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死之“思”
——《蛙》與《時時刻刻》的比較闡釋

2016-04-04 01:31:25褚萌萌
關(guān)鍵詞:伍爾夫莊子哲學(xué)

王 楠,褚萌萌

(1.北京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北京 100875; 2.清華大學(xué) 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北京 100081)

死之“思”
——《蛙》與《時時刻刻》的比較闡釋

王 楠1,褚萌萌2

(1.北京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北京 100875; 2.清華大學(xué) 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北京 100081)

文學(xué)中,死亡母題是人類在現(xiàn)實中意識到人必有一死之后建構(gòu)的死亡詩學(xué)。20世紀(jì)以來,隨著死亡的藝術(shù)化處理和哲學(xué)思考進一步發(fā)展,中西文化中的死亡表達方式呈現(xiàn)“和而不同”的態(tài)勢。莫言的《蛙》和邁克爾·坎寧安的《時時刻刻》便是一例。莫言把生死之際“此在”的可能性以“延生”的生育方式提供“向死而在”的“在”的可能性,坎寧安則通過三個歷時共“在”的“向死”個體,表達個體瀕死的能動性、選擇性和責(zé)任感。雖然兩個文本中主人公的畏死和瀕死的體驗不同,卻在“延生”和“向死”的文學(xué)話語上表達了異質(zhì)同構(gòu)的“死”之思。對于活著的人來說,死亡永遠(yuǎn)處于“尚未抵達”的恒久狀態(tài),面對生命的絕對緊迫性,敞現(xiàn)向死而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是人類生存狀況的根本現(xiàn)實,是人類無法逃遁的難題中最為反思性的主題。

死亡;《蛙》;《時時刻刻》;比較闡釋

死亡母題是中西作家創(chuàng)作中不能回避的問題,也是死亡與文學(xué)在比較詩學(xué)視域中的基本立足點之一。盡管莫言的《蛙》(2007)和美國邁克爾·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的《時時刻刻》(TheHours,1998)在創(chuàng)作空間和時間上沒有事實性的姻緣聯(lián)系,并且對死亡的呈現(xiàn)模式、思考范式、具象寄寓等整體描摹中,兩者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文化環(huán)境不盡相同,但是,從世界文學(xué)發(fā)展的整體關(guān)注來看,兩者都是后現(xiàn)代實驗小說關(guān)注死亡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的一種特別的投射模式。本文試圖在整理兩者異質(zhì)性和互補性的同時,把握中西文學(xué)中死亡母題在“向死而在”意義上的異質(zhì)同構(gòu)的“在”,以及現(xiàn)實的“在”和本體論上的“在”在文學(xué)和文化上的互證關(guān)系。

一、死與“思”

生與死是西方哲學(xué)中的重大問題。死亡作為與人類的核心體驗相關(guān)的根本概念,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歷史時期都被探索和討論過。在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范疇內(nèi),死亡被公認(rèn)為是每一個知覺個體生命的終結(jié)。然而,在哲學(xué)和社會學(xué)的討論中,不同的文化卻產(chǎn)生了不同的死亡觀。如何理解死亡,把握今生,成為古今文化中哲學(xué)思考的出發(fā)點之一。蘇格拉底和西塞羅都曾有言,哲學(xué)的定義是有關(guān)死亡的準(zhǔn)備。如果沒有死之思,恐其哲學(xué)就不成哲學(xué)了。早在古希臘時期,米利都學(xué)派、赫拉克利特和畢達哥拉斯等人就對死亡進行了脫離原始宗教的、哲學(xué)意義上的思考。德謨克利特曾經(jīng)反對那種相信“任何形式的生命都高于貌似公認(rèn)了的邪惡的死亡”的觀點;而伊壁鳩魯在強調(diào)生的樂趣的同時,也指出對于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因為“死亡比生活困苦要好”[1]。中世紀(jì)是苦難的世紀(jì),也是基督教享有絕對話語權(quán)的世紀(jì)。在宗教神學(xué)的美化中,“為上帝而死和天國而生”成為人們“至上善舉和最終歸宿”[2]107。文藝復(fù)興和啟蒙運動以來的諸多哲學(xué)家,在思考死亡問題的同時,認(rèn)識到死亡的必然性,并進一步指出生命中的死亡因素,比如叔本華對于“意志”(will)的消極描寫、弗洛伊德的“死亡驅(qū)力”(death drive)、尼采的“虛無主義”(nihilism)。從海德格爾、薩特的存在主義,再到??碌纳婷缹W(xué),20世紀(jì)以來的現(xiàn)代以及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xué)巨擘更以鴻篇巨制對存在與死亡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這些觀點雖然對于死亡積極意義的認(rèn)識有所不同,但都認(rèn)可死亡的重要性,甚至認(rèn)為死比生重要。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哲學(xué)與西方哲學(xué)的關(guān)注點恰好不同。中國哲學(xué)范圍很廣,既包括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又匯集釋道兩家的宗教哲學(xué)。但總體來講,比起關(guān)于“死”的哲學(xué),中國的哲學(xué)更多地是關(guān)于“生”的哲學(xué)。關(guān)于生死的問題,孔子主張“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yuǎn)之”,即活在此生,守好為人的本分,“以生前現(xiàn)世為先,才能符合仁心人道”[3]。佛家的生死觀是輪回觀,其對于人生歸宿的闡述——“從中陰而來,往中陰而去”——似乎賦予“死”較之“生”更深的涵義。然而,佛家所塑造的死后極樂世界,實則是要勸誡世人在現(xiàn)世積德行善,不墜入惡道,本質(zhì)上也是對于“生”的強調(diào)。道家以“道”為萬物的起點和終點,自莊子“息我以死”以來對于延生之道的強調(diào),帶有明顯的“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的觀念[4]。死亡既是回歸自然,以非生命形式的再次延伸。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都描述了中國文化中對于生的關(guān)注。

