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自我面孔再認能力的發(fā)展及其效應(yīng)

2016-03-28 03:41黃希庭
中國健康心理學(xué)雜志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自我提升綜述

程 蕾 黃希庭

①中國.上海理工大學(xué)(上海)200093 E-mail: romennnia@ 163.com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xué)校(上海)200093③西南大學(xué)(重慶)400715 xthuang@ swu.edu.cn

?

自我面孔再認能力的發(fā)展及其效應(yīng)

程蕾①②黃希庭③

①中國.上海理工大學(xué)(上海)200093 E-mail: romennnia@ 163.com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xué)校(上海)200093③西南大學(xué)(重慶)400715 xthuang@ swu.edu.cn

【摘要】個體識別自己的面孔要經(jīng)歷一個從即時到延時再認的發(fā)展過程,這個發(fā)展過程也是與自我覺知的發(fā)展相聯(lián)系的。正常個體在具備自我面孔再認能力后,才逐漸發(fā)展出其他各種高級心理能力。一些在自我面孔再認方面存在障礙的個體則會存在其他心理能力的受損。一般人都具有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即能更快更準確地識別自我面孔,但這種優(yōu)勢效應(yīng)受到具體情境、社會互動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自我提升動機也會影響人們的自我面孔再認,如認為更具吸引力、更值得信賴的面孔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或者更像自己。本文在總結(jié)前人研究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對將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關(guān)鍵詞】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效應(yīng);自我提升;神經(jīng)機制;綜述

The Development of Self-face Recognition and It's Effects

Cheng Lei,Huang Xit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在自我相關(guān)信息的加工中,自我面孔再認占有重要地位。具備識別自我面孔的能力是維持自我感的主要因素。個體必須在建立了自我身體外形的表征之后才能認出自我,并將自我與他人相區(qū)別。自我面孔再認能力也是其他各種復(fù)雜認知過程的基礎(chǔ),因此一直備受研究者的關(guān)注,研究內(nèi)容主要包括自我面孔再認能力的發(fā)展、是否具有優(yōu)勢效應(yīng)及其神經(jīng)基礎(chǔ)等。本文就近幾年的最新研究進行介紹。

1 自我面孔再認的發(fā)展及其與其他能力的關(guān)系

1.1自我面孔再認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自我覺知

幼兒一般最先從鏡中識別出自己。研究者采用一種“鏡像測試”(Mirror test)來測量幼兒的自我再認能力。這種方法是在幼兒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在其面孔某個部位點上標記,隨后將幼兒放置在鏡子前面觀察他們的反應(yīng)。實驗發(fā)現(xiàn),鏡像自我面孔再認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開始面對鏡子的幼兒以為鏡子中出現(xiàn)的是其他人,會表現(xiàn)出對著鏡子微笑,并重復(fù)性試探鏡子的行為。最后發(fā)展出自我指向行為,如對著鏡子觸摸臉上的印跡[1]。如果兒童表現(xiàn)出自我指向的行為則表明兒童通過了鏡像自我再認。

人類幼兒在15個月左右開始表現(xiàn)出鏡像自我再認的能力,到24個月,正常發(fā)育的兒童已經(jīng)發(fā)展出比較完善的鏡像自我識別能力。自我面孔識別能力表現(xiàn)出由實時識別到延時識別的發(fā)展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首先識別鏡子和實時錄像中的自己,然后識別照片和回放錄像中的自己[2]。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三歲半到四歲的兒童比年幼的兒童更多地識別出錄像中的自我[3]。Suddendort等人[4]排除了鏡像與錄像圖片存在的差異以及對電視屏幕的熟悉性等因素,發(fā)現(xiàn)兩歲兒童能夠通過錄像自我識別的比率只有30%左右,遠遠低于四歲兒童。由此他們認為,兩歲左右的孩子確實存在視頻認知不足(Video deficit)。

Keenan等人[1]傾向于將鏡像自我再認與自我覺知等同起來,認為兒童通過鏡像自我再認測試標志著他們自我覺知能力的出現(xiàn),即能夠運用內(nèi)省來了解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從鏡中識別自己即個體可以

[30]Heszen-Niejodek I.Coping style and its role in coping with stressful encounters[J].European Psychologist,1997,2(4):342-351

[31]Folkman S,Moskowitz J T.Coping: Pitfalls and promise[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55:745-778

[32]Beutler L E,Harwood T M,Kimpara S,et al.Coping style[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1,67(2):176-183

