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民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zhàn)學院,廣東 廣州 510430)
?
康德哲學為什么難懂
郭繼民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zhàn)學院,廣東廣州510430)
摘要:康德哲學的難懂似乎盡人皆知,然人們似乎很少拷問康德難懂的原因??档轮y懂的原因自然眾多,但主要可歸結(jié)為知識背景的復雜性、語言的不成熟及翻譯的障礙、康德所要解決問題本身困難及解決方法的創(chuàng)造性、康德對哲學的態(tài)度等諸因素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康德難懂但又頗值得懂,康德哲學的價值具有恒久性。
關鍵詞: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閱讀障礙
提及康德哲學,尤其《純粹理性批判》(“第一批判”),可謂一個難“字”了得:不但中國人覺得難,即便西洋人(譬如德國人)也覺得難;不僅從事非德國哲學研究工作的學者望洋興嘆,即便從事德國哲學研究的學者亦普遍覺得康德是西洋哲學中尤為“難啃的硬骨頭”。英國著名學者羅杰·斯克魯頓曾這樣描述康德的著作:“《純粹理性批判》是現(xiàn)代史上所寫下的最為重要的哲學著作,也是最難懂的著作之一”[1]16。當然,對于康德之“難”人們多持肯定態(tài)度,普遍認為康德是所有時代中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當然,也有對康德之“難”持不同觀點者。例如,弗朗茨·布倫達諾(1838- 1917)寫道:“我認為康德的整個哲學是一團混亂,而且甚至是導致了更大錯誤的混亂?!保?]2但不管人們持肯定或否定態(tài)度,有一點是共同的,即皆認為康德哲學難懂。
也許有人認為,康德哲學之難僅對今人而言,其難在于我們與康德存在著時代的“隔膜”,那么康德同時代的人總該懂康德吧,事實上亦非如此,即便康德時代的人也難以理解康德哲學。美國著名哲學史家威爾·杜蘭特曾這樣寫道:“康德把《純粹理性批判》的原稿交給他的一個朋友、極善于思辨的赫爾茲時,赫爾茲只讀了一半就歸還給他了,說再繼續(xù)讀下去,他害怕自己會神經(jīng)錯亂?!保?]2康德的第一批判出版于1781年,但直到1789年才為人知曉,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人們根本沒有讀懂康德。康德的好友曾寫過書評,但康德認為他根本沒有讀懂、完全誤解了自己。我們不僅要問,康德哲學尤其《純粹理性批判》緣何如此難懂?
在探討“康德哲學難懂”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說明的是,筆者之所以僅僅將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作為難啃的“硬骨頭”進行探討,基于兩點考量,一則是在康德的所有著作中,它確實是最難的;二則還在于《純粹理性批判》同時是康德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它是理解康德思想的津梁和必經(jīng)之路,倘若不懂《純粹理性批判》,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評判》,也就很難把握住康德的哲學思想。正如海涅所認為的那樣:“《純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主要著作,他的其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無關緊要的,或至多不妨當作注釋書來看待”[4]106。此亦是筆者將焦點對準“第一批判”的主要原因。
筆者以為,若對“第一批判”難度之要因進行較系統(tǒng)考量,大概在于以下諸種因素。
