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雷雨》文本出發(fā),分析了繁漪這一人物形象,并著重從“可恨”和“可憐”兩方面對其行為進行闡釋,解釋了其內心矛盾的根源。
關鍵詞:雷雨;繁漪;矛盾
作者簡介:高著原,男,山東大學文學院2013級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9-0-01
繁漪作為《雷雨》中一個獨具特色的人物,在作家和讀者心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作家曹禺曾說:“我寫著寫著,不知不覺便迷上了她?!钡窃谧x者心目中,喜歡繁漪的卻很少,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她戴著一頂不光彩的帽子——亂倫,因為這個原因,大家甚至討厭她,認為這是一個可恨之人。確實如此,不論是傳統倫理還是現代法律,都認為亂倫可恥,所以說繁漪是一個可恨之人無可辯駁,我們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么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也正是因為這些可憐,所以人性的復雜才更令我們思考,因為這些可憐,可恨與可愛的矛盾才回環(huán)往復,成就了讓人“悲憫”的悲劇。
繁漪的婚姻里是沒有愛情的,這似乎是一個定論,而周樸園對侍萍是不是真愛卻經常被我們討論。在劇中,周樸園保留著從前的家具,也保持著跟侍萍在一起的習慣。在《雷雨》的改編版《滿城盡帶黃金甲》里,喝藥的情節(jié)直接被改為了給王后喝得是慢性毒藥,這與原著在一定意義上說是不謀而合的,那就是周樸園的專制、無情,對于繁漪來說就像是慢性自殺。
繁漪與周萍的亂倫,從動機來看,周萍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處于性意識覺醒時期,與繁漪屬于“性嘗試”,另一方面可能是俄狄浦斯情結的一個表達與釋放。處在青春期的周萍,性意識剛剛覺醒,雄性激素的高效分泌會對這個時期的人產生特定的影響,比如在校園暴力中常見的沖動暴力,常產生過激行為,在周萍那里也是這樣,因為周萍事后是后悔的,他說:“年青人一時糊涂,做錯了的事,你就不肯原諒么?!庇纱丝梢?,周萍當時是性沖動大于理性的,但是等平靜下來后思考的結果卻是認為不應該那樣做。
從繁漪那里來看,首先繁漪的性格給她的行為作了準備,“可是人家說一句,我就要聽一句,那是違背我的本性的”,可見繁漪是向往自由的,再加上受過良好的教育,思想開放。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從周樸園那里得不到愛,從周樸園對她的態(tài)度來看,周樸園更多地是為了“門當戶對”的考慮,沒有感情基礎,所以繁漪不幸福;沒有愛就也沒有性,即便擁有沒有感情的性,那也是更大的悲哀,我們經常受傳統文化羞于談及性的習慣而不去直面性,但在繁漪那里,或許性才是亂倫的更直接的原因,如果說繁漪感受不到愛,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沒有周樸園的愛,那也有她與周沖的母子之愛,也不至于過度抑郁。繁漪說“是你把我引到一條母親不像母親,情婦不像情婦的路上去”,可見她對這樣的境地也是感到尷尬的,然而她卻“絕不后悔”,意思是我雖然做了亂倫之事,但是這么做我認為值得,至于為什么值得,要么是得到了愛,要么是得到了性的滿足,然而在繁漪明知周萍不是像戀人一愛她,親口聽他說出“年青人一時糊涂”這樣的話后仍然表示不后悔,并說“是你引誘我”,用了“引誘”這樣的字眼,愛與被愛是不能引誘的,這說明在亂倫這件事上,繁漪的動機在很大程度上是性。
我們說繁漪可恨是因為她亂倫,現在我們把道德解構一下,先把道德層面隱藏,那么這個故事就是繁漪與周萍相戀,后來周萍基于各方面的考慮和壓力,不再愛繁漪,而是移情別戀到了四鳳那里。如果在這樣一個故事里的話,繁漪是無比可憐的,不僅僅愛得死心塌地,而且卑微:“甚至于你要把四鳳接來一塊住,我都可以”。甚至可以接受自己和另外一個女人一起與周萍生活,而倫理層面之外的周萍會被人稱作“渣男”?,F在我們重新加入道德的坐標軸,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究竟要何等絕望才會與丈夫的兒子產生不倫之戀呢?無論怎樣,亂倫就意味著遭人唾罵,無論實在現實里還是在劇本中,這些全都是繁漪能夠想到的,她卻說:“我把我的性命,名譽,交給你,我什么都不顧了”,與其說是繁漪拋棄了名譽,不如說是她所處的環(huán)境消解了“道德”。她生活在一個專制丈夫的陰影下,不能自由外出活動,每日面對的無非是兒子和仆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道德于繁漪來說慢慢變得不重要。人們經常說繁漪在追求自由和幸福,可是試想一下,繁漪生活在一個籠子一樣的大院里,在哭泣的淚水里沉溺,這時出現了一根稻草,她為什么不會去抓一下呢?她面前根本沒有幸福的選項,與其說是繁漪選擇了無所忌憚的亂倫之愛,不如說是沒得選擇。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是行尸走肉般遵循道德地活著,還是違背道德享受愛與性的機會?這也是個問題。這樣的矛盾往往是無解的,選擇任何一個都意味著巨大的犧牲,繁漪如果沒有選擇接受周萍,那么她將繼續(xù)忍受周樸園的殘暴,而她選擇了接受,那么就意味著需要接受道德審判和指責。這也正是悲劇的中心。道德對人們的約束是為了讓社會,讓大家更好,道德對繁漪的約束是為了讓周家更好,這樣的約束事實上是以個人本性的犧牲為前提的。在繁漪那里,只有兩種選擇,道德束縛著自己的快樂,維持著自己的尊嚴,可她已經覺得尊嚴毫無意義了,于是奮不顧身地拋棄了道德。
繁漪是可恨的,無論評論家如何為她辯白;她當然也是可憐的,沒有愛而去接受愛,在性與依賴里尋找希望,囿于道德又舍棄道德,是悲劇的一個中心也是悲劇的一個祭品,在沒有人愛的時候活著也在沒有人愛的時候死去。
參考文獻:
[1]張衛(wèi)霞.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學思想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2007.
[2]朱莉. 雷雨般的激情——試評析《雷雨》中的繁漪[J].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09:36-37.
[3]王艷榮. 愛恨情仇 玉石俱焚——繁漪形象之再解[J].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