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
初三學生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我比較年輕,發(fā)達的網(wǎng)絡給了我和學生同樣的生活體驗,利用我和學生的共同點,可以優(yōu)化溝通氣氛,提高溝通效率。但是,我不能被學生同化,要時刻把握分寸,保持在課堂中的位置。課堂氣氛的調(diào)節(jié)要和課堂知識科學性保持一致。我可以想辦法讓學生笑,但是學生的笑是圍繞化學知識的,而不是其他。我始終認為,只有體會到快樂,才不會反感,才會慢慢熱愛化學。有的時候化學實驗本身很有趣,有的時候需要老師以言行捕捉化學的有趣、放大化學的有趣。因為體驗到有趣,所以才會產(chǎn)生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不可能做學生一輩子的老師,但是興趣可以。對化學的興趣會伴隨他們成長,在離開老師的日子里,對化學的興趣才會使得他們保持對化學的主動接觸。時刻意識到自己在接觸化學,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理性。
第十一單元主要學習的是生活中常見的鹽。分為三類鹽。第一類是食鹽,第二類是碳酸鹽,第三類是化肥中涉及的鉀鹽、鈉鹽、銨鹽。由于鹽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構(gòu)成的,因此鹽的檢驗主要是特殊離子的檢驗。在這堂課中,通過粗鹽提純情景的延續(xù),使得氯離子、硫酸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和應用在實驗與分析中加以鞏固,最后銨根離子的性質(zhì)通過語言技巧,讓學生自行回憶。就事實而言,復習課還是比較枯燥的,因為復習課缺少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沒有代入感?;谶@個考慮,我選擇將粗鹽提純的實驗進行延續(xù),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以期減少復習課的枯燥,提高復習效率。
當然,必須承認,粗鹽提純實驗的延續(xù),起因是我來不及進行學生實驗的后處理。我在與其他學校化學老師交流中知道,有一部分學校和我校一樣,沒有專業(yè)的化學實驗員。一般是由某一位化學老師兼任實驗員,有的時候真心忙不過來。陰差陽錯,我索性留下粗鹽提純后的樣品,作為復習課使用。這樣學生會覺得,他們做過的實驗和學過的知識是有連續(xù)性的?;瘜W和生活一樣,總會有些意外的事情發(fā)生。利用好這些意外會很有趣。
課堂紀律很重要,在實驗室上課,如何維持課堂紀律是很頭疼的事情。剛工作的頭兩年,我對課堂紀律的維持毫無辦法。我想要活躍的課堂,師生平等的交流,但不是亂?;蛘哒f“亂”也可以,但人心不能散。后來我發(fā)現(xiàn),在電影院看電影,遇到精彩的片子,觀眾們總是全神貫注,“紀律”很好,遇到爛片“紀律”就很差。電影精不精彩就看情節(jié)好壞。好的情節(jié)就是這么重要。電影院沒人維持“紀律”,好的情節(jié),就會有好的“紀律”。我嘗試在化學課堂建立科學的足以吸引學生的情節(jié)。好的情節(jié)可以帶來好的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本來不是教學上的說法。但是學生真的是在體驗課堂,權(quán)且當他們是用戶。就我對化學學科的體會而言,化學實驗本身就足以帶來最好的用戶體驗。尤其是學生分組實驗,我在最近一兩年里,會增加一些基礎實驗以外的,但是又能幫助教學的實驗,比如粗鹽提純的后續(xù)實驗。學生只有上手做了實驗,才談得上真實體驗,有了真實體驗,才會掌握真實的知識。陶行知說:“在做中學?!?/p>
模塊化整合學生分組實驗的三類形式。
第一類,按照實驗類型與儀器類別整合。
比如,實驗室制取常見氣體。不管是氧氣、二氧化碳還是氫氣,我在開學的時候就把儀器和藥品全放在一個分組實驗盒中。分組實驗盒不是塑料水槽,我以前把塑料水槽當分組盒,發(fā)現(xiàn)放不了多少器材。后來出去學習,看見有的大學校專業(yè)的實驗室老師,用了更大的盒子,能放很多器材,我回來就琢磨著改過來了。這樣,我這三個單元的實驗,只要準備一次,就可以用至少3年。而且三個單元學習完,所有儀器與藥品全都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自己分析對比總結(jié),不但效果好,而且省了我不少口舌。當學生把這個分組實驗盒里面的每一樣都弄明白了,那么南京中考的第16題(氣體制取填空題)就不需要再過多練習了。
第二類,按照課程內(nèi)容與課程順序整合。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水的凈化—溶液的配制—指示劑的簡單制備—酸與堿的化學性質(zhì)—粗鹽提純;另一個是金屬材料的性質(zhì)比較—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第三類,基于微課的實驗延伸。
說明一點,用視頻拍了微課,不是替代分組實驗,而是補充分組實驗。在學生操作實驗的時候,并不是每個現(xiàn)象,每個學生都觀察并記錄了下來?;蛘咭灿锌赡?,學生只是機械地觀察和記錄,并不知道這個現(xiàn)象意味著什么。課堂上可能來不及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微課視頻的放大與再現(xiàn),幫助學生理解和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在拍攝這一類實驗微課的時候,需要對實驗現(xiàn)象有特別的呈現(xiàn)。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可以是學生看不清的,也可以是看不到的,還可以是看不真的。比如,金屬和酸的反應。按照之前第二類實驗準備套路。金屬材料與金屬化學性質(zhì)實驗是一起準備的,藥品儀器都在一個盒子里。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金屬化學性質(zhì)實驗用到,鎂條、鋅粒,鐵片、銅片,這四者表面積相當,在點滴板中加酸對比反應速率。點滴板有六個穴,這才用了四個,經(jīng)常有同學看見之前用過的鋁片或者鋁箔,他也放在穴里加酸看反應速率。結(jié)果,他什么都沒看到,得到了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不一樣的結(jié)論。有的同學把之前的鐵絲放到穴里加酸,他發(fā)現(xiàn),氣體產(chǎn)生的速度比純鐵片的要快,他覺得也不對。這種同學大膽嘗試的行為,因為是在安全范圍內(nèi),所以我們肯定是鼓勵,但所涉及內(nèi)容,不是這堂課的重難點,不能在課堂上解釋。可要是不解釋,他就會有一陣子不服你。這個時候,可以考慮用微課,放大特定的實驗現(xiàn)象,并告訴他這是高中必修幾或者是選修幾的內(nèi)容,有興趣上了高中再學。因為實驗是成套準備的,藥品多,儀器多,都在一起,我觀察了,很多男生都敢于做一些嘗試,會看到一些牽涉高中化學的實驗現(xiàn)象,這需要課后用微課進行引導,有利于初高中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