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唐詩看唐代蜀道地區(qū)的植物景觀與生態(tài)狀況

2016-03-23 13:14:18石潤宏
關(guān)鍵詞:蜀道唐代唐詩

石潤宏

(南京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南京 210097)

?

從唐詩看唐代蜀道地區(qū)的植物景觀與生態(tài)狀況

石潤宏

(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南京210097)

摘要:唐代蜀道題材詩歌數(shù)量可觀,這些詩歌中包含了豐富的蜀道地區(qū)的相關(guān)信息。唐代詩人在蜀道題材詩歌中描寫了很多蜀道地區(qū)的植物和植被景觀,系統(tǒng)分析梳理這些植物信息,可以窺探蜀地的生態(tài)狀況。從唐詩來看,唐代時期蜀道地區(qū)森林蓊郁茂密,植物種類多樣,可分為普通野生樹木、經(jīng)濟(jì)作物、觀賞植物等三大類。相關(guān)詩文等歷史文獻(xiàn)說明唐代四川地區(qū)的生態(tài)狀況極為優(yōu)良。

關(guān)鍵詞:唐詩;唐代;蜀道;四川;植物;生態(tài)

唐人出入長安的通路,大致有兩個方向,一是向東經(jīng)渭河與黃河河谷平原至洛陽,再向東即可與華北平原廣大地區(qū)相聯(lián)系,還有一個方向是先向南翻越秦嶺至漢中盆地,復(fù)分兩途,若向東經(jīng)漢水河谷至湖北,可與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相聯(lián)系,若再向南,則需翻越大巴山脈,進(jìn)入四川盆地。這兩個方向中,由長安一路向南的驛道就是蜀道,可知蜀道在唐人的交通路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蜀道作為聯(lián)絡(luò)關(guān)中地區(qū)與巴蜀地區(qū)的交通要道,歷朝歷代都很繁忙,唐代詩人行走蜀道的頻率也很高,元稹在《遣行》詩中說他一生七次路過褒斜道上的褒城驛,褒斜道正是蜀道北段的一條重要線路,也就說明元稹在蜀道上通行了至少七次。唐代詩人們在蜀道上往來的次數(shù)頻繁,留下的蜀道題材詩歌也很可觀?!度圃姟分?,詩句里出現(xiàn)“蜀道”的詩有50首,詩題中含“蜀道”的有7首,題目包含“蜀”的有343首,其中送某人入蜀(赴蜀、還蜀、游蜀、之蜀等)的詩歌有約140首。在這些詩歌中,包含了一些蜀道通過地區(qū)的植物景觀和森林植被的信息,將這些信息歸集起來無疑有助于豐富蜀道研究課題的成果,因此唐代蜀道題材詩值得我們仔細(xì)梳理一番。本文所引之唐詩皆出自清編《全唐詩》,為引述方便,下文引用時只標(biāo)卷數(shù)。

蜀道題材詩歌中描寫了很多蜀道沿線和巴蜀地區(qū)的植物,大多是寫詩之人真實所見,能夠如實反映出唐代蜀道地區(qū)的植物景觀。對于這個問題,學(xué)界已然做了一些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研究工作,但所論主題較集中于蜀地的森林狀況,且較為簡略,未嘗細(xì)論,有很多信息還需要繼續(xù)挖掘。在此,筆者以唐詩為中心,先論蜀道地區(qū)的森林植被狀況,再將唐詩提及的蜀地植物梳理一遍,最后總結(jié)唐代蜀道地區(qū)的生態(tài)狀況。

一、唐詩反映了蜀道地區(qū)森林蓊郁

蜀道地區(qū)的山間多原始森林,這在很多唐詩中都可以反映出來。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秦始皇為建立阿房宮大肆砍伐森林,使四川的山都光禿了,這顯然是夸張的文學(xué)語言,并非史實。唐前史書中多次提到蜀道的兇險,如《史記·項羽本紀(jì)》記載項羽對范增說“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1],《后漢書·張霸傳》也說到“蜀道阻遠(yuǎn)”[2]。蜀道雖然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便已開鑿,但蜀道周邊地區(qū)的開發(fā)從秦到唐都未曾大規(guī)模進(jìn)行,蜀道地區(qū)的植被依舊保持著遠(yuǎn)古時期的面貌。《蜀道話古》一書中說:“戰(zhàn)國秦漢時期是蜀道的開辟時期,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蜀道不斷被破壞、受阻絕,又不斷被修復(fù)、被利用的時期,隋唐時期是蜀道各線都得到整治,都辟為驛道的大發(fā)展的盛世?!盵3]唐代雖然重視蜀道交通線路的建設(shè),卻并未動用國家力量對蜀道地區(qū)進(jìn)行經(jīng)濟(jì)開發(fā),真正對蜀道地區(qū)進(jìn)行建設(shè)的是北宋政府,這一點在史籍中有所反映。據(jù)《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記載,晚唐名將高駢在領(lǐng)西川節(jié)度使后上奏朝廷的奏文中說“蜀道險,館饟窮覂”[4],到了北宋末期,蜀道地區(qū)就不再貧窮匱乏了,《宋史·卷三七七·盧知原傳》載宋徽宗褒獎盧知原的話說“卿在蜀道,功效甚休”[5],這里的“休”是美好而清明的意思,能獲得皇帝這樣的評價,可見盧知原把蜀道經(jīng)營得很好。

