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亮紅
(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 思政部,福 建 福 州 350108)
?
充分利用社會熱點推進大學生自我教育
穆亮紅
(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 思政部,福 建 福 州 350108)
摘要:隨著網(wǎng)絡媒體的發(fā)展,社會熱點充斥著大學校園,對大學生產(chǎn)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雙重的。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社會熱點,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鞏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
關鍵詞: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自我教育
網(wǎng)絡媒體的大發(fā)展使得大學生接受社會熱點的方式更加多樣化、直接化、實時化,人手一部手機便可知天下發(fā)生的動態(tài)熱點問題。一方面,社會熱點的即時獲得使得大學生不受時空的限制充分接收社會熱點信息;另一方面,社會熱點問題來不及經(jīng)過相關必要過程的“過濾”直接傳達到廣大大學生群體之中,不免使得他們的思想受到?jīng)_擊,特別是負面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思想的影響不可估量。大學生所接受的社會熱點很大部分往往只有他自己本人知道,如果沒有必要的自我教育能力,很容易對其思想產(chǎn)生不可忽視的影響,甚至影響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正確樹立。增強大學生在面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自我教育能力,除了大學生自身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熱點大學生迫切需要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這是成長和成才的必然要求。
一、社會熱點問題視域下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表現(xiàn)
當前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網(wǎng)民,人手一部手機和電腦,大學生接受社會熱點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和不可預測,必然對大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不可忽視的影響。根據(jù)馬克思主義關于內(nèi)外因關系的哲學原理,外因是條件,內(nèi)因才是根本。面對社會熱點問題,不同學生的表現(xiàn)不同,既有積極性的表現(xiàn),也有消極性的表現(xiàn)。
(一)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表現(xiàn)
社會熱點對大學生的影響是雙刃劍,關鍵是怎么利用這把雙刃劍,避其鋒芒,變不利為有利,充分利用其積極性一面。為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必須擴大其積極一面,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社會熱點的涌現(xiàn)增強了大學生的自主性。大學不同于以往中學時代,是一個更加自由開放的地方,是大學生進一步實現(xiàn)獨立自主的“亞社會”;他們課余時間豐富,絕大部分時間受自己支配,與社會熱點問題的接觸方式、范圍更加廣泛,也更具有自主能動性;大學生善于接受新鮮事物,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成熟的關鍵時期。大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熱點問題,一般來說是根據(jù)自身興趣、好奇點、從眾心理和自己利益方面等出發(fā),但最終還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而大學生所選擇的方式、方法和價值觀出發(fā)點很大程度上也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其次,社會熱點的涌現(xiàn)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性。大學校園比以往中學生時代的校園更加社會性,但不同于真正的社會。通過分析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的自我教育,使得大學生個體社會性程度更高,從而加快了大學生的社會性。同時隨著知識經(jīng)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學校和教育也從單純的學校教育變成了終身教育,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大學。人只有成為接受終身教育的人,才能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同樣自我教育也是需要向終身性發(fā)展,這正符合當今時代的潮流;大學生接受社會熱點在為大學生走向社會做好準備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第三,社會熱點問題的涌現(xiàn)凸顯了大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具有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和強烈的好奇心,加上大學生獲取社會熱點的方式多樣化,他們隨時隨地可以接觸社會熱點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評論,凸顯了大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大學校園對大學生來說是,獨立生活和學習,自己管理和監(jiān)督自己的小社會;另一方面,他們的課余時間非常豐富,他們接觸什么樣的社會熱點,或者他們自己對什么樣的社會熱點感興趣,是他們自我選擇的結果,社會熱點造成的思想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他們。
(二)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自我教育的消極影響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要成長和面對以后的風風雨雨,在大學期間就要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大學生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成熟但是未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很容易受到社會熱點問題的思想沖擊,帶來消極影響。