作為兩國文學(xué)中后現(xiàn)代小說的典范,莫言的《蛙》與邁克爾·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的《時時刻刻》雖然在謀篇布局、思考范式、具象寄寓、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上相去甚遠(yuǎn),但在表達對待生死問題的基本訴求上卻成為中西文化中的典范。兩者對于死亡問題的不同關(guān)照和不同呈現(xiàn)方式,由于自古以來相異的文化傳統(tǒng),而產(chǎn)生了截然不同的特征——“息我以死”與“向死而思”的異質(zhì)同構(gòu)的哲學(xué)思考。莫言的《蛙》雖然表面上講述的是一個關(guān)于生育的故事,但實際上探討的,還是人的向死而在的“此在”的“在”。這個此在的個體,專注于延生的問題和不死的可能性。正如莊子所言,死亡是對宇宙萬物的皈依和順附。自生至死的全部體驗無不由著天地自然變化之道。這種自然之道是擺脫生死的企圖和心理虛構(gòu),用以彌合生死之間的痛苦的閾界體驗。莫言把生死之際“此在”的可能性做“延生”的方式提供“避死”的可能性,但是,“延生”也是以生的方式在“向死而在”的意義上正在死去。

這一點在坎寧安的小說《時時刻刻》中用瀕死的體驗表達了相同的訴求。坎寧安塑造了三位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女性。她們敏感、獨立,雖然地位、生活環(huán)境不盡相同,但死亡卻是她們平靜生活之下潛伏已久的“問題”。而三個女性的“此在”詮釋了海德格爾的“向死而在”的三種可能。弗吉尼亞·沃爾夫(Virginia Woolf)、勞拉·布朗(Laura Brown)和克里莎·凡高翰(Clarrisa Vaughan)、無論如何竭力奮斗,時時刻刻會感受到死亡的臨近。三段生命,由于畏死的心態(tài),努力沉湎于世界(共在)的忙碌中,希望與世界的共在來消減死亡的威脅。她們向死而在的“在”,既不能死得無畏自由,也不能展示生命像未來開放的可能性和生存潛力??矊幇餐ㄟ^三個歷時共“在”的“向死”的個體,表達了一種對死亡的擔(dān)憂和緊迫,即“此在”的最終和最深刻的可能性,同時也突出了個體瀕死的能動性、選擇性和責(zé)任感。不論《蛙》還是《時時刻刻》,似乎都在為究竟生命為何物困擾著。

由無數(shù)個體組成的整體的共在,以“畏”死為先,“畏”是“此在”先天就有的一種情緒。“畏的此在”是整體敘事結(jié)構(gòu)的基本成因和特征,而向死而“思”是最為深刻的一種哲學(xué)意義上的思,這個“思”是以畏死和瀕死的體驗作為兩個文本的寫作邏輯的出發(fā)點:個體的生不是過去,死也不是尚未到來,死亡永遠(yuǎn)處于“暫時尚未”的恒久狀態(tài)之中。但對作家來說,死亡則永遠(yuǎn)是開放而澄明的,是詩性的也是審美的,正是個性鮮明并勇于“向死而思”的作家們的存在,才使得“向死而在”從“人學(xué)”進入“文學(xué)”?!跋蛩蓝凇?不僅成了人的存在方式,也成了文學(xué)的存在方式。