因此,唐代詩人們經(jīng)過蜀道時,所見的植物景觀還是藹然蓊郁的大片原始森林,他們在詩歌中描寫了這樣的蜀道森林植被。比如,張說經(jīng)過蜀道所作詩中的“山中百花開,披林入峭蒨”(1),“冪冪覆林煙”(2)等句子,李白詩中的“草樹云山如錦繡”(3),“芳樹籠秦?!?4),“碧樹森森迎”(5)等句,耿湋描寫的格局更大,他說蜀道是“萬山深積翠,路向此中難”(6),其他相關(guān)詩句還有“紅樹兩崖開霽色”(7),“蜀山蒼翠隴云愁”(8),“春裝寶闕重重樹”(9)等。

蜀道山地因森林茂密,還會形成云海景觀。云海是海拔較高的山岳地區(qū)常常會出現(xiàn)的自然景觀,它的形成需要山有一定高度,因為隨著海拔升高,溫度會逐漸下降,高山能夠使水汽在抬升的過程中凝結(jié)成云霧,蜀地的山是達(dá)到這樣高度的,張文琮《蜀道難》有“積石阻云端”(10)之句,可見蜀山之高。云海的形成還要求山區(qū)植被狀況較好,大片的良好森林植被能夠蒸騰出大量的水分,提高山區(qū)的空氣濕度,最終形成煙靄繚繞、云山霧罩的云海景觀。這一景象在蜀道題材唐詩中也多有提及,比如:

眇眇葭萌道,蒼蒼褒斜谷。煙壑爭晦深,云山共重復(fù)。(張說《再使蜀道》,《全唐詩》卷八六)

蜀門云樹合,高棧有猿愁。(李端《送成都韋丞還蜀》,《全唐詩》卷二八五)

西望煙綿樹,愁君上蜀時。(李端《送夏侯審游蜀》,《全唐詩》卷二八五)

碧藏云外樹,紅露驛邊樓。(李遠(yuǎn)《送人入蜀》,《全唐詩》卷五一九)

樹簇?zé)熋允駠?,嶺頭分界戀登臨。(薛能《望蜀亭》,《全唐詩》卷五六一)

安史之亂平定后,唐玄宗自蜀回京到達(dá)劍門關(guān)時,有詩曰:“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灌木縈旗轉(zhuǎn),仙云拂馬來。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詩中說劍門山高聳入云,好似數(shù)千米高的綠色屏風(fēng)一樣橫亙在前,隊伍行走山中,鑾輿旗幟繞著叢生的樹木飄揚,不時有神仙般的云氣拂過馬去。所謂“仙云拂馬”云云,可能不是文學(xué)上浪漫想象的寫法,而是實景,劍門山中真是云霧繚繞的,這應(yīng)該是隊伍行進(jìn)在云海之中的情景。

二、唐詩說明蜀道地區(qū)植物種類多樣,且多異于北地的特色植物

四川盆地歷來有天府之國的稱號,氣候宜人,物產(chǎn)豐富,植物品種的多樣性顯著高于長安所在的關(guān)中地區(qū),唐代詩人們在入蜀后常會見到一些兩京地區(qū)難得一見的植物,因此特別注意用詩句來歌詠這種不一樣的風(fēng)情景物。我們在閱讀唐詩的過程中,應(yīng)當(dāng)有意識地關(guān)注這種現(xiàn)象。通過對唐詩的研讀,我們發(fā)現(xiàn)唐詩記錄的蜀道地區(qū)植物主要有三類,一是普通野生樹木,二是經(jīng)濟(jì)作物,三是觀賞植物。第一類有竹、松、楓等植物,第二類有荔枝、茶、橘等植物,第三類有海棠、蕉、蜀葵花等植物。分述如下:

蜀道山區(qū)多竹林。秦嶺以南是我國竹子資源的主要產(chǎn)區(qū)。四川盆地竹林特別多,竹子資源豐富,四川也成了中國國寶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地區(qū)。唐代詩人在入蜀的過程中經(jīng)常能見到山間的竹林。直接表現(xiàn)這一點的是杜甫,他曾經(jīng)與妻兒一起自閬州(今四川閬中)出發(fā),在蜀地的山間行進(jìn),有詩記之曰:“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仆夫穿竹語,稚子入云呼。”(11)體會其詩意,仆人穿竹,應(yīng)該說的是他們行走的路上竹林茂密,需要穿過竹林向前走。其他詩人沒有明言他們是在山間見到的竹林,但都道出了蜀地多竹的事實,如劉希夷《蜀城懷古》說“蜀土繞水竹”(12),盧綸《送張郎中還蜀歌》描寫蜀地風(fēng)情道“邛竹筍長椒瘴起”(13),章孝標(biāo)《蜀中上王尚書》提到“邛竹煙中動酒鉤”(14),韓愈和孟郊的《征蜀聯(lián)句》詩中,孟郊寫敵軍稱“竹兵彼皴脆”(15),將蜀人稱為竹兵是因為古代蜀人多用竹子制成弓箭。竹資源的豐富還導(dǎo)致了當(dāng)?shù)氐闹癯绨莺椭裰Ω璧漠a(chǎn)生,比如:

竹節(jié)競祠神。(司空曙《送柳震歸蜀》,《全唐詩》卷二九二)

夷人祠竹節(jié)。(司空曙《送柳震入蜀》,《全唐詩》卷二九三)

無窮別離思,遙寄竹枝歌。(武元衡《送李正字之蜀》,《全唐詩》卷三一六)

閑來卻伴巴兒醉,荳蔻花邊唱竹枝。(方干《蜀中》,《全唐詩》卷六五三)

松樹也是蜀道的常見植物。盧綸的詩句“蜀道藹松筠”(16)直白地說明了蜀道邊多松樹的情況。李白在《蜀道難》中說“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17),寫的是實景,并非夸張之辭,因為還有唐代其他詩人的作品可為佐證。姚合《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一詩中有“棧轉(zhuǎn)旌搖水,崖高馬蹋松”(18)的句子,說明蜀道兩側(cè)的崖壁上確實生長著松樹。李洞《送皇甫校書自蜀下峽歸覲襄陽》寫到“蜀道波不竭,巢烏出浪痕。松陰蓋巫峽,雨色徹荊門”(19),可見巫峽兩側(cè)的山上被松林覆蓋。李洞還有詩說“松雨蜀山輝”(20),說明了蜀地山區(qū)松林漫山野。王建在《送李評事使蜀》詩中描繪了蜀地的風(fēng)景,說“石冷啼猿影,松昏戲鹿塵”(21),亦可證明蜀道地區(qū)多松。還有其他詩人的行旅題材詩歌中提到了蜀道松樹的情況,如岑參詩《早上五盤嶺》寫道“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棧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22),可知蜀道上的驛站附近有松樹,可能是人為栽植,也可能是自然野生,野生的可能性大一些。

蜀道水邊多楓樹。唐詩寫到蜀地的楓樹,往往跟江河、舟船有關(guān)。如杜甫《寄岑嘉州》,自注曰“州據(jù)蜀江外”,詩云“外江三峽且相接……泊船秋夜經(jīng)春草,伏枕青楓限玉除?!?23)杜甫《送李八秘書赴杜相公幕》詩自注“相公朝謁,今赴后期也,杜鴻漸以黃門侍郎同平章事鎮(zhèn)蜀”,詩云“青簾白舫益州來,巫峽秋濤天地回。石出倒聽楓葉下,櫓搖背指菊花開?!?24)李端《送何兆下第還蜀》詩云“重江不可涉……褭猿楓子落,過雨荔枝香”(25)。據(jù)此推測,蜀道地區(qū)的水道邊多有楓樹林。這一點在明清詩歌中也有所反映,比如明邵經(jīng)濟(jì)詩《登瞿門關(guān)和張兵憲原明韻》說“岷峨山遠(yuǎn)接天來,巫峽江深灔滪哀。萬里舟航愁日下,重關(guān)樓閣倚云開。青楓白菊心方遠(yuǎn),蜀道吳門首重回”[6],頸聯(lián)以青楓和蜀道相對。又如明薛瑄《送姚侍郎廵察云南》詩云:“璽書英簜使遐荒,萬里山川草木光。霜早楚江楓葉赤,雨晴蜀道菊花黃?!盵7]再如清趙懷玉長詩《伯舅官瀘州數(shù)月以事之夔,江行舟覆,飄流十余里,有松株逆水上,援之得免,詩以奉慰》開頭說:“峩嵋高高三峽深,黑猿晝叫青楓林。蜀道如天不可測,南人到此多驚心?!盵8]趙懷玉這首詩就說得很明確了,三峽水道旁有青楓林,這與前代的唐詩、明詩皆可互相印證。

此外,唐代蜀地題材詩歌中還寫到柳、蘭、菊、槐、桂、桐等植物(26),茲不一一贅述。

蜀地盛產(chǎn)荔枝,唐玄宗寵愛的楊貴妃喜食荔枝,皇帝為了滿足妃子的口腹之欲,令新鮮的荔枝能夠盡快運到宮中,還專門在眾多蜀道中開辟了一條專運荔枝的驛道,后被稱為荔枝道。當(dāng)時唐玄宗下令在川北建荔枝園,以滿足楊貴妃的需求。那么蜀道周邊的山地野外有沒有荔枝呢?從唐詩來看是有的。盧綸《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一詩開頭說“褒谷通岷嶺,青冥此路深。晚程椒瘴熱,野飯荔枝陰”(27),據(jù)此可知盧綸送表舅回四川,走的是褒斜谷道,他們行走過程中在道路邊野餐時,身邊有荔枝樹。盧綸在其他詩中還提到蜀地的風(fēng)景“荔枝花發(fā)杜鵑鳴”(28)。韓翃詩《送故人歸蜀》中說“客衣筒布潤,山舍荔枝繁”(29),可見蜀地山里人家周邊的山地上,荔枝樹很繁茂。李端《送何兆下第還蜀》詩說“高木莎城小,殘星棧道長。褭猿楓子落,過雨荔枝香”(30),詩人見到的荔枝可能生長在蜀道中棧道旁邊的山區(qū)里。

