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通過“易班”平臺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機制創(chuàng)新

2016-03-19 14:35王莉榮
高教論壇 2016年3期
關鍵詞:易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

王莉榮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 社科部,廣西 南寧 530023)

?

通過“易班”平臺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機制創(chuàng)新

王莉榮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社科部,廣西南寧530023)

摘要:分析探討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的困境,進而以“易班”平臺為載體,構建與創(chuàng)新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的認同教育機制、實踐動力機制、聯動合作機制和制度固化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機制;創(chuàng)新

移動互聯網是以具備通信能力的便攜終端為載體,根據3G網絡和終端特點研發(fā)的服務,以隨時隨地在線移動服務為特征構成的一個特色鮮明的服務領域。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深刻改變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遞和接受模式,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以及身心健康等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移動互聯網作為信息媒介工具與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媒介工具相比,對信息的復制與傳播更為迅速也更為隱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同與內化面臨全新的環(huán)境。馬克思認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 那么一定的意識形態(tài)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1],因此,研究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機制的創(chuàng)新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課題。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的基本內涵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可、接受和踐行,必須要經歷內化的過程。內化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渠道、手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灌輸到大學生的頭腦中,使之接受,并逐步內化于心,成為行為準則。核心價值觀的內化有實踐性與過程性的特點。實踐性表現在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可、接受和踐行是一個需要經過意識共鳴、情感培養(yǎng)、思維重塑、心理維護和行為定勢的過程,是一個立足實踐,貼近現實并在現實生活中不斷提升的實踐問題。過程性則體現在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可、接受和踐行是一個從認知、認同的感性認識不斷上升為自覺持續(xù)的理性認識的價值選擇的歷史過程。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使網絡信息傳播表現出多元復雜的特點,對大學生的影響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信息傳播的即時性、交互性以及資源的開放共享對促進大學生形成樂觀向上、愛國愛民的思想觀念,對培養(yǎng)大學生政治信仰、民族精神和社會正義感提供了新的空間和載體;但移動互聯網信息的“碎片化”,傳播主體的“去中心化”、身份模糊化、方式虛擬化以及不良信息泛濫等特點,則在某種程度上擾亂甚至惡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環(huán)境,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內化產生了巨大沖擊,帶來嚴峻挑戰(zhàn)。

二、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的困境

(一)移動互聯網信息“碎片化”導致意識形態(tài)多元復雜,消解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所謂“碎片化”,原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也可理解為社會傳播語境的“多元化”。首先,移動互聯網有較強的自主性和交互性,在方便大學生獲取信息的同時,也為多元思潮傳播提供了新的空間和渠道,憲政主義、享樂主義、新自由主義甚至民族分裂主義等價值觀通過移動互聯網得到快速傳播與反映,意識形態(tài)的多元、復雜沖突及對社會改革中出現的一些新矛盾和新問題的過分炒作和放大,則影響了大學生對當今社會的客觀認知,動搖了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和信心。其次,網絡媒體為追求時效性對信息的頻繁更新,容易造成信息的“瞬時化”,加上網絡社會的“各說各話”使得各種思潮激蕩、文化碰撞和價值觀沖突,提升了人們對非主流話語的關注度,淹沒了主流價值觀傳播,由于受良莠不齊的信息誤導,增加了大學生價值選擇的困惑;再次,移動互聯網“渠道多,無權威”“信息多,無觀點”“言語多,無行動”的局面,致使大學生的注意力幾乎淹沒在海量信息之中難以聚焦,一旦出現有觀點、有行動的人物,借用網絡媒體的廣泛傳播,迅速成為新的偶像和焦點,“芙蓉姐姐”的走紅就是典型的例子,而李開復在2009年10月13日上午10分鐘內連發(fā)6條微博,介紹其校園行程,就收獲了135865名“粉絲”,由此可見,信息傳播的不可控性,不利于自制力較差、 社會經驗不足、辨別能力較弱的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內化過程趨于復雜化。