二、“避死”與“向死”

正如前文所論,如果說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向死而思”的觀念,中國文化則是“息我以死”的觀念。一般意義上講,中國哲學(xué)傾向推崇一種“安寧、快樂的人生哲學(xué)”觀[5]。中國文化中樂生安死的傳統(tǒng)“從根源上看,與古代中國人以自然為宇宙萬物最高主宰,努力臻求與自然協(xié)調(diào)的生存意識有直接關(guān)系”[6]。在這樣的文化思維之下,與“死亡”為本位的思想不同,《蛙》的世界觀是以“生”為本位,因為“生”是自然的、協(xié)調(diào)的,是宇宙萬物存在并具有意義的基礎(chǔ)。從這個意義上講,“死亡”是對于因“生”而存在的這個自然體系的沖擊和破壞。

《蛙》中“蛙”與“娃”(新生命)和“媧”(創(chuàng)造新生命)是同音;因此,高密東北鄉(xiāng)村將“蛙”視為圖騰,也就奠定了“生”是書中人物的共同信仰。在這樣的背景下,背棄“生”而選擇“死”,則是違背了為人的基本準(zhǔn)則,走到了所有人的對立面。書中的主人公“我”(蝌蚪)的姑姑(萬心)最初是醫(yī)學(xué)世家、名揚鄉(xiāng)里的婦產(chǎn)科大夫。她首先為落后的東北鄉(xiāng)村引入了新式接生法,在四年的生育高峰中,接生一千多次;那時候,姑姑是“活菩薩”,是“送子娘娘”,“身上散發(fā)著百花的香氣”,似乎有成群的蜜蜂、蝴蝶跟著她飛[7]22。而后來,姑姑做了計劃生育小組副組長,勸說、威逼,用盡一切土辦法對超計劃懷孕的鄉(xiāng)親墮胎,這時的姑姑就成了活閻王,被之前愛戴她的人埋怨、甚至咒罵。在文末的話劇中,作者以超現(xiàn)實的筆法,描述姑姑遭遇青蛙襲擊、而后通過丈夫郝大手的幫助捏泥娃娃,重新成為了生、而非死的象征,這時,人們對她的態(tài)度才得以改觀。應(yīng)該說,在國家特殊歷史的選擇與民間倫理道德之間的沖突之外,《蛙》實際上強調(diào)的是一種“生命的自在狀態(tài)”,一種“生命強力”[8]。因此,死亡成為這種“生命強力”的對立,被“生命強力”最終戰(zhàn)勝。這種“生”與“死”的對立,恰如中國戲曲中的人物臉譜化——相對于“生”而言,“死”是沒有地位的,甚至是不道德的、終將被戰(zhàn)勝的。這部關(guān)于“生”的小說,在自古以來“樂生惡死”的傳統(tǒng)中,尤為突出地表達了一種強烈的對于“延生”的渴望與崇拜。眾多因墮胎而未能來到人世的生命的死亡,是對東北鄉(xiāng)村千百年來倫理道德、生活方式的破壞,而以張拳老婆、王膽兩人為代表的產(chǎn)婦們的死亡,尤其是“我”的妻子王仁美在死之前說的一句“我好冷”,則被塑造為一種赤裸裸的不必要的犧牲,讓人不寒而栗。

《蛙》用延生的方式獲得的生命強力不是以死亡作為終點的人生意識,而是欲以一個生命的死替代和延續(xù)另一個生命的生的方式獲得生死為一之“道”的永恒。在“向道而終”的過程中,每個個體的死亡只是幻化為一個時間片段。西方哲學(xué)“向死”之思則是以死亡作為起點,對在世的“此在”(Da-sein)進行了形而上的思辨分析。這一點在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哲學(xué)中得以最為淋漓盡致的表達。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指出,死亡是此在的終結(jié)。死亡是人生最為極端和真實的可能性。他認(rèn)為,“此在在死亡中達到整全的同時就是喪失了此之在”[9]。這里的“此在”指的是“人的在”。海德爾格認(rèn)為這個關(guān)于人的本體論將死亡看作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因為只要這個“此在”在“此”(生存著),就一定要承受這種死亡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說,當(dāng)此在到達它自身的終結(jié)之時,當(dāng)此在完全不存在之時,它的存在卻因此被界定,從這個意義上說,此在也就完整了[10]。