蜀道地區(qū)還產(chǎn)茶,山間茶樹眾多。白居易《蕭員外寄新蜀茶》、《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和薛能《蜀州鄭史君寄鳥觜茶,因以贈答八韻》等詩都提到蜀地的特產(chǎn)茶葉。薛能詩中所說蜀州(今四川崇州)官員寄給他的鳥嘴茶,是“鳥嘴擷渾牙,精靈勝鏌釾”(31)的樣子,鄭谷在詩中也有提及,說“蜀叟休夸鳥觜香”(32),可見鳥嘴茶是當(dāng)時蜀地的一種特產(chǎn)。以“鳥嘴”命名的茶現(xiàn)在還有,不過它生長在廣東的鳳凰山,起源于南宋(33),與薛能詩中的蜀茶應(yīng)該沒有關(guān)系,蜀地的鳥嘴茶后來可能失傳了。唐詩記錄的蜀茶中尚有傳承至今的,即“蒙頂茶”,產(chǎn)自四川蒙山的山頂?shù)貐^(qū),現(xiàn)在有“蒙頂甘露”、“蒙頂黃芽”、“蒙頂石花”等多個品種,其中蒙頂甘露還入選了非官方評選的中國十大名茶之列(34)。記錄蒙頂茶的唐詩是晚唐鄭谷的《蜀中》詩,詩中說“夜無多雨曉生塵,草色嵐光日日新。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一溪春?!?35)其中浣花箋也是蜀地的特有之物,是居于四川的女詩人薛濤所制,以“薛濤箋”盛名天下。鄭谷詩說到“茶畦”,證明晚唐時期蒙頂茶已經(jīng)有規(guī)?;a(chǎn)茶葉的茶田了。但是唐代時期蜀道的茶產(chǎn)業(yè)還沒有被有計劃地開發(fā),這一開發(fā)工作是北宋官員做的,《宋史·食貨志·茶》記載道:“李杞增諸州茶場,自熙寧七年(1074)至元豐八年(1085),蜀道茶場四十一,京西路金州為場六……”[9]故此可以反推唐代的時候,蜀道茶樹還乏人經(jīng)營,處于野生狀態(tài)的多。

蜀地人家常種橘子樹。徐晶《送友人尉蜀中》(一作張蠙詩)有言:“故友漢中尉,請為西蜀吟。人家多種橘,風(fēng)土愛彈琴?!?36)說明蜀地人家大量人為栽種橘子樹。李頎《臨別送張諲入蜀》詩中也說道:“夢里蒹葭渚,天邊橘柚林。蜀江流不測,蜀路險難尋?!?37)又說明橘子樹林面積較大,在蜀道邊綿延開去。橘子也是蜀地的特產(chǎn),蜀地人家種植大量的橘子樹,可能是因為這樣做能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jì)利益。南宋高、孝二朝人羅愿在《回潼川劉檢法啟》一文中說:“……而況四世巍科,一門樂事,不難蜀道。正當(dāng)紅橘之懷時,遙指都門;欲向青藜之照處,某專城屬爾?!盵10]潼川的治所在于今四川省三臺縣,正位于紅橘的主產(chǎn)區(qū)。作者文中之意,是把紅橘當(dāng)作家鄉(xiāng)的象征了,懷念紅橘就是懷念故鄉(xiāng)。可知紅橘到了宋代已經(jīng)成為蜀地的代表物產(chǎn)。

芋頭也是蜀地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jīng)濟(jì)作物,由盧綸詩句“榷商蠻客富,稅地芋田肥”(38)可證,該詩也說明了蜀地的芋田和稻田、麥田一樣,需要向國家繳納賦稅,可見蜀地的芋田的規(guī)模還是較為可觀的。張籍《送李余及第后歸蜀》也寫到“水店晴看芋草黃”(39),鄭谷《蜀中》詩有“村落人歌紫芋間”(40)之句,說明了芋頭是蜀地農(nóng)民栽種的一種重要農(nóng)作物。

海棠是蜀中的重要觀賞花卉。根據(jù)趙云雙《唐宋海棠題材文學(xué)研究》一文的研究結(jié)論,唐代海棠題材文學(xué)的發(fā)展較為緩慢,歌詠海棠的詩作較少,原因是“海棠花這種物種出現(xiàn)較晚,在中唐以后才出現(xiàn)”,“海棠花的栽培范圍小,主要以蜀地為中心”[11]。故此唐詩中寫到的海棠,往往是在蜀地的。如李頻《蜀中逢友人》說“積迭山藏蜀,潺湲水繞巴。他年復(fù)何處,共說海棠花?!?41)可知海棠花是李頻和友人將來共同懷念蜀地時光時的重要談資,那么海棠花必然是足以代表蜀地的一種重要風(fēng)物。晚唐詩人鄭谷是在詩中描寫蜀中海棠最多的唐代詩人,共有四首詩寫及。他的《蜀中賞海棠》“濃澹芳春滿蜀鄉(xiāng),半隨風(fēng)雨斷鶯腸。浣花溪上堪惆悵,子美無心為發(fā)揚”(42),表露了鄭谷對詩圣杜甫不作海棠詩的不解。他的另一首海棠詩題目為“擢第后入蜀經(jīng)羅村,路見海棠盛開,偶有題詠”(43),說明鄭谷是在通過蜀道的過程中在路邊看到的海棠。鄭谷在蜀中寫的其他詩歌里也提到海棠,如“海棠風(fēng)外獨沾巾,襟袖無端惹蜀塵”(44),“卻共海棠花有約,數(shù)年留滯不歸人”(45)等。其他唐代詩人寫蜀地海棠的還有裴廷裕《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韻》之“蜀柳籠堤煙矗矗,海棠當(dāng)戶燕雙雙”(46),劉兼《蜀都春晚感懷》之“蜀都春色漸離披……海棠花下杜鵑啼”(47)。唐以后,宋元及后代詩歌中也有寫到蜀道地區(qū)海棠的。例如宋人薛季宣《香棠》詩前的小序稱:“舊說海棠無香,惟昌州海棠有香,驗之蜀道,信然,以為不易之論。樂圃有棠三本,其花亦香,乃知非蜀棠獨香,香棠自有種耳?!盵12]這一序文說明了蜀道的海棠是無香的,只有昌州地區(qū)(治所在今重慶市永川、大足、榮昌三區(qū))的海棠有香味。薛季宣的這首詩并序后來還被清汪灝《佩文齋廣群芳譜·花譜》“海棠”條所引用。元代王沂的七律《汧陽縣》前兩聯(lián)說“汧陽縣門僅容駞,汧陽縣廳垂綠莎。春歸蜀道海棠盡,地近隴山鸚鵡多?!盵13]海棠的花期為四到五月,海棠花謝了,春也就盡了。清人汪學(xué)金的《題趙少鈍蜀道紀(jì)程詩》說“海棠春盡雨如絲,錦袖花箋搦管時”[14],正是此意。