對康德有所了解的人當知,同亞里士多德一樣,康德近乎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雖然他一生未曾離開格尼斯堡城,但他卻博覽群書,對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皆有全面而深刻的見解。在成為教授前(康德46歲成為教授),康德的學術心力主要用在了數(shù)學和物理學上。譬如,他31歲時曾發(fā)表過一篇關于宇宙起源的論文,第一次提出了“星云假說”,“星云假說”思想仍為現(xiàn)代物理學家所重視;他雖然獨居于小城,但通過讀書,他的地理知識卻遠遠勝過旅行家,甚至成為自然地理學的權(quán)威;當然,他對牛頓的物理學、牛頓的時空觀等亦非常熟悉。除了這種“非專業(yè)”的背景知識外,他尤其對哲學情有獨鐘,應該說他對自古希臘以來的諸哲學流派皆有系統(tǒng)研究,尤其對當時的唯理派、經(jīng)驗派更是有著明察秋毫式的“洞悉”。文德爾班曾這樣描述過康德:“他全面地吸收了啟蒙運動文學形形色色的思想因素,并通過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補充獲得了關于哲學問題和哲學方法的嶄新的成熟觀念。他經(jīng)歷過沃爾夫形上學學派的熏陶,結(jié)識過德國通俗哲學家,他潛心研究休謨的深邃哲學理論,并熱衷于盧梭的自然崇拜。牛頓自然哲學數(shù)學般的嚴謹,英國文學對人類觀念的根源和人類意志的根源進行心理分析的精微細致……他具有淵博的世界知識和令人欽佩的智慧,出色地將啟蒙運動的最大優(yōu)點薈萃于自身?!保?]730無疑,這種“全視域”的、極為綜合的知識背景已在無形之中設置了一個相對高端的“門檻”,這勢必將缺乏某種“專業(yè)知識”的人拒之門外,譬如,一個對牛頓“時空觀”缺乏思索和研究的人是很難讀懂康德時空觀的;同樣一個人即便有一定的自然科學的知識,假若對萊布尼茲、休謨等哲學缺乏理解,同樣難以讀懂康德——至于對一般的普羅大眾而言,則更是如此了。
當然,廣闊而深邃的知識背景是我們閱讀康德的障礙,但這并不意味著凡具有“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所寫的東西都那么艱深、晦澀,譬如文藝復興時的啟蒙作家大多是通才,他們的作品卻大多優(yōu)美、流暢,易于讀懂。筆者這里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其一,深邃而博雅的知識是構(gòu)成其難懂的或然性條件之一;其二,康德是具有深刻思想的“通才”。二者結(jié)合起來,構(gòu)成了“難懂”的因素。
更重要的還不在于康德的背景知識之博厚,尤其還在于后(今)人的知識背景與康德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甚至截然不同。譬如,今天就一般人而言,人們對時空的認識與康德幾乎相左,認為康德將時空看作先驗的感性要素幾乎是“怪論”,難以理解;又如,人們對其所提出的數(shù)學命題(先天綜合命題)“2+2=4”亦持不同見解,依康德之見,此謂先天綜合命題,但是當下的哲學家甚至一般人們的見解,則認為這仍然是個分析命題,“4”表面看來,不包含在“2+2”之中,實質(zhì)上,“4”本質(zhì)上就是“2+2”,只不過以另一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又則,康德的自然知識大抵建基于牛頓機械論思想的背景之上,而今天人們對自然的認知無論深度、廣度都大大超越了牛頓。又如,康德將幾何命題作為先天綜合命題,殊不知,這種命題在非歐幾何領域則未必如此。接受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今人可能未必這樣認為。正如愛因斯坦曾預言的那樣,太陽周圍的空間將會由于太陽的巨大質(zhì)量發(fā)生輕微彎曲,與此相關聯(lián),天體位置也會發(fā)生變化。那么,“這樣,空間的實際形狀將成為一個經(jīng)驗的問題。這對康德關于幾何學是先天綜合的主張是一個嚴重的挑戰(zhàn)”[2]52。在這種截然不同的知識背景下,甚至說對世界不同理解的“范式”下,后人理解康德哲學自然充滿諸種障礙。
