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淮南三王良知思想之比較*

2016-03-16 06:53:21張樹俊
關(guān)鍵詞:王棟王艮日用

張樹俊

(中共泰州市委黨校,江蘇 泰州 225300)

淮南三王良知思想之比較*

張樹俊

(中共泰州市委黨校,江蘇 泰州 225300)

泰州學(xué)派在繼承王陽明良知說的基礎(chǔ)上,從自然角度對良知問題進行了新的認識和闡述,并在不少方面突破了王陽明道德良知的杵臼,頗具理論創(chuàng)新的成分。當然,在具體認識上,“淮南三王”的觀點也有差異。王艮從自然角度論述了良知的自然、完美與不須人為。王棟十分贊賞王陽明的良知說,但同時又對王陽明的一些觀點進行了否定、補充與辯解。王襞突出良知對人的主宰作用,既繼承了王陽明的思想,又接受了王艮的思想。所以,王襞綜合了王陽明、王艮的思想,其良知思想具有獨特性。

泰州學(xué)派;淮南三王;良知;思想比較

在良知問題上,泰州學(xué)派繼承了王陽明的良知說,承認人初生的道德完美性。不過,泰州學(xué)派在王陽明的道德良知說的基礎(chǔ)上又加上了“自然”的成分,并從自然的角度對人的初生良知的完美性以及良知不須人為進行了論證。當然,由于“淮南三王”(王艮、王棟、王襞)對良知內(nèi)涵的理解以及各自的不同,他們各自的良知說,也顯示出了自己的特點。①泰州學(xué)派誕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消亡于明萬歷三十三十二年間(16021604),前后持續(xù)76年左右。泰州學(xué)派是一個遍布全國的大學(xué)派,也是一個極具啟蒙性質(zhì)的平民哲學(xué)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王艮(14831541),其次王襞(15151587),族弟王棟(15091581)均為該學(xué)派核心人物。本文試從他們各自的具體論述加以初步的比較,求教于方家學(xué)者。

一、王艮自然完美不須人為的良知觀

良知思想是王艮繼承王陽明思想的組成部分。王艮對王陽明的“良知”學(xué)說非常崇拜,并多次對王陽明授他良知之學(xué)表示感激。他說:“圣師專以良知教,賢友當為切己箴?!?《和王尋樂韻》)[1]他甚至把良知看成是一切知識的根本,認為,良知之外就沒有什么知識可言了,因而,人有了良知之后,也就不需要再探求什么知識了。事實上,王艮一生在講他的“身是本”“百姓日用是道”,同時一生也是在弘揚“良知”的。當然,王艮的良知思想與王陽明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把“良知”與他的“身是本”“百姓日用是道”等思想一體化了,這是很有新意的。

什么是“良知”?王艮說:“良知者性也,即是非之心也?!?《奉緒山先生書》)[1]也就是說,能夠明辨是非的“天命之性”就是良知。王艮的這一解釋是就道德角度而言的。王艮還從自然角度論述了良知的先天性。他認為,良知具有自然屬性,因而良知是不慮而知、不學(xué)而能的。王艮所要說明的是:“良知”是天然存在的,是不需要思考和學(xué)習(xí)的東西。這里有一個人們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王艮巧妙地將人的自然性與人的社會性兩者統(tǒng)一起來了。他講的“良知”是“天理良知”,其他所說的“天命之性,即天德良知也”也是這個意思。(《和萬鹿園詩》)[1]

王艮的“天理良知”或“天德良知”看重的是人的生理、知覺本能,強調(diào)的是良知的自然天性。換句話說,王艮重視的是良知的自然性,而不是良知的先驗性。在王艮看來,“良知即性”,不需要去“求”。為此,他得出下列結(jié)論:(1)天賦良知“往古來今人人具足。”(《答朱思齋明府》)[1](2)天賦良知無多無少。(3)良知天性都很活潑。(4)良知乃“人倫日用之間舉措之耳”。(《答朱思齋明府》)[1]他還認為,時時、事事、物物都有“中”,同樣,“良知”也具有“中”的特性。王艮的這些結(jié)論,內(nèi)容豐富,不僅揭示了良知的天然性,還揭示了良知的平等性、活潑性、日用性。

由于王艮對“良知”與前儒有著不同的認識,所以,在“致良知”問題上,王艮就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王陽明在修養(yǎng)方面提出的是“致良知”說,并特別強調(diào)要在“致”上下功夫。而王艮則明確指出“人性上不容添一物”。(《答林子仁》)[1]因為良知是“天然自有之理”,所以良知不須“著意”,“才著意,便是私心。”(《語錄》)[1]在良知面前,要遵循自然法則。王艮反對人的主觀安排,他認為良知自自然然,所以不要人為地去安排思索。如果有了人為安排,良知就會失去自然的本性了。因此,王艮對于王陽明的“致良知”說并不贊成,他所奉行的是“良知致”,也就是良知自然而然地到來。

