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閱讀史的構(gòu)建
——《中國閱讀通史》序

2016-03-28 14:18:41王余光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閱讀歷史

王余光

(北京大學 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中國閱讀史的構(gòu)建
——《中國閱讀通史》序

王余光

(北京大學 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摘要:《中國閱讀通史》敘述各時期閱讀的歷史過程,論述閱讀史研究的基礎、理論研究、文本變遷與閱讀、社會環(huán)境與教育對閱讀的影響、社會意識與宗教對閱讀的影響、學術(shù)知識體系與閱讀、中國閱讀傳統(tǒng)、個人閱讀史。

關(guān)鍵詞:閱讀;歷史;編纂

中國有幾千年的讀書史,幾千年來,書籍的制作方式幾經(jīng)革新,但人們的藏書與讀書的方式并沒有發(fā)生根本的變化。但近十幾年來,即此世紀之交的時代,隨著電視、網(wǎng)絡與手機的普及,人們的藏書與讀書生活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數(shù)據(jù)庫、電子書的出現(xiàn),顛覆了人們的藏書理念;而網(wǎng)絡閱讀、手機閱讀也改變著人們的傳統(tǒng)閱讀習慣。這是讀書人生活的一場真正的革命,不會不讓人迷惑與反思。對中國閱讀史的研究,或許正是基于現(xiàn)實的一種歷史反思。

中國是一個史學發(fā)達的國度。傳統(tǒng)史學如正史、編年史高度發(fā)展,而專門史、專題史發(fā)育不良。近百年間,受西方學術(shù)思想的影響,專門史得到很快的發(fā)展,大多齊備。二十世紀后期,圖書文化史的研究,受到學界的重視。圖書文化史中的三大支柱出版史、藏書史、閱讀史,研究成果逐步增多。21世紀初,中國出版史與藏書史,均有通史出版,但閱讀史的研究相對薄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歐美的一些大學中,已開設閱讀史的課程,并開展相關(guān)研究。有幾千年閱讀歷史的中國,還沒有加以系統(tǒng)的敘述與總結(jié),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正是以上原因,《中國閱讀通史》①該書將由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編撰被提上議事的日程。

相對于出版史、藏書史關(guān)注圖書的制作過程、收藏與傳承有所不同,閱讀,它是一個思想與認知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史,如英國學者柯林武德在《歷史的觀念》一書中所說的,是真正的“作為心靈的知識的歷史學”。這樣,閱讀史的資料、描述、解釋等一系列問題,對研究者來說,就構(gòu)成了相當大的挑戰(zhàn)。然而,近三十年的認知與探索,讓我們這個研究團體,不僅積累了相當豐富的中國閱讀史的資料,在研究方法與研究實踐上也具備了一定的經(jīng)驗,同時也完成了與中國閱讀史相關(guān)的一些學術(shù)成果。

自我讀大學本科以來,中國圖書出版收藏的歷史,即是圖書館學長期關(guān)注的話題,也是我感興趣的領(lǐng)域。對中國閱讀史的興趣,則源于我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編的《影響中國歷史的三十本書》②《影響中國歷史的三十本書》,王余光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初版,2007年新版,韓國漢城知漢城知永社1993年韓文版,臺北洪葉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1994年版。。一本書的影響,來源于讀者對這本書的閱讀與闡釋,而《影響中國歷史的三十本書》,正是選擇中國歷史上一些重要的著作,經(jīng)過讀者的解釋與評論,來闡釋它們對中國歷史的進程是如何產(chǎn)生影響的。

1990年,我與徐雁合作主編的《中國讀書大辭典》③《中國讀書大辭典》,王余光、徐雁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初版。編纂工作開始啟動。這部工具書近兩百萬字,我們搜集了豐富的中外關(guān)于閱讀領(lǐng)域的相關(guān)資料,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中國閱讀史資料。雖然這是一部辭書,但在編纂過程中,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對細節(jié)有了更多的關(guān)注。《中國讀書大辭典》在1993年出版后,得到了社會的好評,1994年獲第八屆“中國圖書獎”,此后多次重印。