《時時刻刻》中三位女主人公試圖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向死”的欲望和體驗,一種擁抱死亡、向死而生的意識(plunge toward death)[11]。作家伍爾夫在小說中的第一次登場即是一個走向死亡的形象:“她堅定地向那條河走去,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12]。而且,在赴死的過程中,伍爾夫還在關(guān)注身邊的風(fēng)景,好像死亡對于她來說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因為她在“做一件看來最應(yīng)該做的事情”[12]2。應(yīng)該說,對于伍爾夫來說,這種向死而生的意識并非一時之念。在伍爾夫的一天之中,她曾多次想到死亡。當(dāng)她剛剛醒來的時候,就習(xí)慣性地躺在床上,想象自己是“一片有感知無形體的羽毛”,向往“一座陰間的公園”[12]3。而在當(dāng)天下午,她與她的外甥們一起埋葬一只死去的小鳥之時,她十分嚴(yán)肅而認(rèn)真地完成了整個葬禮過程;甚至后來,她的外甥女已經(jīng)玩膩了這個“游戲”的時候,她還對此戀戀不舍。這實際上體現(xiàn)了伍爾夫?qū)τ谒劳龅挠?在某種程度上,她甚至將這個給小鳥的葬禮當(dāng)成了自己葬禮的預(yù)演,因為“她很想代替小鳥躺在那里”[12]7。這一天結(jié)束之前,伍爾夫嘗試著從里士滿出逃去倫敦。對于她來說,里士滿是陰暗的、肅殺的,而倫敦則象征著“自由、親吻、藝術(shù)的可能性和詭秘隱晦地閃爍著的狂熱失常”[12]9。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伍爾夫渴望倫敦,雖然倫敦對于她來說也許意味著生命非自然的終結(jié):“死亡……而她自己,在某種意義上,希望深深地走入其中,直到永遠(yuǎn)找不到回來的路?!盵12]139??碌纳婷缹W(xué)(aesthetics of existence)中提到了一個“末日訓(xùn)練”(the exercise of the last day)的概念。這種末日訓(xùn)練是將全部生活當(dāng)作漫長的一天,以至于“當(dāng)人到了一天里的夜晚時,他可以說是到了一生的夜晚,也就是即將死的時候”[13]497。??抡J(rèn)為,這種死亡訓(xùn)練有兩種好處:其一,讓人“洞察當(dāng)下,對生活的過程、活動的流程和表象的流變進行剖面分析”;其二,可以“對自己的整個人生投去一瞥”,使得一生的價值和真相呈現(xiàn)出來[13]118。

在第二個主人公克拉麗莎的故事中,死亡也是一個常見的概念??死惿?jīng)常想到死亡:她認(rèn)為癱坐在椅子上的理查德就像一個仍舊坐在寶座上溺死的皇后;她認(rèn)為自家的走廊就像一個通向死亡國度的入口;當(dāng)她與兒時的伙伴談?wù)撈鸸实貢r,她提到的是希望在死去之后將骨灰撒在那里。同樣地,死亡也似乎成為了克拉麗莎生活的一部分,她在這一天里也在不斷地遭遇死亡相關(guān)的事情:在她晨起采辦的第一站——花店——那里,店主芭芭拉就剛剛幸免于乳腺癌;她在理查德作品中的化身,結(jié)局是無緣無故地自殺了;和她有著復(fù)雜關(guān)系的理查德,在全書的最后,選擇了跳窗結(jié)束自己病弱的生命。在上述所有與死亡的邂逅中,可以肯定的是,克拉麗莎瀕死之前的鎮(zhèn)定和皈依。然而,與伍爾夫不同的是,她并沒有極端熱切地向往死亡,而是將死亡當(dāng)作生命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對待它;從這個意義上講,克拉麗莎正是在進行一種關(guān)于死亡的訓(xùn)練。她模糊了生與死的界限,甚至將生與死混合在一起。在她看來,生,原本就是死,而死也就是生,因而“向死而生”在她這里被發(fā)展到了更高的階段。

由于衰老(old age)是一個更接近死亡的時間點,??抡J(rèn)為衰老具有更高的價值:“……正是老去構(gòu)成了伴隨個人或個人一生遵循的這一長期修養(yǎng)的肯定階段、完成階段和頂峰……擺脫了所有物質(zhì)欲望,擺脫了他現(xiàn)在拒斥的所有政治欲望,獲得了可能得到的一切經(jīng)驗,老年人將成為自己的主宰,而且能夠讓自己完全感到滿意?!盵13]45從這個意義上講,五十余歲的克拉麗莎,比書中的其他兩個主人公——伍爾夫和布朗太太——更接近真正的死亡,也就在生死問題上更加泰然自若。

