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嬋娟
在學校教育中,讀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對促進人的發(fā)展,提升人的境界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里所說的讀書,并不是專指教科書或課內輔導書的閱讀,而是引領學生在浩如煙海的人類文明成果中暢游。
有的人視讀書為消遣,出于自我本能的喜好和感官的愉悅,隨手翻翻流行小說、時尚雜志、心靈雞湯、勵志成功學等等,固然可以說是開卷有益,但他沒有把讀書和生命追求建立聯(lián)系,只是把讀書與世俗生活建立聯(lián)系;有的人視讀書為升學高考、謀生致富的“敲門磚”,頭懸梁、錐刺股來取功名富貴,將讀書與人生的追求建立聯(lián)系,目的達成之前手不釋卷,心愿得償之后棄如敝屣。有的人視讀書為濟世救人之道,是為利人,而非利己,“以天下為己任”,有明確的人生追求和理想目標。所以說“書尤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是很有道理的,可以治愈自己,也可以改變社會,至于世俗靈魂之病,醫(yī)治人類蒙昧之精神。
對理想目標的追求不同,對人生幸福的理解不同,對書的選擇自然也就不同,作為“良藥”,并非所有書都可以作為讀書教育的“藥材”。當老師的要引導學生細讀經(jīng)典,讓他們在人一生閱讀的黃金時代,在心底最純凈、情感最豐富、求知欲最旺盛、精力最充沛、記憶力最強大的青少年時期,推薦那些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營養(yǎng)價值最豐富、可供人終生咀嚼回味的書籍,讓這些書為青少年打好閱讀的底子、審美的底子和人格的底子。
當然,所謂經(jīng)典并非專指中國古代的“經(jīng)書典籍”,而是經(jīng)歷史長河淘洗,至今仍生機勃勃的書籍。青少年現(xiàn)在不愛讀經(jīng)典,他們更愛讀暢銷書、流行書、淺顯易懂的書、馬上有用的書,是受網(wǎng)絡文化和商業(yè)文化的蠱惑。如果說書籍是精神的食糧,濟世的良藥,那么在時間面前,大多數(shù)化為糞土,極少數(shù)才變作經(jīng)典。
讀書要學會有記憶地去讀,就是說要有意識去記憶,而不是只鱗片爪的無意記憶。中國教育重視“背書”“默書”,把熟讀、熟記、復述、背誦書籍的內容視為讀書的基本功。讀一百本書、一千本書,記不住觀點內容,說不清脈絡細節(jié),還不如把一本書熟讀一百遍、一千遍為好。記憶是閱讀品質的基礎,但只是記住內容又落入死記硬背的窠臼,更高的要求是能喚醒讀者自身的情感認同,自己的情感與書中之情若合一契,書中之情又反作用于自身之情,形成一種靈魂的“共鳴”,使人豐盈充沛,胸懷闊大,境界提升。
讀書要有情,“情”要醞釀調動;讀書要有思,“思”靠質疑提問。“盡信書不如無書”說的就是質疑提問的重要性。老師教學生讀書,往往以自己的“疑”替代學生的“疑”,以自己的“問題”替代學生的“問題”,很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屬于他自己的真實問題。學生質疑精神和提問能力就會受到壓抑,思考的主動性就會降低,讀書的價值和意義就會大打折扣,“情”不動,“思”不行,如熬藥之不“瘟”,藥效難以發(fā)揮,遑論救死扶傷。所以,讀書要在質疑中培養(yǎng)“見識”,有見識必須有知識,有知識卻未必有見識。有見識的人能從紛繁復雜的現(xiàn)象中概括提煉出的深刻透辟的觀點、主張。因此,教師要立足課堂教學,培養(yǎng)有研究色彩的探究式閱讀,鼓勵學生進行分類、比較、概括等讀書思維活動,通過閱讀經(jīng)典而形成自己閱讀社會、閱讀人生的觀點。
欲求高效,欲求良藥,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不能讀什么書都處在休閑、懶散、隨意的狀態(tài)。韓愈說:“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就是提倡調動手、眼、口、耳、心等諸多器官來讀書?!笆峙?,本是“翻閱”之意,強調動筆讀書。要學會在讀書中提要鉤玄,勾畫出核心觀點和結構脈絡;要學會閱讀中記錄感受、疑問和由此激發(fā)的靈感。集中注意力,把目光和心思貫注到字句上,不受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目游而心馳騁,思考揣摩,既入乎其內探源尋妙,又出乎其外,與其他文章、書籍或現(xiàn)實生活作比較。
在現(xiàn)實的學習中,家長、老師、學生有一個共同困惑:如何平衡課內、課外的關系,如何處理時間緊張與閱讀需求量大的關系。有人認為:讀書必須有整塊時間。一些學校專門開設讀書課、搞讀書活動,每周專門開設幾堂“閱讀課”,騰出整塊時間給學生。其實,閱讀本從容、持久的事情,不能以做大事、搞運動的態(tài)度對待。尤其現(xiàn)在,普通人的時間都是零碎的,學生在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下,也很難有大塊時間來搞閱讀。那么怎么“擠”時間,才是閱讀的關鍵。古人讀書講究“枕上、廁上、馬上”,對我們仍然有借鑒意義,這對學生閱讀習慣,進一步來說,對他們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都有很大的好處。
在課堂教學中,不論必修課還是選修課,教師由課內生發(fā)而至課外、以指導大量課外閱讀為育人途徑,這已經(jīng)成為共識。選書、研書、培養(yǎng)習慣等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恰如良藥之“炮制”,書如良藥,善讀而醫(yī)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