景而發(fā)深情,因深情而入夢,夢中所有的一切都令她流連忘返,苦苦尋夢不得以致抑郁而死,死后得遇夢中人柳夢梅,經(jīng)歷一番生死終于得傍蟾宮客,這么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和佛教空門似乎南轅北轍,可筆者以為觀眾眼中的杜麗娘歷經(jīng)生死所求的是愛情,而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歷經(jīng)生死所求的是理想,或者說是達(dá)觀的“道”和“理”。

達(dá)觀有云:“心意識不能離,則神不能離;神不凝,則不一;不一,則不能獨立;不能獨立,則有外;有外,則有待;有待,則物我兩亢。故觸不可意事,不免勃然而怒;遇可意事,不覺欣然而喜。喜怒交戰(zhàn),寤寐無停,要而言之,不過總為心意識搬弄壞了也。故真參學(xué)者,寒不知寒,飢不知飢,勞逸相忘,形如枯木,心如死灰。方此之時,得知心意識無坐地處?!诺掠性疲骸皇撬乐邪l(fā)活一番,終是藥汞銀,觸火必飛去矣。又曰:‘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此皆親證實悟之樣子也。” [5]又有云:“心有知覺,氣無知覺。四大是一氣之變,一氣是四大之復(fù),故莊子曰:氣聚則生,氣散則死。生生死死,不過氣之聚散耳。達(dá)人知其如此,所以方生方死之間,未嘗喜生畏死也。不然此五尺之軀,便能拘限得這無邊無際之靈明矣。”[6]

杜麗娘因春而夢,是心開始有知覺,醒來之后在現(xiàn)實里卻再也無法和那個書生“忍耐溫存一晌眠”,唯有故地重游去尋夢,而尋過園林所有花木亭臺只有“待打并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的孤寂和絕望。陳寅恪先生說“了解之同情”,湯顯祖了解杜麗娘的深心深情,他們之間所共所同的情,不僅僅是愛情這么簡單,是人生遭際是理想追求,在現(xiàn)實世界里無法排遣非要死中發(fā)活一番不可的巨大落寞。歷來都有研究者認(rèn)為杜麗娘身上投射了湯顯祖自己的影子,筆者以為失意固然是一個方面的投射,杜麗娘敢死敢生的真情至情也是投射,但更重要的是湯顯祖寫作《牡丹亭》是有著更深刻的探求,杜麗娘死生一次的過程是在經(jīng)歷“悟”,湯顯祖也在“悟”,因為這種禪意的寄寓,使得杜麗娘和此前類似題材的女性形象差別巨大,也使得她成為《牡丹亭》的靈魂。

(三)柳夢梅與禪的關(guān)系

柳生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園,園中一株梅花樹,樹下立著一個不長不短如送如迎的一個美人說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緣之分,發(fā)跡之期?!币虼烁拿鴫裘?,這一因夢改名的小細(xì)節(jié)讓柳夢梅一出場就帶著情味,是一個解得風(fēng)情的知重人,已經(jīng)隱隱透出夢中體貼溫柔的特質(zhì)。前面已經(jīng)說到杜麗娘是《牡丹亭》的靈魂,這不同于《西廂》中紅娘、鶯鶯、張生都有角色的獨立性,說誰是主角都似乎牽強,《牡丹亭》的的確確只有杜麗娘一人,柳夢梅是為麗娘而設(shè)的,是依附于麗娘的存在而存在的,他身上的情質(zhì)是為了襯托麗娘,除了襯托之外,他是麗娘“悟”情的媒介。

柳夢梅在第二齣《言懷》中表明改名緣由之后說道:“正是:夢短夢長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柳夢梅之名也是麗娘“夢媒”之義。

(三)對情與理的探求

《牡丹亭題詞》云: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fù)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fù)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達(dá)觀在《與湯義仍》一信中說:“真心本妙,情生即癡,癡則近死,近死而不覺,心幾頑矣?!彼M麥@祖“理明則情消,情消則性復(fù),性復(fù)則奇男子能事畢矣,雖死何憾焉!”在情、理問題上,達(dá)觀尊理詘情,主張以理破情。在他看來,“夫理,性之通也;情,性之塞也。”湯氏給他的遺憾在于“昧性而咨情”。他認(rèn)為湯顯祖“受性高明,嗜欲淺而天機深,真求道利器”,希望能夠淡薄世緣,因為“世緣一濃,靈根必昧”。

