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初休寧汪灝著作敘錄

2016-03-15 23:42:49邱瑰華
關(guān)鍵詞:休寧本堂杜詩

邱瑰華

(淮北師范大學(xué)a.文學(xué)院,b.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安徽淮北235000)

清初休寧汪灝著作敘錄

邱瑰華

(淮北師范大學(xué)a.文學(xué)院,b.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安徽淮北235000)

清初休寧汪灝歷任皇太子講官、翰林院編修,因為戴名世《孑遺錄》作序,牽連入《南山集》案而被革職。汪灝博學(xué)多識,工于詩文,著述頗豐。任翰林院編修期間及革職后,參與多種書籍的纂修?;蛞蛳荨赌仙郊钒腹剩湓娢募兴⒇?。對其撰著及參與編纂書籍的存佚、卷數(shù)、刊刻時間、序跋、主要內(nèi)容、文獻著錄及收藏、影印、整理情況等進行介紹,以期引起學(xué)界對其人及其撰述之關(guān)注。

休寧;汪灝;著作;敘錄

汪灝,字紫滄。江南休寧(今安徽省休寧縣)人。生于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欽賜舉人,次年欽賜進士,選庶吉士,歷任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武英殿纂修事。因為戴名世《孑遺錄》作序,牽連入《南山集》案而被革職入旗籍。卒年未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前去世。

汪灝博學(xué)多識,工于詩文,著述頗豐。任翰林院編修期間及革職后,參與多種書籍的纂修?;蛞蛳荨赌仙郊钒腹?,其詩文集有所散佚,著述亦未為學(xué)界所重視。本文對其撰著及參與編纂書籍的存佚、卷數(shù)、刊刻時間、序跋、主要內(nèi)容、文獻著錄及收藏、影印、整理情況等作一簡要介紹,以期引起學(xué)界對其人及其撰述之關(guān)注。

一、著作類

1.《街西柳映齋集》一卷

存。《皖人書錄》卷四“汪灝”條著錄:“《街西柳映齋集》不分卷,《安徽文獻書目》著錄;抄本(安徽省博物館藏)?!盵1]517

筆者所見為海陽(今安徽省休寧縣)孫輯五珍藏抄本,共48頁。首頁題“《街西柳映齋集》,新安汪灝紫滄稿”,后錄正文《游黃山紀》,文后有趙吉士題識及陳鵬年評語,末頁有孫輯五跋。

《游黃山紀》,記述的是汪灝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春,與其侄汪千波暨千波子亭立、仆夫十余人一同游黃山的經(jīng)歷。趙吉士識曰:“黃山畫不能描,詩不能狀,志不能書。余嘗欲一炷從來諸作,留存黃山真面目。不意讀紫滄紀,令我懷黃山之念益深?!盵2]陳鵬年評曰:“黃山天下之奇山也,此紀天下之奇文也。后有游者可攜之以為引導(dǎo);后有作者,當亦對此而擱筆?!盵2]孫輯五志曰:“古人游覽名勝,必有記作告世。吾邑汪紫滄先生,所游黃山紀,按景鋪敘,興到筆隨,而用意繁簡處,尤見匠心。每一讀過,神為之往。此文此景,當如《輞川圖》、《醉鄉(xiāng)記》并傳。讀是編者,方知余言不謬耳?!盵2]

按: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六《附錄·外記》有輯自汪灝《游黃山記》文曰:“有醉石,酩酊層巖上,行者懼其迎風(fēng)墮也。相傳李謫仙曾踏歌其旁?!盵3]1641

2.《游黃山記》一卷

存。清稿本,歙縣博物館藏?!锻钊藭洝肪硭摹巴魹睏l著錄:“《游黃山記》一卷,《安徽藝文考·地理五》(15:9);原稿本(歙縣博物館藏);抄本(徽州博物館藏)?!盵1]517