1997年,我與幾位同道將幾種中國古代讀書史的資料加以匯集成《讀書四觀》④《讀書四觀》,王余光等編譯,湖北辭書出版社1997年初版,崇文書局 2004年新版。一書出版,這本書所選《讀書訓》《讀書止觀錄》《讀書紀事》及《先正讀書訣》,均為明清時期著名藏書家、學者輯集的中國先秦以來的讀書古訓和讀書掌故,思想深刻,事跡生動,內(nèi)容豐富,文筆曉暢。我們作了簡明的注釋,并加以翻譯,既可為研究考參考,又便于一般讀者閱讀。同年,吳永貴等人編譯《把卷心醉》一書出版,該書輯錄中國古代關(guān)于讀書、藏書方面的資料,并加以翻譯。也是在這一年,由我主編的對中國現(xiàn)代名人的閱讀活動進行總結(jié)的《中國名人讀書生涯》叢書十種,相繼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此后,由我主編的《中國讀者理想藏書》①《中國讀者理想藏書》,王余光主編,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出版?!蹲x好書文庫》②《讀好書文庫》第一輯12種,王余光等主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稌Ш健发邸稌Ш健?冊,王余光主編,寧波出版社,2000年出版?!妒兰o閱讀文庫》④《世紀閱讀文庫》4冊,王余光等主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等系列讀物相繼出版。這些編撰工作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反響,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投注在閱讀問題上。正是以上這些著作和叢書的編撰為我們下一階段對閱讀文化與閱讀史的進一步研究做好了基本資料的準備,同時也奠定了一定的實踐基礎。

2000年,我與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的部分師生對閱讀史和閱讀文化舉行了專門的討論會,對閱讀史與閱讀文化、國外閱讀史的研究狀況及如何建設中國閱讀史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通過這次討論,大家對中國閱讀史的構(gòu)建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設想。此后,我結(jié)合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召集碩、博士生對閱讀史與閱讀文化展開了多次討論,并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我在2001年發(fā)表的《關(guān)于閱讀史研究的幾個問題》一文,對中國閱讀史資料、閱讀的內(nèi)涵、閱讀的時代變遷、中國閱讀的傳統(tǒng)、書籍的力量與象征意義等問題展開初步討論[1],但對中國閱讀史的具體內(nèi)容缺少必要的探討。

2003年,我承擔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中國閱讀史研究”研究(博士點基金)項目,這個項目試圖從理論上解決中國閱讀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2004年,我倡議編撰多卷本《中國閱讀通史》。在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同年11月,由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蘇州大學等院校的相關(guān)研究者共同參與的《中國閱讀通史》編撰會議在北京大學召開。會議就《中國閱讀通史》撰寫的意義、內(nèi)容、分卷大綱以及編撰過程中的學術(shù)規(guī)范和研究進程等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了討論,最后,各位研究者在《中國閱讀通史》內(nèi)容體系的架構(gòu)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明確了撰寫主旨⑤關(guān)于這次會議的內(nèi)容,詳見許歡《中國閱讀通史編撰工程啟動》,《圖書館雜志》2005年第3期。。

在本次會議上,我提出了《中國閱讀通史》按歷史時期分卷撰寫的設想,全書分十卷,除首卷為緒論,末卷為索引與圖錄,其余八卷,按歷史時期劃分,敘述各時期閱讀的歷史過程。我們認為:一個讀者的閱讀行為受外在與內(nèi)在兩個方面的影響。外在因素包括社會環(huán)境與教育,社會意識與宗教,學術(shù)、知識體系,書籍出版、流傳與收藏,文本變遷等。這些因素對閱讀行為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內(nèi)在因素包括誰閱讀、如何閱讀、讀什么、在何處讀等因素,這些因素構(gòu)成了個人的閱讀史。我們將上述兩方面,并結(jié)合閱讀史研究資料與理論,共分為八個問題,以綱目的形式分述如下:

《中國閱讀通史》研究綱要

一、閱讀史研究的基礎

1.中國閱讀史資料的集結(jié)