達(dá)觀告誡湯顯祖“情有者理必?zé)o,理有者情必?zé)o”,其真實的用意還在于想讓湯顯祖斬斷“情”的羈累。他向湯顯祖宣揚“以理破情”,意在勸說湯顯祖破除“情”的執(zhí)著,做到“無情無我”,與世浮沉。達(dá)觀早有度引湯顯祖之心,二人早年相遇他便有“打破寸虛館”的志向。

達(dá)觀的勸導(dǎo)和期許對于湯顯祖而言,只能是“諦視久之,并理亦無,世界身器,且奈之何”,其實,要真正做到望情和以理破情,實在是太難,即便是達(dá)觀也難免深情。萬歷三十一年達(dá)觀因為 “妖書”事件死于獄中之前,湯顯祖曾勸他隱去,達(dá)觀卻在回信中說:“屢承公不見則已,見則必勸仆,須披發(fā)入山始妙。仆雖感公教愛,然謂公知仆,則似未盡也。大抵仆輩,披發(fā)入山易,與世浮沈難。公以易者愛仆,不以難者愛仆,此公以姑息愛我,不以大德愛我。昔二祖與世浮沈,或有嘲之者,祖曰:“我自調(diào)心,非關(guān)汝事?!贝说染辰?,卒難與世法中人道者,惟公體之,幸甚。……仆一祝發(fā)后,斷發(fā)如斷頭,豈有斷頭之人怕人疑忌耶?”達(dá)觀的這種慷慨赴死的救世精神深深震撼了湯顯祖,萬歷三十九年,湯顯祖在為友人湯賓尹《睡庵文集》所作的序中寫道:“道心之人,必具智骨;具智骨者,必有深情?!辈粌H表明了他自己難以斷情,更是對達(dá)觀悲天憫人智骨深情的深切哀悼。

正是因為達(dá)觀“情有理無”的佛學(xué)啟迪,加之達(dá)觀與世浮沈、不惜斷頭的救世深情的感染,讓湯顯祖對于情理問題有了更為透徹的了解,即世外之法雖然追求無情,但“人生而有情”,世內(nèi)之法重在有情,尤其是達(dá)觀的不幸遭遇,讓湯顯祖認(rèn)識到“情”之于人世的彌足珍貴,《南柯夢記題詞》云:“夢了為覺,情了為佛。境有廣狹,力有強劣而已?!币彩撬嗄陮η槔韱栴}思考的參悟。

參考文獻(xiàn):

[1](明)湯顯祖著 徐朔方箋校.湯顯祖詩文集:答鄒賓川:上海古籍,1982年版:1352.

[2]石峻 樓宇烈 方立天 許抗生 樂壽明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三卷,第二冊:與湯義仍:中華書局:194.

[3](明)湯顯祖著 徐朔方箋校.湯顯祖詩文集: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上海古籍,1982年版.

[4](明)湯顯祖著 徐朔方箋校.湯顯祖詩文集:牡丹亭題詞:上海古籍,1982年版.

[5]石峻 樓宇烈 方立天 許抗生 樂壽明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三卷,第二冊:法語:中華書局:121/123-124/126.

[6]石峻 樓宇烈 方立天 許抗生 樂壽明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三卷,第二冊:義井筆錄:中華書局:165.

猜你喜歡
柳夢梅杜麗娘有情
《牡丹亭》夢境對杜麗娘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解讀
《牡丹亭》之柳夢梅人物分析
劇影月報(2022年3期)2022-06-17 02:34:38
“一生愛好是天然”
“浙”里有情,“寧”有大愛
《驚夢》的情與愛
愿你2020有情有錢沒病沒災(zāi)不后悔
落紅有情
不一樣的《柳夢梅》
海峽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筆,是有情的
中國篆刻(2016年3期)2016-09-26 12:19:26
花開一朵,至情綻放——從弗洛伊德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看杜麗娘
名作欣賞(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0
从化市| 鄱阳县| 磐安县| 富锦市| 信丰县| 永昌县| 南木林县| 云梦县| 东城区| 丹阳市| 远安县| 米易县| 阳泉市| 绥棱县| 新津县| 楚雄市| 遵化市| 石林| 尼勒克县| 农安县| 宁海县| 高碑店市| 磴口县| 靖州| 凯里市| 临沭县| 沙田区| 平原县| 霍林郭勒市| 曲阜市| 元朗区| 茶陵县| 牡丹江市| 百色市| 神木县| 西藏| 茌平县| 宜都市| 张家界市| 弥勒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