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彬
(山西大學(xué) 哲學(xué)社會學(xué)學(xué)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莊子哲學(xué)的真知論
王 玉 彬
(山西大學(xué) 哲學(xué)社會學(xué)學(xué)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莊子對“知”之問題有著特別的關(guān)注與思考。莊子認為,“知”的對象應(yīng)由“物”轉(zhuǎn)而為“道”,“知”的主體應(yīng)從“形”、“智”轉(zhuǎn)而為“心神”。經(jīng)由“知止”與“心齋”的工夫,在心靈“向道而思”的過程中,“知”升化而至“心與道合”的“真知”之境?!罢嬷睂嶋H上是對個體之生命意義的守護與生存價值的開啟,生命之意義落實于“心”,生存之價值維系于“道”。莊子的“真知”,正是一種“生命覺解”或“存在智慧”。
關(guān)鍵詞:莊子;道;心;知止;心齋;真知
《齊物論》無疑是展現(xiàn)莊子哲學(xué)思想的重要篇目之一,其“豐富而純粹的哲學(xué)內(nèi)涵”、“極高的抽象分析能力”以及“直接而深遠的影響”[1]8一直激發(fā)著研究者的濃厚興趣。與《莊子》的其他篇目相比,《齊物論》的最大特點即在于對“知”之問題的“聚焦”式關(guān)注,并且《莊子》一書的大多數(shù)篇目對《齊物論》中關(guān)于“知”的思考均有所呼應(yīng)或附和①;《大宗師》篇更是提出了“真知”這一重要概念??梢哉f,不僅“在《齊物論》中,表達意義的一個關(guān)鍵詞,就是‘知’”[1]205,即便是在《莊子》的整個文本中,“知”亦可謂重要范疇,它不僅是莊子哲學(xué)得以展開的理論基礎(chǔ),更是其哲學(xué)氣質(zhì)及思想品質(zhì)的鮮明體現(xiàn)。
在張岱年先生看來,“知”在中國文獻中主要是作為動詞性的“認知”或“致知”,中國古代的知論即往往是在此層面展開的[2]447;此外,“知”也有“知識”“智慧”等意,指涉人的認知能力或德性水平??梢哉f,莊子對“知”之問題的探討統(tǒng)攝了以上諸義。在此基礎(chǔ)上,莊子更試圖在其獨特的哲學(xué)視野及理論關(guān)懷中對“知”的可能、限度與弊端進行批判與反思,以對知識和智慧進行轉(zhuǎn)化與提升。對此,我們可從三個方面展開理解:“知”之對象應(yīng)由“物”轉(zhuǎn)而為“道”,“知”之主體應(yīng)由“形”“智”轉(zhuǎn)而為“心”,“知”之方式與目的則為通過“知止”之態(tài)度、“心齋”之工夫,最終達致“真知”之境。
一、由“物”而“道”
《論語》中所體現(xiàn)出的儒家觀念,大體是重視知識、倡導(dǎo)智慧。君子需要“知”的內(nèi)容,便有“知仁”“知德”“知天命”“知禮”“知人”“知言”等。從儒學(xué)的基本關(guān)懷及價值取向來看,“知”所指向的對象,無論是“仁”“德”“天命”等頗具形上意味的觀念,還是“禮”“言”“人”等形下維度的詞語,實際上都是“不離日用常行”,而隸屬于現(xiàn)實之社會人生的??鬃幼苑Q“好古”“好學(xué)”,因“好古”而“述而不作”,因“好學(xué)”而“發(fā)憤忘食”,體現(xiàn)出了對傳統(tǒng)、社會知識與價值的尊重與維護。作為同時代之顯學(xué),墨家更富知識性與經(jīng)驗性的現(xiàn)實指向,其判定“是非利害之辯”的“三表法”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發(fā)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無論是所本、所原、所用,墨子的態(tài)度是重視經(jīng)驗與實踐的,而且,他確信存在著判斷言論或知識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儒學(xué),以及“反其道而行之”的更富“知識性”意味的墨學(xué),是莊子哲學(xué)中最重要的對話者和思想資源,也是其“知”論之出發(fā)點。
正如錢穆先生所說,“莊子對于當(dāng)時儒墨之辯,極欲有所判定,而覺其雙方各執(zhí)一見,各有是非,定讞難成,于是激而為斬根塞源之論”[3]39?!洱R物論》之初衷,即是提出一種超越的視角,以消融儒墨的是非之爭。在莊子看來,儒墨之“知”,無論是仁義還是兼愛,無論是禮樂還是節(jié)葬、非樂,無論是“學(xué)”還是“三表”,均拘囿于“物論”②之范圍,“樊然淆亂”,難辨是非,遮蔽并阻礙著人對生命之本真的體認和追求。