成為自己注意的對象,這也是自我概念產(chǎn)生的先決條件,因為只有當(dāng)一個人先知道自己是誰才能進一步組織自我的相關(guān)信息。

但也有研究者對此提出了批評,認為鏡像自我再認不能與自我覺知等同起來,因為沒有明顯證據(jù)表明這項能力需要內(nèi)省性的自我覺知。Mitchell[5]認為,個體從鏡中再認自己需要的是自己身體的肌肉運動表征,如當(dāng)“我”移動時,鏡子里的人也在移動。這些偶然線索有助于個體將鏡中所見的形象與自己身體的心理圖像匹配起來,讓幼兒明白鏡中形象是自己的,而不需要任何對心理體驗的覺知。也就是說,鏡像自我再認只與最基本的自我覺知能力相聯(lián)系,并不表示個體對自己的理解完全建立。對身體的表征只是基本的自我知識,離覺知到自己的感受、情緒、意圖等還很遠。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對兒童即時與延遲自我再認發(fā)展的不同步性做出了解釋,即面對鏡像自我,兒童可以通過動作的一致性來判斷鏡中的形象是不是自己。而面對延遲的影像(如錄像和照片),兩歲左右的兒童尚沒有形成持久、恒定的自我認識,也沒有可以判斷的線索,因此不能自我再認。只有當(dāng)兒童的自我意象成熟,才能對延遲影像做出正確的判斷。兒童自我面孔識別能力的發(fā)展也是與自我覺知的層次結(jié)構(gòu)性相吻合的,即先通過自己的行為與鏡中個體的行為呈現(xiàn)一致而識別自我。在這個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展形成對自我連續(xù)性和一致性的認知后,才能對延遲反饋的自我形象進行再認。

另外,有實驗表明,個體在面對鏡中的自我時,確實能夠提升自我覺知能力,實際上,很多自我覺知的實驗都是采用讓被試面對鏡子來達到控制自我覺知的目的[6]。個體在面對鏡子、增加自我覺知的情境下更能表現(xiàn)出符合社會標準的行為[7],這種效應(yīng)在三四歲的兒童中就已經(jīng)存在。Ross等人[8]的實驗發(fā)現(xiàn),與不看鏡子的兒童相比,面對鏡子的兒童表現(xiàn)出更少的欺騙以及更多的利他行為。

從自我面孔再認能力的發(fā)展我們可以看到個體自我覺知能力的發(fā)展過程。兒童首先達到即時的自我再認,表現(xiàn)出初步的自我覺知并建立起基本的自我意象。但這種自我意象要到三四歲才能確立,具體表現(xiàn)為能對延遲的自我形象(即照片以及錄像)進行自我再認。

1.2自我面孔再認與其他心理能力

自我面孔再認是兒童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與語言發(fā)展、自傳體記憶的出現(xiàn)、情緒發(fā)展、心理理論等都有密切關(guān)系。Lewis等人[9]發(fā)現(xiàn),兒童大約在15~21個月左右可以從鏡子中認出自己、使用人稱代詞等。表現(xiàn)出鏡像自我再認的幼兒比不能自我再認的幼兒能夠更多的使用人稱代詞。事實上,四歲之前的兒童學(xué)會了使用第一人稱代詞,但在指認自己的照片時,卻常常出現(xiàn)“我”、“這”以及自己名字混用的情況。研究者將這一階段稱為“我-非我困境”(Me-But-Not-Me dilemma)。這一困境直到四歲之后才得以解決[10]。Howe和Courage[11]認為,通過鏡像自我測驗說明兒童的自我認知已經(jīng)形成,一旦有了自我認知就可以組織記憶事件。隨著自我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兒童開始理解復(fù)雜事件,自傳體記憶逐步形成。自我意識情緒(如驕傲、自豪、尷尬等)是遲于基本情緒出現(xiàn)的包含更多認知(尤其是自我認知)的高級情緒,要求穩(wěn)定的自我表征、自我覺知等能力。一般認為,幼兒在發(fā)展出以鏡像自我再認為標志的自我覺知能力后,才能逐漸發(fā)展出自我意識情緒[12]。自我面孔再認也與心理理論密切相關(guān),研究表明,兒童只有在鏡像自我再認之后才能呈現(xiàn)出心理理論的早期形式。這也是與自我覺知相聯(lián)系的,因為兒童只有形成自我覺知后,才能開始理解自己心理狀態(tài),并進一步將自己的心理投射到他人身上。比如,兒童在2歲左右出現(xiàn)欺騙行為,欺騙行為需要對他人心理的理解。自我覺知水平高的個體把握他人心理的能力較高,因此他們說謊以及察覺謊言的能力都比較高[13-14]。Barnacz[15]的實驗證明,讓被試長時間注視鏡像自我能提高自我覺知水平,并進而有助于謊言探測水平的提高。Heinisch[16]的研究則發(fā)現(xiàn),對自己的問題有著較好認知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能更好的區(qū)分自我面孔和他人面孔,由此他們認為自我面孔再認是高級別自我覺察的指標。因此,大多數(shù)研究都認為自我面孔再認能力是個體認識自我的開始。隨著自我再認能力的提升,個體的自我覺知能力也逐步提高,并逐漸發(fā)展出自我意識情緒、自傳體記憶、心理理論等心理能力。

