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史記》地名借代的文化價值

2016-03-16 09:57:43
渭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9期
關(guān)鍵詞:代指借代賀蘭山

薛 從 軍

(安徽和縣第一中學(xué),安徽 和縣 238200)

?

《史記》地名借代的文化價值

薛 從 軍

(安徽和縣第一中學(xué),安徽 和縣 238200)

摘要:《史記》的地名借代主要是大地名代指小地名,用國代所屬的城名,用城名代指所管轄的山名、河流名、鄉(xiāng)亭名。這一手法除對史傳文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對詩詞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影響十分顯著。后世地名借代從單一的大地名代小地名,擴(kuò)張為小地名也可代大地名,進(jìn)而擴(kuò)張為代人、代物、代事,且與人文典故相聯(lián)系,從而豐富了詩詞的內(nèi)涵與意蘊, 其藝術(shù)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關(guān)鍵詞:《史記》;地名借代;古詩詞;文化意義

《史記》的修辭手法前人已注意到,這方面的論著不少。但就地名借代這一手法,幾乎無人論述。但是,這一手法在《史記》一書中表現(xiàn)突出,不容忽視,它是解讀《史記》的一個重要元素。如果把握不好,就會誤讀《史記》。《史記》地名借代上承先秦典籍,下啟后世史學(xué)與文學(xué), 尤其是對詩詞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

一、地名借代研究的回顧

地名借代的研究,起于唐代。崔融的《唐朝新定詩格》:“菁華體者,得其精而忘其粗者是。詩曰:‘青田未矯翰,丹穴欲乘風(fēng)。’鶴出青田,鳳出丹穴;今只言青田,即可知鶴,指言丹穴,即可知鳳,此即文典之菁華?!边@里說青田借代鶴,丹穴代鳳,就是地名借代。但只是作為一種菁華體論述,沒有詳細(xì)分類論證。此后地名借代研究并未展開。到了清代,章學(xué)誠在《文史通義·繁稱》對某種地名借代持否定態(tài)度:“莊姓則稱漆園,牛姓乃稱太牢,則詼嘲諧劇,不復(fù)成文理矣。”[1]393章學(xué)誠并未深入研究地名借代。明確論述地名借代的則是俞樾,他在論述大名代小名時涉及了地名借代。 可惜,俞樾只是從大名代小名的角度論述,沒有專題論述地名借代。錢鐘書在《談藝錄》一書中從東西方角度說及人名、地名:“狄奧尼斯《屬詞論》首言詩中用人名、地名之效?!薄叭遑悹栒撐?,亦善用人名地名為本領(lǐng)?!薄疤迫嗽娭杏玫乩碇鄽庀?,余謂明人深得此法?!盵2]709-720錢鐘書主要從詩歌用地名談及意境、氣象、氣格,并未從地名借代手法論述。但令人欣喜的是中外作家都關(guān)注地名的使用。此后修辭諸家在論及借代時多有涉及地名借代,但沒有專章論述。

二、《史記》地名借代舉例

《史記》是一部史書,也是一部文學(xué)著作,非常注意文辭的簡潔精煉?!妒酚洝飞婕霸S多地名,作者為了避免重復(fù),讓后人明確知道某地,常常使用地名借代?!妒酚洝返孛璐嗍怯么蟮孛茌牭男〉孛4蟮孛c小地名的關(guān)系,在行政區(qū)劃上是隸屬關(guān)系。

1.以國名代此國所統(tǒng)轄之下的某一地名

(1)《史記·秦本紀(jì)》:“十三年,向壽伐韓,取武始?!盵3]212

(2)《史記·秦本紀(jì)》:“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盵3]212

(3)《史記·韓信盧綰列傳》:“陳豨,宛朐人?!薄瓣愗g,梁人。”[3]2639-2640

“向壽攻韓”,其實,就是攻打韓國的武始,所以下文有“取武始”句。武始是韓國的一部分,攻打武始,就是侵犯韓國。這里“韓”是以大地名代小地名,代韓國管轄的武始?!肮ノ骸钡摹拔骸?,也是以大代小。《史記·韓信盧綰列傳》一文前面已說,張守杰《史記正義》云:“宛朐,曹州縣也。太史公云‘陳豨,梁人’。按:宛朐,六國時屬梁?!?可見這里的“梁”是借代“宛朐”。