另外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王艮在其良知自然思想的基礎(chǔ)上還提出了“良知原有不須知”的主張。(《次先師答人問良知》)[1]他的這一思想滲入了道家的無為思想。所以,有人提出如何致良知的問題時,他的回答是:“無思也,無為也?!?《答問補遺》)[1]應(yīng)該說,王艮的這一思想雖然有先驗論的痕跡,但他終于突破了王陽明“良知”說的杵臼。

二、王棟自明自致的良知觀

王棟與王艮一樣高度肯定王陽明良知學(xué)說的價值。他認為,王陽明的“良知”學(xué)說不僅是教育學(xué)者們的“用功口訣”,也是圣學(xué)的真正要旨。這種真正要旨,就在于能“明德真旨”,能讓人心靈體自知自明,“一悟而入”。(《會語續(xù)集》)[2]王棟自己也堅持以良知來立教,以良知來凈化道德??傮w上說,王棟的良知思想繼承了王陽明、王艮的思想,但他在繼承的基礎(chǔ)上,也提出了自己新的觀點。

王棟也認為,“良知”是自然自明,非常簡易、不需雕刻的東西。由于良知本體“生化于感通”,所以在良知面前,他反對“擴養(yǎng)”之功,主張“不著商量,不煩意見”。(《會語正集》)[2]因為良知本體具有“寂然不動”“不慮而知”的性質(zhì),因此王棟同王艮一樣反對王陽明“致良知”說的一個“致”字。值得注意的是,王棟在宣傳良知自然的基礎(chǔ)上,還進一步認為良知具有道德自覺功能。他認為,如果人有了良知,就會自覺去克私去欲、為善去惡。

在反對“致良知”之“致”方面,應(yīng)該說王棟比王艮深刻,也更有理論高度。王棟是把“良知”與“致良知”放在兩個不同層面進行探討的。他認為,關(guān)于“致良知”的“致”,可以是良知本體的工夫,也可通過良知本體的工夫的結(jié)果來驗證良知本體。這里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使本體與工夫融合無間。王棟的這些思想大有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實踐檢驗理論”的意蘊。不過,王棟特別強調(diào)的還是將良知本體落實于實踐的工夫,而這種實踐工夫又是自然而然的工夫。所以,王棟不主張“致良知”。他說:“識得原本性靈,無貳無雜,方可謂之良知。”所以,“致良知”則不可。(《會語正集》)[2]為此,王棟一般只說“見在工夫”,(《會語續(xù)集》)[2]而不說“見在本體”。

由于良知自明,無需雕刻與擴養(yǎng),所以,王棟不主張“自私用智”。他認為,良知明晰,明德不昏,所以,“不必加知”,也“不必加明也”。(《會語正集》)[2]王棟還認為,為學(xué)工夫,關(guān)鍵要“見得天性靈知”。如果“見得天性靈知”,就能自然感通,真性流行,而不必苦思冥想,更無需用計安排。因為“良知自辨,良知自真,凡涉于跡者,皆非真也?!?《會語正集》)[2]王棟這里所要突出的還是良知的自然屬性,這與王艮的思想是一致的。

當然,王棟也為王陽明的致良知說作了一種巧妙的辯解。他說,王陽明的致良知只是他早期的思想。實際上,王陽明后來也覺得他的“致良知”的說法不太妥當,因而,他就不再說“致良知”了。可惜,王陽明這一思想變化,許多人沒有注意到。

三、王襞率性體悟的良知觀

王襞與王艮一樣,非常重視良知的作用。他在寫給耿定向的信中說:“千圣道脈本有真?zhèn)?瓦缶雷鳴,誰其辨之?辨弗明,姑弗計其如誤,有志之后學(xué)也,何哉?良知二字實開關(guān)啟鑰之至訣,入圣之要津。愚夫愚婦易知易從者,以人顯,以人晦,從古然也。”(《上耿都憲翁書》)[3]不過,王襞的良知論與王艮、王棟也有不同。

王襞不僅繼承了王守仁、王艮兩人的思想,而且在良知問題上綜合了他們兩人的觀念,所以,王襞的良知思想與王守仁和王艮不完全相同。比如,王襞把天命看作是自然所賦予的“純粹至精”的良知本性。他認為,由于良知的“本然之體”是至靈與純粹至精的,所以不得雜纖毫意見。同時,王襞認為,良知的這種“本然之體”也是剛健中正之性的表現(xiàn)。所以,如果有分毫作見加入其間,不僅影響良知的純粹至精,也影響良知的中正要求。另外,王襞還指出,良知的“本然之體”或“本然之性”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也是能夠在百姓日用中體現(xiàn)出來的。他認為“一物不存非窈渺,纖毫落見失元初?!?《次董羅石翁余字韻》)所以“有所見便是妄”。(《上道州周合川書》)[3]

