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亞妮
【摘要】作為MS-EEPO有效教育實驗校,在經歷EEPO有效教育探索的道路中,無論是實驗教師的實踐探索,從課堂模式,到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訓練;管理團隊的勉力踐行,從課堂管理,到教案書寫模式、教案督查管理等;都需要在邊探索,邊總結的過程中,不斷修正,確保實驗方向和效果,從而實現(xiàn)真正的有效教育、高效課堂。
【關鍵詞】課堂模式 學習方式 教案模板 教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F2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94-02
從2013年3月開始,我校按照未央區(qū)教育局安排,作為首批實驗校,加入到未央區(qū)MS-EEPO有效教育實驗行列中。在這一路走來的歷程中,我們經歷了蕩滌與革新,碰撞與取舍,爭議和堅守……有人說,所有的改革,都會曲折前行。因為沒有前行者可以模仿移植,更因為,教育本來就是一件孤本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一蹴而就的想法根本就是空中樓閣,因此,無論是學校的管理團隊,還是遴選出來的實驗教師,都是在摸索前行中,一點一滴地總結經驗,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偏,從而逐步體會到有效教育的魅力所在,不少年輕教師也因這個平臺而得以成長起來,結成共識,形成團隊;EEPO的教學管理諸多方面也在一次次反思中不斷完善,尤其是在教案管理方面,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以待經驗之師或方家共同探討。
一、MS-EEPO有效教育簡介
“EEPO”是 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 的簡稱,MS是“孟氏”的漢語拼音縮寫。其核心理念是:有效教育是通過組織和參與來實現(xiàn)的。
EEPO有效教育理念及模式是由孟照彬教授創(chuàng)建,孟教授是教育部干部教育委員會和SDP專家組成員、云南師大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他深入我國西部地區(qū),用了近10年時間進行實踐探索,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為教師組織學生學習、駕馭課堂教學、教學效果評估構建了理論支撐,能指導老師進行有序、有機、有效的教育教學?!癊EPO—有效教育”是一個集“學習方式——課型方式——評價方式”于一體的教育教學操作系統(tǒng)。對于教師課堂教學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MS-EEPO有效教育教案模式
EEPO有效教育的教案書寫模式主要有:圖文結構(ⅠⅡ)、板塊結構(ⅠⅡ),圖文結構以魚骨圖為主,板塊結構以表格為主,同時都附之以變式,既有課堂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調控,活動安排,更重要的是有執(zhí)教者教學反思以及聽課者聽課評價,尤其是板塊結構Ⅱ型,納入了流程性檢測環(huán)節(jié),包括對學生書寫、計算速度的分析備注等,相比之傳統(tǒng)教案,更加科學、靈活、方便,易于掌握,更利于聽課或檢查者一目了然看到教師的教學思路,觀察到教師課堂的活動設計是否有效。
三、MS-EEPO有效教育教案管理要點
對于教師而言,EEPO有效教育的教案模式在一開始實驗之時,總有些摸不到頭腦,很多人看了形式后,錯誤地以為,這樣的教案更加簡單化了,好寫!其實不然,傳統(tǒng)的教案模式中,老師們往往要抄錄很多知識,備課寫教案,最終總變成了復印機模式下的抄寫工,顯得耗時而低效。但EEPO模式教案,所有的知識點,關鍵考點,無需一一寫出來,教師在很大程度上,要學會關鍵詞備課法,文科教師要理清思路,理科教師要將關鍵試題或難點羅列。但這些工作,并不能代替知識在老師心中的儲備,也就是說,除了環(huán)節(jié)流程備課之外,教師還要輔助以知識備課、考點備課,方才能保證上好一節(jié)課。若只是單純地認為EEPO教案書寫省時省力,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正因為在具體實踐中,執(zhí)教者會有多重誤解,乃至不當的操作手段,故而教案檢查與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
按照孟教授的觀點,教案其實是執(zhí)行案。要達到讓任何一個非本學科的老師看得懂,甚至能進行操作的,方為好教案,有效且高效的執(zhí)行案。如按此標準,我認為,教案管理的關鍵監(jiān)測點應該有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的落實:EEPO的核心理念是通過組織與參與來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組織包括教師活動、師生活動,生生活動等,包括學習方式的訓練。基于此,教學目標就不應該單一化,因此,EEPO教案可有雙目標,或者多目標。目標體系包含常規(guī)的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之外,還應該有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訓練或者落實的目標。教案管理者應該通過課前目錄定位,來觀測該堂課在目標落實方面是否到位。真正的好教案,在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上,與目標定位是遙相呼應的。