但也有例外,Suddendorf和Butler[17]研究了個體在面對不同介質(zhì),如鏡子、照片和錄像時自我面孔識別能力的變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個體的行為和腦反應(yīng)均存在巨大差異,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不同介質(zhì)的感受差異以及先驗經(jīng)驗的差異。由此他們提出自我面孔再認可能只是對照表征這種一般能力的副產(chǎn)品,而非自我覺察發(fā)展的標志。

1.3疾病患者的自我面孔再認

自我面孔再認能力是個體心理能力發(fā)展的基礎(chǔ),這在某些疾病患者的身上可以得到體現(xiàn)。更高級社會能力發(fā)展障礙可能與不能再認自我面孔存在關(guān)系。

1.3.1自閉癥兒童的自我再認自閉癥兒童的自我面孔再認較正常兒童發(fā)展要晚。周念麗、方俊明[18]的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平均心理年齡為23個月的自閉癥幼兒才能夠發(fā)展出初步的自我與他人分化的認知,具體表現(xiàn)為對自己面孔錄像的注視時間更長,且表現(xiàn)出較多的積極情緒。雖然周念麗等人的實驗顯示出樂觀的結(jié)果,但更多的實驗表明,自閉癥兒童在自我面孔再認上是存在障礙的。如Gunji等人[19]對自閉癥兒童的自我-他人以及熟悉他人的區(qū)分能力做了研究。他們讓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兒童觀看3張面孔圖片,包括自己的、熟悉他人和不熟悉他人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對比于不熟悉面孔,正常兒童在看自我以及熟悉面孔圖片的時候P350會增強,而自閉癥兒童則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這說明自閉癥兒童不能很好地區(qū)分自我和他人。他們進一步對比了廣泛性發(fā)展障礙兒童(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和正常兒童、成人在看到自我、熟悉他人、陌生人以及其他物品時的腦電,重點考察了枕顳部位的N170、早期后負波(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EPN)以及頂骨部位的P300,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所有被試在看到面孔時都出現(xiàn)了N170波幅的增高,正常成人和兒童在看到不熟悉面孔時,P300波幅較看到自我面孔時顯著降低,這與Tacikowski和Nowicka等人[20]的研究是一致的,說明正常人都會對自我面孔付諸特別的注意。但PDD兒童則呈現(xiàn)出不同的結(jié)果,他們在觀看3類面孔時,EPN與P300沒有呈現(xiàn)明顯差異。有研究者認為,EPN與枕部、顳部的情緒有關(guān),而這些區(qū)域又包括了鏡像神經(jīng)元[21]。因此,PDD兒童不能加工個體身份可能與鏡像神經(jīng)元的衰減有關(guān)。而P300與注意水平有關(guān),PDD兒童觀看3類圖片時P300沒有明顯差異說明他們對3類面孔付諸同樣的注意。由此可以認為PDD兒童對面孔的語義加工存在缺陷,從而導(dǎo)致了社交交流的延遲[22]。Keenan等人[1]認為,自我再認是自我覺知形成的標志,從這方面來說,自閉癥兒童自我面孔再認能力的缺損也意味著他們自我覺知能力的缺乏,從而導(dǎo)致進一步的社會認知能力尤其是心理理論得不到正常發(fā)展。

