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中杰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青島工學院管理學院)
?
國內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綜述
姜中杰
運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對2001—2015年間國內關于大學生體育旅游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15年來,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在文獻數(shù)量上呈總體上升趨勢;但是在研究領域上發(fā)展不均衡;在研究水平上,高質量的較少;在研究方法上,大量使用調查問卷法等問題。未來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還有很大的空間。
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述評
近年來旅游業(yè)進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20世紀中后期,體育賽事的普及和全民健身意識的增強使得全球掀起了體育旅游的熱潮,自行車、登山、滑雪、高爾夫、沖浪、漂流等旅游項目在世界范圍內迅猛發(fā)展。奧運會的申請、舉辦更使體育旅游獲得體育學界和旅游學界地廣泛關注[3]。十幾年來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生人數(shù)激增,2014年我國大學生在校生人數(shù)達到2468萬,旅游市場較為集中,而且大學生閑暇時間較多,喜歡體驗、冒險、刺激、追求時尚,“求新、求異、求樂、求知”,對于體育旅游有較強的需求。國內研究者對大學生體育旅游越來越關注,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但是對于大學生體育旅游的綜述研究卻很少涉及,因此,本文對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在原有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關于“大學生體育旅游”,我國學者最早的研究是黃燕飛、陳道裕在2001年發(fā)表的《浙江省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狀況》一文。文中通過對浙江大學等五所大學20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大學生參加體育旅游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2]。在中國“知網”數(shù)據庫對2001年至2015年15年間關于“大學生體育旅游”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檢索,通過對這些文獻進行分析、統(tǒng)計等歸納出這15年來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的熱點和不足之處,并提出發(fā)展的方向。
1.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15年文獻統(tǒng)計分析
1.1數(shù)量統(tǒng)計分析和發(fā)展階段
通過對文獻的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得出2001—2015年這十五年間,大學生體育旅游相關文獻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呈螺旋狀上升的趨勢,經歷了萌芽期、起步期、發(fā)展期。第一階段2001年-2006年的萌芽期。國家旅游局將2001 年定位“中國體育健身游”年,共推出60項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體育健身旅游活動和80個專項體育健身旅游產品和線路。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生人數(shù)急增,逐漸開始有學者關注到大學生體育旅游,2003年非典的爆發(fā),高校加大了管理力度,大學生外出旅游降到低點,研究成果也受到影響,2005、2006也大大減少。第二階段2007-2011的起步期。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宣傳、舉辦,這一段時間的文獻數(shù)量也有了較大提升,但2009年的HIN1流感等原因又使得文獻數(shù)量出現(xiàn)了下滑。第三階段2012-2015的發(fā)展期。大學生體育旅游得到了一定關注,成為體育旅游專項研究的比較重要研究領域。
1.2文獻相關數(shù)據分析
1.2.1作者研究方向
文獻作者的研究方向大都是體育方向,包括體育社會學、體育教育、體育人文等,作者大多來自于高校體育院系(部),而只有少量作者的研究方向是旅游方向。說明我國大學生體育旅游目前獲得了體育學界的關注,而未真正獲得旅游學界的關注。
1.2.2基金項目立項情況分析
1.2.3文獻作者和發(fā)表期刊分析
體育旅游研究獲得了學界的高度關注,研究學者中不乏吳必虎、柳伯力、周道平等學者,但是大學生體育旅游卻沒有得到國內知名學者的青睞。文獻的作者以講師、助教為主;發(fā)表期刊中核心期刊發(fā)表較少,以一般期刊為主。
2.大學生體育旅游的主要研究內容
國內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大學生體育旅游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個方面:(1)大學生體育旅游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研究,(2)大學生體育旅游行為分析,(3)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研究,(4)其他研究方向。
2.1大學生體育旅游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
大學生體育旅游現(xiàn)狀調查是大學生體育旅游產品開發(fā)、市場培育的基礎,也是眾多學者研究的熱點。王亞男(2006)對株洲市[7]、郭海峰(2007)對新疆七所高校[1]、秦捷(2014)對北京、廣州、武漢、重慶、銀川五個城市的十三所高校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5],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體育旅游情況和現(xiàn)存體育旅游市場及其所提供的消費產品等方面進行調查與研究,分析了大學生體育旅游的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對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和體育旅游的發(fā)展提出了對策。