提及語言的障礙,有兩層含義。第一個障礙是語言本身的障礙。德語,乃是一門極其復雜的語言,尤其康德時代,德語大抵作為一門新興語言,還遠非一門成熟的語言。按照海涅的說法,德語的成型與推廣比較晚,其中對德語有突出貢獻的是馬丁路德,馬丁·路德在德語的統(tǒng)一、發(fā)展與定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路德“德譯”的《圣經(jīng)》才使得“其語言在不多幾年內(nèi)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為共同的書面用語。這種書面用語今天仍通行于德國,并賦予這個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國家以一種語言上的統(tǒng)一”[4]47。若從路德的德譯《圣經(jīng)》算起,至康德的第一“批判書”的完成,也就二百多年的時間,可想而知,若采用一種嶄新的、剛統(tǒng)一不久的語言來進行高深哲學的寫作將會遇到多少的麻煩。這種困難如同讓一個外語新手去做一篇高深的論文,他寫出來的東西很可能讓人不知所云??档碌摹芭袝贝笾略谶@種語言背景下完成。與“外語新手”不同的是,為了彌補德語詞匯量的不足,康德不得不創(chuàng)造了生僻、晦澀的詞語,這勢必增大人們閱讀的難度。美國研究康德的專家加勒特·湯姆森教授亦持此觀點,他指出:“德語作為書面語言當時仍是門新語言,還沒有建立其一套專門的詞匯,因此使這項任務變得相當困難。于是康德發(fā)明了一些新的德語詞匯?!保?]5更要命的是,不少德語詞匯還多有歧義,這未免又增加了理解的難度。除了充滿歧義的“新詞匯”外,康德的“長句”亦造成閱讀的困難,其類似“袋裝”的句法結(jié)構(gòu)也往往讓人知難而退。如,康德的文章充斥著大量的長句,一個句子包含多個從句,甚至一個句子可以占到近一頁紙的長度,可想而知,倘若思維不甚嚴密,精力不夠集中的話,是難以知曉作者表達意圖的。這大概可以成為赫爾茲緣何難以讀完《純粹理性批判》的一個重要理由。
語言的第二個障礙在于翻譯的困難。無疑,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國人學習、研究康德哲學自然存在著更大的障礙。正如“詩是不能翻譯的”一樣,哲學,尤其是玄秘的形上之哲學,更是難以得到準確的表達。即使可以翻譯,但也確實存在著諸多翻譯的困難。試想,若把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玄而又玄,眾妙之門”翻譯成外文會是怎樣的狀況!康德的哲學雖然在19世紀末已通過日本傳到中國,梁啟超、王國維等學者已有所研究,但是關于其版本的系統(tǒng)翻譯卻發(fā)生在20世紀,且只有英譯本,一是藍公武先生在30年代的譯本,一則為牟宗三先生的譯本。至于直接從德語翻譯的版本約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才完成,今天比較通行的版本大概是武漢大學的鄧曉芒、楊祖陶(合譯)的版本與人民大學的李秋零先生版本。按譯者鄧、李二先生的說法,即便學界有諸多研究康德的成果(自康德逝世距今已200年有余,后人對其研究可謂詳盡矣),且他們對康德哲學亦下了足夠的功夫,但今天,“翻譯”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依然覺得晦澀、難懂。這種難懂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但又同語言相關。專家的翻譯尚且如此,對于異域語境下的非哲學專業(yè)的學者而言,讀懂康德自然更非易事了。
康德之所以難懂,固然同德語語言本身的發(fā)展階段有關,然而我們?nèi)圆荒馨芽档碌碾y懂完全歸咎于德語的不成熟。因為康德在出版“批判書”之前曾發(fā)表過一些短集及習作,正如海涅所描述的那樣,“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那種優(yōu)美的、常常是非常機智的文體而感到驚訝”[4]104,這表明康德之所以難懂還尤其在于“康德哲學要解決的問題本身”。