1.3.2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自我再認Platek等人[23]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面孔再認能力與精神分裂人格問卷得分有關(guān)。問卷得分在20分以下的正常被試在用左手應(yīng)答時,對自我面孔再認的反應(yīng)時比對陌生人的短,而得分在20分以上的則沒有體現(xiàn)出左手優(yōu)勢。這證明了精神分裂癥患者對自我面孔的加工與正常個體存在差異。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患者對自我面孔的反應(yīng)速度比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要慢[24]。Irani等人[25]將研究擴展到了精神分裂癥病人的一級親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病人在自我再認任務(wù)中耗時最長、準確度最低,一級親屬的再認情況稍好,但相比于正常人還是存在差異。Kircher等人[26]采集精神分裂癥病人、其同性親屬及陌生人的照片分別呈現(xiàn)于被試的左、右視野,結(jié)果出現(xiàn)了左右視野及身份的交互作用,即精神分裂癥病人對呈現(xiàn)于雙側(cè)視野中的自我面孔再認錯誤率都比正常人要高,而且自我面孔呈現(xiàn)于右視野作出判斷的錯誤率比左視野的更高,正常人則沒有出現(xiàn)這種差異。常荷[27]等人的研究也確認精神分裂癥患者確實存在自我面孔識別能力的缺損。Kircher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病人的再認錯誤率與積極、消極癥狀量表的得分存在顯著相關(guān),尤其是“幻覺”和“妄想”方面。這顯示出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自我面孔再認缺陷可能與他們改變的自我感有關(guān)系。但Lin Zhang[28]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加工熟悉面孔和自我面孔時顯示出獨立性,即這兩類面孔的加工時無關(guān)聯(lián)的,且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面孔再認能力的欠缺是由于他們對面孔的熟悉感遭到破壞,而非自我感的破壞。

2 自我面孔再認的優(yōu)勢效應(yīng)

2.1自我面孔再認存在優(yōu)勢效應(yīng)的證據(jù)

研究者早就發(fā)現(xiàn)個體在搜索自我面孔時,速度要快于搜索他人的面孔,具有一種顯著性的表征[29]。這個結(jié)果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多驗證,無論呈現(xiàn)的面孔是正向的、倒置的還是側(cè)面的,人們識別自己的面孔都比陌生人及朋友的更快更準確[30]。一般認為,自我相關(guān)信息具有高度的社會適應(yīng)價值,所以優(yōu)先得到我們的注意。

近期的實驗大多從自我面孔再認的神經(jīng)機制方面確認其優(yōu)勢效應(yīng)。如Tacikowski和Nowicka等人[20]的ERP研究證明,相較于他人的名字和面孔,個體對自我相關(guān)信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做出反應(yīng),而且誘發(fā)了更強的P300。他們認為,P300波幅的增強表示自我相關(guān)信息占據(jù)了更多的注意資源,而且誘發(fā)了個體更多的情感。Keyes等人[31]采用腦電了解自我再認的時間進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刺激呈現(xiàn)很短時間內(nèi)ERP波幅就呈現(xiàn)出差異,腦后部的N170及中前部的頂葉正波(VPP,vertex parietal positivity)波幅在加工自我面孔時都有增強,顯示出明顯的“自我效應(yīng)”。而250毫秒以后則呈現(xiàn)出熟悉效應(yīng),即朋友與陌生人之間的差異。

在外顯條件下自我面孔再認存在優(yōu)勢效應(yīng),那么此效應(yīng)在內(nèi)隱條件下是否同樣存在?Sui等人[32]設(shè)計ERP實驗對此進行了探究。他們要求被試在注意和非注意條件下對自我、熟悉他人以及陌生他人的面孔朝向做出判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早期面孔特定的腦電成分如N170在這種內(nèi)隱的自我和他人面孔再認中并無差異。但在220~700毫秒自我面孔比熟悉面孔誘發(fā)了更大的正波,表現(xiàn)出自我優(yōu)勢效應(yīng)。

研究者一般認為,自我面孔再認的優(yōu)勢效應(yīng)與個體對自己的內(nèi)隱積極評價相聯(lián)系。Ma和Han[33]對此進行了驗證。他們在被試進行自我面孔再認前啟動了自我概念威脅(Self-concept threat,SCT),即將被試的自我與消極人格形容詞相聯(lián)系,從而導(dǎo)致與自我有關(guān)的積極聯(lián)系減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內(nèi)隱的SCT啟動后,自我面孔優(yōu)勢效應(yīng)消失了,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被試都呈現(xiàn)此效應(yīng)。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顯實驗條件下啟動SCT不會改變被試的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效應(yīng),而只有在內(nèi)隱條件下才呈現(xiàn)出此效應(yīng)。這從社會認知機制方面證明了個體對自己的內(nèi)隱積極評價是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的基礎(chǔ)。