2.2大學生體育旅游行為分析
學者們通過對河南、安徽、武漢、桂林等地高校大學生群體進行問卷調查等方式,調查大學生體育旅游行為。鐘泓(2005)對桂林市大學生的體育旅游偏好進行分析研究[11],陸邦慧(2012)對安徽皖籍大學生體育旅游選擇的認知度、出游方式、消費能力等體育旅游行為進行調查研究[4],師偉(2015)分別對當前河南省大學生參與體育旅游活動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等[6],得出當?shù)卮髮W生對體育旅游的認知情況、出游時間、出游方式、消費情況、參加體育旅游的項目等結論,總結出以上情況是與旅游目的地氣候條件、消費水平、交通條件等密切相關的。
2.3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研究
對于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的研究主要是旅游市場調研、開發(fā)、營銷等方面。
黃燕飛(2001)是最早研究大學生體育旅游的學者之一,對浙江省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狀況進行了調研,建議旅游部門加大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2]。易小平(2008)對大學生體育旅游需求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學生體育旅游營銷4p對策[9]。王悅(2015)對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和發(fā)展前景進行調查分析[8]。得出結論:體育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包括費用較高、項目不適合大學生和宣傳力度不夠等;消費主體存在的問題包括認知度不夠、時間限制、經濟能力有限和沒有安全保障等。建議:制定和完善體育旅游業(yè)法規(guī),加大宣傳力度,設計適合大學生需求的體育旅游項目,加強安全保障等。
2.4其他研究方向
鐘晨(2011)從體育旅游對大學生德育發(fā)展的影響方向進行了研究,從傳統(tǒng)體育旅游的屬性入手,對傳統(tǒng)體育旅游中的非物質體育旅游遺產進行了分析梳理,繼承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大學生品德修養(yǎng)[10]。
3.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述評
3.1研究方法缺少創(chuàng)新
研究普遍采用調查問卷法,以某省、市數(shù)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其認知度、出游時間、出游方式、消費情況、參加體育旅游的項目等,進行數(shù)理分析。研究方法基本一致,少有創(chuàng)新,質量不高且缺乏實踐性研究。
3.2研究方向相對集中
研究主要集中在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旅游行為分析和市場研究三個方面,而其他方面少有涉及,這種現(xiàn)狀與研究者的知識背景和研究方向有關。文獻作者的研究方向大都是體育方向,作者大多來自于高校體育院系(部),只有極少作者的研究方向是旅游方向,因此不能從旅游專業(yè)的角度去深刻分析研究,大學生體育旅游至今沒有引起旅游學界的真正重視。大學生體育旅游基礎理論研究、旅游安全、旅游規(guī)劃、發(fā)展趨勢、國內外研究比較、國內外發(fā)展比較等都亟待研究。
4.結論與展望
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十五年來從無到有,雖然研究水平相對較低,但是相信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和大學生人數(shù)的增加,大學生體育旅游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青島工學院管理學院)
[1]郭海峰.新疆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體育旅游行為特征調查與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05:27-28.
[2]黃燕飛,陳道裕.浙江省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狀況[J].體育學刊,2001,05:25-26
[3]柳伯力陶宇平:體育旅游導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4]陸邦慧,安徽高校皖籍大學生體育旅游行為地理分布特征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2,12:91-93
[5]秦捷.大學生體育旅游的現(xiàn)狀調查研究——以五個城市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4,09:138-141.
[6]師偉,河南省高校大學生體育旅游認知的調查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2:18-19
[7]王亞男,黃衛(wèi).株洲市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狀況調查[J].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5:93-94.
[8]王悅.大學生體育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18:213-214.
[9]易小平.大學生體育旅游營銷對策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8,03:113-115.
[10]鐘晨,體育旅游對大學生德育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高教研究,2010,10:193-194
[11]鐘泓,黃海.桂林市大學生體育旅游行為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5:74-77
姜中杰(1983-),女,山東日照人,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碩士教育中心,碩士研究生,專業(yè)方向:旅游管理。
作為學科最前沿的研究問題,代表著業(yè)界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最高的研究水平。大學生體育旅游獲得基金立項較少,國家級立項僅為個位數(shù)。說明我國大學生體育旅游研究層次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