首先,消解大學生主體性。面對社會熱點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的不在少數(shù)。大學生是整個社會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洋溢著熱情,卻可能因為一點挫折而一蹶不振;他們充滿著活力,卻可能因為吃一點苦頭而放棄拼搏;他們揮灑著汗水,卻可能因為從眾而失去了自己的目標。[1]可見,要使大學生自覺的應用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規(guī)范去批判和衡量社會熱點問題,就需要他們自己能夠?qū)W會正確分析社會熱點,變?yōu)樽晕覍W習的渠道和方法。
其次,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chǎn)生的影響。世界是多樣化的,社會熱點問題的出現(xiàn)往往都還沒有經(jīng)過相關媒介的“過濾”就直接在廣大大學生中流傳,特別是負面能量的社會熱點問題產(chǎn)生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樹立的原本正確的“三觀”。長此以往,如無加以正確的引導,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給社會帶來危害。
總之,社會熱點的存在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回避,更不能堵塞。一些大學為避免學生上網(wǎng),采取斷網(wǎng)絡,禁用手機等極端方式,防止大學生接觸網(wǎng)絡,以期望阻斷網(wǎng)絡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這種做法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只能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二、面對社會熱點問題需要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原因分析
面對社會熱點學校的正確態(tài)度是應該充分的利用,規(guī)避其消極影響,借此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為大學生走向社會打下基礎。只有懂得自我教育的人,才能在面對社會熱點對他們的沖擊和影響時堅定立場。面對社會熱點問題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提高思想政治有效性的根本。社會熱點環(huán)境下需要加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原因:
(一)大學生接受社會熱點問題的方式多樣化和難于可控性
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使得每位大學生接受社會熱點的方式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網(wǎng)絡的虛擬性、互動性和多元化特征使得大學生在這個“自由王國”里表現(xiàn)自我,充分享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大學生接受社會熱點的方法的多樣和難于可控性,就要求授之于漁,才能增強消化吸收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如以什么方式參與、如何參與、如果參與了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等都要自己的判斷和分析,而如何分析由于每個大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的不同從而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結論。大學校園當大家一起討論社會熱點問題的時候,每位大學生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想法,不管這種意見是正確還是錯誤的,通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都須給予正確引導,但是思想的難于可控性使得只有“內(nèi)因是根據(jù)”,改變自己,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功夫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的要求
大學校園是青年學生的學習天堂,是思想文化傳播的場所,很多時候熱點問題不僅僅是熱點還夾雜著復雜的意識形態(tài)性的內(nèi)容,面對以多種面貌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熱點問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更加復雜,而只有加強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鞏固和加強高校宣傳思想陣地。面對社會熱點大學生都是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或者客觀需要進行抉擇,如采取何種語言方式進行都是根據(jù)自身需要來進行,自由度非常之大。因此,為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須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社會熱點可以增強大學生的社會性,縮短與社會的距離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zhì)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2]雖然大學校園是一個小社會,但離真正的社會還有一定距離。社會熱點問題大都是來源于社會,反映的是當前社會的熱點焦點問題,具有很強的社會性,而人只有正確面對社會熱點問題加強自我教育,才能健康的社會化,成為合格的社會化人才。伴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當今社會已經(jīng)不同于以往封閉環(huán)境下的社會。大學生基本都是現(xiàn)代網(wǎng)絡的用戶,面對網(wǎng)絡上大量的信息,包括以海量信息形式出現(xiàn)的社會熱點問題,一方面擴大了人們的視野、豐富了人們的思維和心理,另一方面社會更加的變成“村落”社會。面對社會的這種變化需要,大學生必須主動按照正確價值標準進行比較、批判和取舍,能夠?qū)碗s的思想文化環(huán)境進行分辨和選擇。
總之,在當下互聯(lián)網(wǎng)無國界的虛擬環(huán)境社會中,主流價值和非主流價值、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激勵因素和誘惑因素雜陳、交織,更需要大學生加強自身的分辨力,加強和培養(yǎng)自我教育能力,增強網(wǎng)絡自律,把握自己,從復雜中看清本質(zhì),不為誘惑所動。
三、充分利用社會熱點推進大學生自我教育
自主型的教育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網(wǎng)絡的發(fā)展推進了這一進程,在當代社會熱點廣泛涌現(xiàn)的情況下,一方面為大學生自我教育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進大學生實現(xiàn)自我教育,具體而言,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一)教育者要在課堂上剖析社會熱點并給予正確引導示范