2.2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效應(yīng)的影響因素

雖然很多的研究都表明自我面孔再認存在優(yōu)勢效應(yīng),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效應(yīng)的產(chǎn)生有其存在條件。有研究者對自我相關(guān)信息是否能首先引起注意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只有在得到足夠注意資源的情況下自我優(yōu)勢才能體現(xiàn)出來。Devue等[34]要求被試判斷兩個數(shù)字是否相等,數(shù)字分別呈現(xiàn)在自我面孔或熟悉面孔的兩邊或者同側(c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處于注意中心的自我面孔(數(shù)字分別呈現(xiàn)在面孔的兩側(cè))對任務(wù)產(chǎn)生了分心作用,但這種分心與熟悉面孔產(chǎn)生的作用沒有顯著差異。而處于注意中心之外(數(shù)字位于面孔的同側(cè))的則不會對任務(wù)產(chǎn)生干擾作用。由此確認自我面孔不會自動誘發(fā)注意。

Devue等人[35]進一步采用眼動實驗對此觀點進行了驗證,要求被試從同時呈現(xiàn)的6個面孔中(包括自我的、熟悉的以及陌生的)盡快對目標面孔做出反應(yīng)。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相較于其他面孔,個體對自我面孔并沒有更快的反應(yīng)。他們由此認為自我面孔再認并沒有優(yōu)勢效應(yīng),而只是呈現(xiàn)出注意保持效應(yīng)。因為實驗發(fā)現(xiàn)無論是作為目標刺激還是分心刺激,一旦被試看到自己的面孔,注意就相對難以轉(zhuǎn)移。而且這種注意保持效應(yīng)似乎是由于面孔的熟悉性所引起的,因為熟悉他人的面孔也呈現(xiàn)出這種效應(yīng),尤其是作為目標刺激呈現(xiàn)時。

Ma和Han等人[36]探查了社會威脅對自我面孔再認的影響。他們讓研究生被試在不同的威脅情境中報告自己的面孔朝向,高威脅情境的設(shè)置是自我面孔與本系導(dǎo)師的面孔一同呈現(xiàn),而低威脅情境是與其他導(dǎo)師面孔一同呈現(xiàn)。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低威脅情境中出現(xiàn)了自我面孔優(yōu)勢,即相較于其他導(dǎo)師,被試能更快地識別自我面孔。但在高威脅情境中,則出現(xiàn)了自我面孔再認的劣勢,而且越是害怕本系導(dǎo)師對自己的評價低,這種劣勢越是明顯。這也驗證了自我面孔優(yōu)勢效應(yīng)是與內(nèi)隱自我積極評價相聯(lián)系的。一旦社會情境中出現(xiàn)了對這種自我積極評價的潛在威脅,則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消失了。這揭示了對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產(chǎn)生影響的另一個因素-潛在的對自尊產(chǎn)生威脅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

Sui等人[37]認為,文化差異會導(dǎo)致自我面孔識別的不同,因為文化會對個體的自我概念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例如西方強調(diào)注重自我,而東方更注重個體與社會的聯(lián)系。他們由此推斷東西方個體對自我相關(guān)信息的反應(yīng)可能存在差異,而且環(huán)境因素對東西方個體的影響也會不同。Sui在實驗中要求英國和中國被試判斷自我以及熟悉面孔的朝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英國人對自我面孔反應(yīng)更快,且出現(xiàn)了更大的N2負波。而中國人在加工自我面孔時出現(xiàn)了自我優(yōu)勢的弱化,且N2波幅減少。這個結(jié)果表明相較于中國人,英國人確實更關(guān)注自我,也體現(xiàn)出對個人面孔賦予社會重要性程度的不同會導(dǎo)致認知加工過程的差異。

Hughes等人[38]從另一個角度研究了自我再認優(yōu)勢效應(yīng),即比較個體聽覺、視覺形式的自我再認過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視覺自我再認比聽覺自我再認有優(yōu)勢,但如果兩者同時呈現(xiàn),反而對自我再認有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當(dāng)注意資源足夠的情況下,無論在外顯還是內(nèi)隱條件下,個體確實可以更快地識別自己的面孔,這種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與個體對自己的內(nèi)隱積極評價相關(guān)聯(lián)。如果這種積極評價消失或者受到威脅,則會對自我面孔再認優(yōu)勢產(chǎn)生影響。除此之外,具體的再認情境、社會互動以及文化因素等等都會對之產(chǎn)生影響。

