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軍,張瑞迪
(1.溫州大學圖書館,浙江溫州 325035;2.哈爾濱市天天向上教育培訓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
從邊緣文化到公共文化:方巖廟會的現(xiàn)代傳承
萬軍1,張瑞迪2
(1.溫州大學圖書館,浙江溫州325035;2.哈爾濱市天天向上教育培訓中心,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方巖廟會在現(xiàn)代社會變革中曾被當作落后文化而處于邊緣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回歸民眾日常生活并進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而成為社會公共文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應使當地民眾保持在方巖廟會活動中的主體性,并使民間文藝展演保持生活化和本真性狀態(tài),防止其非自然的“雅化”傾向。
邊緣文化;公共文化;方巖廟會;胡公崇拜
“胡公廟會”也叫“方巖廟會”,是南宋末年以來在浙江地區(qū)形成的為紀念宋代名臣胡則而舉行的大型廟會。每年農歷八月初至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期間,永康一帶各村“聯(lián)?!雹佟奥?lián)保”是由多村聯(lián)合舉辦胡公廟會, 參加同一“聯(lián)?!钡母鞔骞┓钜蛔鹫聊镜窨痰摹昂蟮邸弊?, 各村輪流奉祀, 每年輪換.,組隊到方巖山朝拜胡公,村民們在沿途和方巖山上展演當地民間藝術。東陽、磐安、武義、縉云等鄰縣民眾也紛紛組隊前往方巖山拜胡公,還有從較遠的義烏、衢州、溫州、麗水、寧波等浙江其它地區(qū)以及從江蘇、安徽、江西、福建、上海、廣西、廣東等省來的大批朝拜者和觀光者。
位于方巖山東側的永康市方巖鎮(zhèn)獨松村是胡公廟會傳承較為典型的村落,其《打羅漢》和《三十六行》兩項節(jié)目被列為省級重點傳承基地,程錦文、程忠信等老人被列為胡公廟會習俗重點傳承人。該村規(guī)模較大,現(xiàn)有960多戶人家,2 860多人。該村村民以程姓為主,程姓約占全村總人口的94%,其余有胡、邵、陳等小姓。該村設有“胡公會”,獨立組織本村每年的胡公廟會,不用與其它村“聯(lián)?!薄?/p>
本文以獨松村的胡公廟會為考察重點,從社會變遷與文化地位轉換的視角,分析胡公信仰與方巖廟會在現(xiàn)代社會變遷與傳承的軌跡。
一般認為,胡公崇拜始于宋代,至明代形成規(guī)模較大、程式化的廟會,清代臻于鼎盛。據清代應寶時《重建胡公廟記》載,胡公廟的分布范圍到清代時共計十府六十二縣(全省為十二府七十六縣),面積近九萬平方公里。同治時,“浙東千里,幾無一鄉(xiāng)一邑無公廟……余郡暨紹、臺、溫、處諸郡,公廟以千計?!雹僖姡?浙江省杭州市龍井村胡公祠廟碑刻.