按:疑《游黃山記》一卷,即上文《街西柳映齋集》。

3.《駢體新編》一卷

未見?!敦湑加浝m(xù)編》卷二十著錄:“《駢體新編》一卷、《七律新編》一卷,清休寧汪灝撰,無刻書年月,約雍正間碧柳居刊?!盵4]322

按:《皖人書錄》“汪福謙”條:“汪福謙,字益之,本名學(xué)謙。黟縣人,邑諸生。從族兄文臺學(xué)治經(jīng),通古義,邃經(jīng)術(shù),工詞章。鄉(xiāng)薦不售,授徒以終?!镀呗尚戮帯芬痪?,《販書偶記續(xù)編》著錄,刊附《駢體新編》后;……《駢體新編》一卷,《販書偶記續(xù)編》著錄,清雍正間碧柳居刊本?!盵1]517此著錄明顯有誤。

4.《七律新編》一卷

未見?!敦湑加浝m(xù)編》著錄,見上“《駢體新編》一卷”。

按:《七律新編》一卷,《皖人書錄》著錄為汪福謙撰,誤。見前“《駢體新編》一卷”引證。

5.《披云閣詩集》

未見?!鹅h志·藝文志》卷十五著錄:“《披云閣詩集》,汪紫滄(撰)。”[5]26

按:吳綺《林蕙堂全集》卷七中有《汪紫滄披云閣詩序》一篇,未詳作年。序曰:“老而才盡,拙乃甚于文通;倦得身歸,事頗同于元亮。人無知者,竊自附乎逃名;客有問焉,遂謬辭以忘世。歲當協(xié)洽,月在塞陽。方返棹于歙川,得掩關(guān)于豐水。而汪子紫滄遠馳一價,告以四愁。字擬隋珠,笑百朋之非寶;珍皆趙璧,同四友以偕芳。并附多篇,用征小序。夫詩以言志,志定則詞高;聲以宣情,情深則旨遠,斯為不易之論,實非頗測之詞也。今紫滄負名世之才具,兼人之學(xué)行,且有為于當世,用將共見于一時。豈但香湛薔薇,浣燕公之手;華矜菡蓞,艷康樂之眸。乃寓物能銘,登高善賦。流連賞會,則鄴苑之名賢;贈答纏綿,亦河梁之都尉。雖復(fù)朝霞展彩,不足喻其高華;朔雪清嚴,未足方其明麗。斯則仰追乎正始,豈獨下媲于貞元而已哉!至若蘭畹發(fā)為清香,花庵時為小令,則才兼淮海,調(diào)軼屯田。紅豆妖姬,還能記曲;綠么小部,更足諧聲矣。綺苕水逋臣,芍城遺叟。半生好客,但愛才實出素心;千里依人,況論交何辭遠道。聞聲相憶,夢想已結(jié)于三年;見美難忘,懷袖彌殷于十日。晩風(fēng)吹雪,行停剡水之船;夜雨聞泉,共剪巴山之燭。子能拔劍,將對影以長吟;我且揮觴,欲聞歌而起舞也。”[6]99

