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霞,容主平,田 晶,周逸寧
(贛南醫(yī)學院附屬市立醫(yī)院 贛州市立醫(yī)院口腔科,江西 贛州 341000)
?
下頜第三磨牙近中阻生T形曲片段弓輔助正畸治療體會*
何琳霞,容主平,田晶,周逸寧
(贛南醫(yī)學院附屬市立醫(yī)院贛州市立醫(yī)院口腔科,江西贛州341000)
摘要:目的:探討近中阻生下頜第三磨牙的T形曲片段弓輔助性固定正畸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31 例32顆近中傾斜阻生的下頜第三磨牙,雙側1例,其余為單側,用不銹鋼方絲彎制T形曲片段弓輔助性固定正畸治療遠中移動豎直近中傾斜阻生下頜第三磨牙。結果:經3~5個月矯治,近中阻生下頜第三磨牙均被豎直、覆牙合覆蓋關系正常。牙齦炎4例,占12.9%;下頜第三磨牙Ⅰ~Ⅱ度松動2例,占6.45%;支抗牙移動3例,占9.67%。結論: T形曲片段弓輔助性固定正畸治療能安全、有效地矯治近中傾斜阻生下頜第三磨牙。
關鍵詞:近中阻生下頜第三磨牙;輔助性正畸;磨牙豎直
下頜第三磨牙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近中傾斜阻生發(fā)生率最高,在臨床上很常見。現就我院31例下頜第三磨牙近中阻生T形曲片段弓輔助性正畸治療臨床體會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我院門診下頜第三磨牙近中傾斜阻生,下頜第二磨牙缺失患者31例,共32顆牙,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齡19~42歲,平均34歲,下頜第三磨牙近中傾斜阻生角度均大于40度,牙冠形態(tài)大小正常,牙齦無炎癥,牙根發(fā)育正常,無舌向錯位,有或無上頜第三磨牙。無正畸治療史。
1.2矯治方法照射曲面斷層片,確定下頜近中阻生第三磨牙牙根及牙槽骨情況。在下頜近中阻生第三磨牙上安放帶環(huán),帶環(huán)牙合方焊托槽齦方焊頰面管,同側下頜第一磨牙,前磨牙及尖牙的臨床冠中心粘新亞直絲托槽作為支抗牙,0.016 NiTi圓絲排齊平整托槽,弓絲不入第三磨牙頰面管。
3周后用0.017×0.025 NiTi方絲繼續(xù)排齊,4周后用0.016×0.022不銹鋼方絲彎制T形曲片段弓就位于下頜第三磨牙頰面管后遠中回彎,支抗牙連續(xù)8字結扎增強支抗,8周后下頜第三磨豎直接近完成,用0.018澳絲平直片段弓就位后長出頰面管2 mm,將張開的螺旋彈簧穿入弓絲的下頜第三磨牙與第一磨牙遠中之間,產生100 g左右的壓縮力。
4周后下頜第三磨牙豎直后去除矯治器的片段弓絲,0.017×0.025不銹鋼方絲平弓結扎于托槽暫時保持。矯治完成后拍曲面斷層片示豎直下頜第三磨牙周圍牙槽骨生長、恢復良好。8周后可進行下頜第二磨牙缺牙修復。
1.3結果經過3~5個月T形曲片段弓輔助性固定正畸治療,32顆近中傾斜阻生下頜第三磨牙均豎直、覆牙合覆蓋關系正常,與對頜牙建立基本正常覆牙合覆蓋關系,取得滿意的療效。發(fā)生牙齦炎4例,占12.9%;下頜第三磨牙Ⅰ~Ⅱ度松動2例,占6.45%;支抗牙移動3例,占9.67%。
下頜第三磨牙在萌出過程中因周圍組織存在阻力而常常不能萌至正常的咬合位置,阻生類型可以分為垂直阻生、水平阻生、近中阻生、遠中阻生、頰舌阻生,近中阻生所占比例最大,約45.55%[1],其次是垂直阻生和水平阻生,遠中阻生及頰舌阻生所占比例較小,無論是上、下頜及全頜第三磨牙的阻生率及缺失率,均與性別無關[1-2]。
下頜第二磨牙缺失伴下頜第三磨牙近中傾斜阻生,下頜第三磨牙去留問題常常困擾著臨床醫(yī)生,拔除下頜第三磨牙形成游離缺失給修復帶來困難,保留近中傾斜阻生下頜第三磨牙直接修復致使某些口腔微生物容易在其周圍大量繁殖生長,引起冠周炎、
頜面部蜂窩織炎,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保留下頜第三磨牙愿望更為強烈[3],臨床發(fā)現很多患者不愿意再次拔牙,保留近中阻生的下頜第三磨牙的意義不僅在其本身,而且避免因下頜游離缺失帶來的修復困難及對上頜牙咬合不良的影響[4]。
本研究在操作中出現了以下并發(fā)癥: (1)牙齦炎4例,占12.9%。原因是患者自我口腔衛(wèi)生維護差,術前進行全口潔治,授予正確地刷牙方法,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環(huán)境加以預防,同時弓絲就位后使T形曲離開牙槽粘膜2 mm有利于清潔。(2)下頜第三磨牙Ⅰ~Ⅱ度松動2例,占6.45%。主要是磨牙豎直過程中出現牙合干擾,未及時調牙合以消除牙合干擾,為避免因牙合創(chuàng)傷導致下頜第三磨牙松動應及時調牙合,不允許過多調磨牙的病例則可在對牙合戴上后牙平面牙合墊。(3)支抗牙移動3例,占9.67%。豎直磨牙時應使用輕力,必要時可通過固定舌側絲連接對側尖牙,形成強大的支抗單位,可避免支抗牙移動。
我們通過T形曲片段弓輔助性正畸治療近中傾斜阻生下頜第三磨牙成功保留近中阻生下頜第三磨牙,更有利于下頜第二磨牙缺失后缺牙的修復[5],恢復了與對頜牙正常覆牙合覆蓋關系,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矯治方式。
參考文獻:
[1]馬江敏,張鵬.800例正畸患者第三磨牙情況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7(2) : 106-107.
[2]林久祥,許天明.現代口腔正畸學-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1:311-315.
[3]劉進,郭鑫,鄧凱雄.正畸治療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五)懸吊豎直法矯治下頜磨牙阻生[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22(7) : 445-447.
[4]張詠梅,雷菲菲,鄭蒼尚,等.正畸治療前傾阻生的下頜第三磨牙的根吸收風險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1,27(9) : 821-822.
[5]徐慶,臧愛平,羅遠.正畸助萌直立阻生下頜第二磨牙效果探討[J].黑龍江醫(yī)學,2014,38(9) :1055-1057.
(收稿日期:2015-01-28) (責任編輯:劉仰斌)
*基金項目:贛州市科技局立項項目(GZ2015ZSF268)
DOI:10.3969/j.issn.1001-5779.2016.01.035
中圖分類號:R78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5779(2016) 01-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