2.河流名、山名,常常用河流、山脈所在的政區(qū)名稱來代替

(4)《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于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屈原沉汨羅后百有余年?!薄疤饭唬河嘧x《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盵3]2490-2503

司馬貞《史記索引》引《荊州記》:“長沙羅縣,北帶汨水。去縣四十里是屈原自沉處,北岸有廟也。”[3] 2504

這里用“長沙”代指長沙的“汨羅”。

(5)《史記·匈奴列傳》:“高帝先至平城,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于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薄案吆笥麚糁?,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圍于平城?!盵3] 2894- 2895

張守杰《史記正義》云:“《括地志》云:‘朔州定襄縣,本漢平城縣??h東北三十里有白登山,山上有臺,名曰北登臺?!?這里以“平城”借代平城的“白登山”。

3.用縣名代替所管轄下的鄉(xiāng)名、亭名

(6)《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薄芭婀粮哧杺魃幔谷苏籴B生。酈生至,入謁。”[3]2691-2962“初,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盵3]2704

陳留為縣名,高陽為陳留縣的下屬鄉(xiāng)名??梢?,后句的“陳留”,以縣名借代陳留的“高陽”鄉(xiāng)名。

(7)《史記·項羽本紀(jì)》“論贊”: “(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盵3]339

此句前已言“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 ,“乃自刎而死”。這里用“東城”借代“烏江亭”,就是用縣名代指烏江亭名。

(8)《史記·高祖本紀(jì)》:“漢五年……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3]375

《史記·項羽本紀(jì)》編排在《史記·高祖本紀(jì)》前面,《史記·項羽本紀(jì)》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這里就直接用東城縣借代烏江亭。

司馬遷的地名借代對后世的影響十分明顯,豐富了古詩詞的內(nèi)涵,凸顯了漢民族文化,其文化意義不容忽視。

三、地名借代的文化意義

地名借代融入史傳文,融入古詩詞,具有文化意義。簡言之,有下列幾重意義:

1.歷史地理意義

地名借代的兩個地名先后出現(xiàn),常常是小地名先出現(xiàn),大地名后出現(xiàn)?;蛘叽蟮孛瘸霈F(xiàn),小地名后出現(xiàn)。根據(jù)借代關(guān)系,我們能推出政區(qū)歸屬關(guān)系。這對研究古代地理變化有積極意義。如上例,我們知道,當(dāng)時的武始屬于韓國,垣地屬于魏國,漢時宛朐屬于戰(zhàn)國時梁都,楚之汨羅江屬于長沙,白登山屬于漢時平城縣,漢時高陽鄉(xiāng)屬于陳留縣,楚漢時的烏江亭屬于東城縣,等等。

如果我們能結(jié)合后來的歷史書籍和一些地理著作,就能對一個地方歷史沿革作大體梳理和概括。譬如烏江,秦漢時,烏江是東城縣下的亭,亭為縣鄉(xiāng)管轄下的行政單位。當(dāng)時不屬于歷陽縣。烏江,東晉泰康六年(285),才從東城縣析出烏江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晉太康六年始于東城置烏江縣,隸歷陽郡?!痹跂|晉后,烏江較多的時間屬于歷陽郡管轄或?qū)儆诤椭莨茌?;而在現(xiàn)代,烏江屬于和縣。譬如歷陽,秦漢時,是九江郡一個縣,其地域包括后來析出的含山縣;但不包括烏江。歷陽縣后升為歷陽郡,包括歷陽、含山、烏江三縣。北齊天保六年(555)南北議和,改歷陽為和州,和州轄三縣,歷陽、烏江、含山。后和州為郡名,為路名。辛亥革命后,改和州為和縣。

2.文學(xué)意義

能幫助人們理解古詩文,增加古詩文的內(nèi)涵。這里先論說理解古詩文,其文學(xué)意義在后展開。

譬如有人在《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第二輯發(fā)表題為《項羽不死于烏江考》的文章,據(jù)《項羽本紀(jì)》“太史公曰”一段中“身死東城”一句,否定《項羽本紀(jì)》正文中烏江自刎的事實。這一“新論”,引起學(xué)術(shù)界嘩然,遭到學(xué)者反駁,成了學(xué)術(shù)史上笑話。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呢?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不明了這是大地名代小地名,二是不了解東城、歷陽、烏江的歷史沿革,就是不懂歷史地理??傊茨茏x懂《史記》。