6.《披云閣詞》一卷

存。清康熙刻本,前有毛際可、曹貞吉序。《全清詞·順康卷》據(jù)此本收錄汪灝詞作共七十二調(diào)一百三十二首。[7]9862-9890

毛際可序曰:“丁卯春,汪子紫滄惠然以書見貽,往復(fù)千百言,辭旨浩瀚,一往而不可御。知其為古文詞,沉酣于大家者也,而謙抑過當,謂‘自今以后,海內(nèi)有未親門墻而得以一函執(zhí)北面禮者,何妨自休寧汪灝始’。更集其詩馀一帙,屬余點定,而牟言其端。夫詩馀與古文詞判然而不能一者也。自太白創(chuàng)為《憶秦娥》、《菩薩蠻》諸調(diào),而大家如韓、柳諸子,曾不過而問焉。至宋王半山稍一染指,惟永叔、子瞻始擅長于其間。說者謂永叔詞婉秀曲折,一唱三嘆,而子瞻則豪放激宕,辟易千人。較之平日所為文,又未嘗不合若符契。則謂判然不能一者,又豈定論哉!讀紫滄所作,或如深閨之言情,或如青樓之寫怨,或如壯夫鳴笳之曲,或如羈臣逐客摧弦斷柱之音,使人心曠神怡,色飛魄動,殆欲兼歐、蘇之長而有之。是其文之沉酣大家也,何足異焉!余謬不自揆,早學(xué)為古文詞,后避寇窮山,偶得《草堂詩馀》,按節(jié)尋聲,勉為《映竹軒詞》,非其所好,而不謂紫滄嗜愛之若是也。雖然,草堂所編,如仲殊詠‘桂白探花郎’之句,失之俚下,近日朱君錫鬯與君家晉賢,有《詞綜》之選,悉加澄汰,可謂詞學(xué)干城。紫滄神明于其間焉,足以自命千古,何必問道于盲也哉!”[8]211-213

曹貞吉序曰:“謂賦格為古詩之流,殊未推其極致;概詞家以樂府之目,要亦舉其大凡。原夫詞之為道也,填來體制,無過一闋三終;譜出聲情,不啻千端萬族。譬猶雜陳采色,絢爛雖同;微辨宮商,鏗鏘各異。能明斯義,庶可與言。自曲度《秦娥》,流麗啟蘭荃之秀;歌殘《金縷》,陽春傳箏笛之哀。逮北宋詡為專門,尤推南渡;金元存其逸響,不絕中原。勝國相仍,本朝獨盛,家推繡虎,人握靈蛇。莫非蹱事增華,直欲后來居上。則有海陽望姓,芒氏明賢。擅雕龍吐鳳之才,具吞虎食牛之氣。妙手則裁云剪浪,奇聲則戛石敲金。玉樹冰桃,結(jié)鄰洺水;霜痕煙色,步武秋厓。在月下潮生,已舊有浮溪歌調(diào);豈霞箋玉滴,可渾無乳燕吟情。爾乃徜徉于鶴林、甘露之間,嘯傲于三竺,六橋之側(cè)。桃花潭岸,送客汪倫;甘蔗山房,留賓任昉。梗萍莫定,磊塊難消。雅好新聲,爰成一卷。豪如玉局,艷仿屯田;周、秦競綽約于毫端,辛、陸亦繽紛于研北。杜鵑啼處,花瓣成斑;梅子黃時,雨絲如霧。姜白石探春而后,張玉田久客之年。遂使鐫蕉尾于韓郎,著栟櫚于鄧伯。竹山、竹屋,篁韻凄清;夢窗、草窗,雞談騷屑。若具發(fā)妙旨于律中,運巧思于景外。按碧山而追剡曲,方駕沂孫;撫絳萼以唱梅溪,平觀達祖。曉風(fēng)殘月,時遇諸扁舟匹馬之吟;膩粉搓酥,不多于鏡里屏間之什。意者東湖成集,可廢蘆川;西麓名編,足該紅葉也已。仆昔流連綺語,協(xié)律良難;君今恣獵倚聲,放歌自喜。裝書問序,詎云風(fēng)雅之外篇;潑墨贈言,敢曰蟲魚之小技?!盵9]295-296