康德哲學所研究的問題不是世俗社會中可以感觸到的客觀現(xiàn)象,而是客觀顯現(xiàn)得以產(chǎn)生的條件或曰客觀知識得以產(chǎn)生的前提,他要審問“理性自身”。就筆者閱讀哲學著作的經(jīng)驗而言,“唯物論”的學說易懂,而“唯心說”要難懂得多,尤其精致的唯心說更是難懂,因為“唯心”的東西是“玄”的,其概念在客觀世界中難以找尋,它更多的是理性自身的艱深思辨。
康德所研究問題的前提自然非“形而下”的現(xiàn)象界所能解決的,而須在主體的先驗視域之中、在純粹的“形而上”的領域抽象展開,它需要極為縝密的想象力、思辨力。例如,一般人們對自己的感性(直觀)認識是“想當然”的,然而康德卻認為即使“感性”也具有先天性,“時空”即為其“感性得以成立”的先天條件,這個問題聽起來就讓人難以理解,論證起來則更為麻煩;又如,“先天綜合”的問題,亦即關于知識來源問題中的“先驗概念”如何與后天“對象”一致、統(tǒng)一的問題,尤其是“先驗的理念如何控制客觀現(xiàn)象且使其具有必然性”論證起來更費腦力。而探究此問題所涉及的諸如經(jīng)驗、超驗、先驗、范疇、感性直觀、先天綜合、分析、物自體等抽象概念,皆極具高度抽象性,讓一般人難以卒讀。很明顯,康德所亟待研究之“問題本身”的抽象性、復雜性使得康德很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清楚,他必須創(chuàng)造“形而上”的概念。這種現(xiàn)象尤其像佛學中的“法相唯識”一樣,很少有人能忍受住那種高度抽象而玄秘的思辨與繁多新概念的沖擊,以至于唯識宗在晚唐逐漸式微??档碌摹暗谝慌袝敝逎囝愃朴诖耍y怪其著作出版后,亦經(jīng)歷了9年的沉寂??档庐吘褂质切疫\的,自“第一批判”為世人認可后,在哲學界便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康德熱”。
關于文本的晦澀,康德也許認識到了這一點,他本人亦曾為文本的“通俗化”做過努力。在1787年出第二版《純粹理性批判》的時候,康德重寫了最晦澀的部分,但是正如羅杰·斯克魯頓所認為的那樣:“由于改寫前和改寫后的結(jié)果沒有什么兩樣,評論者一致認為康德著作的晦澀難懂并非來自風格,而是思想本身?!保?]10
問題的困難還不僅在于其“問題”自身的前瞻與晦澀,亦同其體系之嶄新與艱深相關??档略凇都兇饫硇耘小分写笾聵?gòu)造出一個宏大而嶄新的體系,但限于內(nèi)容,這個宏大而艱深的涵蓋知、情、意于一體的體系只能在第一批判書中初露端倪,并未得到有效的展開。作為一個嶄新的卻未完成的新體系,難以為人所接受也是自然的事。正如康德所言:“當新體系出現(xiàn)的時候,只有少數(shù)人具有機敏的精神縱覽它;而由于對他們來說,一切變革都是不適宜的,所以有興趣縱覽它的人就更少了?!保?]26體系的嶄新與艱深,須等到內(nèi)容完全展現(xiàn)后方可為人理解。但是,那時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和《批判力判斷》仍在思索、寫作之中,這未免加深了理解“第一批判”的難度。換言之,康德在“第一批判”中粗略展現(xiàn)了哲學體系的“一攬子”計劃,然而未能詳盡地說明與展開,此亦導致后人閱讀的難度。
對于第一批判的“晦澀”,康德也承認,不過,第一批判完成后,康德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他的主要任務放在整體體系的構(gòu)建上,而非文本的通俗與傳播上。他在二版序言中亦有明確的說明:“因為我在做這些工作時已經(jīng)相當高齡了,所以我要想完成自己的計劃,提交自然形而上學和道德形而上學,……我就必須抓緊時間進行,至于澄清本書中一開始幾乎無法避免的晦澀之處以及為整體辯護,我期待由把這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的有功之士來完成?!保?]26如果真是如此,康德的晦澀是值得原諒的,否則我們就難以看到完成的“三大批判”了。