3 面孔再認的自我提升效應(yīng)

人們普遍具有自我提升動機(Self-enhancement motive),個體經(jīng)常夸大自己的工作表現(xiàn)、知識儲備以及人格特質(zhì),以體驗積極情緒和避免體驗消極情緒。這種動機與人們喜歡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并最大程度的體會自尊有關(guān)[39]。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在辨認自我面孔時同樣存在自我提升效應(yīng)。

Epley等人[40]采集到被試的照片后,將照片分別與一個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照片以及一個非常不具吸引力的照片以10%的增量相融合,最多含50%的他人面孔。最后得到一系列共11張圖片,即向有吸引力及不具吸引力轉(zhuǎn)化的圖片各5張(分別含他人面孔的10%、20%、30%、40%、50%),以及被試原本的圖片一張。在采集照片的2~4周后,邀請被試參與實驗。給被試隨機呈現(xiàn)在自己面孔基礎(chǔ)上轉(zhuǎn)化的照片以及自己的照片,讓被試確定哪一張是自己真正的照片。然后讓被試對每張照片的喜愛度以及其與自己面孔的相似度進行評定,最后對被試的自尊進行了外顯和內(nèi)隱的測量。實驗結(jié)果表明,個體傾向于認為融合了更具吸引力面孔的圖片為自己的本來面目,而且個體自動產(chǎn)生的自我積極聯(lián)系越強烈(以內(nèi)隱自尊為指標),越傾向于認為融合了更多吸引力的面孔是自己本來的樣子。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傾向于與外顯自尊沒有顯著相關(guān)。由被試的評定也發(fā)現(xiàn),越是融合了更多吸引力的面孔,被試認為越像自己,同時也越喜歡這樣的圖片。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Epley等人要求被試在隨機呈現(xiàn)的一系列12張面孔中快速判斷哪一張是自己的面孔。每個系列中包含11張同性分心面孔,另外一張為自己的面孔圖片。包括3種情況,即自己本來的面孔,或融合了20%有吸引力的面孔,或者是融合了20%不具吸引力的面孔。共完成12個試次,每種自我面孔呈現(xiàn)4個試次。最后發(fā)現(xiàn),個體對更有吸引力的自我面孔反應(yīng)快于自己原本的面孔,且與自己不具吸引力面孔的反應(yīng)速度差異顯著。鑒于人們對于與自己心理表征相符的對象反應(yīng)更快的原則,Epley認為,人們對自我形象的表征一般比現(xiàn)實中的真實形象要令人滿意。

這種自我面孔的提升效應(yīng)也可以從相似面孔的角度得到驗證。Verosky等人[41]從是否值得信賴的角度進行了研究。他們將被試的面孔向可信賴和不可信賴的方向分別轉(zhuǎn)化(其中包含20%、40%、50%、60%以及80%的被試面孔),讓被試判斷呈現(xiàn)在眼前的面孔是否更像自己。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對比于含有同等水平自我面孔的不可信賴面孔,被試傾向于認為值得信賴的面孔更像自己。DeBruine[42]采用的是將個體面孔向異性轉(zhuǎn)變的變形技術(shù),要求被試在一系列面孔中選擇看起來最值得信賴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個體普遍傾向于認為在自己面孔基礎(chǔ)上轉(zhuǎn)化的異性面孔是最值得信賴的。

這些結(jié)果表明,人們在識別自我面孔時也是存在自我提升效應(yīng)的,傾向于把更有吸引力以及更值得信賴的面孔認為是自己或更像自己。

3 研究展望

正常人在自我面孔識別時呈現(xiàn)出自我優(yōu)勢效應(yīng),即能更快更準確的識別出自我的面孔。實際上,人們識別自我面孔的時間遠遠晚于識別他人,如嬰兒在3個月左右就可以認出母親或照看者,但直到約1歲半才可能進行自我再認。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我面孔的時間相對較少,但為什么能夠更快的識別出自我的面孔呢?這種優(yōu)勢是從哪個年齡階段發(fā)展出來的?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面孔識別過程的研究一般將面孔分為外部特征和內(nèi)部特征,外部特征包括臉部輪廓、發(fā)型以及耳朵,內(nèi)部特征則包括眉毛、眼睛、鼻子以及嘴巴。嬰兒對母親與陌生人的區(qū)分主要依賴于外部特征,如果讓母親戴上絲巾遮蓋外部特征而僅呈現(xiàn)內(nèi)部特征,嬰兒就不能區(qū)分母親和陌生人了。更多的研究表明,人們識別熟悉面孔多依賴于內(nèi)部特征,而識別陌生面孔則依靠外部特征。那么人們在進行自我面孔再認時更多地依賴于內(nèi)部特征還是外部特征?面孔呈現(xiàn)的時間會不會對識別線索的選取產(chǎn)生影響?是否在快速呈現(xiàn)的情況下外部特征占優(yōu)勢,而在足夠的時間條件下,則傾向于依賴內(nèi)部特征做出判斷。目前尚沒有這方面的研究??疾靷€體在自我面孔再認的發(fā)展過程中內(nèi)外部特征的影響也是很有意義的。