獨松村自明宣德初年(1426年)程氏永延公攜子遷徙于此,并開始繁衍生息,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據村中老人講,村子的胡公信仰大概有600年了,而獨松村建村迄今也將近600年。
胡公廟會是在傳統(tǒng)社會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它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擁有為社會各方所認同的具有合理性與正當性的民眾生活文化,由民眾為主自發(fā)舉辦和傳承,官方也時而“隨俗”參與其中。根據我們對村中老人的訪談,傳統(tǒng)時期(1949年以前)方巖廟會的組織管理方式與主要程式如下:
(一)方巖廟會準備階段的組織與管理
獨松村傳統(tǒng)時期的方巖廟會基本上是村民自發(fā)組織的。由于表演節(jié)目多且有一定難度,通常在農歷六月底、七月初,村民便開始了廟會的籌備工作。
1.喝“攏頭酒”
每年農歷六月底、七月初,族中德高望重者(一般是宗族長輩或士紳)便開始動員村民參加羅漢班和歌舞隊,并選定一個黃道吉日,領頭者聚在一起喝“攏頭酒”,意味著廟會的籌備、訓練工作正式開始了。
2.籌集資金
主要依靠祠堂常產或鄉(xiāng)里士紳、宗族出資捐助。由于資助廟會屬于積德善事,又張榜公布,所以一直有村民為方巖廟會自愿出資。
3.聘請拳師
由于羅漢隊表演對技術要求較高,且需要傳習一定的套路,所以需要聘請拳師專門教練拳術、刀棍術、打叉等,并排練羅漢班陣式。獨松村的羅漢師傅一般是從東陽縣等鄰近村落請來的。羅漢隊表演是方巖廟會表演節(jié)目中的一大特色,而該表演以獨松村傳承的最為完善。羅漢隊的組成有較為嚴格的約定,少則四五十人,多則百余人,基本隊列是:頭旗(20人),大刀(4人),鐵叉(4人),盾牌(4人),滾叉(4人),紅纓槍(6至8人),刀锏(4人)彩棍(20人),其余為空手跟隨人員。表演過程包括參陣、演武、雜技等一系列套路。
4.參加者
廟會活動的參加者均自愿報名,一般每戶都有人參加,到民國時期廟會最為興盛時不論長幼,不分男女,全家出動參加廟會活動,人人上陣。據筆者了解,人們之所以熱衷于參加廟會活動,是因為參加表演一是能夠身體力行地表達對于胡公的紀念與敬仰,二是可以跟著“迎案”隊伍親自上方巖山祭拜胡公,祈求保佑。三是廟會已成為村民閑暇之時的一種娛樂方式,參加廟會活動能更好地娛樂身心。
5.服裝道具等
廟會用的道具有頭旗、鑼旗、刀、棍、叉、劍、藤牌、高蹺、鐵銃以及用竹子扎成的蚌殼、旋車、蝴蝶、旱船等。表演用的服裝由參加者自備或由村莊出資統(tǒng)一制作。
6.組織訓練
訓練一般在夜晚進行,以免耽誤人們白天的其它活動。訓練時間從六月底、七月初開始到八月初持續(xù)約一個月。羅漢隊是獨松村的招牌表演項目之一,招式比較難學,參與民眾訓練得較為刻苦。此外,《三十六行》《啞口背瘋》《大面姑娘》等節(jié)目的陣式、套路等也都需要刻苦排練。到八月初一胡公“出會”時,先在村子“永延程公祠”祠堂前的空地上預演,查漏補缺,然后繼續(xù)排練,直到農歷八月初九“游案”與初十“迎案”時才迎來廟會的正式展演。
(二)廟會主要程式
方巖廟會的高潮一般在農歷八月十三(相傳胡公生日)。到清代,由于當天上巖人數眾多,又山路險峻,所以,一些“迎案”隊伍為避開高峰互相商定上巖日期,于是廟會時間逐年拉長。獨松村的上巖日期被確定為農歷八月初十。
傳統(tǒng)時期,獨松村完整的方巖廟會活動包括“出會”、演“胡公戲”“祭叉”“游案”“迎案”“換香火”“歸殿門”等程序。農歷八月初一的“出會”宣告獨松村方巖廟會的正式開始,至農歷八月初十上方巖山“換香火”“歸殿門”之后,該村的廟會活動即告結束。
1.“出會”
農歷八月初一上午,部分村民被召集敲鑼、打鼓,放火炮,把樟木雕制的胡公座像抬出來,然后抬著胡公座像在整個獨松村的主要街道游一圈,最后將其擺在“永延程公祠”祠堂正堂的位置。這樣,初一至初十每天都有村民來祭拜胡公。胡公座像前的案幾上提前擺有豬頭肉、整雞等供品。村民講,出會相當于提醒村民要抓緊訓練了,初十就要上方巖了。
2.演“胡公戲”
獨松村有時演有時不演,主要依村子資金狀況及是否有人出資點戲還愿等情況而定。一般是請農村婺劇團,演三天四夜共七場戲。所演劇目臨時決定,有《火燒子都》《天官賜?!返取,F(xiàn)在演一次三天四夜的胡公戲需花費約三萬元。
3.“祭叉”
祭叉時間是初九凌晨,具體時間要選擇吉時。一般在凌晨一點鐘,有經驗的老人便擺出豬頭肉等祭品奉祀胡公,然后舉著“胡公大帝”旗幟在胡公像前繞幾圈,將刀、叉、槍、棍等擺在一起,并用一只白公雞的血祭奠。村民說,“祭叉”是怕“游案”與“迎案”路上出事情,求老胡爺保佑大家平安,圖吉利,即村民講的“要游案了,要請求胡公保平安了”。參加祭叉儀式的人前一天必須洗澡,保持清潔。