康德哲學之所以難懂,還與其對哲學的認識意向及相應的“策略”相關。康德對哲學(“形而上的哲學”)充滿了敬意,并以理性的、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哲學。他認為,“哲學就是一門可能科學的純?nèi)焕砟?,這門科學不能在任何地方具體地被給予,但人們可以沿著種種途徑來試圖接近它,直到發(fā)現(xiàn)唯一的一條為感性所遮掩的道路,而且成功地使迄今不適當?shù)哪7略谌藗儽辉试S的程度上與原型相同為止?!保?]543哲學是理性的科學,也必須以理性的方式進行認知,順便提及,康德的這一看法為胡塞爾所繼承、發(fā)揚,胡塞爾同樣把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來對待。
康德認為,“哲學把一切智慧聯(lián)系起來,但卻是通過科學的道路,這是唯一的一條開辟就永不荒蕪且不允許迷失的道路”[6]550。既然把哲學設定為理性的科學,那么在論證與行文上就不可能以散文詩的形式進行表達,而應以科學、嚴謹?shù)摹懊婺俊泵鎸κ廊?,他甚至采取了一種反常的策略——即避免以輕松、流暢的書寫方式。這一點,康德確實做到了,而且甚至為后世德國哲學家開啟了“晦澀”的傳統(tǒng),其后的黑格爾乃至胡塞爾、海德格爾皆以晦澀著稱于世,黑格爾的《精神現(xiàn)象學》、胡塞爾的《邏輯研究》、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在晦澀、難懂程度上堪稱與《純粹理性批判》媲美。自然,就理路而言,前三者皆發(fā)源于康德,只有讀了康德,才有可能讀懂黑格爾、胡塞爾與海德格爾。
基于此,筆者認為,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之所以呈現(xiàn)出如是復雜乃至晦澀的緣由與其哲學的科學取向是密切相關的。關于這一點,海涅亦曾有此看法,他曾以幽默的語言寫道:“然而康德為什么用那樣灰色、枯燥乏味的包裝紙一般的文體來寫《純粹理性批判》呢?我相信,那是因為康德擯棄了笛卡爾、萊布尼茲、沃爾夫的數(shù)學形式以后,害怕如果用輕松愉快迎合的口味的筆調(diào)來敘述這門科學,會有損這門科學的尊嚴。所以他才賦予它一種僵硬的、抽象的形式,這種形式冷漠地拒絕了較低智能階層的人們來接近它?!保?]104海涅的說法雖然有揶揄、調(diào)侃的味道,但大抵也說出了實情。同時,海涅還認為,康德的第一批判所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康德需要一種精心策劃的語言來表達其精心策劃的思想過程。可遺憾的是,康德未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更好的語言,因為只有天才才能給新思想創(chuàng)造語言,而康德不是天才,他甚至主張?zhí)觳旁诳茖W中是沒有任何創(chuàng)造性的。道理很簡單,舉凡科學中的東西都是必然的東西,在科學界未有誰能脫離必然性??档掳烟觳诺男в梅诺剿囆g的領域,但康德總體對藝術是持“鄙視”態(tài)度的。既然精心策劃的思想體系不能用明白流暢的語言表述,康德也就只能如此晦澀行文了。
康德哲學難懂,還在于其“綜合性”、原創(chuàng)性??档碌谝慌械脑瓌?chuàng)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綜合性”的工作之中。須說明的是,這里的“綜合”不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綜合”觀點,而是康德試圖通過一種嶄新的方式把兩個相互對立的學派整合起來,且使之成為一以貫之的、融洽的系統(tǒng)體系;同時,通過對理性僭越之限制,達成“為信仰保留地盤”之目的。