芭蕉是一種重要的園林觀賞植物,蜀地的芭蕉在野外有,在人們的居所中也有。徐波《中國古代芭蕉題材的文學(xué)與文化研究》指出:“唐代芭蕉的分布局域較廣,園林栽培較為普遍,為芭蕉審美欣賞提供了更多的契機(jī)。”[15]唐詩中的蜀地芭蕉常見于私家園林,如岑參《東歸留題太常徐卿草堂(在蜀)》詩中所說的“題詩芭蕉滑,對酒棕花香”(48),就是詩人在徐太常的住所見到的芭蕉。鄭谷寓居蜀中時曾有詩句“展轉(zhuǎn)攲孤枕,風(fēng)幃信寂寥。漲江垂螮蝀,驟雨鬧芭蕉”(49),描寫了雨打芭蕉的場景。岑鄭二人寫到的芭蕉是人為栽植于住所的,而張籍詩句“山橋曉上芭蕉暗”(50),朱可久詩句“劍路紅蕉明棧閣”(51),描寫的就都是野外蜀道邊的芭蕉了。朱可久詩中提到的“紅蕉”,是芭蕉中的一個獨特品種,羅隱亦有詩句“重對紅蕉教蜀兒”(52)。宋人宋祁在《紅蕉贊并序》一文中較為簡明而準(zhǔn)確地描摹了紅蕉的植物學(xué)特征,他說:“蕉中蓋自一種,葉小,其花鮮明可喜,蜀人語‘染紅’者,謂之‘蕉紅’,蓋欲仿其殷麗云。《贊》曰:蕉無中干,花產(chǎn)葉間,綠葉外敷,絳質(zhì)凝殷。”[16]可知這種紅蕉花艷麗鮮明,很討蜀地人們的喜歡,文人墨客也樂于歌詠其風(fēng)姿。

除以上兩種外,唐詩中還寫到枇杷花、木棉花、丁香、豆蔻花、桃花、梅花、芙蓉等(53)觀賞植物,但大多數(shù)都是孤篇,在此就不詳論了。

三、蜀葵——蜀地的一種文化植物

蜀葵是現(xiàn)在很常見的一種觀賞花卉,我們從其命名中即可看出它與蜀地的聯(lián)系?!吨袊参镏尽贩Q蜀葵“本種系原產(chǎn)我國西南地區(qū),全國各地廣泛栽培供園林觀賞用”,“世界各國均有栽培供觀賞用”[17],說明蜀葵對世界各地的不同生長區(qū)域都有較強(qiáng)的適應(yīng)性,生物學(xué)家說它原產(chǎn)于西南地區(qū)而非產(chǎn)于蜀(四川),是科學(xué)的表述。因為蜀葵產(chǎn)于蜀是古人在命名這種植物時的認(rèn)識,并非生物學(xué)上的真實情況。蜀葵原名“菺”,最早的文獻(xiàn)記載見于《爾雅》?,F(xiàn)在學(xué)界普遍認(rèn)為《爾雅》的成書時間為戰(zhàn)國中后期至西漢初期,則“菺”這一物種的命名當(dāng)在戰(zhàn)國前的春秋時代甚至更早了。人們在認(rèn)識陌生事物時,首先會用語言中已有固定詞匯的生活中習(xí)見的事物去命名,這是人類認(rèn)識世界的一條定律?!稜栄拧め尣荨贩Q:“菺,戎葵”[18]253,就是用人們熟悉的“葵”加上修飾詞“戎”來給這種植物定名的。甲骨文中就有“癸”字,后加草旁以指植物,《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了不少“葵”,《豳風(fēng)·七月》有“七月亨葵及菽”[19]之句,說明當(dāng)時葵已成為人們?nèi)粘5氖澄?。因此詩?jīng)時代以后人們?nèi)绻龅侥吧闹参铮蜁谩翱眮砻?,比如《爾雅·釋草》提到的“莃,菟葵”,“芹,楚葵”[18]249等皆是如此。菺在《爾雅》中被解釋為戎葵,“戎”乃中原華夏族對西部民族的稱呼,說明《爾雅》成書時,人們已經(jīng)知道菺非中原所產(chǎn)。到了晉代,郭璞在注釋《爾雅》此條目時說:“今蜀葵也。似葵,華如木槿華”,就說明隨著中原與蜀地的交通,當(dāng)時人們對戎葵的認(rèn)識進(jìn)一步豐富了,知道蜀地大量生長著這一植物,故以“蜀”來命名。北宋邢昺在此條疏文中說:“戎、蜀,蓋其所自也,因以名之”,是正確的看法。也就是說,先秦時中國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都集中于陜秦大地,《爾雅》的作者認(rèn)識范圍有限,泛泛地使用方位不明確的“戎”來命名菺。隨著文化中心向四周的拓展,晉代以前人們知道了蜀地生長著大量的菺,而彼時同樣有菺生長的滇黔桂等地尚未開發(fā),人們無從認(rèn)識其間的植物,因此用“蜀”來稱呼菺。蜀葵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