7.《披云閣嘯虹詞》一卷

未見?!敦湑加洝分洠骸啊杜崎w嘯虹詞》一卷,休寧汪淏(原名灝)撰,康熙間刻?!盵10]546

按:疑《披云閣嘯虹詞》一卷,即上文《披云閣詞》一卷。

8.《嘯虹集》

未見。《皖人書錄》卷四“汪灝”條著錄:“《嘯虹集》,《休寧縣志》著錄。”[1]517

9.《知本堂詩文稿》

未見。《皖人書錄》卷四“汪灝”條著錄:“《知本堂詩文稿》,《安徽藝文志稿·別集十四》(30:28)?!盵1]517

10.《知本堂集》

未見?!缎輰幙h志》卷二十七《藝文》著錄:“《知本堂集》,清汪紫滄(撰)。”[11]477

按:疑《知本堂集》,即上文《知本堂詩文稿》。

11.《寄園十六吟》一卷

未見?!锻钊藭洝肪硭摹巴魹睏l著錄:“《寄園十六吟》一卷,清康熙刊,附《寄園詩》后?!盵1]517

12.《隨鑾紀恩》一卷

存。有清鄭光祖輯《舟車所至》本[12]第3種、清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13]第一帙,《中國邊疆史志集成·東北史志》(第一部)亦收錄[14]。諸本皆署為“長洲汪灝”撰,實當為休寧人汪灝撰,筆者有專文辨正。[15]另,謝國楨《江浙訪書記》著錄浙江省圖書館藏書曰:“《隨鑾紀恩》一卷,丁謙手校鈔本。清汪灝撰。灝字紫滄,安徽休寧人?!盵16]122

《隨鑾紀恩》一卷,記述的是汪灝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扈從康熙帝“避暑于塞外,兼行秋狝之典”[13]286的見聞,既有康熙帝與臣子之間探討作詩、為文、讀書之道的記錄,也有地理形貌和當時天氣情況的描述、法令的頒布及解釋、邊地風(fēng)物民情的介紹等,是珍貴的文史史料。且該書文筆優(yōu)美,描繪生動,故又可作游記散文賞讀。

13.《知本堂讀杜詩》二十四卷

存。清康熙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安徽省博物館藏。《八千卷樓書目》卷十五有著錄:“《知本堂讀杜》二十四卷,國朝汪灝撰,原刊本?!盵17]290此本封題“本衙藏板”四字,頁十行,行二十字,夾注小字雙行,四周雙欄,小黑口,雙魚尾。前有“自序”、《讀杜凡例十則》《知本堂讀杜詩目錄》。卷一至卷二十三為正集,以《游龍門奉先寺》始,以《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終,凡一千四百零七首。卷二十四錄別本增入詩作四十八首,表賦九篇,但只錄詩文,不作解讀。

汪灝《自序》曰:“知木堂者何?今天子御書賜灝額也。讀杜詩而系之知本堂者何?灝之讀杜,授大人,讀于里居,讀于山巔水涯,讀于舟車旅次,讀于直廬禁省,讀于扈從沙塞內(nèi)外之間,而總歸之知本堂者,榮君恩爰以名集,匪直杜也。不箋且注,而只‘讀’之者何?杜陵去今九百余年矣,名賢宿學(xué),注之箋之者,既詳且精,灝于數(shù)者俱不能,且懼穿鑿傅會,失作者之心,聊讀之云爾。灝以書生獻賦行在所,蒙召試宮廷,屢試稱旨,因得與科名,備史館,兢兢勤職,業(yè)曰讀書,以仰答主眷私衷。竊欲于世所共尊眾好之書之詩,以次漸讀,而讀杜為之先。夫三百篇后,詩盛于唐。唐詩,杜為最。杜之精蘊,隨讀者之識,以為淺深;隨讀者之機,以為觸發(fā);隨讀者學(xué)力之所至,以為廣狹。而要其大旨所在,確不可移。公一生忠愛至性,往往于數(shù)虛字中,流露真意,皆有左驗。譬若山川回曲,入者多迷,逮夫登高眺望,脈絡(luò)井井,向背迥殊,人人共見。杜詩具在,則杜詩本文中之左驗具在,不必起九京而問也。雖然,浣溪之流,非盃觴可涸;少陵之峻,非籠簣可平。灝不才,自顧萬萬不及前人,亦知讀杜而不足盡杜者,莫可勝窮。乃幸遭尚文之世,荷圣人之知,中秘遺籍,獲多窺覽,何妨藉杜詩以志讀書之一得。至于讀之當與否,則世之讀知本之讀杜者辨之而已矣。時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上浣,休寧汪灝紫滄氏序于扈蹕北巡熱河之直房中?!盵18]自序

