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綱, 黃 容
(三峽大學 外國語學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
論狄蘭·托馬斯詩歌的異質(zhì)性
徐建綱, 黃容
(三峽大學 外國語學院, 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狄蘭·托馬斯是20世紀詩壇最璀璨的詩人之一,其詩風凝練簡潔,意象陌生化卻又相互映襯。他的詩歌不僅呈現(xiàn)出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情懷,更展露出與其他詩人不同的異質(zhì)性面貌。本文從三個方面揭示并分析托馬斯詩歌中的異質(zhì)性:特異邏輯的矛盾、陌生化意象的矛盾以及感性與理性中的矛盾。從異質(zhì)性視角對托馬斯詩歌進行解讀并嘗試解釋這種矛盾異質(zhì)性帶來的和諧統(tǒng)一思想,以及對傳統(tǒng)有機統(tǒng)一觀念的顛覆。
關(guān)鍵詞:狄蘭·托馬斯;異質(zhì)性;矛盾
一、引言
耶魯學派代表人物J. 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 1928)吸收了德里達“延異”的觀點在解構(gòu)主義文學批評中提出了“異質(zhì)性”(heterogeneity)假說的重要概念。米勒追隨德里達,始終認為文本語言具有不確定性和多重性,并且顛覆了“邏各斯中心”傳統(tǒng)。他相信文本語言中的符號性、修辭性和隱喻性,因此文本語言是不確定的,是多意的,因為“文學文本可能是異質(zhì)共生的,這種假定比起斷言一部文學作品必定是有機統(tǒng)一,對于評論某部特定作品來說更靈活,更開放。后一種假定是拒絕承認在一部特定的作品中可能存在著自我顛覆的復雜含義的主要因素之一”[1]。
狄蘭·托馬斯是20世紀英國詩壇最才華橫溢的詩人之一,他被稱為是浪漫的、咒語式的吟詠詩人。他的詩歌充滿了看似奇特實則順理成章的邏輯思維,陌生化的意象相互襯托,感性與理性的相互融合,一切表面看似沖突矛盾的文字實則蘊意深刻。本文采用米勒異質(zhì)性假說的概念來探討狄蘭·托馬斯詩歌中的三種矛盾:特異邏輯的矛盾、陌生化意象的矛盾以及感性與理性中的矛盾。從異質(zhì)性視角對托馬斯詩歌進行解讀,并嘗試解釋這種矛盾異質(zhì)性帶來的和諧統(tǒng)一思想,以及對傳統(tǒng)有機統(tǒng)一觀念的顛覆。
二、特異邏輯的矛盾
米勒在《小說與重復》一文中說到“最佳的解讀將是那些最好地說明文本的異質(zhì)性,最好地說明文本所展示的一組明確可能意義的解讀,這些意義系統(tǒng)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由文本決定,然而在邏輯上并不一致”[2]。正是這些存在于文本中的異質(zhì)性,使文本具有某一特定或多重解讀。而帶來明確意義的解讀并非局限于協(xié)調(diào)一致的邏輯,反而看似矛盾,讀似沖突的邏輯更能表達文本意義。
然而狄蘭·托馬斯的寫作手法獨特,為了能夠表達特殊情感和深刻意蘊,托馬斯常常打破常規(guī),利用不合常理的邏輯,創(chuàng)造出一個與慣例相悖的世界,并將抽象且無法言表的事物具象地、生動地、巧妙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
特異邏輯的矛盾在托馬斯詩歌中隨處可見,例如在《心的氣候進程》(A Process In The Weather Of The Heart)一詩中,氣候的變化過程變成了死亡的進程:“心的氣候進程/由濕變干;金色的射擊/在冰封的墳墓里怒吼”[3]8。
在逼近死亡的路上,不僅心的氣候變得又澀又干,甚至連“四分之一血脈的氣候”“眼中氣候的黑暗”以及“肉體和骨骼里的氣候”開始又潮又干,致使生與死像兩個幽靈不斷在眼前游蕩徘徊。這種將氣候變化過程聯(lián)系起來的死亡關(guān)系看似牽強附會;把大自然的氣候與令人害怕的死亡并論,除了讓讀者感到新奇之外,雖然不可思議,卻又合情合理。因為人的身體本就是一個小型的自然界,每個器官依靠必要因素維持著盎然的生命。而氣候作為自然的特征,不僅標示自然的變化過程,還暗示著自然生死輪回的規(guī)律。因此托馬斯絕對是一個深諳自然的思考者,死亡的演變與氣候的交替變化相輔相成,不僅通過器官的進程把無聲抽象的自然過程描述得有聲有色,更凸顯了生死這一雋永主題,卻不失新意。