蜀葵在唐代時由于園林栽培的擴(kuò)大,除了名字外,已經(jīng)與蜀地沒有實質(zhì)性聯(lián)系了,唐詩中寫到的蜀葵并不都在于蜀地。比如武元衡作有《宜陽所居白蜀葵答詠柬諸公》,宜陽在洛陽以西,與蜀地相距甚遠(yuǎn),但是在唐人的潛意識中還是有蜀葵產(chǎn)于蜀地這種看法,如晚唐徐夤在《蜀葵》詩中稱蜀葵是“劍門南面樹”(54),因此我們在討論蜀道地區(qū)植物時兼及蜀葵。

唐代詠蜀葵詩起于盛唐,最早為岑參的《蜀葵花歌》,《文苑英華》作劉眘虛詩,岑劉二人時代相同,都屬盛唐時期。該詩通篇都沒有描寫蜀葵的花姿,而是借花勸人,“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55),主旨是勸人珍惜時光,及時行樂的。唐代詠蜀葵詩共有8首,除岑參詩外,其余7首都寫到了蜀葵花的姿色?!吨袊参镏尽肥窨麠l說蜀葵的花“有紅、紫、白、粉紅、黃和黑紫等色”,蜀葵花的這些顏色在唐詩中幾乎都有表現(xiàn)。武元衡描寫了白蜀葵,陳標(biāo)描寫了蜀葵的紅花、紫花,“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shù)百窠”(56),徐夤《蜀葵》詩中也寫道“爛熳紅兼紫,飄香入繡扃”。還有的詩中寫到了蜀葵枝葉的色彩,比如陳陶在《蜀葵詠》中將蜀葵比喻為身著綠衣的女子,“綠衣宛地紅倡倡,熏風(fēng)似舞諸女郎”(57),崔涯也歌詠道“嫩碧淺輕態(tài),幽香閑澹姿”(58)。唐代有三首詩專門寫黃蜀葵,植物學(xué)上的黃蜀葵(Abelmoschusmanihot)和開黃花的蜀葵(Althaearosea)不是一個品種,黃蜀葵的特征是“花大,淡黃色,內(nèi)面基部紫色”[17]53。張祜《黃蜀葵花》說“無奈美人閑把嗅,直疑檀口印中心”(59),伊夢昌《題黃蜀葵》詩殘句“露凝金盞滴殘酒,檀點佳人噴異香”(60),說明詩人看到的花心呈現(xiàn)紫紅色,與黃蜀葵的植物學(xué)特征吻合。薛能《黃蜀葵》也說“道家妝束厭禳時”(61),厭禳是道教的一種巫術(shù)儀式,道士在厭禳時身著黃袍烏帽,這種裝束也與黃蜀葵花黃瓣紫心的特征類似,故此我們推測唐詩寫到的黃蜀葵是植物學(xué)上有別于蜀葵的黃蜀葵品種。

唐人詠花詩中有個現(xiàn)象,就是將蜀葵與牡丹并提。有時認(rèn)為蜀葵比不上牡丹,如陳標(biāo)《蜀葵》:“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shù)百窠。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只緣多。”(62)有時認(rèn)為牡丹與蜀葵比也不過爾爾,如柳渾《牡丹》:“近來無奈牡丹何,數(shù)十千錢買一顆。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柳渾寫此詩的背景是牡丹受到人們狂熱的追捧,價格也日益升高,“當(dāng)都下之人為牡丹而狂的同時,也有冷靜的旁觀者寫下了自己的感受與思考”[20]61,柳渾詩就屬于此類冷靜的思考。兩位詩人不約而同地將蜀葵和牡丹作比較,是由于蜀葵花的形狀與牡丹花相近。尤其是蜀葵中的重瓣品種,更是和牡丹極為相似,若不看枝葉單看花,幾乎無法區(qū)分。