不妨先看一下《齊物論》中的“罔兩問景”寓言:
罔兩問景曰 :“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在這里,“景”即“影”,“罔兩”即影子的影子。影子飄忽不定的行止引起了罔兩的不滿,并責(zé)問影子為何如此沒有操持。實際上,“影”須待“形”才能產(chǎn)生,“影”之無定乃是出于“形”之不安;而“影”所待之“形”亦非自主,亦“有待”于“造物”或“道”。
莊子素稱“以寓言為廣”,“罔兩問景”的故事就可以廣喻“知”的問題。如果說“知”如影子,“辯”就是附著于“知”上的罔兩,“知”之所“待”就是“物”。也就是說,之所以會產(chǎn)生“辯無勝”、“是非無定”的問題,究其根源在于“知”所賴以產(chǎn)生的基礎(chǔ)——“物”是不牢靠的?!爸庇写凇拔铩?,“物”亦有待于“道”。所謂“有待”,即是價值的不確定性,或者說價值的依附性?!洞笞趲煛菲鞔_說:“夫知有所待而后當(dāng),其所待者特未定也。”“知”的“有待”甚至是雙重的,這直接導(dǎo)致了其是非無定、真假難辨的性質(zhì)。
不但“知”本身是不確定的“有待”,其所待之“物”亦是不勝枚舉、遷流變化的?!肚锼菲枋鑫镏闋钫f:
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
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
“物”在數(shù)量上是無窮的,且無時不處于變化流動之中?!拔铩痹诳臻g維度中的無窮以及時間維度上的無限,使得因之而生的“知”必然具有“無涯”、“無定”之性質(zhì)。
在莊子看來,人若一味追求無涯之知,便是將“有涯”之生耗費于“逐萬物而不反”(《天下》)的勞攘之中,“苶然疲役而不知所歸”(《齊物論》);若陷溺于對無定之知的辯難之中,只知“以堅白鳴”(《逍遙游》),或者“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齊物論》),亦如形影競走,不過是枉費精神、虛擲生命而已。因此,莊子之吁求,便是從“逐物”之知的“夢境”中覺醒過來,把“知”的對象由“物”轉(zhuǎn)換或進境為“道”,在對“道”的體認、修持中,祛除“知”的無涯、無定、“有待”,以獲得“無待”的“真知”或“至知”。
莊子這樣描述“知”的四種境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齊物論》)
“未始有物”,則只有道的存在,此種“知”乃是與整全、渾淪之道的冥合,無物、無道亦無我,或者說物、道、我融為一體,此謂“至知”;其次,物的呈現(xiàn)帶來的是道的遮蔽,雖然“物”未嘗有分別,亦能體會到“萬物與我為一”,畢竟已有物我之分,便非“至知”之境了;再次,物之“封”,也即“名”的出現(xiàn),使“物”與“物”之間判然有分,“道”繼續(xù)退隱于名、物之后;最后,由“名”而生“是非”,“道”便開始由被遮蔽進而為被損害了。
在此“知之四境”中,由“至知”而“是非”的過程可謂是“知”的淪落之途。然而,在嘆息之外,莊子或許也在提示我們,正所謂“反者道之動”(《老子》),我們也可以將“知”之淪落的過程反轉(zhuǎn)過來,透過“是非”“名”“物”的傷害或遮蔽,直面于“道”,或許依然能夠在對“物論”的超越中復(fù)歸到“至知”之境。
莊子認為,“至知”之境只能在“知”朝向于“道”的前提下方能達成,他將之稱為“知之能登假于道”(《大宗師》)。成玄英釋“登”為“升”,釋“假”為“至”[4]136,“登假于道”即升化而進致于道之境。這個時候,“知”擺脫了經(jīng)驗世界的有限性和有待性,或者其無定性與無涯性。當(dāng)然,我們也可以說“登假于道”的“至知”依然是“有待”的,它畢竟以“道”為指向。但與以“物”對象的、受“物”限制或牽累的“知”不同,這種“登假于道”的“知”毋寧說是“祈向”于“道”,而非以“道”為“對象”。而莊子的“道”,“既非原則,亦非另一個更高級的實體世界,而就是這個人生世界的頂級形態(tài)、自然形態(tài)”[5]234。這樣,“向道之知”即是“知”在現(xiàn)實人生中本真的、自然的流衍與開展。按照道家的思維模式,也可以說“知”與“道”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一種“無待之待”。
二、“離形去知”
僅僅將“知”的對象從“物”轉(zhuǎn)移到“道”,并不能保證“真知”的必然出現(xiàn)?!爸钡闹黧w以何種方式“向道”,以何種態(tài)度“向道”,或許才是更為關(guān)鍵的問題。