另外,自我提升動機作為普遍存在的動機,其在自我面孔再認中的作用也已經(jīng)得到證實,一般人傾向于將更具吸引力的面孔認為是自己的本來面目。但在生活中對自己容貌不滿意的人非常之多,他們在識別自己的面孔時是否也會存在自我提升動機呢?此外,兒童是否存在自我容貌的提升效應(yīng)也是值得研究的。有研究表明,人們普遍存在一種貶低過去我而提升現(xiàn)在我以及將來我的傾向[43-45],那么人們在識別自我面孔時可能也存在這種傾向,即貶低自己過去的容貌而認為現(xiàn)在的容貌比較好看。這些都是將來值得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Keenan J P,Gallup G C,F(xiàn)alk D.The face in the mirror: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M].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04

[2]Courage M L,Edison S C,Howe M L.Variability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visual self-recognition[J].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2004,27(4):509-532

[3]Povinelli D J,Landau K R,Perilloux H K.Self - recognition in young children using delayed versus live feedback: Evidence of a developmental asynchrony[J].Child Development,1996,67(4):1540-1554

[4]Suddendorf T,Simcock G,Nielsen M.Visual self-recognition in mirrors and live videos: 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 asynchrony[J]. Cognitive Development,2007,22(2):185-196

[5]Mitchell R W.Kinesthetic-visual matching,imitation,and self-recognition[J].The Cognitive Animal,2002:345-351

[6]Duval T S,Silvia P J.Self-awareness,probability of improvement,and the self-serving bia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1):49-61

[7]Leary M R,Tangney J P.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M].Guilford Press,2011

[8]Ross J,Anderson J R,Campbell R N.Situational changes in selfawareness influence 3-and 4-year-olds' self-regul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1,108(1):126-138

[9]Lewis M,Ramsay D.Development of self - recognition,personal pronoun use,and pretend play during the 2nd year[J].Child Development,2004,75(6):1821-1831

[10]Rochat P.The self in infancy: Theory and research[M].Elsevier,1995

[11]Howe M L,Courage M L.On resolving the enigma of infantile amnesia[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2):305-326

[12]馮曉杭,張向葵.自我意識情緒:人類高級情緒[J].心理科學(xué)進展,2007,15(6):878-884

[13]Johnson A K,Barnacz A,Constantino P,et al.Female deception detection as a function of commitment and self-awarenes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7(7):1417-1424

[14]Johnson A K,Barnacz A,Yokkaichi T,et al.Me,myself,and lie: The role of self-awareness in decept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5,38(8):1847-1853

[15]Barnacz A,Johnson A,Malcolm S,et al.Does self mirror exposure enhance deception detection?[J].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5,12

[16]Heinisch C,Wiens S,Gründl M,et al.Self-face re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is related to insight[J].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3,263(8):655-662

[17]Suddendorf T,Butler D L.The nature of visual self-recognition[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13,17(3):121-127

[18]周念麗,方俊明.自閉癥幼兒的視覺性自我認知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xué),2004,27(6):1414-1417

[19]Gunji A,Inagaki M,Inoue Y,et al.Event-related potentials of selfface recognition in children with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J].Brain and Development,2009,31(2):139-147

[20]Tacikowski P,Nowicka A.Allocation of attention to self-name and self-face: An ERP study[J].Biological Psychology,2010,84(2): 318-324

[21]Dapretto M,Davies M S,Pfeifer J H,et al.Understanding emotions in others: Mirror neuron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Nature Neuroscience,2006,9(1):28-30

[22]Gunji A,Inagaki M,Inoue Y,et al.Event-related potentials of selfface recognition in children with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J].Brain and Development,2009,31(2):139-147