三、“息我以死”與“向死而思”

中西文化中,生死的問題都與“罪惡”有關(guān)系。并且中西方對于罪孽的不同看法加重了“避死”與“向死”的趨勢。在中國文化中,“受罪”的本質(zhì)其實是為了子孫或群體“造?!被蛘呦螺呑印巴短ァ蹦芑畹酶谩T谶@個意義上,即使人已死去,其存在的意義也許并沒有消亡,反倒以一種非生命的形式再次延伸。而在西方文化中,由于人生來是為了“贖罪”以便死后進入天堂,人活著其實就是死亡的預(yù)備,死亡被看作是人存在的最高階段。因此,人雖然活著,其實正在死去。

莊子講“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并一”[14]。這就是莊子所謂的生死之“道”。天地是與我同存的,萬物是與我同一的,死亡等同于歸返于自然。盡管“勞我以生”,生是受罪,使我勞頓一生,但是死亡是讓我休息,“息我以死”[15]。因此,由生至死的過程是自然之道,對道家而言死無所恐懼*《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另,與莊子不同,佛教特別是小乘佛教對生死的深惡痛疾,有強烈的出離心。莊子也有出離心,但不像佛教那么強烈的沙門思想,莊子給自己留夠了空間。。但是也不是西方本體論所講,生死為客觀對立物,以旁觀者的態(tài)度對死亡這個客觀實在物進行形而上的向死而“思”之解。因為莊子沒有把死亡因個體的自主性提升到自然萬物的高度,只是用自然之道彌合生死之間的痛苦,試圖擺脫生死的束縛。

與中國哲學(xué)不同,人之所以受罪是由于因果報應(yīng)。西方則不強調(diào)“罪惡”與“人的本性”之間的關(guān)系。早在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就提出過對死亡的無知是最大的不幸,以及“逃避死亡并不難,真正難的是逃避罪惡”[16]。而基督教認(rèn)為人生來就帶有原罪,人生在世必須贖罪,死后才能進入天堂。及至20世紀(jì),存在主義哲學(xué)也認(rèn)為人是有其罪惡和陰暗的一面,世界的荒謬性就在其罪惡。雖然基本理念不盡相同,但這些觀點都幫助建立了西方文化中的“人本罪惡”的傳統(tǒng);以此為出發(fā)點,各家形成對待人性中罪惡成分的不同方式。

《時時刻刻》三段故事分別設(shè)置在一戰(zhàn)、二戰(zhàn)和社會飛速變化的20世紀(jì)90年代末。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是人類的欲望和無知帶給人類社會的毀滅性災(zāi)難,而20世紀(jì)末的美國由于艾滋病、毒品、犯罪等社會問題亦是末世情懷。可以說,三位主人公都生活在由于人性之惡而帶來的生存困境之中。對于她們來說,生活其本質(zhì)就是空虛、惶惑、冷漠的;她們渴望死亡,因為死亡能夠讓她們遠(yuǎn)離這種生存困境。然而,她們又不能輕易地選擇死亡,因為像正常人一樣活著正是她們贖罪的過程,她們現(xiàn)世為人不能逃避的選擇。

《時時刻刻》中的主人公之一勞拉曾經(jīng)嘗試自殺。她后來自殺失敗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她拋下了家庭與責(zé)任,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從人的社會屬性上來講,勞拉這個人物可以算作是已經(jīng)死亡了——作為妻子、母親、女兒、鄰居的她不復(fù)存在。然而,她雖然還活著,但卻在生活中獲得了死亡的意義——雖然還活著,但好像已經(jīng)死去了——因此也沒有必要再尋求死亡。1926年的伍爾夫是一位知名的作家,但她更是一個世人眼中的病人、一個受丈夫管制的妻子??梢哉f,伍爾夫已生無可戀;對于她來說,“死亡就是反抗,死亡就是一種與人交流的努力……死亡中有著擁抱”[17]。