人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首先是通過耳目等感官進行感覺,再則是通過思維進行認知。在莊子生活的時代,耳、目、鼻、口等感官可統(tǒng)稱為“形”,思維則通常用“智”(知)來表達。值得注意的是,所謂“心之官則思”,“思”或者“智”當(dāng)然是隸屬于“心”的效用。莊子有時候也用“心”來表達“智”,比如《大宗師》篇的“不以心捐道”,此處之“心”即為思維或智慧。然而,“心”在莊子哲學(xué)中更多是指涉人的本真生命。唐君毅先生曾經(jīng)對莊子之“心”作過簡單明了的區(qū)分:“一可借用佛家之名詞,稱之為一情識心,此為一般人之心。一為由此人心而證得之常心或靈臺心。”[6]33唐先生所說的“情識心”,正是思維之“心”,可稱之為“心智”;“常心”或“靈臺心”,則是莊子所認為的理想狀態(tài)下的生命之本質(zhì)。有時候莊子也用“神”來表達此種本真的心靈,與“心智”相對應(yīng),我們或可稱之為“心神”。這樣,在“知之體”的問題上,便有形體、心智、心神之別。
在莊子看來,世俗之知正是由形、智而發(fā),所以容易受到情緒或者現(xiàn)實境遇的影響。與“形”相比,莊子更注重批評“智”的負面作用?!洱R物論》中所說的“成心”,即說明了“智”對“心”以及“道”的傷害。正所謂“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智”在損傷著“道”的同時,也使心靈執(zhí)著于“私愛”,并形成了所謂的“成心”。莊子說: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齊物論》)
“成心”是“是非”產(chǎn)生的根源,也是“師心自用”的憑據(jù)。成玄英認為,“夫域情滯著,執(zhí)一家之偏見者,謂之成心”[4]31,將“成心”闡釋為“成見、偏見之心”;韓林合根據(jù)郭象所說的“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謂之成心”[4]31,主張掃落“成心”的價值意涵,認為“‘成心’應(yīng)該理解為完成了的或成熟了的心,即有了完整的心理官能(認知、感受和意欲等)的心”[7]22。根據(jù)《齊物論》所要處理的問題來看,莊子不僅僅要批判儒墨之偏見,而且試圖對“是非之爭”作出徹底的哲學(xué)思考和批判。因此,以“成心”為“成熟之心”的看法更能代表莊子哲學(xué)思考的一般性和深入性。但無論如何,“成心”貌為“執(zhí)一”、“一以貫之”,實則以自我為中心圈定了思想與行動的邊界,從而喪失了精神之自由,而不能領(lǐng)會另外的心靈與思想,這樣的心靈無疑是狹小而鄙陋的。
“成心”在另一種意義上亦即“蓬心”,莊子批評惠施說: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逍遙游》)
“蓬”本為雜亂、輕浮、“拳曲不直”之植物,以蓬草充斥的心靈,亦必然如同“一團亂麻”,雜亂無章而樸鄙短淺。在面對“五石之瓠”這樣的“大物”的時候,局促的心靈根本無法體會并發(fā)揮其“大用”?!芭钚摹奔幢弧懊┎荨倍氯说男撵`,它以世俗的知識與價值為圭臬,從而喪失了“通”與“游”的能力,不可能由之而產(chǎn)生出“真知”與“至知”。
這樣,“知”在主體方面的轉(zhuǎn)化,便是要擺脫形、智之限制,而發(fā)揮“心神”的作用。莊子說: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大宗師》)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養(yǎng)生主》)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
而況官天地、府萬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嘗死者乎!(《德充符》)
在第一條材料中,“肢體”即“形”,“聰明”即“智”,只有離棄、祛除了形、智的作用或干擾,才能與“大通”之“道”照面,這就是所謂的“坐忘”;在第二條材料中,“目”、“官”即“形”,“知”即“智”,擺脫了“目視”,終止了“官知”,“神”才得以暢行;在第三條材料中,“耳目”即“形”,漠視或淡忘“形”之要求,“心”便能在道德之境中暢游;在第四條材料中,“六骸”、“耳目”即“形”,“寓六骸、象耳目”是以形體為寄寓之象③,而不以之為求知之體,“一知之所知”則是對“智”的消解,這樣的心靈才會有其生氣。
