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志清
?
信息技術為語文課堂注入活力
文/于志清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整合已成必然,它已成為架設在教室、學生和教材之間的不可替代的橋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能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往往滲透著許多自然科學知識,例如,《植物媽媽有辦法》向學生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學生對種子的傳播感性經驗很少,如果借助多媒體課件,學生就能夠直觀地看到植物的種子是如何傳播的。再如在教學《詹天佑》這一課時,為使學生領悟教學內容,感悟詹天佑的創(chuàng)新發(fā)明,筆者為學生播放了制作的動畫片,看著生動形象的“中間鑿進法”“兩端鑿進法”和“人字形路線”的動畫,孩子們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從而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現代信息技術突出的優(yōu)勢是網絡,充分利用網絡,可以為語文學習提供廣泛的信息資源,極大地增強語文課堂教學容量。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軍神》一課時,為使學生真正認識劉伯承,課前筆者讓學生到網絡上搜集劉伯承的相關資料,包括生平和課文中記敘的這次手術前后的相關背景資料,讓學生在基本了解了劉伯承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教學中,學生踴躍交流,筆者又適時地補充了從網上下載的一些資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而且彌補了課堂教學中的不足,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經常進行想象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遠性、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逗苫ā芬徽n中,放映一段視頻:“一池荷花開放的各種形態(tài)”的畫面,教師再用一段精彩的導語把學生引入情境,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結合教材內容,憑借想象因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有很大的幫助。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交互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平等地共享學習資源,在課前、課上可以搜集一些與課有關的內容資料。如教學《東方之珠》一課,可以在網上找一找有關的圖片、視頻;還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上豐富的資源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一些線索,讓學生圍繞主題自己去查詢、獲取、處理資源。學生學會了網上在線自學,發(fā)揮遠程教育的優(yōu)勢,提高了學習能力。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痹谡Z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去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并促使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也可以利用網絡加強相互間的合作學習,自己的學習成果可以瞬間傳達對方,也可瞬間得到對方的指導和幫助。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能者為師,共同享受克服困難后的喜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合作的學習能力。
放眼未來,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追求的不是簡簡單單的輔助教學,而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小學語文注入新的活力,讓語文教學插翅添翼。
(作者單位:河南省湯陰縣第二實驗小學)
心理學家布魯諾曾經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爆F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了一些離生活現實較遠的信息,而利用網絡教學就能彌補此中不足。例如《跨越百年的美麗》這一課,學生談到“自然放射線”“工業(yè)廢渣冶”以及“物理學”,這些離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在教學中,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借助信息技術,把學生帶到了居里夫人的實驗室,把跨越百年的時間與空間的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讓學生感受了居里夫人對科學的執(zhí)著與艱辛,還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對科學的興趣以及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