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敘事
——以英國為例的闡釋

2016-03-09 05:19黃其松周天輝
關鍵詞:民族意識國王權力

黃其松 周天輝

(1.貴州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qū)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貴州 六盤水 553000)

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敘事
——以英國為例的闡釋

黃其松1周天輝2

(1.貴州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qū)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貴州 六盤水 553000)

民族國家是一種現(xiàn)代國家形態(tài),它不僅對現(xiàn)代政治有著重要的解釋意義;更為重要地是,它對現(xiàn)代政治秩序和政治生活有重要的建構意義。剖析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對于理解民族國家理論以及民族國家面臨的各種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诖?,論文擬采用歷史制度主義研究范式,以英國為個案討論民族國家的形成歷程,旨在歷史性地探查民族國家形成過程及其所孕育的結構性要素。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民族國家在形成過程中,包含官僚體系、領土邊界等內(nèi)容的主權國家建設是現(xiàn)代國家的核心。同時,民族意識的覺醒以及民族認同的形成則是現(xiàn)代國家團結的關鍵。

民族國家;主權;民族認同;歷史制度主義

人類歷史在公元1500年前后經(jīng)歷了一次大轉折。1500年以前的人類尚處在彼此隔絕的前現(xiàn)代社會;1500年后,人類社會逐漸走向彼此聯(lián)系,逐漸走向全球社會,即人類社會由此進入現(xiàn)代。*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上下卷)(吳象嬰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一書的第五、六篇對于1500年前后人類歷史及其社會生活模式的變化進行了論述。從此,人類社會的組織模式、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觀念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逐漸獲得了現(xiàn)代性。*吉登斯在《現(xiàn)代性的后果》(田禾譯,譯林出版社,2000年,第1頁)一書中就曾指出,人類的社會生活或組織模式在17世紀經(jīng)歷一次轉變,并在以后的歲月中影響著其他國家與民族,這就是所謂的現(xiàn)代性。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轉折,也是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模式一次非常重要的轉換。舊的社會生活組織模式逐漸褪去,新的組織模式與生活方式逐漸成長。就社會組織模式而言,最關鍵的變化是民族國家逐漸形成并最終獲得了統(tǒng)治地位,替代了曾經(jīng)輝煌的王朝形態(tài)的國家。

歐洲中世紀后期,教皇統(tǒng)治的合法性在靈性和世俗兩個領域同時受到挑戰(zhàn),統(tǒng)一的基督教政權體系逐漸走向崩潰。同時,地方各諸侯國之間為了自身利益戰(zhàn)爭不斷,整個歐洲呈現(xiàn)出一片混亂無序的狀態(tài),直到《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后,國家主權原則從理論變?yōu)楝F(xiàn)實。并且,以民族為領土邊界劃分標準的主權國家,即民族國家取代了基督教統(tǒng)一的政權體系,結束了歐洲政治的前現(xiàn)代狀態(tài)。

民族國家作為現(xiàn)代國家,它不僅對現(xiàn)代社會有著重要的解釋意義;更為重要地是,它對現(xiàn)實政治生活有著重要的建構意義。這種國家形態(tài)為何而來、又是在什么樣的具體情況下產(chǎn)生的,如何解釋現(xiàn)代國家的形成,如何理解現(xiàn)代國家的結構—功能等一系列圍繞現(xiàn)代國家而產(chǎn)生的問題一直是社會科學,尤其是政治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對此的研究文獻可謂汗牛充棟,不過,我們可以從大量研究文獻中辨識出四種分析進路或范式,即文化主義、理性主義、制度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關于文化主義、理性主義和制度主義的相關分析,讀者可參見Joel S.Migdal:State in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年。文化主義關注文化對于國家的作用,他們甚至認為國家即是文化,國家是文化屬性的,尤以格爾茨的“劇場國家”理論為代表;理性主義將國家研究的宏大敘事轉向了具體且微觀的政治行為領域,此范式盛行一時且持續(xù)不斷,研究成果非常豐富;制度主義可謂國家研究的古老范式,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研究可稱之為制度主義,作為現(xiàn)代學科門類之一的政治學最初也以制度主義為根本范式關注國家。當前,新制度主義可謂方興未艾,成果豐碩。*參見埃文斯等編、方力維等譯《找回國家》(三聯(lián)書店,2009年);馬奇等著、張偉譯《重新發(fā)現(xiàn)制度:政治的組織基礎》(三聯(lián)書店,2011年);彼得斯著、王向民等譯《政治科學中的制度理論:“新制度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著作。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研究成果極其豐碩。它強調階級斗爭對于國家形成結構性、根本性作用,同時關注國家發(fā)展的基本趨勢,認為隨著社會以及階級斗爭發(fā)展,國家的階級屬性將消失。*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研究成果非常豐富,比如:B.Jessop,The Capitalist State:Marxist Theoriesand Methods.Oxford:Blackwell,1982;列菲伏爾《論國家——從黑格爾到斯大林和毛澤東》(重慶出版社,1993年),密利本德《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商務印書館,1997年);王惠巖《當代政治學基本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陳炳輝《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郁建興《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與現(xiàn)時代》(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等等。