綜上所述,在認知的主體(形、智、心)和對象(物、道)之間,如果是“形”面對“道”,只能是視而不見,或者日用不知;若“智”面對“道”,則會“以心捐道”。“捐”,或釋為“棄”,或以為“損”④,無論是捐棄或損害,都說明了“智”對“道”的背離;如果“心神”面對的不是“道”,而是“物”,則只能如惠施一樣,“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德充符》)??梢姡罢嬷被颉爸林钡墨@得,須是“心神”對“道”的體認。⑤
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莊子所認為的“知”之主體,理所當(dāng)然的應(yīng)該是“心神”,或者說是本心。陳鼓應(yīng)先生認為,“心是內(nèi)在生命的主體,是思想情性的本原。它是承受知識的主要機能,更是擴展精神境界的關(guān)鍵所在”[8]213。莊子的真知論,正可以看做對“心”的守護和對“道”的呼喚。莊子試圖排解生死的懸結(jié),解除是非的桎梏,疏通情緒的困擾,沖破政治的藩籬,讓蓬塞、惶惑、黯淡的心靈在道、德等本真價值的燭照和提撕之下,在心靈的自我覺悟和修持中,重新變得通達、虛白、清暢、凝澹。莊子認為,須是從心靈出發(fā)的“知”,才是行走在了對生命意義的追尋的“道路”上,才可能受到“道”的指引。由此我們也便能理解,為什么孔子向老子請教何謂“至道”的時候,老子的回答卻是“汝齊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知北游》)了——形體和智慧是需要放棄的主體維度,“至道”須從心靈和精神出發(fā)才能得到真切的體認。
三、“知止”與“心齋”
莊子認為,“真知”之對象是“道”而非“物”,主體是“心神”而非“形”“智”。那么,“真知”究竟應(yīng)該如何獲得?這就是“知之方”的問題。在上文中,我們實際上對此問題已經(jīng)有所論述,但鑒于“方法”問題在莊子哲學(xué)中的重要性,對“知之方”進行集中闡釋還是非常必要的。如徐克謙先生所說,莊子哲學(xué)之“道”的具體內(nèi)容,實際上“就是探索一條路,或一種方法,以使人通往精神解脫與自由的境地”[9]61。那么,人究竟應(yīng)該如何避免“知”之中的“物”“形”“智”等因素,并在“心”與“道”的綰合中通往“至知”?對于前者來說,“知止”是純化“知”的法門;對于后者來說,“心齋”則是升華“知”的途徑。
先論“知止”。
首先,由第一部分的論述可知,“知止”是對“物之知”的警醒,也是對“道之知”的敬畏。莊子說: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養(yǎng)生主》)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齊物論》)
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庚桑楚》)
生存于“物”的世界之中,人總是不免于對“物之知”的求取。但是,如果陷溺于對“物之知”的追求中不能自拔,只能危及生命,最終“殆而已矣”。莊子甚至認為,人應(yīng)該對世俗的知識與價值做足“減法”,對于功、名、禮樂、仁義應(yīng)該或“無”或“忘”,方是對“物之知”的絕對“知止”。而且,作為“道之知”的“至知”,超越名與言、因與果,是所謂的“不言之辯,不道之道”(《齊物論》),實際上是“不能知”或本應(yīng)“不知”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道之知”乃為“不得其朕”、“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如果“道之知”像“物之知”那樣清晰明白,正所謂“若彼知之,乃是離之”,便絕非“道之知”了。“道之知”不是可道之道,而是不可道之常道??傻乐酪廊粚儆凇拔铩敝姆懂牐徊豢傻乐5绖t進入了“道”之知的界域?!犊桃狻菲f:“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掌握“物之知”的態(tài)度和方式絕對不能運用于天理、至知。而《齊物論》中所謂的“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亦傳示出對“物之知”(是非)的拒絕以及在“道之知”(天鈞)之前的休止。
其次,從第二部分的論述中亦可知,“知止”即是對“以形知”和“以智知”的拒絕。對于認知主體來說,“物之知”是以“目視”的,“道之知”是需要以“神遇”的。所謂“官知止而神欲行”,所謂“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所謂“寓六骸,象耳目”,所謂“不知耳目之所宜”,均是指感官與智慧的“停止”。無論是《齊物論》起始的“吾喪我”,還是結(jié)尾的“莊周夢蝶”,實際上都是在說明,只有放棄自己的形體與智慧,“形若槁木,心若死灰”,才能體驗到“天籟”或“物化”之境。而《應(yīng)帝王》篇末的“渾沌”寓言,亦未嘗不可理解為:如果以“視聽食息”的“七竅”去湊泊作為“至知”的“渾沌”,其后果只能是“七日而渾沌死”。《天地》篇“黃帝遺其玄珠”的寓言也在說明,只有“象罔”才能尋回黃帝失落的玄珠,“知”、“目”、“口”等“以形知”、“以智知”者均是徒勞無功的。