唐代詠蜀葵詩的感情色彩,總體來說較為愉悅,沒有什么愁苦的情緒,詩人較多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蜀葵花的風(fēng)姿,帶著欣賞美麗的花卉后產(chǎn)生的滿足感,“冉冉眾芳歇,亭亭虛室前。敷榮時已背,幽賞地宜偏”(63),內(nèi)心安然而閑適。這與唐人寫名花的詩多數(shù)帶有愁情不同,比如筆者在以前的研究中曾經(jīng)指出,“似乎唐人的桃花總也離不開愁悶遁世的灰色情調(diào)”[20]18,寫桂花的詩也是“似乎詩人有尋仙求道的欲望,但實際上表露的是現(xiàn)實中的隱逸、遁世情結(jié)”[20]21。唐人見蜀葵而喜,詠蜀葵詩不露愁情,是因為蜀葵意象在當(dāng)時人的文化心理中尚屬新鮮事物,詩人對蜀葵還保留著一份好奇心。而桃、桂等名花意象,經(jīng)過漫長歲月中歷代文人的反復(fù)“炒作”,其意蘊內(nèi)涵的包羅面已經(jīng)變得很廣闊了,詩人對過于熟悉的事物沒有了初見時的悸動,剩下的只是不斷詠嘆后無盡的思索,花在詩中已經(jīng)不是紅瓣綠枝的植物,而成了詩人傾吐衷腸的意象媒介了。這樣的規(guī)律適用于唐詩中其他的小眾植物。

四、結(jié)語

總之,唐代蜀道題材詩歌中,包含了很多蜀地的植物景觀信息。通過分析梳理這些信息,我們不僅能夠了解歷史時期蜀道地區(qū)的植被狀況,也可以了解唐代詩人對蜀地植物的接受情況,明確某些植物如蜀葵等進(jìn)入唐人文化視野的時間與過程。根據(jù)上文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唐代時期四川地區(qū)生態(tài)狀況優(yōu)良,多原始森林,植物多樣性勝過唐代兩京地區(qū),因此唐代詩人在蜀道題材詩歌中注重描寫各種植物,很多蜀地植物如荔枝、蜀葵等,隨著詩人的歌詠成為了四川著名的文化植物。

注釋:

(1)張說《過蜀道山》,《全唐詩》卷八六。

(2)張說《蜀路》二首之一,《全唐詩》卷八六。

(3)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二,《全唐詩》卷一六七。

(4)李白《送友人入蜀》,《全唐詩》卷一七七。

(5)李白《荊門浮舟望蜀江》,《全唐詩》卷一八一。

(6)耿湋《送蜀客還》,《全唐詩》卷二六八。

(7)張祜《送人歸蜀》,《全唐詩》卷五一一。

(8)高駢《蜀路感懷》,《全唐詩》卷五九八。

(9)李山甫《蜀中寓懷》,《全唐詩》卷六四三。

(10)張文琮《蜀道難》,《全唐詩》卷三九。

(11)杜甫《自閬州領(lǐng)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之三,《全唐詩》卷二二八。

(12)《全唐詩》卷八二。

(13)《全唐詩》卷二七七。

(14)《全唐詩》卷五○六。

(15)《全唐詩》卷七九一。

(16)盧綸《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全唐詩》卷二七八。

(17)《全唐詩》卷一六二。

(18)《全唐詩》卷五○一。

(19)《全唐詩》卷七二一。

(20)李洞《遷村居》二首之二,《全唐詩》卷七二二。

(21)《全唐詩》卷二九九。

(22)《全唐詩》卷一九八。

(23)《全唐詩》卷二二九。

(24)《全唐詩》卷二三一。

(25)《全唐詩》卷二八五。

(26)詩例有:《全唐詩》卷一六七,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三:柳色未饒秦地綠。卷二三一,杜甫《送李八秘書赴杜相公幕》:櫓搖背指菊花開。卷三四八,陳羽《西蜀送許中庸歸秦赴舉》:桂條攀偃蹇,蘭葉藉參差。卷五三九,李商隱《蜀桐》:玉壘高桐拂玉繩。卷六六二,羅隱《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四首之一:綠槐端正驛荒涼。