又如岳飛《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

有人根據(jù)“賀蘭山”一詞認(rèn)為這不是岳飛的作品,因為賀蘭山在寧夏,岳飛要直搗的是黃龍府。 岳飛是對部下說過“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哆|史》:“龍州黃龍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還至此崩,有黃龍見(現(xiàn)),更名。”

其實,岳飛的“賀蘭山”是地名借代手法,代指敵人的巢穴。

早在唐、五代,賀蘭山就是擊敵之處。唐魏徴等撰《隋書》卷五十:“河間王之擊突厥也,晃以行軍總管從,至馬邑迂路出賀蘭山擊賊?!眲d撰《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五:“新泉軍直北,至大磧南,至賀蘭山駱駞嶺為界,中間悉為閑田。盟文所有不載者,蕃有兵馬處蕃守,漢有兵馬處漢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兵馬處不得雜置,并筑城堡耕種。今二國將相受辭而會,齋戒,將事告天地山川之神?!薄杜f唐書》卷一百九十五曰:“貞觀二十年南過賀蘭山臨黃河,遣使入貢。以破薛延陁功,賜宴。內(nèi)殿太宗幸靈武受其降?!薄杜f五代史》卷四十三曰:“王建靈武奏:夏州界黨項七百騎侵?jǐn)_當(dāng)?shù)?出師擊破之,生擒五十騎,追至賀蘭山下,己丑,兩浙節(jié)度使錢元瓘起,復(fù)加守尚書令?!?由此可見,賀蘭山是漢與蕃、中原國家與少數(shù)民族國家的重要分界之處,也是雙方出擊的重要地點。

唐代,“賀蘭山”一詞已入詩。例如唐代王維《老將行》:“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北R汝弼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唐代賈島《長江集·送李騎胄》:“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東。賀蘭山頂草,時動卷帆風(fēng)?!?唐代顧況《華陽集·梁司馬畫馬歌》:“畫精神,畫筋骨,一團(tuán)旋風(fēng)瞥滅沒。仰秣如上賀蘭山,低頭欲飲長城窟?!?/p>

宋代,賀蘭山入詩不少。宋代司馬光《傳家集·將軍行》:“自言喜讀兵法,智略何必求孫吳。賀蘭山前烽火滿,誰令小虜驕慢延須臾?” 宋代呂南公《灌園集·黃九游河州》:“黃河?xùn)|背賀蘭山,回望塵沙萬里寛。土地久傳戎種姓,人民還笑漢衣冠?!?宋文瑩 《續(xù)湘山野錄》:“嗣宗也因?qū)懚娪隗A壁,有‘踏碎賀蘭石,埽清西海塵’……之句?!笨梢?,賀蘭山,有宋一代早已作為敵方的代名詞了。岳飛不過是沿用這一地名借代手法。

金朝詩人也常用這一手法,例如: 金李俊民《莊靖集·和楊之美韻》:“節(jié)回北闕旋如斗,名振西陲聽若雷,不踏賀蘭山下石,國風(fēng)未合入詩來?!痹脝枴墩魑鲏咽恐{》:“三十未有二十強,手內(nèi)蛇矛丈八長。總為官家金印大,不怕百死向沙場。捉卻賀蘭山下賊,金鞍繡帽好還鄉(xiāng)?!苯鹫墼Y《望海潮·從軍舟中作》詞:“六郡少年,三明老將,賀蘭烽火新收。”

明代也用“賀蘭山”作借代。李夢陽 《胡馬來再贈陳子》詩:“沿邊十城九城閉,賀蘭之山安在哉?”