《大宗師》篇的“坐忘”實際上就是對“知止”的最完備表達:
顏回曰 :“回益矣 ?!敝倌嵩?:“何謂也?”曰 :“回忘仁義矣 ?!痹唬骸翱梢樱q未也?!彼諒?fù)見,曰 :“回益矣。”曰 :“何謂也?”曰 :“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彼諒?fù)見 ,曰 :“回益矣 !”曰 :“何謂也?”曰 :“回坐忘矣?!敝倌狨砣辉?:“何謂坐忘?”顏回曰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 ?!敝倌嵩?:“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后也?!?/p>
“忘仁義”、“忘禮樂”是對“物之知”的拒絕;“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是對“以形、智知”的拒絕;“同于大通”,則是直面于道,亦是復(fù)歸于心??偠灾?,“知止”既是對“物之知”的休止,亦是對“道之知”的棲止;既是對“以形、智知”的停止,亦是對“以心、神知”的留止。
再論“心齋”。在《人間世》篇,莊子借孔子之口說: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說文》云:“齋,潔也。”“心齋”之本義,即為“潔心”或“凈心”,與《知北游》篇的“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同義,其要即在于使心靈無污垢。由此也可以看出,“心齋”實際上是建立在“知止”的基礎(chǔ)之上的,“無聽之以耳”、“無聽之以心”即是不要用感官或心智去“聽”,或者去認知外物。先有“知止”,才能為心神騰出足夠?qū)掗煹目臻g(“虛”),使之能夠體道、待物,在與道的浮游、與物的往來中體驗真知、至樂。
“心齋”乃“心與道合”之境,“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未嘗不可表達為“唯心集虛,虛者,道也”。莊子“知”論的究極境界,必在“心齋”之境中方能達成——“知之體”為心,“知之待”為道,這是生命直面其本真價值的境域,也是生命整合或超越了物、道、形、智、心等范疇的境界。
由“知止”而“心齋”,由“心齋”而“真知”,莊子哲學(xué)的“知”超越了知識和智慧。在莊子看來,“真知”只能是“對人自身的存在問題的認識”[10]77,或者說,“是一種修為功夫所達致的心靈境界,一種解除人生系累桎梏而與道為一的自由之境”[11]?!罢嬷睙o關(guān)邏輯,不落言筌,超出物理,不能經(jīng)驗,不是具體的知識,不是認知的技巧,更不是用世的方法。與其說這是關(guān)于“知”的問題,毋寧說這是關(guān)于生命之意義和生存之價值的問題。生命之意義,落實在“心”上;生存之價值,維系于“道”中。莊子的“真知”,正可以理解為一種“生命知解”或“生存智慧”。
四、余論
莊子的“真知”論,是對先秦思想的“知”論所作出的極為重要的思想轉(zhuǎn)向和價值重估。老子對“知”的反思,主要著眼于政治領(lǐng)域而思考“以知治國”“絕圣棄智”的問題,基本上是對傳統(tǒng)政治治理方式的反對。以孔子為肇端的儒家向來重視“知”,并以“學(xué)”“思”為獲得知識、砥礪智慧的重要方式。儒家對“知”的尊重,首先也是出于其社會或政治關(guān)懷。在荀子看來,所謂“學(xué)不可以已”,即體現(xiàn)于“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荀子·勸學(xué)》),無論是在“數(shù)”還是在“義”的層次,荀子強調(diào)的都是傳統(tǒng)性的知識(“經(jīng)”)、社會性的文化(“禮”),以及人在社會關(guān)系中的人格品質(zhì)。與這些社會性的取向相比,莊子的問題,則是“知”對“個體”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以及個體如何獲得“真知”,才能開啟或守護生命的本真價值和意義。