對西方哲學史有所了解的人們當知,康德時期,有兩派針鋒相對的觀點影響著人們,一是流行于德國的“唯理論”;一是流行于英國的“經(jīng)驗派”?!拔ɡ碚摗闭J為人類的知識是先天的,與經(jīng)驗無涉;“經(jīng)驗派”認為一切知識必須來自于經(jīng)驗,離開經(jīng)驗則沒有任何知識。于是,問題就出來了。由于唯理論的法寶是“演繹法”,即結(jié)論包含在前提之中,此固然保證了知識的必然性,然而知識卻無法擴展;經(jīng)驗派的法寶則是歸納法,歸納固然有新東西的出現(xiàn)和知識的擴展,然而(經(jīng)驗之歸納)卻難以保證知識的必然可靠性。其中,最大的問題來自于休謨的懷疑論,休謨把經(jīng)驗論推至極處,竟然得出與經(jīng)驗論初衷相違背的結(jié)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必然的東西,一切都是借助習慣而形成的信念而已??档抡J為,休謨陷入了摧毀一切純粹哲學的主張,“因為這樣的話,他(休謨)就會看出,按照他的論證甚至不可能有純粹數(shù)學,因為純粹數(shù)學無疑包含著先天綜合判斷?!保?]42如此看來,休謨的看法不但摧毀了純粹的形而上的哲學,同時也摧毀了科學。就解救科學的維度而言,康德的目的就是要把科學知識從懷疑主義中拯救出來,并且顯示為什么形而上學注定要失敗。其哲學的主要問題在于如何把先天的必然與后天的“經(jīng)驗”融為一體,為科學知識的可靠性提供根基。按康德的說法,純粹理性的真正課題就包含在這一問題中:先天綜合判斷是如何可能的?”這個“綜合的思路”無疑是獨具原創(chuàng)性的,而綜合的過程則亦是歷盡坎坷,非有敏銳且嚴謹?shù)念^腦不可。
康德的原創(chuàng)性除了表現(xiàn)在“思路的綜合”外,更表現(xiàn)在具體的內(nèi)容及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多與當時人們的看法相左,這自然增加了人們理解的難度,對今天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同樣存在。譬如,在《導論》中,康德關于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的區(qū)分,關于數(shù)學是綜合命題的論斷,他所主張的“數(shù)學是直觀而非推理形式”的看法即便今天也令人費解,事實上,人們將數(shù)學同邏輯、形式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康德的“直觀”觀點將數(shù)學從哲學中“清理”出去。正如海涅認為的那樣:“自康德以后,數(shù)學的形式已不再出現(xiàn)于哲學之中了。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對數(shù)學的形式毫不留情地宣告了死刑。他說,哲學中的數(shù)學形式只不過帶來一座用紙牌拼湊起來的房屋而已,正如數(shù)學中的哲學形式只不過帶來一陣無聊的嚼舌一樣?!保?]105又如他在《先驗要素論》中對時間、空間的感性定位與形而上學之闡明,感覺與直觀的區(qū)分,在《先驗邏輯論》中將邏輯定位于先驗的,也同世人的看法相左,同時康德對于知性與理性的劃分等等,皆新穎且費解。其高密度的創(chuàng)造點與高度抽象的新概念,亦令常人望而生畏!
復雜的“細節(jié)”論證也增加了閱讀的難度。康德的“第一批判”就整體論證思路來說,似乎很清晰,就是要解決“先天綜合何以可能的問題”,康德在第二版的前言中已有所指陳。但是,問題在于,整體思路清晰并不能代表論證“細節(jié)”的流暢,當人們進入其具體的細節(jié)論證時,尤其被高度抽象且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思辨所“迷惑”而不能跳出時,則未免難以卒讀。這實際上同上文所提及的康德的哲學追求有關,因為康德把哲學看成一門科學,且他受自然科學的影響頗深,因此“批判書”借用了數(shù)學的論證方法,然而他又回避了“數(shù)學的形式”。這種論證對受過嚴格數(shù)學訓練的學者來說,也許不是太難,但對于思維模式截然不同的中國人來說,則未免陌生且難以適應。
又則,由于康德哲學的體系、論證過程、邏輯結(jié)構(gòu)等創(chuàng)造性本身,使得康德很少引用他人的思想(康德僅僅提及休謨、伊壁鳩魯、笛卡爾等人的名字),這勢必讓讀者難以理清其哲學的套路和理論之來源,客觀上增加了閱讀的難度。
以上所論,大抵為筆者對康德難懂原因的探討。筆者覺得似乎還要順此思路,說明一個問題??档码y懂,然而二百年來,我們?yōu)槭裁催€在讀康德?