從上述詩中可以看出,賀蘭山從北宋開始就已經(jīng)是邊塞的代名詞了。岳飛用賀蘭山一詞,不過使用地名借代手法,使詞更富韻味。

四、地名借代解讀的條件

如何明了古詩文中地名借代,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文? 筆者認(rèn)為有下列幾種條件,是閱讀古詩文必須注意的地方:

1.了解古地名常涉及人事的一些掌故

如溫庭筠《商山早行》:“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p>

這里杜陵是借代。為什么是借代呢?杜陵,古地名,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南。秦時置杜縣,漢宣帝在此筑陵,故稱杜陵。作者在長安時,曾寓居杜陵。這里,作者用“杜陵”代指故鄉(xiāng)。如果我們對作者寓居杜陵一事不甚了解,也就很難理解這里用“杜陵”地名借代意義了。

又如詩句:“只看杜陵窮廋,不曾夜郎僝僽?!边@里的“杜陵”是不是也是借代故鄉(xiāng)呢?雖然同一“杜陵”之詞,但在不同的詩句里,其借代的意義是不相同的,這里的“杜陵”顯然指的是杜甫。杜甫曾為李白流放夜郎而擔(dān)憂。

2.具備歷史地理相關(guān)知識

古代地名涉及古代歷史地理知識,涉及地名的歷史沿革和政區(qū)變化。應(yīng)該具有這方面的知識。前文已涉及,這里從略。

3.地名借代主要是關(guān)系性的借代

破析借代體與本體的關(guān)系,是分析借代內(nèi)涵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

如柳永的《八聲甘州》:“漸霜風(fēng)凄慘,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边@里的“關(guān)河”一詞,指的是“關(guān)口與渡口”。但如果僅僅理解為“關(guān)口與渡口”就淺顯了,還應(yīng)知道這是用了借代,代指江山?!敖健蓖瓣P(guān)口與渡口”是整體與部分的關(guān)系,是小地名代大地名。也只有理解為江山,才能與“是處”相呼應(yīng),前后詩句才順暢。

又如周邦彥《蘇幕遮》:“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边@里的“吳門”和“長安”都是借代。吳門,原指春秋吳都(今江蘇蘇州)的閶門,這里是代指吳越之地,包括詞人的家鄉(xiāng)錢塘。吳越之地與吳都閶門是整體與部分關(guān)系。長安,漢唐時的都城,這里代指北宋時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長安與汴京的關(guān)系,并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guān)系,而是具有共同屬性的關(guān)系“都城”。

4.辨清虛實

有些地名雖然是實際地名,但是用來虛指或泛指,而不是實指,只具有借代意義。如果把它們理解實了,反而弄錯。

如前文所舉的“狼山”“賀蘭山”“杜陵” 等,都是借代,而非實指,如果硬要解釋某一具體地點,則未為讀懂詩文。

五、地名借代的藝術(shù)作用

地名借代運用時有哪些藝術(shù)作用呢?大致說來,有以下作用:

1.避免前后重復(fù),使詩文不單調(diào)不呆板

例如李頎《送魏萬之京》:“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边@里的“御苑”,是皇家的花園,代指長安。如果換成“長安”,必然與下聯(lián)的“長安”重復(fù),這樣詩句就顯得單調(diào)、呆板了。

2.使詩句內(nèi)涵豐富,指向明顯

例如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边@里的“桃源”,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桃源,地在武陵。用“桃源”而不用“仙境”,是因為桃源的內(nèi)涵豐富,它讓人們聯(lián)想到《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想到那個美麗而和諧的社會,那個與世隔絕的世界。自然,它代指“隔絕塵寰的仙境”,而又比“隔絕塵寰的仙境”更豐富,更有味道。

3.使語境前后一致,意味深遠(yuǎn)

如白居易《春盡日》:“醉對數(shù)叢紅芍藥,渴嘗一碗綠昌明?!薄安鳌?,蜀地名,盛產(chǎn)茶,這里用“昌明”借代茶。紅芍藥為欣賞之花,昌明茶為醒酒之物,一是“醉對”,一是“渴飲”,共同描寫賞花品茶之悠閑灑脫的意境。

再如黃庭堅的《題鄭防畫夾》:“卻寫李成驟雨,惜無六幅鵝溪?!薄谤Z溪”,蜀地名,盛產(chǎn)畫絹,這里借代畫絹。從字面看,驟雨與鵝溪,均是自然之物,都是水;再深究,“驟雨”是畫的內(nèi)容,而“鵝溪”是供畫畫的絹,都是與畫相關(guān)。這樣探究,就覺得其意境與情味有許多妙趣了。