4.“游案”
獨松村的“迎案”在初九進行。初一至初八是村民加緊訓練的階段。到初八晚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已全部準備好,初八晚上全部停止訓練。初九凌晨一點鐘老人祭叉,歌舞隊等其他人員初九早上三、四點鐘起床開始化妝、做準備。等祭叉完畢,歌舞隊也基本準備好了。游案隊伍先在本村各個街道巡游一圈,之后,大家回去吃早飯。早飯過后,大家在永延程公祠前的場地集合,然后一起出村游案。游案隊伍到別村后便集合到一起打羅漢、敲鑼鼓、表演《啞口背瘋》等文藝節(jié)目,之后又到下一個村。游案所經之地除了方巖山上不到,方巖鎮(zhèn)所屬的村莊,都要經過。游案時,有條件的村民都要穿上父母做的新衣、新鞋子。由于路途較遠,游案走一天,“腳都走得很疼”(村民的話)。
5.“迎案”
農歷八月初十,村民組織胡公隊(包括吹唱班、羅漢班、歌舞隊等)抬著本村的胡公像上方巖山頂朝拜胡公,并換香火。“迎案”人員初十凌晨兩三點起來穿戴、化妝。準備好后,大家到永延程公祠集合,約早上7點鐘集合完畢,隊伍便向方巖山頂胡公祠方向出發(fā)了。到山頂之后,本村迎案隊伍先在山頂空地上表演節(jié)目,然后放火炮三響,把村中抬來的胡公神座放在胡公祠前,把豬頭肉、雞等貢品擺放于祠中胡公神像前。村中廟會領頭人在胡公神像前祭拜叩頭之后,把胡公殿中供奉胡公的蠟燭拿兩根下來放到獨松村胡公神座前,降神童跳上胡公殿前的大香爐,淘一把滾燙的香灰放進抬來的胡公座像前的小香爐里,這叫做“換香火”。換香火意味著村民沾點胡公大帝的福分,希望胡公大帝能夠在來年保佑村民平安吉祥。
6.“歸殿門”
在方巖山頂胡公祠換過香火之后,村民便排著整齊的隊伍沿原路返回,把胡公座像護送回村中祠堂。這樣該村一年一度的方巖廟會就結束了。
方巖廟會對于當地百姓來說,是一年一度的城鄉(xiāng)共慶的盛大節(jié)日與重要的歲時習俗。它發(fā)生在每年農歷八九月份的農忙之后,并有隆重的祭祀儀式與繁多的表演項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承載村民的精神寄托與有效地達到放松娛樂的目的。
到 1954年,由于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以及移風易俗運動的影響,作為胡公大帝信仰外在表現(xiàn)形式的廟會活動被迫停止,廟會中的各種表演項目完全中斷。但長期以來,方巖廟會已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已經適應了八月初十上方巖的老百姓來說,廟會的突然中止使他們產生了些許不適,于是,他們便以三三兩兩自愿結隊上方巖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精神上的缺失。有的村民說:“就是不為拜胡公,單是玩也會到方巖山上去一下的?!?/p>
1958年,全國興起了“大煉鋼鐵”的熱潮。為了鼓舞士氣,在方巖鎮(zhèn)及獨松村相關領導的動員下,方巖廟會重新回到了村民的生活中。復興之后的方巖廟會,基本沿襲以前的傳統(tǒng),但一些程序、儀式顯得草率。
1958年至1963年間,政府對方巖廟會持支持的態(tài)度。據資料記載,1962年政府把登方巖山頂所經之路“飛橋”(即步云亭至天門一段)由寬僅五市尺的木石棧道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路面加寬一倍,減少了事故的發(fā)生。
到“四清”時期,即1963年、1964年,胡公大帝信仰及方巖廟會活動被稱為封建殘余、“迷信”,方巖廟會再次中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都沒有恢復。
20世紀80年代末,胡公廟會開始復蘇。據村民介紹,“文化大革命”之后恢復的方巖廟會,一度非常興旺,當時獨松村有幾百人參與,男女老少齊上陣,最多時頭旗有126隊。村民講,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參與,是因為“文革”結束了,大家高興,通過參加廟會來慶祝。
“文革”之后的廟會儀式發(fā)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程序被政府部門篩選簡化了許多。一些儀式仍被作為“封建迷信”對待。如 1989年獨松村的方巖廟會就只剩下農歷八月初九羅漢班等在整個方巖鎮(zhèn)“游案”與農歷八月初十上方巖胡公祠“迎案”兩項活動。開殿門、祭叉、換香火、歸殿門等“封建迷信”色彩較濃的活動都不再舉行。