[23]Platek S M,Gallup G G.Self-face recognition is affected by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trait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2,57(1): 81-85

[24]Platek S M,Myers T E,Critton S R,et al.A left-hand advantage for self- description: the impact of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traits[J]. 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3,65(2):147-151

[25]Irani F,Platek S M,Panyavin I S,et al.Self-face recognition and theory of mind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first-degree relative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6,88(1):151-160

[26]Kircher T T,Seiferth N Y,Plewnia C,et al.Self-face re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7,94(1):264-272

[27]常荷,董毅,汪凱,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面孔識別與自我監(jiān)控能力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xué)雜志,2012,20(9): 1281-1284

[28]Zhang L,Zhu H,Xu M,et al.Selective impairment in recognizing the familiarity of self faces in schizophreni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57(15):1818-1823

[29]楊紅升.自我面孔識別的獨特性.心理科學(xué),2005,28(6): 1517-1519

[30]Keyes H,Brady N,Reilly R B,et al.My face or yours?Event-related potential correlates of self-face processing[J].Brain and Cognition,2010,72(2):244-254

[31]Keyes H,Brady N.Self-face recogni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bilateral gain" and by faster,more accurate performance which persists when faces are inverted[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10,63(5):840-847

[32]Sui J,Zhu Y,Han S.Self-face recognition in attended and unattended conditions: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J].Neuroreport,2006,17(4):423-427

[33]Ma Y,Han S.Why we respond faster to the self than to others?An 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 theory of self-advantage during implicit face recogni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2010,36(3):619-633

[34]Devue C,Brédart S.Attention to self-referential stimuli: Can I ignore my own face?[J].Acta Psychologica,2008,128(2):290-297

[35]Devue C,Van der Stigchel S,Brédart S,et al.You do not find your own face faster; You just look at it longer[J].Cognition,2009,111 (1):114-122

[36]Ma Y,Han S.Self-face advantage is modulated by social threat-boss effect on self-face recogni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5(4):1048-1051

[37]Sui J,Liu C H,Han S.Cultural difference in neural mechanisms of self-recognition[J].Social Neuroscience,2009,4(5):402-411

[38]Hughes S M,Nicholson S E.The processing of auditory and visual recognition of self-stimuli[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0,19(4):1124-1134

[39]Alicke M D,Sedikides C.Handbook of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protection[M].Guilford Press,2011

[40]Epley N,Whitchurch E.Mirror,mirror on the wall: Enhancement in self- recogni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8,34(9):1159-1170

[41]Verosky S C,Todorov A.Differential neural responses to faces physically similar to the self as a function of their valence[J].NeuroImage,2010,49(2):1690-1698

[42]DeBruine L M.Trustworthy but not lust-worthy: Context-specific effects of facial resemblance[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2005,272(1566):919-922

[43]Olivares E I,Iglesias J.Brain potential correlates of the "internal features advantage" in face recognition[J]. Biological Psychology,2010,83(2):133-142

[44]Wilson A E,Ross M.From chump to champ: people's appraisals of their earlier and present selv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0(4):572-584

[45]Luo Y,Huang X,Chen Y,et al.Negativity bias of the self across time: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study[J].Neuroscience Letters,2010,475(2):69-73

收稿時間:(2015-07-02) (2015-07-02)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1.041

中圖分類號: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252(2016)01-0155-06

猜你喜歡
自我提升綜述
2021年國內(nèi)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綜述
5G應(yīng)用及發(fā)展綜述
機器學(xué)習(xí)綜述
NBA新賽季綜述
近代顯示技術(shù)綜述
幼兒教師的幸福感自我提升路徑研究
特崗教師自我提升路徑分析
略談新常態(tài)下中學(xué)生自我思想教育的思考
持之以恒反“四風(fēng)”——我省正風(fēng)肅紀工作綜述
嵩明县| 天台县| 阳原县| 石家庄市| 清徐县| 皋兰县| 荣成市| 鄂尔多斯市| 临沧市| 安泽县| 进贤县| 仁寿县| 宁强县| 富裕县| 孝感市| 遵义市| 工布江达县| 斗六市| 礼泉县| 洱源县| 永川市| 白朗县| 富平县| 鹰潭市| 枣强县| 华阴市| 舞钢市| 木兰县| 康乐县| 焦作市| 怀来县| 来安县| 盐津县| 巨鹿县| 阿图什市| 中牟县| 南木林县| 高密市| 兴文县| 博爱县|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