14.《樹人堂讀杜詩》二十五卷

存。汪灝輯、胡履亨讀,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銀城麥浪園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安徽省博物館等藏?!敦湑加浝m(xù)編》卷十三有著錄:“《樹人堂讀杜詩》二十四卷文一卷,清休寧汪灝輯,銀城胡履亨讀,道光壬辰銀城麥浪園刻?!盵4]204此本首載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劉昫等撰《舊唐書·文苑傳》、樊晃《杜工部小集序》、孫僅《讀杜工部集序》、王洙《王內(nèi)翰序》、王淇《杜集后序》、胡宗愈《成都新刻草堂先生詩碑序》及《讀杜凡例十則》,無汪灝“自序”,正文卷首題曰“清休寧汪灝輯,銀城胡履亨讀”。卷一至卷二十三為正集,以《游龍門奉先寺》始,以《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終,共錄詩一千四百零七首;卷二十四錄別本增入詩凡四十八首,卷二十五錄表賦九篇。

按:胡履亨,字和軒,新安銀城(今屬江西省德興市銀城鎮(zhèn))人,生平行實不詳,清嘉慶、道光時在世,著有《麥浪園樂志山房詩集》①關(guān)于胡履亨生平簡介主要依據(jù)以下材料:一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樹人堂刊刻胡履春編《麥浪園女弟子詩》六卷,前有胡履春序。序中曰:“和軒先生,吾宗風(fēng)雅士也。天性極敦,一堂怡怡,恒以奉親為樂。定省偶暇,即率諸姬把卷于爛紅秾綠中。興之所到,發(fā)為嘯歌,旋輒棄去。蓋其虛懷若谷,虞有未工爾。壬寅春,延予主其講席?!拦舛迥隁q次乙巳夏中浣,新安老人胡履春序?!?見胡文楷編著、張宏生增訂《歷代婦女著作考》附錄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34頁);二是清蔡希邠(1832-1900)《寓真軒詩鈔》卷一中有《讀胡和軒部郎<麥浪園樂志山房詩集>即以寄題》一詩(見光緒二十年(1894年)太平思順兵備道署???;三是黃秩模輯《國朝閨秀詩柳絮集》卷三〇載:“汪秀娟,字麟玉。部郎江西德興胡履亨側(cè)室。”(見付瓊校補《國朝閨秀詩柳絮集校補》,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3頁)。。筆者把《樹人堂讀杜詩》與《知本堂讀杜詩》加以對照,兩本版式及“讀杜”內(nèi)容完全相同,但未確胡履亨何故改題為自己所讀。據(jù)汪灝《知本堂讀杜詩》“自序”知,“知本堂”為康熙皇帝所賜,是以汪灝本人不可能更改,筆者也沒有查到汪灝室名或別號為“樹人堂”的記載。汪灝因“南山集案”牽累,著述多有散佚,疑胡履亨刊刻《知本堂讀杜詩》時有意改為《樹人堂讀杜詩》。

二、參與纂修類

1.《休寧縣志》八卷

存。清廖騰煃修、汪晉征等纂,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刊本。此本四周雙邊,版心題《休寧縣志》,前有廖騰煃、汪晉征、趙吉士序。

汪灝參與此書的史料搜集、分纂和校定。汪晉征序:“會郡大夫朱公征集六邑志書,為纂修郡志之舉,公(邑侯廖騰煃)于是遴明經(jīng)家侄紫滄,……共請同事?!盵19]22趙吉士序:“姻家京兆汪公涵齋貽書余曰:‘邑志不修,吾輩之責(zé)也。適以讀禮馀暇,與貴及門汪明經(jīng)紫滄詳搜校定,幸已成書,敢正之有道?!盵19]38《休寧縣志·纂修姓氏》:“分修紳士:汪紫滄(以字行,名灝)……。”[19]64《休寧縣志·凡例》:“分纂校讎汪君紫滄用力居多?!盵19]70