關(guān)于“致良知”問題,王襞也不主張“致”。他認為,良知“本不假纖毫人力于其間”。(《語錄遺略》)[3]不過,王襞在良知“無為”方面,主要講“不犯手”。對此,王士緯曾經(jīng)作過這樣的評述:王襞在講解王艮的良知思想時,突出良知“中”“易簡”等特性,所以王襞強調(diào)“不犯做手”,反對“與蛇畫足”。(王士緯《東厓學(xué)述》)[4]事實上,王襞的“無為之學(xué)”比王艮更為激進。(《寄廬山胡侍御書》)[3]如王襞反對讀經(jīng)書,鉆書本,因為良知之性是人之本有的東西,它不在書冊道理上,也不在言語思量上。由此,他在良知問題上反對外鑠,他告誡弟子,學(xué)習(xí)不要“牽纏于后儒支離之習(xí)”。(《語錄遺略》)[3]

王襞還認為,由于良知是人本有,自自然然,所以良知自覺不自覺地對人發(fā)揮著主體作用。按理,良知的主體——人會時時保持正確的知為。但是,為什么有時候人的行為會出錯呢?王襞認為,人的行為出錯,并不是人的良知有問題,而是人受了情欲等不良因素的干擾,進而良知“全做主不得”。(《語錄遺略》)[3]為此,他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在于排除干擾,讓良知(心性)重新成為主宰。而要排除干擾就要在尊重良知自然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正心養(yǎng)性。王襞認為,正心養(yǎng)性就是恢復(fù)“尋常日用的心”?!皩こH沼谩敝饕侵溉藗兊娜粘I钚枨笈c實踐活動。這種需求與實踐活動能使人獲得滿足和快樂。顯然,王襞所講的正心養(yǎng)性要的就是尋常日用的實踐功夫。王襞的這一思想進一步發(fā)展了王艮“良知即性”的思想,實現(xiàn)了良知本體論與實踐論的統(tǒng)一。

[1]袁承業(yè)輯.明儒王心齋先生遺集[Z].袁承業(yè)輯.明刻清修本,泰州館藏.

[2]袁承業(yè)輯.明儒王一庵先生遺集[Z].袁承業(yè)輯.明刻清修本,泰州館藏.

[3]袁承業(yè)輯.明儒王東厓先生遺集[Z].袁承業(yè)輯.明刻清修本,泰州館藏.

[4]王士緯.心齋先生學(xué)譜[O].袁承業(yè)輯.清刻本,泰州館藏.

Comparison on Conscience Thoughts of“Three Wangs in Huainan Area”

ZHANG Shu-jun

(Party School of Tai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CPC,Taizhou 225300,China)

Based on inheriting the conscience thought of Wang Yangming,the scholars of“Taizhou School”made a novel explanation on the conscience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e,which broke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of Wang Yangming’s conscience thought to some extent.Certainly,the thoughts of“Three Wangs in Huainan Area”also varied from each other.Wang Gen illustrated the nature and perfection of con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while Wang Dong agreed on Wang Yangming's thought on conscience mostly,but also made some suplenmentary and explanation.Wang Bi focused on the dominating function of conscience to human beings,which was a unique ideology both inheriting Wang Yangming’s thought and accepting Wang Gen's thought.

Taizhou School;Three Wangs in Huainan Area;conscience;thoughts comparison

B248.3

A

1672-2388(2016)04-0047-03

2015-09-22

張樹俊(1957-),男,江蘇姜堰人,教授,主要從事歷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王棟王艮日用
Effect of electron–electron interaction on polarization process of exciton and biexciton in conjugated polymer
Quantum correlation and entropic uncertainty in a quantum-dot system
王艮“明哲保身”說的歷史敘事
中正平和——王棟山水畫中的古意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2
基于竹材料在當下日用器皿中的應(yīng)用研究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6:38
王素娟:讓日用之美,構(gòu)建出我們的生活美學(xué)
《日用俗字》詞語考釋九則
論王艮的主體精神及其理論支撐體系
王艮身本語意及其自我解讀*
王棟的安身與盡道
依兰县| 岳西县| 夏津县| 合山市| 汪清县| 育儿| 筠连县| 江山市| 杂多县| 东海县| 丘北县| 北川| 乌审旗| 高密市| 新和县| 泗洪县| 云和县| 庆安县| 门头沟区| 墨江| 小金县| 平原县| 巩留县| 祁连县| 蓬莱市| 浑源县| 忻城县| 柳林县| 大英县| 潞城市| 湘乡市| 奎屯市| 伊春市| 越西县| 迁安市| 淳安县| 明溪县| 广东省| 金川县| 福贡县| 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