2.課型方式的定位:管理者要按照教案撰寫人所設定的課型方式進行具體監(jiān)測,如果是要素組合課,則應該在環(huán)節(jié)落實中注重七大要素之間的聯(lián)結、轉換、落實是否有效;如果是平臺互動式,則重點觀測標準平臺或者倒置性平臺的建立是否合乎規(guī)范,流程操作是否有針對性,是否偏離設計理念。
3.知識點與關鍵考點的落實:從我國教育實際而言,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改革,最終還是要以檢測教學效果為最終手段,尤其越是轟轟烈烈的改革,越不可以有花架子,改革給別人看。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學習能力的強化,最終都要得到淬火試金般的檢驗。因此,在知識點或者關鍵考點的落實上,EEPO模式的教案可以讓我們看得一清二楚。監(jiān)測者可以通過教案觀察課堂,看看在人機互動、單元組活動或展示中,知識點和關鍵考點的強化次數是否達到標準,強化次數如果得到一定的保證或者提升,那么,課堂效果就必然能體現(xiàn)出來,反之則不然。
4.教學環(huán)節(jié)所用時間的落實:這是教案管理與監(jiān)測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傳統(tǒng)的教案書寫中,對于時間的調控往往是比較含糊的,或者是非常無目的性的。尤其是每個環(huán)節(jié)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并沒有經過科學的考量,大部分老師依靠的是總課時設計,環(huán)節(jié)推進的每一步更多的是依靠經驗。因此,對于初入講壇的青年教師而言,常常會出現(xiàn)時間不夠,講不完的現(xiàn)象。
而EEPO有效教育的教案模板中,則將時間調控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時,學生的聽說讀寫速度,孟教授也經過了科學測量,提出可以量化的指標。他指出,學生的這些速度,分為訓練前和訓練后,如果學習方式訓練到位有效的話,那么,中學生每分鐘看得速度最大可為400字,寫的速度每分鐘30-40字,講的速度是每分鐘150-180字。而涉及到數理學科等的演算速度,則要參考一個準則:邏輯思維比非邏輯思維慢30%。
根據以上科學測量,加之學生年級差異,教案管理者在檢查教案時,就可以關注一下教師的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預留給學生的時間是否合理。如果學生聽說讀寫算在時間上得不到科學保障,那么聽課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舉例來說,如果初二語文課堂上有一篇2500字左右的散文,教師若是只給學生5分鐘時間就要閱讀到位,那顯然是不合理的。如此,就可以認為教師在這個活動設計上過于草率,而且毫無實效。
5.流程性檢測的落實:在平臺互動課型中,我們通常采用板塊結構Ⅱ型來備課,在此,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項目,即:流程性檢測。具體分為前測、中測、后測。尤其是后測環(huán)節(jié),大部分人誤以為這是課后的知識鞏固與監(jiān)測,其實不然。這是對本節(jié)課重點知識強化次數的一個統(tǒng)計回饋環(huán)節(jié),如果重點知識強化次數超過8次以上,則可以再根據學生反映,來決定是否布置作業(yè),或者布置什么梯度的作業(yè)。另外,這個環(huán)節(jié),也能夠保證課堂效果的最大化。因為,對任何一個學生來說,反復的,不同形式的知識強化,肯定比單一的教師說教要更加富有效果,所以,監(jiān)測者在對教案進行管理,對課堂進行跟蹤的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執(zhí)教者對于流程性檢測的設計和說明。
6.方法與策略的落實:好的課堂,要靠教師的組織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來實現(xiàn),因此,方法與策略非??简灲處煹慕虒W智慧。教案管理者可以通過同課異構的方式,來對比檢測同學科教師在執(zhí)行過程中,對于關鍵考點的落實設計,看看哪位老師的方法策略最富有實效性。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對比來進行管理,如此,就能夠非常清晰地總結出不同課堂,不同課型下采用哪些方法可以達到最佳效果,形成學校實驗團隊探索中的經驗和結晶。
總之,對于EEPO有效教育模式,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探路人,無論是璞玉還是堅石,只要用之以誠,行之以法,再加上科學的,無內耗的管理模式,直逼主題的管理行動,才能真正帶領教師在改革與探索中總結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教學心得,鍛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真金。
參考文獻:
[1]靳衛(wèi)平,卓婷婷.MS-EEPO有效教育應用于體育專業(yè)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 體育科技. 2014(05)
[2]王建軍.懷特海教育思想實踐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