廟會的復蘇過程可謂一波三折。由于缺乏總體的組織領導,這一帶各村的廟會活動長時間沒有被統(tǒng)一協(xié)調,“1986年廟會期間,天門上下人流互相擠壓,釀成了壓死五人的慘劇,使得各地參加方巖廟會的積極性大受影響?!保?]于是,政府便對羅漢班、歌舞隊等在方巖山頂表演采取禁止措施,要么干脆禁止羅漢班、歌舞隊上方巖山,要么必須將羅漢班、歌舞隊的所有道具打包、捆扎之后方能排隊登頂。這使得民眾參與方巖廟會的積極性大受影響,廟會活動一度陷入低潮。
改革開放以后,在方巖廟會復蘇的過程中,政府發(fā)揮了相當大的作用。據 2009年方巖廟會保護與發(fā)展座談會資料記載:“1991年,永康市政府牽頭,首次舉辦方巖廟會,一方面在永康市舉行大型文藝演出,開展商業(yè)活動;一方面組織民間歌舞隊在方巖表演,為方巖廟會正名,宣告了方巖廟會的復蘇,重新喚起了各村民眾參加方巖廟會的熱情?!雹賲⒁姡?《方巖廟會保護欲發(fā)展座談會會議資料》, 由永康市文化新聞出版局等單位印制, 內部資料, 2009年, 第17頁.該座談會于2009年10月在浙江省永康市召開, 主辦單位為浙江省民俗文化促進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永康市人民政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方巖廟會首次在正式場合被政府承認,方巖廟會的合法身份被確立。至此,各村民眾參加方巖廟會的熱情被重新喚起。
雖然民眾參與廟會的積極性被再次調動了起來,但是,這時獨松村的廟會過程仍然只有“游案”與“迎案”兩項活動,已很難像建國以前那樣儀式齊全了。
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部分羅漢班和歌舞隊被允許上方巖山頂表演,公安和旅游部門共同采取措施,加強秩序管理,以確保演出人員和游客安全。
2000年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倡議為方巖廟會在民眾生活中的回歸提供了新的契機。方巖廟會因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慶”包含有豐富的民間藝術而被永康市政府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06年10月4日(農歷八月十三日)由永康市政府牽頭,由永康市方巖鎮(zhèn)人民政府和永康市文化新聞出版局主辦,永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協(xié)辦,在方巖山頂的南巖風景廣場舉行開幕式,組織六個節(jié)目演出,重新拉開了方巖廟會的序幕。廟會所需資金以前基本由參與者自付,自2006年起,方巖鎮(zhèn)政府每為此年投入8萬元至12萬元資金。
廟會資金的籌集主要靠市里撥款、本村資金贊助、個人捐助的方式。由于個人捐助數額要張榜公布,給捐助者帶來榮譽感,又能表達捐助者信仰的虔誠程度,本村一些做生意賺了錢的老板或做了官的人會主動捐錢、捐物贊助廟會。
在永康市各級政府、方巖鎮(zhèn)及廟會相關人員等努力下,2007年6月方巖廟會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6月,方巖廟會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于民俗文化從中國傳統(tǒng)社會到現(xiàn)代社會的地位變遷,高丙中認為,“直到現(xiàn)代的初期,中國社會的日常生活所傳承的文化在地方社區(qū)和國家層次都具有充分的廣泛性即公共性,它們在那個時期就是生活中的公共文化。在不斷的新文化運動造就了國家的新的主導文化之后,那種傳統(tǒng)文化(時常被稱為‘民俗’)被認同現(xiàn)代文化的新社群所否定、排斥,成為邊緣文化(邊緣群體和邊緣地位的文化)。它們作為文化的公共性被銷蝕了,政治和知識的精英階層甚至極端到不允許傳承它們的民眾主張它們具有任何公共性,因為精英占據了所有重要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話語,它們的公共性就演變?yōu)槿鮿莸暮瓦吘壍娜后w性。經過近些年關于文化遺留物的話語的轉變,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流行和官方保護工程的展開,越來越多的遺留物已經成為全國性的公共文化”[2]。方巖廟會的社會角色也大體經歷了這樣一個變遷過程。在封建社會較長歷史時期內,胡公信仰與方巖廟會一直是享有社會價值正當性的地方主流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文化變革思潮中被當作落后文化而處于邊緣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回歸民眾日常生活并進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而成為社會公共文化。
