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容
這兩年來我觀察了很多老師的課堂,發(fā)現大部分老師的課堂都有一個共性:他們的教學往往在不需要教的地方花時間去教,需要教的地方反而沒有教好。為什么需要教的地方往往沒有教呢?因為我們在研究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教,如何把教學的過程考慮得更細,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其實,我們做了很多無用功,不但沒有讓學生學到知識,反而讓學生缺少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機會。因為那不是教學的設計,而是知識的呈現。下面,我結合實例談一談怎樣做才能把握好小學數學課堂。
一、做到“心中有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決定了教學的成敗。選擇什么樣的方法其實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定。所謂“教無定法”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教學是在教師設定的方法中糾纏,學生會學得很累,教師教得也很累。放手給學生思考的機會,給學生自己學習的空間,就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學生自己的方法最適合他自己。所以教學需要給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讓他們自己尋找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學。
例如:北師大版90頁-91頁《成長的腳印》一課。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讓學生自己想辦法估算自己的腳印和手印的面積,明天的課上向同學們介紹你的方法。學生的作品讓我非常吃驚。
數學教學是為了學生的理解、會用而教的。如果教學都是為學生輕松學習而設計,這樣的教學只會培養(yǎng)被動學習的庸才,將讓學生主動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激情消失在你設計的輕松學習過程中。反之,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激活他們的思維,應該是最好的數學教學。
二、做到“心中有內容”
數學的學習,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維。教學過程中,教師容易做的一件事:按教材教一遍,甚至連教材中的數字都不敢改一個。其實,有些課的教學改變一下例題,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得到的思考空間更大。
例如: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95頁《旅游費用》
教師自編:同學們,有5名老師要帶8名同學去“世界之窗”游玩一天。購票方案:A:成人120元/人,學生半票。B:團體(10人以上,含10人)70元/人。怎樣購票?學生討論大約10分鐘,然后匯報。
生1:120×5+60×8=1080(元)
生2:70×10+60×3=880(元)
生3:70×(5+8)=910(元)
生4:老師,還有更少的。我們同學們都買學生票,60×8=480(元),老師他們就和旁邊的游客加在一起合成團體,70×5=350(元)。這樣應該就只要480+350=830(元)
生5的回答讓我更驚訝:老師,我覺得生4的做法可以有,但是別人不同意怎么辦?因為別人怕你是騙子呢?我覺得你出的題和書上的題有區(qū)別,如果大人多,就買團體票,如果小孩多就買學生票,這樣最合算。
眾生(嘰嘰喳喳):我也是這樣想的,對這種購票,其實很簡單,就是看成人多,還是學生多……
其實教材呈現的就是范例,但是范例是可以改變的,而不能改變的是這個教學內容的本質內容。所以教師要想上好自己的課,重要的不是把例題講清楚沒有,而是是否讓學生主動地學習了這個內容。
三、做到“心中有學生”
教案是教師教學設計的方案,而在現實的教學中,教案成為了教師的負擔,教師在撰寫教案時,都是按照規(guī)范的過程寫出來,甚至設計好師生對答內容。這實在是不可理喻。備課必須要做到備學生、備教學內容、備教學組織過程、備學生信息反饋、備問題處理策略等,要備的其實是“只可意會,不可言明”的所有。課堂,重要的是學生,只有當你的教學讓學生感覺到適合他的學習狀態(tài)的時候,學生的學習活動才是真的開始了。
例如: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相遇問題》
片段一: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相遇問題》,過去,我們學過哪些有關這方面的知識?
生:(想不起來)沒有,不知道,搖頭……
師:(微笑)那好!我想請一位同學上來溜達溜達,誰愿意?
……
在學生溜達的過程中,其他學生漫不經心的說出了三個概念及其關系:速度、時間、路程,并不時為表演者發(fā)出歡聲笑語。
片段二:
多媒體出示:“同時、相對、相距、相遇”
師:誰愿意把這四個詞的含義演出來?可以找合作伙伴。
生:2人在臺上演示。
眾生:非常感興趣,爭著對表演過程進一步解說。
師:能演“同時相對出發(fā),并相遇”嗎?
眾生:(達到學習興奮點)2人繼續(xù)在臺上演示,師生伴隨指揮:1分鐘走的路程;2分鐘走的路程;3分鐘走的路程。
片段三:
多媒體出示:小強和小麗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走來,小強每分鐘走100米,小麗每分鐘走50米,4分鐘后兩人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
生:(自覺地)在自由讀題
師:這題是老師直接告訴你們答案,還是你們自己來?
生:(異口同聲地)自己來!
……
課堂是自動生成的,順學而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教師的心中要有學生,要隨時知道學生出現問題的節(jié)點在什么地方,要能及時解開學生思維過程中的“節(jié)”。在數學教學中,“架橋設梯”是教師必須關注的視角,注意把握尺度,既不能太“露”,造成教學“越位”,也不能太“藏”,使學生“不解風情”而徒勞無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