2.《御定佩文齋廣群芳譜》一百卷

存。清汪灝、張逸少等奉敕編纂,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成書。該書乃據(jù)明王象晉《群芳譜》增刪、改編、擴充而成。

汪灝以“翰林院編修”身份主持編纂?!队ㄅ逦凝S廣群芳譜刊成進呈表》云:“特命編修臣汪灝、臣張逸少、臣汪漋、臣黃龍眉,仰遵指授,敬事編摩,翻內(nèi)府之藏書,廣群芳之舊譜,農(nóng)書花歷、藥品茶經(jīng),指掌可求,分條并載?!盵20]1

3.《欽定方輿路程考略》不分卷

存,殘本。清汪士鋐等奉敕編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成書。

汪灝參與編修是書,見《安徽人物大辭典》著錄:“(休寧人汪灝)曾入武英殿參與纂修《御選唐詩佩文韻府》、《方輿路程》、《月令廣義》、《韻府拾遺》、《物類輯古》、《略廣群芳譜》諸書?!盵21]91-92此中《方輿路程》,即《欽定方輿路程考略》。

按:天津圖書館編《中國古籍珍本叢刊·天津圖書館卷》收入《欽定方輿路程考略》[22],但未見有汪灝參與編修的記載。俟考。

4.《淵鑒類函》四百五十卷

存。清張英、王士禎等奉敕纂,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書。

汪灝以“翰林院侍讀”身份任分纂官、以“皇太子講官、翰林院編修”身份任校勘官?!稖Y鑒類函·職名》曰:“分纂……翰林院侍讀臣汪灝……;??惫佟侍又v官、翰林院編修臣汪灝……。”[23]2

5.《御定歷代紀事年表》一百卷

存。清王之樞、周清原等奉敕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刊本。

汪灝以“皇太子講官、翰林院編修”身份任校勘官。《歷代紀事年表·職名》曰:“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三日奉旨開載,纂修等官職名……;??惫佟侍又v官、翰林院編修臣汪灝……?!盵24]

6.《御定月令輯要》二十四卷

存。清李光地等奉敕纂,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成書。

汪灝以“原任翰林院編修”身份參與修纂?!队ㄔ铝钶嬕ぢ毭吩唬骸翱滴跷迨迥耆露湃辗钪奸_載《月令輯要》,閱、纂、校對、監(jiān)造官員職名……(纂修官)原任翰林院編修臣汪灝……?!盵25]1383

7.《御定韻府拾遺》一百十二卷

存。清張廷玉等奉敕修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成書。

汪灝以“原任翰林院編修”身份參與修纂?!俄嵏斑z·序》曰:“纂修官……原任翰林院編修臣汪灝……。”[26]

8.《物類輯古略》

未見。清陳彭年等奉敕編撰。

汪灝參與編修是書,《安徽人物大辭典》著錄,見前“《欽定方輿路程考略》不分卷”的引證。

按:陳美林《吳敬梓評傳》曰:“楊凱雖然是武進士進入仕途,但幼時頗能作文,受到塾師的稱贊。侍衛(wèi)乾清門時,曾隨玄燁從幸湯山,賦詩頗得康熙好評,因而命他與汪灝、陳彭年等人在武英殿編纂《物類輯古略》。又據(jù)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七所記,楊凱還曾被召入南書房,與何義門、蔣南沙等人同校書史?!盵27]236-237馮爾康《清代儀征人才的興起及原因》亦曰:“楊凱(1680-1761),中武進士后在康熙帝身邊擔任乾清門侍衛(wèi),在侍從時遵旨賦詩,得到皇帝贊賞,因而奉命與內(nèi)閣學(xué)士汪顥等編纂《物類輯古略》一書?!盵28]皆言及汪灝與楊凱、陳彭年在武英殿纂修《物類輯古略》事。

[1]蔣元卿.皖人書錄[M].合肥:黃山書社,1989.

