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 “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制定各級教學目標。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把語言和它所表達的情境直接聯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有利于語言的記憶和鞏固,從而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語言,領悟文本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淺談以下幾點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
一、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渲染氣氛
音樂是一種啟動人聯想和想象的藝術,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氣氛。教師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創(chuàng)設一種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情緒環(huán)境”。如筆者執(zhí)教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童年的朋友》一文,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音頻播放“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余暉,暖暖的澎湖灣,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曲。這首歌唱出了美好的童年,唱出了和外婆真摯的情感。心靈是相同的,情感是相容的,一起學習高爾基的《童年的朋友》去體驗一下作者無法忘懷的情感。
二、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抒發(fā)情感
教師運用準確、簡練、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情境,讓文本內容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正確的表象,學生情感的火花被點燃,豐富的想象被激活,從而感知文本,抒發(fā)情感。如,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我的老師》一文中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導入新課時,筆者朗誦了一首詩歌:你不是演員,卻吸引著無數饑渴的目光;你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唱出迷人的歌曲;你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者一批批年少的靈魂。老師,你用那份赤誠的愛,喚醒了多少迷惘,激發(fā)了多少自信。點燃了多少青春!在朗誦中,學生們眼前都會浮現出許多的老師形象,其中的“好老師”讓孩子們銘記終生。接著教師點題板書,蔡蕓芝就是這樣的一位令人無法忘懷的老師,今天我們就走進《我的老師》,共同體驗魏巍對蔡老師的那份依戀與懷念。
三、創(chuàng)設視頻情境——再現場景
音頻、視頻、圖像等媒體信息,圖文并茂、聲形輝映的完整形象再現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并達到“感知、理解、運用”的目的。如蘇教版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久》一文中,由于同學們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興建歷史以及整個紀念碑的介紹不甚了解。因此采用視頻創(chuàng)設如何確定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方案和建筑過程的情境視頻導入新課。在介紹第二部分時采用邊講解,邊播放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的視頻,再現當年“五四愛國運動”、“五卅運動”的情境。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四、創(chuàng)設圖畫情境——展現風貌
借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因此,要好好利用文本中的插圖以及簡筆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迅速地感知文本內容,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chuàng)造性。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素質教育深入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第三中學 0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