另一方面,廟會在民俗文化里有特殊性:它是以民間信仰為核心的群體活動。而民間信仰在20世紀的中國,很長時期內被視為“迷信”,受到批判和抑制。到21世紀初期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申報時,廟會項目開始時還不能大大方方地以“廟會”的名稱進入國家級非遺名錄,而是被換名為“祭典”列入,比如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中的“湄州媽祖祭典”(福建省莆田市)“太昊陵人祖祭典”(河南省淮陽縣)“女媧祭典”(河北省涉縣)等。到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方巖廟會得以用“廟會”之名列入,表明國家層面話語體系已經更加肯定民間信仰同其他民俗文化一樣,也是可以肯定和需要保護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方言廟會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已經從被禁止、被限制、非公開地或遮遮掩掩地進行的“非正當”性或邊緣性的文化,成為國家部門標榜、地方政府大力保護和組織資助的公共文化,“迷信”的帽子自然消失了。
改革開發(fā)以來恢復的方巖廟會最顯著的變化是,其祭祀儀式仍有顯著的“去迷信化”色彩,程序比以前簡化了許多,“開殿門”“祭叉”“換香火”等所謂迷信色彩較濃的儀式,在廟會復興之初都被省略掉了。
到 2004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熱興起以來,秉著盡量保存方巖廟會原貌的原則,雖然之前丟失的一些儀式被村子重新?lián)炝嘶貋恚謴椭蟮膹R會儀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信仰的虔誠性,而夾雜了更多表演性成分?,F(xiàn)在,大家排著很整齊的隊伍去“迎案”,換過香火之后就自由了,不用再集體排隊返回殿門,省去了“歸殿門”儀式。由于現(xiàn)在車子方便,攏頭者必須提前強調不準開車,要排隊走路過去,以免影響迎案隊形的整體形象。
現(xiàn)在,獨松村每年的方巖廟會基本由村委牽頭,籌集資金,發(fā)動群眾,準備道具,然后把具體工作分配給村中的“胡公會”成員(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及羅漢班武術表演傳承人、文藝表演傳承人組成),由他們具體負責人員的組織訓練、廟會的祭祀儀式等工作。村委認為,組織方巖廟會,在很大程度上是遵循村子歷來的傳統(tǒng),是自己的義務,同時也是給村民帶來娛樂的好事。對于村中“胡公會”的成員等傳承人來講,組織、參加方巖廟會是他們的興趣所在,是歷史記憶的重現(xiàn),也是其傳承各種表演技藝的責任所在。而對普通村民來講,方巖廟會的意義就顯得較為復雜。首先,隨著村莊城鎮(zhèn)化趨勢的加深,村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傳統(tǒng)信仰觀念較為淡漠,對方巖廟會的興趣大為減弱;由于村民辦廠、出外打工者較多,導致作為廟會中堅力量的許多中、青年人很少留在村子,參加廟會的人員缺乏,近幾年,群眾的發(fā)動主要靠村委主動到村民家里請人,有時候“要看面子”(村主任程黎明講)才能請得來人。因此,方巖廟會的舉辦就變得困難,熱鬧程度也明顯降低。特別是由于年輕人主動參與少,該習俗面臨后繼乏人的危局。
由于參加人員組織不起來,近年該村廟會表演很少,有時只是應方巖鎮(zhèn)或永康市等的倡導與要求而進行個別文藝項目的表演,或者個人自費參加政府組織的比賽。有時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時,主要由五十多歲的人組織起來上方巖山朝拜。同時,由于幾乎年年去方巖山朝拜胡公,很多村民對于上方巖山的興趣也不是很大了,當政府在方巖廟會期間對上山的人收取費用時,村民覺得不上去也無所謂了。2010年的方巖廟會該村就沒有舉行。