[2]汪灝.街西柳映齋集[M].南京圖書館藏抄本(GJ/EB/ 352734).

[3]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孫殿起.販書偶記續(xù)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許承堯,總纂.石國柱,主修.歙縣志[M].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旅滬同鄉(xiāng)會印.

[6]吳綺.林蕙堂全集[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南京大學(xué)中國語言文學(xué)系《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全清詞·順康卷:第17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2.

[8]南開大學(xué)古籍與文化研究所,編.會侯先生文鈔[M]∥清文海:第2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9]馮乾,編校.清詞序跋匯編:第1冊[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

[10]孫殿起.販書偶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1]休寧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休寧縣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12]鄭光祖,輯.舟車所至[M].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青玉山房藏板.

[13]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M].杭州古籍書店據(jù)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南清河王氏排印本影印,1985.

[14]天龍長城文化藝術(shù)公司,編.中國邊疆史志集成·東北史志[M].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fù)制中心出版,2004.

[15]邱瑰華.《隨鑾紀恩》作者考——兼論清代康乾間四汪灝[J].文獻,2016(4):174-181.

[16]謝國楨.江浙訪書記[M].上海:上海書店,2004.

[17]丁立中.八千卷樓書目:中[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18]汪灝.知本堂讀杜詩[M].中國國家圖書館、安徽省博物館藏清刻本.

[19]廖騰煃,汪晉征,等,纂.休寧縣志:第一冊[M]∥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20]汪灝,等,撰.廣群芳譜:一[M].上海:上海書店,1985.

[21]戎毓明,主編.安徽人物大辭典[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1992.

[22]天津圖書館,編.欽定方輿路程考略[M]∥中國古籍珍本叢刊·天津圖書館卷:第21、2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23]張英,王士楨,等,纂.淵鑒類函:第一冊[M].北京:中國書店,1985.

[24]王之樞,周清原,等,纂.御定歷代紀事年表[M]∥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5]李光地,等,纂.御定月令輯要[M]∥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第179冊,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2005.

[26]張廷玉,等,撰.韻府拾遺[M].清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27]陳美林.吳敬梓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0.

[28]http://www.docin.com/p-57166726.html&endPro=true.

責(zé)任編校 邊之

I206.2

A

2095-0683(2016)06-0037-05

2016-11-18

安徽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后期資助重點項目(K2015ZD99)

邱瑰華(1964-),女,安徽宿州人,淮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教授,碩士。

猜你喜歡
休寧本堂杜詩
夜讀(一)
休寧縣油菜品種對比試驗
企業(yè)舉辦職業(yè)教育的模式探究
篆刻杜詩記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走進崇本堂
務(wù)本堂
揚子江詩刊(2016年5期)2016-11-26 00:34:28
務(wù)本堂
揚子江(2016年5期)2016-11-18 20:22:15
清初杜詩研究二題——錢謙益《解悶》詩箋與仇兆鰲“四句分截”說
休寧中學(xué)非搬不可嗎
南方周末(2014-09-25)2014-09-25 01:50:59
闡釋距離的微妙把握與闡釋體驗的差異性生成——以“杜詩”闡釋為例
淮北市| 乌鲁木齐县| 锡林郭勒盟| 沂水县| 嘉义市| 莱芜市| 桃园县| 厦门市| 宣威市| 家居| 高平市| 治县。| 文昌市| 吉隆县| 贡嘎县| 延安市| 岐山县| 屏山县| 内乡县| 泰州市| 朔州市| 奇台县| 油尖旺区| 平定县| 囊谦县| 广元市| 金门县| 康平县| 华宁县| 集安市| 宾川县| 建阳市| 金塔县| 东平县| 久治县| 偏关县| 自治县| 谢通门县| 巧家县| 福泉市|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