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3]高校課堂是教育者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方式。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方式比如調(diào)查問卷、小組討論等形式提高學生分析社會熱點的能力;其次,找出社會熱點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結合點,把社會熱點上升為理論分析,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課堂的分析討論,達到教育學生和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課堂上善于利用理論知識分析社會熱點,剖析其本質(zhì),并且舉一反三。陳萬柏教授認為:“自我教育并不等于個體的學習活動,運用自我教育法發(fā)動人們自己教育自己也并不意味著教育者放棄責任”。[4]因此,要增強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要在課堂上結合大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應用正確的理論,剖析事件的本質(zhì),得出正確的認識。
(二)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熱點探討,積極利用社會熱點問題的積極正面作用
面對社會熱點,不同的學生反映不同。“我們都了解‘蝴蝶效應’和‘馬太效應’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當高校學生群體在面對社會熱點問題時,如果得到的是錯誤的信息,或者受到不良影響,其后果將不堪設想?!盵5]所以,大學生要通過加強自我教育,學會善于規(guī)避社會熱點的消極負面作用,積極利用和學習社會熱點的正面作用。面對社會熱點問題,要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平臺,采取開放和交互的討論,以豐富多樣的方式參與社會熱點問題的交流,擴大社會熱點問題的積極作用的覆蓋面,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自我教育就是從這里開始的:讓一個人關心另一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東西在另一個人身上表現(xiàn)出來?!盵6]因此,要讓這個“好的東西”在自己和別人或者群體中表現(xiàn)出來,那么就得用“好的東西”來影響對方。
(三)優(yōu)化社會熱點問題的媒體環(huán)境,加強校園網(wǎng)絡環(huán)境監(jiān)管
所有社會熱點問題都是媒體經(jīng)過聲音、視頻、圖片、文字等各種有形的信息方式表現(xiàn)出來,加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需要對發(fā)聲的媒體環(huán)境方面進行優(yōu)化。在馬克思看來:“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盵7]健康的媒體環(huán)境對大學生有著正能量的影響,因為“在一些問題發(fā)生后,記者、報社或者網(wǎng)絡媒體應當去思考這一問題一旦公布會給大學生的思想帶來怎樣的影響,如果是正面積極的,那么應當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學生獲取這類熱點問題。如果是負面消極的,則應當在報道中占據(jù)小篇幅或者盡量少去刊發(fā)此類問題。”[8]校園網(wǎng)絡監(jiān)管需要充分過濾社會熱點,并提出正確的觀點,培養(yǎng)自主型教育主體,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做到自我規(guī)范、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監(jiān)督??傊?,面對社會熱點需要變?yōu)槎鄻有缘慕逃绞?,以加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為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
參考文獻:
[1] 李瑞. 社會熱點問題對高校學生思想的影響及應對研究[J]. 教育研究,2014(4):54.
[2]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 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葉圣陶集:第11卷[M].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4] 陳萬柏.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5] 李瑞. 社會熱點問題對高校學生思想的影響及應對研究[J]. 教育研究,2014(4):54.
[6]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 杜殿坤,編譯.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207.
[7]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8] 劉雨辰,羅偉,徐翠云. 新形勢下社會熱點問題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及應對研究[J]. 青春歲月,2013(20):272.
[責任編輯:何麗娟]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簡介:穆亮紅(1985-),女,山西呂梁人,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助教,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446(2016)01-0047-04
Making Full Use of Social Hot Issues to Advance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MU Liang-ho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Minjiang Normal College, Fuzhou, 350108)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media, social hot issues prevail on campus, which generat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Nevertheless, such impact has dual effects.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it is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to make use of social hot issue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ie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actual effects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Key wordsSocial Hot Issues;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