我們固然知曉,“難懂”與“是否值得讀”、“值得懂”(即是否有價值)未必有直接聯(lián)系。如,精神病人的“囈語”或瘋子的“夢話”亦難懂,但價值也許不大,似乎并不值得“懂”,不值得研究。而康德則否,其雖難懂,但其價值亦大。日本哲學家安倍能成曾把康德哲學比喻為“蓄水池”,認為康德以前的哲學問題“流向”康德,康德以后的哲學問題由康德流出,此種評價可謂高矣!20世紀末,人們曾評選十位對人類產(chǎn)生影響的思想家,康德赫然在列,亦可作為康德哲學的重要性。無疑,早期康德哲學的直接影響,仍然在德國。海涅認為,“德國被康德引入哲學的道路,因此哲學變成了一件民族的事業(yè)?!保?]115事實上,確實如此??档轮?,幾乎全德國都開始大談形而上學,“席勒和歌德研究他;貝多芬敬佩地引用他關于人生兩大奇跡的名言——‘星空在天上,道德律在心中’;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叔本華受格尼斯堡這位老哲學家唯心論的栽培都相繼很快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思想體系來?!保?]52不僅如此,康德關于自由的思想也隱秘地出現(xiàn)在馬克思哲學的視野之中,甚至今天,我們?nèi)阅軓牧餍杏?0世紀中葉的現(xiàn)象學運動、存在主義中嗅出濃烈的康德氣息。懷特海曾認為西方哲學大抵為柏拉圖的注腳,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可以說康德以后的西方哲學基本上是康德哲學的注腳。若探求個中原因,自非長篇大論不可。但若用一句話概略言之,亦未嘗不可:因為核心原因就在于康德全面、系統(tǒng)且深刻地觸及了人類所面臨的所有問題:真(科學認知問題)、善(道德與宗教問題)、美(情感與藝術)。換言之,康德對人類所可能面臨的問題幾乎做了一個深刻、全盤的考量,因此我們難以越過。
今天,我們之所以探討康德“難懂”的理由,既建基于他洞見的全面性、深刻性,還基于其洞見的啟發(fā)性和恒久性,更基于其所提出的問題本身。某種意義上,康德的恒久價值并不在于他如何解決了問題,而在于他所提出的問題,正如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那樣:“我的理性全部旨趣(既有思辨的旨趣,也有實踐的旨趣)匯合為以下三個問題:(1)我能夠知道什么?(2)我應當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6]52三個問題最終歸結(jié)為“人是什么”的問題。由此可知,康德提出的問題,是每一個理性之人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因此,才會有“說不盡的康德”的圖景呈現(xiàn)于世。
參考文獻:
[1]羅杰·斯克魯頓.康德[M].劉華文,譯.北京:譯林出版社,2014.
[2]加勒特·湯姆森.康德[M].趙成文,虅曉冰,孟令朋,譯.北京:中華書局,2004.
[3]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下)[M].金發(fā)燊,等,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1998.
[4]亨利?!ずD?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4.
[5]文德爾班.哲學史教程(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6]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汪小珍)
中圖分類號:B51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 4225(2016)03- 0013- 06
收稿日期:2015- 04- 23
作者簡介:郭繼民(1972-),男,山東鄆城人,哲學博士,海軍陸戰(zhàn)學院副教授,上校。
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西哲學文化會通”(2012M5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