(二)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去中心化”導致大學生價值內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錯綜復雜,負面化現象侵蝕核心價值觀的示范效果。首先,網絡平臺傳播主體由一元走向了多元,傳播方式由單向傳播變?yōu)榻换バ詡鞑ツJ?,話題隨意多樣,中心被泛化,主流價值邊緣化。如2016年1月5日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公交車發(fā)生的報復社會、傷及無辜的縱火案發(fā)生后,網絡上意見紛亂,根源主要在于缺乏權威信息來源,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復雜、多元,而信息的混亂必然導致斷章取義、各取所需、各執(zhí)一詞就是典型的例子。其次,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傳播影響力具有非壟斷化特點。有 43.8%的網民表示喜歡在互聯網上發(fā)表評論,其中非常喜歡的占 6.7%,比較喜歡的占 37.1%。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發(fā)表言論的重要場所[2]。由于利益驅動,一些所謂意見領袖善于抓住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發(fā)表見解,激烈的言辭、錯位的價值曾經一度主導了互聯網的輿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進行的正面示范和引導形成對立。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網絡傳播上強力推行文化霸權主義,進行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滲透,使不同思想文化力量的政治較量日趨白熱化。再次,網絡社會個性自由發(fā)展,價值并存的寬松局面,導致價值評價更加寬容,使得活躍在互聯網輿論空間的一些大學生受其影響,大多數學生堅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以致于對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往往采取寬容態(tài)度,對錯不分,是非混淆,削弱了大學生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信仰。如在“如何看待白毛女嫁給黃世仁”的調查中,有35.6%的學生表示贊同;在“如何看待大學生同居”中,57%的學生選擇“可以理解”,11%甚至選擇“只要你情我愿,沒有愛情也行”,只有20%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不道德行為”。簡而言之,缺少理論根基,缺乏對多元文化的辨識力與防御力,世界觀、價值觀還處于養(yǎng)成階段的大學生,極易受網絡空間的虛擬與現實混淆、言論的群體極化效應等影響,思想混亂和動蕩,容易形成西化傾向,導致國家情感、社會情感以及民族情感的弱化,影響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認同與內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三)移動互聯網明顯的“隱匿性” 特點導致大學生容易陷入誠信危機,社會責任感缺失,影響大學生價值內化的屬性穩(wěn)定。首先,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信息傳播關系具有隱匿性特點。交流雙方的性別、年齡、身份等都可以進行屏蔽,這種方式雖然縮小了人際溝通的心理距離,但傳統(tǒng)社會的信任基礎受到了沖擊,使移動互聯網交流群體的誠信度大大降低?,F實生活中,一些大學生不愿意“以心換心”,交流往往流于表面,對身邊的同學與朋友缺乏足夠的信任就是典型的表現。其次,移動互聯網的虛擬性使得價值認同群體互動的時空環(huán)境、身份角色可以隨時發(fā)生變動,容易導致大學生在虛擬社會中隨意逃避責任,隨意發(fā)表不恰當的言論,輕易承諾自己無法實現的承諾,久而久之,必然使大學生忽視和淡化對責任感的理解與追求,容易形成僥幸心理,缺乏基本的社會責任,導致部分大學生價值觀的偏離和行為失范,甚至使部分大學生走上造謠妄議、坑蒙拐騙、網絡暴力等網絡違法犯罪道路。再次,微博時代一些所謂精英人士用激烈的言辭、錯位的價值曾經一度主導了互聯網的輿論,使得活躍在互聯網輿論空間里的一些大學生被夸張?zhí)摶玫难赞o所激勵,被“爽一下”罵人的氛圍所感染,一些大學生在網絡話題激烈辯論時,在評論和轉發(fā)中肆意謾罵似乎已成習慣,對于自己在現實中的一些困難和不快,一些大學生也習慣成自然地通過網絡借題發(fā)揮,隨意發(fā)泄,最終變成一股相互激蕩的負能量,導致大學生價值實踐多樣化。在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常常背離了正確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知行分離傾向突出。

(四)微博、微信、移動數據終端等新工具不斷出現,加重了大學生虛擬自我的異化程度,引發(fā)各種心理健康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學歷程度越高的網民對互聯網的依賴比例越大,大學本科及以上的網民中非常依賴的比例達到63.9%[2]。超9成大學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為互聯網,日均上網時長超6小時[3]。大學生對智能手機的過度投入與依賴往往帶來諸如哲學認識論、倫理學及心理健康等更深層次的問題。如微信打造的“朋友圈”功能,消解了大學生自我在現實世界交流中各種關系的束縛,自我得以充分張揚。大學生可以用經過美化加工的虛擬身份,以實現現實生活中不能扮演的角色與想法,滿足被關注的欲望,其結果異化的虛擬自我使得部分現實生活中孤僻感強、自我評價偏低、自卑的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更是無法自拔,沉迷于此,其結果自主性不斷下降,甚至有虛擬自我取代現實自我的傾向,對真實的自我和真實的人際互動不感興趣,進而產生人格障礙、人際交往障礙、注意力障礙等心理問題,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現實社會。