一般而言,學者們通常認為英國是最早的、甚至是第一個現(xiàn)代民族國家,*這方面最有權威的論證來自漢斯·科恩。讀者可參見Hans Kohn:The Idea of Nationalism: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5,尤其是該書的第四章。探討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對于思考民族國家的形成以及相關問題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歷史制度主義的理論框架討論民族國家的形成是合適的,*卡茨內(nèi)爾森對此就曾指出,國家研究已經(jīng)被歷史制度主義所包圍了。參見Iran Katzenlson: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in Lichbach and Zuckerman,Comparative Politics)。采用歷史制度主義范式研究國家的成功案例眾多,比如:摩爾(Barrington Moore)對專制與民主社會起源的研究;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對法國、俄國和中國革命的比較分析;戈德斯通(Jack A.Goldstone)對現(xiàn)代早期世界的革命與反抗的研究等等。中國學者何俊志詳細梳理了歷史制度主義的內(nèi)在邏輯(參見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對政治學的重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他認為,歷史制度主義強調制度形成的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各種要素尤其是文化的作用。何俊志同時也運用歷史制度主義討論了中國的國家制度(參見何俊志:《制度等待利益:中國縣級人大制度模式研究》,重慶出版社2005年)。因此,采用歷史制度主義是一種研究國家尤其是理解現(xiàn)代國家形成的恰當范式。因此,本文擬采用歷史制度主義范式闡釋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

一、主權國家建設

主權國家建構是民族國家建構的核心任務,這也是現(xiàn)代化進程中至關重要的要素和推動力,它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公民”意義上的民族原則和國家原則的融合。[1]37而民族國家的前提是“民族有自己的獨立國家”,領土依民族的邊界而確定,“并使各分散部分統(tǒng)一起來”[2]。因此,確定國家的領土邊界是主權國家建構的一個基本前提。

1.領土邊界的確定與權力的集中

英國從諾曼征服直到英法百年戰(zhàn)爭,這一歷史時期的英國被認為是與法國緊密相聯(lián)的一部分,英國的主要國家目標也在于取得對歐洲大陸的控制權。1337年,英王發(fā)動了旨在奪取法國領土的戰(zhàn)爭,但戰(zhàn)爭的失敗導致英國喪失了歐洲大陸的領土,退居英格蘭等島嶼,英法百年戰(zhàn)爭為英國確定了相對明確的領土邊界。

不過英法戰(zhàn)爭只是確定了英國對于其他國家而言的大致邊界,其國內(nèi)領土并沒有實現(xiàn)有效的整合。中世紀晚期的英國是一個封建國家,國家依靠封臣對國王的效忠原則組建起來,可以說此時的英國國家內(nèi)部關系是一種間接的個人聯(lián)合關系。君主把領地分封給封臣,封臣對領主效忠,這種效忠主要表現(xiàn)在對君主履行軍事義務。封臣在自己的領地內(nèi)享有司法、稅收、行政等權力,而君主對于自己封臣的領地并不享有這些權力,他的權限局限于自己的封地領域。就具體土地上的權力來說,君主與封臣的權力是等價的,只是發(fā)揮權限的具體范圍有所差異而已。另一方面,在整個歐洲,教皇因控制著人們的靈性世界而處于最高地位。教皇對人們靈性世界的控制以及封建領主對人民人身的控制弱化了君主對其領土內(nèi)人民的控制,英國國王不能在國內(nèi)建構一套有效的政治體系,國王不能夠作為國家和人民的代表而存在,君主只不過是眾多封建領主之中最大的一個。英法戰(zhàn)爭帶給英國的領土整合只不過是外部整合,此時的英國是四個相互獨立而享有極大自治性權力的部分,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沒有形成。

然而,英國自盎格魯—撒克遜以來的微弱的統(tǒng)一國家原則并沒有消失。君主在封建社會享有的統(tǒng)一權力,尤其是司法和稅收權力并沒有消失,而且在不斷地發(fā)展,在英法百年戰(zhàn)爭期間更是如此。由于地緣政治壓力和戰(zhàn)爭,國家需要強有力的中央政權體系來應對戰(zhàn)爭,這也是當時英國國家建構的主要任務,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體現(xiàn)是治安法官的形成及其權力的擴展。