與《時時刻刻》中預(yù)設(shè)的生存困境不同,《蛙》中姑姑面臨的更多的是要不要終止生命的問題。在《蛙》的最后,姑姑接生了許多生命又扼殺了許多生命,她說:“一個人不能也沒有權(quán)利去死,她必須活著,經(jīng)受折磨、煎熬,像煎魚一樣翻來覆去地煎,像熬藥一樣咕嘟咕嘟地熬,用這樣的方式來贖自己的罪,罪贖完了,才能一身輕松地死去”[7]128。姑姑因自己曾經(jīng)強制孕婦墮胎而愧疚,深感自己是有罪的,于是后半輩子她承受了所謂“現(xiàn)世報”自我譴責(zé)。《蛙》中許多死胎,總是變換著青蛙與娃娃兩種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姑姑的幻覺或是身邊;那些死去的人卻好像“陰魂不散”,總是隱伏在字里行間。最終,姑姑通過老伴兒郝大手,以“捏泥人之手”來表達對那些沒能來到人間的生命的歉疚。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變化和商品經(jīng)濟的突飛猛進,一些超生的方式也“與時俱進”在高密東北鄉(xiāng),袁鍶以牛蛙養(yǎng)殖公司為幌子,組織了一批代孕女為那些想要生男孩的人代孕。而張拳老婆、王膽、王仁美等等因墮胎而死的產(chǎn)婦們,她們的命運似乎在代孕媽媽陳眉的身上得到了延續(xù)。陳眉不幸的身世、親子被奪的遭遇,是這個瞬息萬變的和諧社會中極為不和諧的一環(huán)。她的不幸仿佛也是在替之前那些死去的產(chǎn)婦們鳴冤。

四、“個體”之死與“群體”之死

死亡是個人事件。但是,因為人具有社會性,那么死亡自然也應(yīng)該具有社會性。儒家思想中認(rèn)為仁義道德在某種程度上比人的生命重要。這其實就是將最本體的存在賦予仁義道德等社會倫理,而非肉體的生命。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死具有了一種社會價值——死雖然剝奪了人的肉體,終結(jié)了人的生命,但是卻使得人的存在迎合了社會倫理道德,從而獲得了最本質(zhì)的存在意義。中國文化“比較注重和強調(diào)死亡的社會性和倫理意義”,相比之下,西方的死亡哲學(xué),則更多地“關(guān)注死亡的主體性和個體性”[2]107,30。例如,尼采的“死的自由”強調(diào)死亡只有在我們自身愿意的時候才出現(xiàn);而存在主義的海德格爾、薩特也強調(diào)人之存在的開放性、可能性和自由性。在這樣的觀念之下,死亡成為了《莊子·大宗師》中的“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另,與莊子不同,佛教特別是小乘佛教對生死的深惡痛疾,有強烈的出離心。莊子也有出離心,但不像佛教那么強烈的沙門思想,莊子給自己留夠了空間。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和西方的死亡哲學(xué)在關(guān)注死亡的社會屬性這一點上是相通的。但是,對于存在的社會屬性的論述卻不盡相同。西方哲學(xué)強調(diào)死亡的主體性和個體性,其實是重視個體生命在整個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存在主義認(rèn)為,“對死亡的承擔(dān)就是此在把死亡這一最本己的可能性擔(dān)當(dāng)起來……死亡是使人的全部生活成為不可能的可能性,正視這種可能性并把它擔(dān)當(dāng)起來,才能展開本真生活的可能性”[18]。個體的死亡賦予個體生命以意義,因而使得整個人類社會有意義,是構(gòu)成人類社會的積極因子。相比之下,中國哲學(xué)中對于死亡的社會價值的強調(diào),其實是重視人類社會中群體生命的作用。死亡終結(jié)了個體生命的存在,但卻給予個體生命在社會道德意義上的存在。因此,社會作為一個群體的生命得以延續(xù)。試想,在儒家思想統(tǒng)治的中國社會,若非自古以來眾多仁人志士在社會大義面前放棄個體的生命,以“仁”為本位的中華民族則必不能延續(xù);反之,也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是崇尚仁義的民族,放棄個體的生命、延續(xù)群體的生存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蛙》就是一例。這部小說很好地詮釋了族群生命繁衍的社會屬性。誠然,眾多胎兒的泯滅,是其自身生命的不幸,是其家庭的損失與悲慟。然而,墮胎更象征著一代人的消亡,是高密東北鄉(xiāng)村傳統(tǒng)的倫理秩序和生活習(xí)慣的斷裂。另外,陳鼻老婆王膽,雖并非為仁義大義而死,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殺身成仁”,卻是為了保護腹中的胎兒、為夫家傳遞香火而獻出了生命。這在傳統(tǒng)婦德思想仍舊盛行的鄉(xiāng)村,也可謂是作為一名女子的大義。王膽腹中的孩子在計劃之外生了下來,這象征著高密鄉(xiāng)民的群體生命的抗?fàn)幣c延續(xù);王膽雖死,但她的死是為了她所在群體的生。其他諸如張拳老婆、王仁美等產(chǎn)婦也都是為了群體的生命而獻出了自身個體的生命。而后,這個計劃外的早產(chǎn)兒陳眉,幾乎像孤兒一樣長大,又被一場大火毀了容。至此,她很難再擁有常人的人生,她的人生基本等于死去了。然而,她的社會意義并未消失:在最后的話劇中,“我”的妻子小獅子求陳眉代孕,為“我”生下了一枚男丁,延續(xù)了香火。陳眉母親的生命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最直接的延續(xù),而她的命運也與母親如出一轍。在新的發(fā)展時期,東北鄉(xiāng)村建起了度假村、高樓大廈,似乎與過去的生活漸行漸遠(yuǎn),那個鄉(xiāng)民群體也似乎不再存在;但是,陳眉為“我”延續(xù)香火這件事,正表明著,過去的那個鄉(xiāng)民群體其實還是活著的,雖然它的生命之火因外部因素而減弱,但卻從未熄滅。