4.使詩句含蓄,有豐富的情趣

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边@里的“東籬”代指賞菊花之處,它源于陶淵明的《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處借代的含蓄之妙,不僅在于它與上片“重陽佳節(jié)”相呼應(yīng),登高賞菊,而且在于它與“把酒”與“黃昏”,構(gòu)成了一個特定的意境:一位孤獨的女子獨自飲酒賞花,已到黃昏,深感思念之凄楚,孤獨之清苦;這陪伴之人么,沒有,只有菊花;而這個欣賞菊花之人,不僅與菊花同樣冰清玉潔,而且也與菊花一樣消瘦。為什么會消瘦?這就給我們帶來無數(shù)的猜測與遐想,也讓我們獲得了許多的美感與情趣。

再如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边@里的“長安”是借代,并非實指的長安。這在宋代似乎是一個慣例,用“長安”代“汴京”。然而細(xì)究起來還是頗有味的。漢代和唐代都以長安為都城,歷史上的漢唐是強盛大國,異族不敢入侵;那時的長安威震敵國,是他國常常供奉的都城。而現(xiàn)在的汴京卻已經(jīng)落入敵手,只能望,而不能去,令人流淚不止??梢娺@里的借代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含蓄,耐人尋味。

地名借代的語文意義是十分明顯的。正如王希杰先生在《修辭學(xué)通論》中指出:“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借代占有重要位置。中國傳統(tǒng)文人特別喜愛借代式詞語,到了入迷入魔的程度。不會借代就算不上個文人;不會借代就難以下筆作文!不用借代的文章往往被批評為不雅?!爆F(xiàn)在再回顧《史記》的地名借代,我們由衷地佩服司馬遷的高明,難怪魯迅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地名借代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不可不深究。

參考文獻(xiàn):

[1] 章學(xué)誠.文史通義校注[M].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2] 錢鐘書.談藝錄[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

[3] [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75.

【責(zé)任編輯朱正平】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the Metonymy of Place Names in Historical Records

XUE Cong-jun

(NO.1 High School of Hexian County, Hexian 238200, China)

Abstract:The metonymy of the place names in Historical Records mainly is the large place name referring to the small one, often the name of the state referring to the city, the city name referring to the mountain, the river, the countryside pavilion of the state, etc. In addi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Records, such method has so many effects on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poetry significantly. Later the name metonymy of the large place names referring to the small place names developed to the small names referring to the large names, and further it has expanded to the persons, the things and the events, which often were associated with cultural allusions. It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of poetry, is endowed with various artistic functions and has the important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Historical Records; metonymy of the place names; ancient poetry; cultural significance

作者簡介:薛從軍(1948—),男,安徽和縣人,安徽和縣第一中學(xué)特級教師,主要從事中國語言文學(xué)和地域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圖分類號:K207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9-5128(2016)09-0015-04

【司馬遷與《史記》研究】

猜你喜歡
代指借代賀蘭山
賀蘭山的鳥兒們
幼兒100(2024年11期)2024-03-27 08:32:36
精練幽默用借代
新少年(2023年11期)2023-12-05 12:21:3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for cerebral palsy-induced speech impairmen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賀蘭山巖畫:刻在石頭上的遠(yuǎn)古呼喚
華人時刊(2023年7期)2023-05-17 09:04:30
寧夏賀蘭山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經(jīng)營技術(shù)
初識借代手法
器官妙喻
新語
中原官話中“俺”的特殊語義分布及代指用法
文教資料(2020年31期)2020-02-04 07:34:13
借代句
快樂語文(2019年18期)2019-09-02 01:59:18
察哈| 休宁县| 永寿县| 吴江市| 周宁县| 余姚市| 大城县| 依兰县| 武川县| 高雄市| 通许县| 阿克| 郸城县| 仲巴县| 孟连| 乌拉特后旗| 普洱| 天镇县| 罗山县| 拉萨市| 城步| 乡宁县| 襄垣县| 格尔木市| 苏尼特左旗| 沂源县| 五常市| 卓尼县| 衡阳县| 泗洪县| 独山县| 北安市| 朝阳区| 高密市| 临潭县| 平度市| 信丰县| 田林县| 吴川市| 西林县|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