相較而言,以孟子為代表的“思孟學(xué)派”對個體的德性和生命也頗為重視,這在《中庸》、郭店簡《五行》以及《孟子》的相關(guān)資料中均有十分明確的體現(xiàn)。以孟子的“思誠”觀念為例,它“既可以說是對天道之思,又可以說是對人性中最真實的存在之思”[12]533。以“思”為工夫,孟子亦重視對個體心性的挖掘,并通過“良心”與天道的聯(lián)結(jié),提出了其“良知”的觀念。可以說,在理論的架構(gòu)上,孟子的“良知”與莊子的“真知”是類似的,兩者都生發(fā)于“心——道”的理型之中,且偏重于“心”的一面。然而,在具體的指涉上,孟子“良知”的內(nèi)涵依然是“親親、敬長”的仁義德性,這種“良知”并未放棄知識性的取向與社會性的關(guān)懷,甚至在其基礎(chǔ)上能夠推擴出“仁政”。莊子的“真知”,則將“知”的知識性、社會性內(nèi)涵洗濯殆盡,而究心于對個體生命價值的思考與守護。在莊子“真知”論的理路中,孟子“良知”的對象雖然以“天道”為指引,但依然未能超出“物”的世界,或者說還必須落實到“物”的世界里面,“真知”卻是不需要倚靠“物”便能有其獨立的價值的;而且,孟子“良知”的主體雖然也是“心”,但這顆“心”卻非虛明通達的“虛心”,而是充實著“仁義禮智”的“良心”,在本質(zhì)上依然是一顆“成心”。
注釋:
①比如,在更能體現(xiàn)莊學(xué)精神的內(nèi)七篇中,便有四篇的起句涉及“知”的問題。這四篇分別是:《逍遙游》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養(yǎng)生主》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洞笞趲煛返摹爸熘鶠?,知人知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yǎng)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應(yīng)帝王》的“嚙缺問于王倪,四問而四不知”。
②對于“物”,莊子有著比較寬泛的定義,不僅自然事物是“物”,人類的社會生活,尤其是政治活動中的實際的或非實際的“事”,比如社會規(guī)范、政治構(gòu)架,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功名”、“利祿”、“榮辱”、“窮通”等觀念,均可納入“物”的范疇之中。實際上,儒家、墨家的主要關(guān)注也都是“物事”意義上的“物”。這樣,莊子以儒墨等學(xué)派的“知”為“物論”便是可以理解的?!洱R物論》首先便要齊“物論”,也即齊儒墨之是非。
③成玄英說:“寓,寄也。六骸,謂身首四肢也。王駘體一身非實,達萬有皆真,故能混塵穢于俗中,寄精神于形內(nèi),直置暫遇而已,豈系之耶!”“象,似也。和光同塵,似用耳目,非須也?!眳⒁姽笞?、成玄英疏:《南華真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98年,第115頁。
④郭象釋“捐”為“棄”,參見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98年,第137頁。武延緒、朱桂曜等則均主張解釋為“損”,參見陳鼓應(yīng):《莊子今注今譯》(最新修訂重排本),中華書局,2009年,第189頁。
⑤在《知北游》篇有這樣一段記載:“冉求問于仲尼曰 :‘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猶今也?!角笫柖?。明日復(fù)見,曰 :‘昔者吾問“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猶今也 ?!蔽羧瘴嵴讶?,今日吾昧然。敢問何謂也?’仲尼曰 :‘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為不神者求邪!’”這段文字即是在說明“神”方能領(lǐng)悟“道”。
參考文獻:
[1]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
[2]張岱年.中國哲學(xué)大綱[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錢穆.莊老通辨[M].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
[4]南華真經(jīng)注疏[M].郭象注,成玄英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
[5]張祥龍.海德格爾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修訂新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0.