與《蛙》中對族群生命的延生愿望不同,《時時刻刻》中死亡與死亡意識,雖表面上看是不必要的,甚至無意義,但深層上講,是個體生命存在的應(yīng)有之義。伍爾夫作為一位著名的作家,卻沒有辦法為自己的生活做主,因養(yǎng)病的名義而被迫遠(yuǎn)離倫敦。甚至,在一些瑣碎之事上,伍爾夫都要受到他人的規(guī)劃。丈夫萊納德陪伴她度過了身體狀況最糟糕的時期,但卻強迫她每天早上十一點必須喝一杯牛奶;另外,伍爾夫的姐姐瓦內(nèi)莎提前來訪,萊納德仍舊堅持自己的時間規(guī)劃,不愿為了伍爾夫而改變。作為主人,伍爾夫甚至對女仆娜麗也心存畏懼,怕被娜麗數(shù)落。在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下,對于伍爾夫而言,死亡,與其說是一種解脫,不如說是一種自由的象征,是她對于生命掌控的證明。勞拉也曾有過自殺的想法。勞拉看似擁有幸福的生活、美滿的家庭,但正是這種平庸讓她感到窒息。她崇拜的那種伍爾夫式的“美妙的靈魂”、“悲傷”和“超驗的愉悅”是她的生活所不能給予她的;她訴諸死亡,因為伍爾夫式的自殺是她所渴望的一切的可能。對她而言,死亡“可能給人以深深的慰藉”,“使人感到極度的自由”[12]121。同樣,對于克拉麗莎而言,死亡也使得其個體生命的存在具有意義。如上文所言,克拉麗莎不懼怕死亡,甚至欣然接受、擁抱死亡。這樣的死亡觀帶給克拉麗莎的是平靜的生活態(tài)度——因為她了解死亡,所以她安然地面對生命,等待死亡,既不懼怕死亡,也不會不顧一切地追求自殺。

五、結(jié)束語

中西文化對于人類存在的終極問題有著不同的“思”。西方文化有“向死”的傳統(tǒng),更注重個體生命的社會意義;而中國文化“息我以死”,重視死亡的社會價值以及群體生命的延續(xù)。在這兩種不同的文化詮釋思維之下,同為后現(xiàn)代主義小說的《時時刻刻》與《蛙》也展現(xiàn)了不同的生死之思?!稌r時刻刻》中的主人公無一例外地生活在因罪惡而帶來的生活困境之下,她們渴望死亡,卻因種種原因無法輕易擺脫羈絆、放棄羈絆,可謂“向死而思”。相反,《蛙》則體現(xiàn)了高密東北鄉(xiāng)民們對于死后余生的崇拜。在這樣的寄托之下,他們作為群體的生命得以延續(xù),那些死去的生命似乎也并未遠(yuǎn)離,可謂“雖死猶生”。

集中體現(xiàn)在中國哲學(xué)中的死亡,是把人有意識有目的的生存活動在精神心理上虛構(gòu)為天地間無意識無目的的自然運行。主觀上此在意欲延生、超度,超越生死,客觀上卻更執(zhí)著于心齋坐忘、形如槁木、心若虛空的存在,極力隱諱當(dāng)面言死,力求在天樂人和中忘卻淡漠死亡對于人生的制約與自省作用。孔孟儒學(xué)也有“未知生焉知死”的認(rèn)知態(tài)度,立足于世間存在,更有“事死如事生”的實踐理性要求。而西方的死亡哲學(xué)使人正視死亡,有一種向死而在的緊張與自由,不類莊子神人般的飄逸與至樂,更使人感到一種在的激動。這與中國哲學(xué)死學(xué)中的長生盡年思想、齊死生為一而以生為求的態(tài)度巧妙地互補呼應(yīng),組成了中西文化對死之“思”的異質(zhì)同構(gòu)的闡釋。但不同于西方,中國哲學(xué)中的幾近宗教卻又非宗教,以及重人倫不重形而上的思考特征,構(gòu)成了直到今天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樸素的心理情感世界。

[1] Warren J I.Democritus,the epicureans,death,and dying[J].The Classical Quarterly,2002,52(1):194-206.