總之,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應用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當代大學生也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網上一代”, 高校應直面移動互聯網的挑戰(zhàn),趨利避害,因勢利導,借助網絡平臺,大力開拓網絡陣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

三、“易班”平臺:創(chuàng)新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機制的有效途徑

易班(E-CLASS)是一個以高校師生為主要使用對象的網絡虛擬社區(qū),集成了BBS、SNS、博客、微博、手機應用等多種新型互聯網應用,能夠向教師和學生提供在線互動交流、交換信息、上傳照片和撰寫博客等多種服務[4]?!耙装唷痹谀蹖W生、聚合學習氛圍、服務學生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在上海乃至全國高校得到積極開展和推廣?!耙装唷庇行У馗淖兞舜髮W生高度聚集社會網站的現象,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服務化的新舉措,也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機制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契機和新平臺。借助“易班”平臺創(chuàng)新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機制,需把握以下幾個主要著力點。

(一)創(chuàng)新認同教育機制:立足“易班”,建立認同教育機制

1.課堂教學注重增強教育的感染力、滲透力和影響力,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認同。馬克思在《思想如何變成物質的力量》中說過:“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亦是如此。課堂教育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認同的主渠道、主陣地,要增強教育的感染力、滲透力和影響力,一是教師課堂教學中必須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向學生傳遞這一信息,主動將各種社會思潮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剖析、對比和鑒別,并結合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和形式,為理論認知提供鮮活、生動的學習內容和和形式,為抽象的價值觀內化為學生具體的思想、理論和行動夯實理論基礎。二是鼓勵教師、輔導員創(chuàng)建自己的教學微博平臺,充分運用“易班”的博客、微博、論壇等功能,及時發(fā)布相關話題并組織主題研討,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線互動交流、分享認識、觀點與心得,在與學生互相交流中滲透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核心價值觀,對學生的所思所想、情感困惑等難題得以及時了解、引領和化解,用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去感染學生,無形中強化學生的認知認同。

2.借用“易班”平臺注重學生的情感情緒教育,增強情感體驗認同。增強情感認同有助于實現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理論內化?!耙装唷逼脚_注重學生的情感情緒教育,一要注重人文關懷。尊重學生的能動性和自覺性,為學生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增強大學生從自身情感體驗中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非高深的理論,而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價值目標和行為規(guī)范。二要在服務學生中凝聚人心,喚醒大學生內心積極向上的情感因素。如在“易班”開設專項學生工作,幫助解決學生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法律維權等實際困難,在重要節(jié)日活動和敏感時期設置專題引導輿論,開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事跡,凡人善事專欄,激發(fā)道德情感共鳴;三要以“易班”為平臺開展有特色的班級、社團組織、院系、學校與高校的聯合文化活動,通過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易班”活動,學生不僅能把理論學習與日常生活融匯在一起,還能通過“易班”實現跨班級、跨院系甚至跨高校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樹立并踐行“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個人價值準則,凸顯校內外合力育人效應,潛移默化地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感上的認知認同。

(二)創(chuàng)新實踐動力機制:善用“易班”,拓展核心價值觀實踐教育活動領域

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活化”, 善用“易班”平臺突出優(yōu)勢,拓展核心價值觀實踐教育活動領域。首先,必須建立跨城市區(qū)域、跨高校院系、跨年級專業(yè)的大學生自發(fā)組織參與的“非正式班級” 主頁,平臺以組織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為主,幫助大學生體驗社會、感知社會、適應社會。其次,運用“易班”班級主頁功能強大的綜合型應用平臺,讓加入“非正式班級”的大學生就自己所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溝通交流,提出困難與困惑,尋求幫助,以及分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驗教訓、成功喜悅和心得體會。通過“易班”平臺的交流互動,有助于大學生增進情誼,增加學識,增長才干、增加對各學校的關心和了解,強化歸屬感,堅定社會責任感、民族自豪感、集體榮譽感和人生使命感,自覺自愿自發(fā)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創(chuàng)新合力育人機制:巧用“易班”,構建學校、家庭、社會聯動合作的立體價值觀教育網絡