托馬斯在另一首詩歌《時光像一座奔跑的墳墓》(When, Like A Running Grave)中再次抒寫了時間與死亡的主題。在這首詩中他卻將墳墓比作時光,讓讀者嗅到了死亡的味道?!皶r光像一座奔跑的墳墓,追捕著你,你安然的擁抱是一把毛發(fā)的鐮刀……像一把剪刀昂首闊步,走來裁剪歲月,向種族中膽怯的我傳遞比死亡更為外露的愛”[3]27。時光不停地追趕著,而在時光的盡頭是一座墳墓,它可以“裁剪歲月”,它可以發(fā)出“燭光”從而看到“死尸穿越盒內(nèi)”。抽象的時光概念與具體的墳墓相結(jié)合,雖然難以理解,難以捉摸。但仔細推敲整首詩歌便會發(fā)現(xiàn)種種與墳墓相關(guān)的訊號都是奔跑的時光,都是臨近的死亡。
托馬斯的想象“避開了那種‘非自動’的僵硬邏輯,切開邏輯的‘繩索’,還詩歌想象以‘自動性’、無拘無束性和‘下意識性書寫’的自由”[5]124。正是這種切斷常規(guī)性的邏輯表達,讓一切看似不相關(guān)、相互矛盾實則相聯(lián)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顯現(xiàn)出難以言喻的對立與和諧。
三、陌生化意象的矛盾
托馬斯詩歌中的特異邏輯與詩歌意象構(gòu)建是分不開的。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托馬斯有這樣一段精辟的論述:“我的詩需要一系列意象,因為詩的中心就是系列意象的組合。我創(chuàng)造一個意象,盡管創(chuàng)造這個詞不確切;也許使一個意象在我的激情中生成,而后賦予其我所具有的才智和批判力量讓它生發(fā)出另一個意象,讓它與第一個意象相沖突,讓第三個意象生成于前兩個意象中,再產(chǎn)生第四個相沖突的意象。讓這所有的意象在我定下的范圍內(nèi)沖突抗衡,每一個意象都帶有自我毀滅的種子。我理解的辯證法就是把出自中心位置的意象不斷摧毀而重建”[6]。
托馬斯的觀點正好與法國超現(xiàn)實主義學者布勒東不謀而合:“意象不受思想引導,而是引發(fā)思想,意象在詩中起‘照明’的作用,而不是‘闡明’作用”[7]。他們認為意象所追求的并不是通過比喻聯(lián)想到本體,而是根據(jù)喻體引發(fā)陌生的、新奇的聯(lián)想。各種矛盾的陌生化意象的羅列正是托馬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大特點,這些意象表面相悖實則相互映襯,形成既相對又相依的張力狀態(tài)。例如在詩歌《我看到的夏日男孩》(I See The Boys Of Summer)中,托馬斯寫道:“我看見的夏日男孩正在毀滅,金色的家園無比荒涼”[3]1。夏天是英國四季中最美的季節(jié),因此常常被比喻成充滿活力與青春的時節(jié);“夏日的男孩”本該盡情揮灑汗水,享受生命和愛,卻在詩人眼里看見了“毀滅”。托馬斯認為人類被時間枷鎖緊緊束縛著,出生也就是邁向死亡的第一步。即使正直朝氣蓬勃,人生巔峰,殊不知已離毀滅更進一步。詩中的“夏日”既是青春的象征也是死亡的標志,而這兩種極端且相對的特質(zhì)和諧統(tǒng)一在一起,恰好符合了托馬斯的生死觀。
“水”和“?!笔峭旭R斯詩歌中典型具有矛盾特性的陌生化意象?!八焙汀昂!笔侨f物之源的奧秘,深不可測,莊嚴肅穆,但在托馬斯的詩歌中還代表著死亡和終結(jié)。他在詩里寫道:“我們躺在沙灘上,眺望黃色而凝重的大?!谶@黃色而又凝重的沙灘和海洋/隨風想起渴望的呼喚/墳墓般凝重,大海一樣歡樂……”[3]114。在這小節(jié)詩中“大?!卑岛p重含義,不僅是歡樂的海洋,同時也是死亡的象征,大海的顏色猶如墳墓沙土的黃色,時刻透露人生的終點——死亡。
賦予同個意象不同甚至是沖突的寓意,構(gòu)成了托馬斯詩歌語言的張力和活力。正如王佐良教授在評論狄蘭·托馬斯的詩歌時所說:他“詩中意象奇崛,聯(lián)想突兀,在可解不可解之間,然而色彩神奇,節(jié)奏如唱歌又如念咒,自有一種叫人入迷的力量”[8]。
四、感性與理性中的矛盾
托馬斯曾說過“一旦世界上增添了一首好詩,世界就再也不會是一樣的了”。一首好詩有助于改變宇宙的形狀和意義,有助于擴大每個人對他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認識[5]261。而托馬斯正是一個善于將感性與理性中的矛盾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的詩人,他在詩中將隱藏的感情通過具體的事物描述出來,并上升到理性層面,做到情理交融且?guī)Ыo讀者理性判斷與思考。