[2]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學(xu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107.

[3] 馮滬祥.中西生死哲學(xu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150.

[4] 莊子.莊子·養(yǎng)生主[M]∥莊子·內(nèi)篇.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12.

[5]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dǎo)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63.

[6] 陸揚.死亡美學(xu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33.

[7] 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22.

[8] 張勐.生命在民間——莫言《蛙》剖析[J].南方文壇,2010(3):52-54.

[9]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286.

[10] Cerbone D R.Heidegger: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M].New Yor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8:81.

[11] Hughes M J.Michael Cunningham’sTheHoursand postmodern artistic re-presentation[J].Critique: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2004,45(4):349-361.

[12] 邁克爾·坎寧安.時時刻刻[M].王家湘,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1.

[13] 米歇爾·???主體解釋學(xué)[M].佘碧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97.

[14] 莊子.莊子·齊物論[M]∥莊子·內(nèi)篇.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12.

[15] 柏拉圖.柏拉圖全集(第一卷)[M].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

[16] 弗吉尼亞·吳爾夫.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雅各布之屋[M].王家湘,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164.

[17] 孫利天.死亡意識[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145.

(編輯: 鞏紅曉)

“Thinking” on Death—A Comparative Study on Wa and The Hours

Wang Nan1,Chu Mengmeng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dLiterature,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2.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Tsh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In literature,the motif of death has been constructed as “the poetics of death” when human beings came to realize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ir mortality in an early stage.As the aesth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conceptualization of death has evolved gradually,the western and eastern ways of expressing death has taken on the trend of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which is reflected in Mo Yan’sWaand Michael Cunningham’sTheHours.InWa,Mo Yan takes the state of “Dasein”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s the “Possibility-for-Being”,which provides possibilities for the state of “being” in “Being-towards-Death”.While inTheHours,Cunningham tries to convey the individual’s initiation,selectivit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t the death-hour through three “Being-towards-Death” characters’ diachronic experience.Although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two texts have undergone different forms of “fear of death” and “near death” experiences,they make same claim of Thinking on death in their literary discourses.To the living,death is always in the perpetual state of “non-arrival”.Facing the moment of end of one’s life,we are conscious of the fact that the “Possibility-for-Being” and impossibility of “Being-towards-death” are unavoidable.This predicament has remained a reflective and intractable topic in literature.

death;Wa;TheHours;comparativestudy

2016-04-25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階段成果之一(SK22B2015024)

王 楠(1975-),女,副教授。研究方向: 西方文論、美國文學(xué)、性別理論。 E-mail:gracenanwang@163.com

I 106

A

1009-895X(2016)04-0349-07

10.13256/j.cnki.jusst.sse.2016.04.010

猜你喜歡
伍爾夫莊子哲學(xué)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倫敦風(fēng)景》中的情景交融
菱的哲學(xué)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莊子說》(二十二)
大健康觀的哲學(xué)思考
《莊子說》(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莊子說》(十四)
中老年健康(2016年2期)2016-03-26 09:00:33
《莊子說》(十五)
中老年健康(2016年3期)2016-03-26 02:04:52
伍爾夫《黛洛維夫人》的意識流技巧
晾衣哲學(xué)
視野(2009年20期)2009-04-09 06:18:56
腾冲县| 辽源市| 莲花县| 永泰县| 大荔县| 扎鲁特旗| 扎囊县| 滦平县| 信宜市| 德江县| 萨迦县| 海淀区| 崇明县| 静安区| 罗源县| 东平县| 墨竹工卡县| 济阳县| 凤冈县| 乐安县| 固镇县| 遂昌县| 航空| 马关县| 湖南省| 鄂托克前旗| 泰顺县| 安塞县| 瑞金市| 班戈县| 阳泉市| 连城县| 恩平市| 和顺县| 红原县| 曲麻莱县| 东方市| 汉阴县| 称多县| 新和县| 易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