2009年農歷九月初九方巖鎮(zhèn)政府牽頭組織方巖廟會,把獨松村作為廟會過程的重點展演村落。首先用豬頭肉、雞肉、糕點、西瓜、蘋果等供奉胡公,之后,祭叉、游案、羅漢隊表演、歌舞隊表演均在“老人之家”(即以前的“永延程公祠”)及前面的場地上完成。市里的《十八蝴蝶》表演也參與了進來。雖然這次表演的節(jié)目比較齊全,但祭祀儀式已相當簡化,帶有較強的表演性質,廟會祭祀儀式的莊重氣氛有一定程度的減弱。
對于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方巖廟會習俗傳承衰弱的趨勢,應從根本上采取措施予以扭轉。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兩點:一是放棄“去迷信化”的策略,允許民眾按自己的方式從事胡公信仰活動,讓胡公信仰重新成為方巖廟會傳承的主要驅動力。胡公信仰乃是胡公廟會的靈魂和動力。二是遵循“民間事民間辦”的原則,政府對方巖廟會適當地予以政策、經費上的支持和保障,輔以治安上的必要管理,而廟會活動的展演讓民眾唱主角,讓民間社團發(fā)揮組織作用,真正使民眾感到傳承廟會習俗“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政府的事”,也就是在形成文化自覺的基礎上保護方巖廟會文化遺產。這樣政府部門既省錢省力,又能使民間習俗得以傳承久遠和保持本真性。
[1]胡國鈞.胡公大帝信仰與方巖廟會: 浙江省永康縣方巖胡公廟會調查[C]//姜彬.中國民間文化: 第 4集.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1: 197.
[2]高丙中.作為公共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J].文藝研究, 2008(2): 77-83.
Modern Inheritance of Fang Mountain Temple Fair:from Marginal Culture to Public Culture
WAN Jun1, ZHANG Ruidi2
(1.Wenzhou University Library, Wenzhou, China325035; 2.Do Better Every Day Education Training Center of Harbin, Harbin, China150000)
Fang Mountain temple fair is regarded as a backward culture and placed at marginal status in the course of modern social transformation.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Fang Mountain temple fair has return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rated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different levels in China.Thus it has become a kind of public culture.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 should make the people keep their subjectivity in the activities of Fang Mountain temple fair, and make folk performances keep their lifestyle and authenticity and avoid its unnatural tendency of “becoming elegant”.
Marginal Culture; Public Culture; Fang Mountain Temple Fair; Worship of Hu God
B933;K892
A
1674-3555(2016)04-0033-07
10.3875/j.issn.1674-3555.2016.04.005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編輯:劉慧青)
2016-01-15
萬軍(1963- ),男,安徽蕪湖人,講師,研究方向:歷史文獻及地方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