例如在詩歌《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中,托馬斯在面對彌留之際的父親時表達了那種強烈的憤怒與哀痛,“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老年在日暮之時應當燃燒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3]203。一想到年輕時狂躁的父親曾“抓住并歌唱過飛翔的太陽”,如今卻是“嚴肅的人,臨近死亡”,他悲嘆生命竟如此孱弱,如此任人宰割?!安灰獪仨樀刈呷肽莻€良夜”這句在全詩中出現(xiàn)過四次,當這個兒子責斥一個失去爭斗意志的男人時,他又感情充沛地表達出對父親步入“良宵”的憐憫與不舍。除此之外,他或許也面對著自己的恐懼;他在父親的形象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即使痛恨面對死亡時的疲軟態(tài)度,但也恐懼死亡來臨時的無可奈何。托馬斯將痛恨與恐懼兩種矛盾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抒發(fā)了對死亡的理性思索。
在《拒絕哀悼死于倫敦大火中的孩子》(A Refusal To Mourn The Death, By Fire, Of A Child In London)一詩中,他說“我才會允許聲音的影子祈禱,或在服喪的峽谷里,播撒我苦澀的種子去哀悼”[3]139。他用反論的方式一邊默默地為“高貴而壯烈”死去的孩子哀悼,一邊理性地說服自己這個孩子并沒有真正死去,無需為此哭泣哀悼,因為“第一次死亡之后,再也沒有死亡”[3]140。在托馬斯的生死觀里,他認為“生命只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肉身在其中成形、衰敗、死亡,最終又變成另一種生命”[9]。在這場感性與理性的交戰(zhàn)中,詩人除了不露聲色地表達悲哀外,還言辭鑿鑿地克制情感,用理性去思考死亡問題。
通過感性與理性中矛盾的結(jié)合,托馬斯完美地探討了最震撼的主題,并且從矛盾沖突中拼湊出和諧的意境,不但增添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并且?guī)砹藦娏业那楦畜w驗和深入的理性思考。
五、結(jié)語
狄蘭·托馬斯一改同時期詩人的流暢與和諧,詩歌中透露著異于他人的“異質(zhì)性”面貌。他用矛盾的、沖突的方法把根本無關(guān)的邏輯、意象以及觀念牽扯在一起,并且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讓一切都順理成章,和諧統(tǒng)一。托馬斯詩歌中獨有的異質(zhì)性使得他的詩歌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大氣磅礴的氣勢以及內(nèi)外統(tǒng)一的張力,給讀者提供了無盡的審美感受。
參考文獻:
[1]米勒,希利斯.重申解構(gòu)主義[M].郭英劍,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32.
[2]Miller J H. Fiction and repetition[M].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51.
[3]狄蘭·托馬斯.狄蘭·托馬斯詩選[M].海岸,傅浩,等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柳鳴九.未來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魔幻現(xiàn)實主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5]李公昭.20世紀英國文學導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2001.
[6]Thomas, Dylan. The Collected Letters[M]. London:J. M. Dent, 2000:281.
[7]袁可嘉.歐美現(xiàn)代派文學概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14.
[8]王佐良.英國詩史[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7:507.
[9]趙文榮.死亡本能——對狄蘭·托馬斯詩歌死亡主題的弗洛伊德式解讀[J].海外英語,2014(4):143-146.
[責任編輯:楊勇]
中圖分類號:I 56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6219(2016)01-0108-03
作者簡介:徐建綱,男,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黃容,女,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