(27)《全唐詩》卷二七六。

(28)盧綸《送張郎中還蜀歌》,《全唐詩》卷二七七。

(29)《全唐詩》卷二四四。

(30)《全唐詩》卷二八五。

(31)《全唐詩》卷五六○。

(32)鄭谷《峽中嘗茶》,《全唐詩》卷六七六。

(33)見互動百科“鳥嘴茶”條,http://www.baike.com/wiki/鳥嘴茶。

(34)見百度百科“蒙頂甘露”條,http://baike.baidu.com/view/35302.htm。

(35)鄭谷《蜀中》三首之二,《全唐詩》卷六七六。

(36)徐晶《送友人尉蜀中》,《全唐詩》卷七五。張蠙《送友尉蜀中》,《全唐詩》卷七〇二。

(37)《全唐詩》卷一三二。

(38)盧綸《送鹽鐵裴判官入蜀》,《全唐詩》卷二七六。

(39)《全唐詩》卷三八五。

(40)鄭谷《蜀中》三首之一,《全唐詩》卷六七六。

(41)《全唐詩》卷五八七。

(42)《全唐詩》卷六七五。

(43)《全唐詩》卷六七五。

(44)鄭谷《蜀中春日》,《全唐詩》卷六七六。

(45)鄭谷《蜀中》三首之二,《全唐詩》卷六七六。

(46)《全唐詩》卷六八八。

(47)《全唐詩》卷七六六。

(48)《全唐詩》卷一九八。

(49)鄭谷《蜀中寓止夏日自貽》,《全唐詩》卷六七五。

(50)張籍《送李余及第后歸蜀》,《全唐詩》卷三八五。

(51)朱可久《送李余及第歸蜀》,《全唐詩》卷五一四。

(52)羅隱《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四首之三,《全唐詩》卷六六二。

(53)詩例有:《全唐詩》卷一八一,李白《荊門浮舟望蜀江》:正是桃花流。卷三〇一,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卷三八六,張籍《送蜀客》:木棉花發(fā)錦江西。卷五〇六,章孝標(biāo)《蜀中上王尚書》:丁香風(fēng)里飛箋草。卷六五三,方干《蜀中》:豆蔻花邊唱竹枝。卷六七六鄭谷《游蜀》:梅黃麥綠無歸處。卷七六一,張立《詠蜀都城上芙蓉花》。

(54)《全唐詩》卷七○八。

(55)《全唐詩》卷一九九。

(56)陳標(biāo)《蜀葵》,《全唐詩》卷五○八。

(57)《全唐詩》卷七四六。

(58)崔涯《黃蜀葵》,《全唐詩》卷五○五。

(59)《全唐詩》卷五一一。

(60)《全唐詩》卷八六二。

(61)《全唐詩》卷五六一。

(62)《全唐詩》卷五○八。

(63)武元衡《宜陽所居白蜀葵答詠柬諸公》,《全唐詩》卷三一六。

參考文獻(xiàn):

[1][漢]司馬遷.史記(卷七)[M].北京:中華書局,1972:316.

[2][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卷三六)[M].北京:中華書局,1965:1242.

[3]李之勤,閻守誠,胡戟.蜀道話古[M].西安:西北大學(xué)出版社,1986:47.

[4][宋]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6287.

[5][元]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11650.

[6][明]邵經(jīng)濟(jì).西浙泉厓邵先生詩集(卷九)[G]//顧廷龍.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3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2.

[7][明]薛瑄,撰.[明]張鼎,編.敬軒文集(卷一〇)[G]//四庫全書(第12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3.

[8][清]趙懷玉.亦有生齋集(詩之卷一)[G]//《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匯編(第41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81.

[9][元]脫脫,等.宋史(卷一八四).北京:中華書局,1977:4500.

[10][宋]羅愿.鄂州小集(附羅郢州遺文)(卷五)[M].北京:中華書局,1985:63.

[11]趙云雙.唐宋海棠題材文學(xu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9:6.

[12][宋]薛季宣,撰.薛旦,編.浪語集(卷一〇)[G]//四庫全書(第115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20.

[13][元]王沂,撰.伊濱集(卷八)[G]//四庫全書(第120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59.

[14][清]汪學(xué)金.靜厓詩初稿(卷六)[G]//《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匯編(第42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41.

[15]徐波.中國古代芭蕉題材的文學(xué)與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1:13.

[16][宋]宋祁.景文集(卷四七)[G]//故宮博物院,編.欽定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第34冊).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18544.

[17]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49(2)卷)[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84:13.

[18][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卷八)[G]//《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標(biāo)點本).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253.

[19][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dá),疏.毛詩正義(卷八)[G]//《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標(biāo)點本).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503.

[20]石潤宏.唐詩植物意象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4.

編輯:黃航

The Plant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Situation in Poems of Tang Dynasty Describe the Sichuan Road

SHI Runhong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210097,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large number of poems of Tang Dynasty which describe the Sichuan road, these poems contain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about Sichuan road area. A lot of poet describing plants and vegetation landscape in these poems. By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of plants, we can spy on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Sichuan. From the poems of Tang Dynasty, the period of Sichuan Road area lush dense forests,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s ordinary wild trees, crops and ornamentals.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tell us that the ecological situation of Sichuan region is extremely good.

Key words:poems of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Sichuan road; Sichuan; plant; ecological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6)03-0062-07

作者簡介:石潤宏(1990-),男,江蘇丹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唐代文學(xué)與文化。

基金項目:江蘇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唐詩植物題材文學(xué)研究”(KYLX15-0681)

收稿日期:2015-09-30

DOI:10.3969/j.issn.1672-0539.2016.03.012

猜你喜歡
蜀道唐代唐詩
蜀道行
奇妙博物館(2023年6期)2023-06-29 10:27:09
蜀道向天開
心聲歌刊(2022年2期)2022-06-06 05:14:26
唐詩寫柳之妙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春夜講唐詩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唐詩賞讀
蜀道除艱險天府盡歡顏
中國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49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唐代銅鏡中的設(shè)計美學(xué)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7:36
唐代前期的文學(xué)理論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9:26
枣阳市| 宜黄县| 临城县| 两当县| 金堂县| 新巴尔虎右旗| 田林县| 邵阳市| 泉州市| 陵水| 南平市| 承德县| 安岳县| 永济市| 云梦县| 陵水| 七台河市| 大庆市| 中山市| 西和县| 松潘县| 临颍县| 抚州市| 九龙县| 临桂县| 密山市| 禄劝| 盐源县| 安远县| 读书| 射洪县| 沂源县| 大石桥市| 吉安市| 兴业县| 玛多县| 家居| 扶余县| 固安县| 唐海县|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