2.歷代學人論讀書、論讀書方法、論讀書的價值等

二、理論研究

1.國外閱讀史研究

2.國內(nèi)閱讀史研究

3.閱讀史研究內(nèi)容

4.閱讀文化發(fā)展的階段性

5.閱讀文化發(fā)展的區(qū)域性

三、文本變遷與閱讀

1.文字統(tǒng)一與閱讀

2.載體變遷與閱讀

3.制作方式與閱讀

四、社會環(huán)境與教育對閱讀的影響

1.經(jīng)濟條件對閱讀的影響

2.出版對閱讀的影響

3.書籍流傳、收藏與閱讀的關(guān)系

4.教育對閱讀的影響

5.推薦書目

五、社會意識與宗教對閱讀的影響

1.政治意識、國家的文化政策對閱讀的影響

2.禁書

3.群體意識與閱讀的關(guān)系

4.宗教信仰與閱讀

六、學術(shù)、知識體系與閱讀

1.從書目看歷代知識體系的構(gòu)成、變遷,看閱讀的變化

2.注釋與翻譯問題

3.工具書與閱讀

4.推薦書目與閱讀

七、中國閱讀傳統(tǒng)

1.思想層面

2.學而優(yōu)則仕

3.勤學苦讀

4.對文本的尊重、對知識的崇敬、對書籍的愛護

5.書籍的力量與象征意義

八、個人閱讀史

1.書香世家

2.藏書樓、書房與讀書處

3.閱讀習慣

4.讀書經(jīng)歷與思想

5.生活、時尚與閱讀

6.書呆子、被讀書所誤

這個綱要匯集了與會眾多學者的智慧,并成為我們論述中國每個時期閱讀史的主要框架。

2007年,我與課題組成員完成了“中國閱讀史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并將項目成果,結(jié)集出版了《中國閱讀文化史論》①《中國閱讀文化史論》,王余光等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出版。一書。在這本書中,我們就閱讀文化與閱讀史研究的相關(guān)問題展開討論。這些研究成果為《中國閱讀通史》的撰寫提供了較好的理論基礎。

現(xiàn)今的中國,有很多工程、項目或戰(zhàn)略。我以為,推廣閱讀,鼓勵國人讀書,或許是這個民族最重要的戰(zhàn)略。十余年來,《中國閱讀通史》一直沒有申請研究項目,該書的撰寫,是我們的一種自覺行為。我不能肯定,這種行為是否是來自現(xiàn)實的反映。意大利史學家克羅齊認為:我們只能以我們今天的心靈去思想過去,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中國曾經(jīng)是世界上圖書文化最發(fā)達的國家,且極具民族特色。中國圖書從載體、用墨、印裝到文字,均系自身發(fā)明,形成了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圖書文化,并對世界的圖書文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而閱讀文化正是圖書文化的重要一環(huán)。我們帶著惶恐的心靈去思想那些輝煌的過去,這正是我們的動力所在。

經(jīng)過十余年的努力,《中國閱讀通史》從初稿到修改工作基本完成。司馬遷云:述往事,思來者。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希望未來閱讀史的研究將更加輝煌。通過對中國閱讀歷史的敘述,我們希望未來的中國,將是一個書香的中國。2015年9月28日

參考文獻:

[1]王余光.關(guān)于閱讀史研究的幾個問題[J].圖書情報知識,2001(3):7-11.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794(2016)03-0106-04

收稿日期:2016-04-23

作者簡介:王余光(1959— ),男,安徽無為人,教授,教育部圖書館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Reading History:Preface to Chinese Reading History

WANG Yugua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Chinese Reading History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reading in various periods,discusses the basis of the reading history research,theoretical research,text change and reading,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on reading,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religion on reading,academic knowledge and reading,Chinese traditional reading,and personal reading history as well.

Key words:reading;history;compilation

猜你喜歡
閱讀歷史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基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jié)合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7:51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騎驢”出發(fā)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攀枝花市| 墨竹工卡县| 宁安市| 花莲县| 邵阳县| 明星| 长顺县| 平定县| 登封市| 长宁县| 静海县| 永康市| 秭归县| 枝江市| 眉山市| 礼泉县| 新闻| 三台县| 丹棱县| 沁阳市| 阜阳市| 敦化市| 徐汇区| 松阳县| 堆龙德庆县| 新丰县| 任丘市| 青川县| 梨树县| 加查县| 溧阳市| 炉霍县| 深泽县| 池州市| 恩平市| 新闻| 合山市| 台北县| 大足县| 黔江区|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