巧用“易班”實現學校、家庭、社區(qū)和民間團體等各種教育資源和教育力量有機整合,拓展德育空間,從實踐來看,應做好以下工作:

1.學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易班”的引入和建設應注重行為引導,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力。一要注重教育內容的頂層設計。在“易班”平臺上開設“網上黨課”“校長在線”“核心價值觀論壇”“時事政治” 以及“熱點解讀”等欄目,將“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等內容設計有機植入其中,讓“易班”平臺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突破時空限制,擺脫程式化、單調的教育模式,使學生能夠感受社會正能量,聽到“中國好聲音”,在心靈深處播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二是通過“易班”逐步建立起層級化的網絡架構即校級平臺,團委、學生會平臺,院系、班級平臺以及青年教師平臺的運行機制,借助現代化的媒體平臺,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風氣,同時增加學生接觸社會、體驗社會、服務社會的機會,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最有效地實現資源共享。在線上線下及時了解、引領和化解學生思想困惑,充分體現“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終身發(fā)展的需要的“易班”建設理念。三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意見領袖,利用同輩群體的相互影響,引領校園風尚,正確引導微博的輿論導向。

2.家庭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礎,“易班”的引入和建設應注重增強家庭德育的“造血”功能,促進交流互動、彼此借鑒價值觀教育的方法與策略。簡而言之,一是巧用“易班”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引導家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成才觀,二是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導父母以自身的價值觀意識和以身作則,營造“愛國、愛家、和諧”的家庭文化氛圍,以此影響和感知大學生,增強大學生“立德樹人”的自覺性;三是鼓勵家長注冊“易班”,加入網上平臺的學習與互動,招募家長志愿當學生的“班級輔導員”、義務監(jiān)督員,強化家庭的促進作用。

3.社會教育作為重要的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依托和平臺,黨和政府宣傳部門應搶占新媒體輿論高地,建設有全國影響的青年大學生認同的網上核心價值觀教育陣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高度概括、具有系統(tǒng)性的理論,僅靠理論灌輸,其效果必然不盡如人意。因此,網站在內容上應注重理論、歷史與時事政治相結合,關注當代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形式上要充分利用網絡的交互性,以視頻點播,在線討論等貼近大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核心價值觀并不是空洞乏味、遙不可及的理論教條;網站建設策略上要注重調動大學生的參與,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

(四)制度固化機制:借助“易班”平臺科學管理,建章立制促進固化

為了鞏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成果,可通過“易班”強大功能的綜合型應用平臺,尋求黨政工團各職能部門的支持,建立一系列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管理、激勵和監(jiān)控等固化制度,以制度的力量穩(wěn)定培育渠道。一要建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的日常管理制度,使學生的言行有章可循;二要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制度,把師生員工的凡人善舉、志愿服務等典型事件、文明行動的音、視頻、報道上傳到“易班”平臺上,彰顯榜樣的力量,并作為大學生獎懲、處罰和推薦就業(yè)的重要參考,以固化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成果。

(責任編輯:時錦雯)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2]CNNIC第35次調查報告:個人互聯網應用狀況[EB/OL].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2015-02-03/doc-iawzunex9713411.shtml.

[3]肖陽.互聯網成為9成以上大學生和白領最主要的信息獲取渠道[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23/c_127611697.htm.

[4]張國圣.重慶大學:構建“互聯網+學生工作”新平臺[N].光明日報,2016-01-14(6).

Through the “easy class”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Innovate the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WANG Li-rong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Nnaning 530003,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has profoundly changed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and acceptance of ideological information, the serious challenges to the cultiv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dilemma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and then explore 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asy class” as the carrier, build and innovation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identity of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practical dynamic mechanism, linkage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al cure mechanism.

Key Words:mobile internet university;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ernalization mechanism;innovation

基金項目: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大學生價值觀培育創(chuàng)新研究與實踐”(2014JGA440)。

收稿日期:2016-01-14修稿日期:2016-01-27

作者簡介:王莉榮(1963-),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為經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19(2016)3-0019-04

猜你喜歡
易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設探析
淺議易班在高校共青團改革中的作用
高等學校易班平臺推廣建設探析
輔導員應用“易班”開展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fā)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