[6]唐君毅.孟墨莊荀之言心申義——兼論大學(xué)中庸之心學(xué)[J].新亞學(xué)報,1956(2).
[7]韓林合.虛己以游世:《莊子》哲學(xu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
[8]陳鼓應(yīng).老莊新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徐克謙.莊子哲學(xué)新探:道·言·自由與美[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0]崔宜明.生存與智慧——莊子哲學(xué)的現(xiàn)代闡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1]李耀南.莊子“知”論析義[J].哲學(xué)研究,2011(3).
[12]王博.中國儒學(xué)史(先秦卷)[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1.
【責(zé)任編輯:高建立】
中圖分類號:B223.5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600(2016)04-0001-06
作者簡介:王玉彬(1983—),男,山東萊蕪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道家哲學(xué)、中國哲學(xué)史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先秦子學(xué)視域下的莊子哲學(xué)研究”(編號:14CZX024)。
收稿日期:2016-01-10
[莊子·道家·道教研究]
[主持人按語]
陽春三月是莊周化蝶的好時光,心靈的自由能讓人減輕對外物的依賴,絕不能逐物不返而反被物奴役。物,是個大共名,科技昌明、市場經(jīng)濟的今天,郝知德從霍耐特到莊子的物化論,堅深而晦澀,但其中揭示的語言特別是文字的穩(wěn)定指稱和物質(zhì)的運化不居之間的張力,仍然十分深刻。和象意的二維漢字相比,以英文為代表的一維拼音文字所凝塑的文化,更容易人隨物而播遷,這或是貨幣游戲技術(shù)在西方崛起的深層文化原因,不知郝先生以為然否。莊子的真知是人類個體的內(nèi)在的生命基地,真知的萌動便是他人優(yōu)位的生命智慧。真知不指涉物,無我之我超越身體。當(dāng)代新道家外向到物理學(xué)深處求證,是人神同構(gòu)的努力,如何在真知的內(nèi)外有無之間互證,同志們與王玉彬先生共勉好嗎?
列子究竟貴虛還是貴正?理想化貴虛則虛,現(xiàn)實化貴正則正。文明形態(tài)內(nèi)之所以互補且必須互補,劉佩德以小見大,此學(xué)術(shù)證道之正途,中華光大之希望,誠可貴也!
儒道間相通而不同,互補則互斥,陳功文先生揭示清初吳世尚以儒解莊,是一個好例證。立定儒家之立場,解莊不免誤莊,然刻意兼容,順勢之作也。儒乃文化傳統(tǒng)之主體,道家向個體人內(nèi)在的人心自由方向深入拓進,法家則往關(guān)系人社會有序的方向強勢性地推擴,思想空間大了,文化的生命力自然就強盛了。
家國天下是儒家政治觀念,修身內(nèi)省通大道是道家的政治觀念。道教在儒法與佛禪間咬定青山,艱難守護,深其根,固其蒂,或遁山林巖泉,或時深入宮廷,其治國理民之思,向來是我們的集體無意識。人是政治動物。從整體還是個體人觀政治,只是個思想方法問題,與人的社會性政治本質(zhì)無關(guān)。民主政治但從個體人一維原點對世界作邏輯推演而觀之,單向直推以逞口筆之能,其弊盡現(xiàn)之今日,美老大已經(jīng)是捉襟見肘,圖窮匕首見。陸暢兄可有此感否?
安繼民丙申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