英法戰(zhàn)爭時期,隨著戰(zhàn)爭的發(fā)展以及國內(nèi)斗爭的需要,英國地方上原有的百戶法庭和郡法庭都不能滿足王權對國家控制的要求。1327年,愛德華三世頒布法令,規(guī)定各郡良好的、合法的人應被委派保持治安。1330年重申該法令,規(guī)定可以監(jiān)禁被告,交由國王巡回法庭的法官審判。隨著城鄉(xiāng)斗爭的進一步發(fā)展,尤其是在經(jīng)歷歐洲黑死病的肆虐以后,政府以法令的形式規(guī)定各郡委派一個領主和幾名富有的人以及一些懂法律的人共同維持地方治安。他們有權逮捕罪犯,受理對罪犯的控告,并按國王的法律和習慣進行相應的審理和判決。在后來的實踐中,這種治安保持者逐漸演變?yōu)橹伟卜ü?。治安法官設置的意義在于能夠把國王的法律和習慣帶到擁有不同法律和習慣的各個地區(qū),強化了統(tǒng)一的國家法律理念。治安法官的任命權掌握在國王手中,國王通過治安法官取代了原有地方領主的司法和行政權力,逐漸形成了國內(nèi)統(tǒng)一的法律體系和民眾一致的法律意識。作為地方管理的主體,治安法官的權力在都鐸王朝時期得到了進一步地發(fā)展,權力部分來自議會的授予,部分來自國王。這樣,英國就逐漸建立起了一套有序的地方管理體系,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這為實現(xiàn)中央集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戰(zhàn)爭對英國國家建構發(fā)揮極其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同時頗為巧合地是,在諾曼征服之后的英國,戰(zhàn)爭是不間斷的。由于戰(zhàn)爭的需要,國王不得不依靠議會來整合國內(nèi)資源,議會不斷地向制度化方向發(fā)展,同時議會的權力和職能也在擴大。在戰(zhàn)爭時期,英國的議會逐漸演化為上下兩院,“上院為貴族院,由有爵位的世俗貴族和大地主、主教等組成,修道院長也常常參加。下院為平民院,由各郡的騎士代表和市民代表組成”。[3]在14世紀初期,英國議會的權力是無法與君主抗衡的,議會之所以能夠得到發(fā)展,實質上還是君主為了得到議會的支持以解決因持久的戰(zhàn)爭給國王和政府帶來的財政困難。雖然國王推動議會的權力和職能發(fā)展的初衷在于整合國內(nèi)資源以應對戰(zhàn)爭,而不是為議會的權力與職能本身,但是議會的權力、職能,尤其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得到了強化。到15世紀以后,因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遷,議會的權力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形成了政府、王室和議會權力相互制約的局面。

議會地位的提升,主要體現(xiàn)在下院權力范圍的擴大和職責的增加,尤其是體現(xiàn)在財政權和立法權得以擴展上。在都鐸王朝時期,由于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帶來的社會結構變遷打破了傳統(tǒng)貴族所享有的特權,導致國家內(nèi)部權力斗爭表現(xiàn)為議會和國王。但有意思地是,兩者的權力都在進一步增長,傳統(tǒng)貴族的衰敗將其享有的權力分別流散到了代表上層的王權和代表人民的議會手中。此時的英國,領土的邊界已經(jīng)基本確定,同時,雖然議會的權力與地位得到明顯的提升與加強,但國王的權力也得到了鞏固,王權的統(tǒng)一性和至上性逐漸得以形成。

2.現(xiàn)代官僚體系的成長

都鐸王朝時期,國家職能機構得到了較為全面的發(fā)展,咨詢會議在都鐸王朝時期因其功能轉變?yōu)闃忻茉?。在亨利八世時期,咨詢會議又有所變化,相比較而言人數(shù)變得少而精干,組成成員主要是宮廷和政府大臣;同時由于新式法庭的出現(xiàn)和職能分化,樞密院的主要職能在于提供咨詢和行政管理,它成了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機構。事實上,樞密院與以往的小咨詢議會相似,主要作為國王的核心顧問性機構而存在,為國王提供相應的建議并且實質性的形成中央核心機構。其組成人員主要是主教、上院貴族、伯爵之類的達官顯貴。

不難看出,英國傳統(tǒng)的官僚體系主要依托于傳統(tǒng)的世襲貴族組建起來,世俗貴族在封建制原則下形成了一種對王室或中央權力實質性的制約,這是一種權力分化的表現(xiàn)。從中央的大貴族到地方的鄉(xiāng)紳占據(jù)了國家官僚系統(tǒng)的大多數(shù)職位,所謂的官僚體系不過是在全國建構起了一套弱化中央權力的體系。碎片化的地方控制結構弱化了中央政府權力,自中世紀以來,“向國王爭奪權力的不會是別人,只能是本身就有一定實力和社會地位的貴族階層?!盵4]27治安法官、樞密院、宰相等機構和官職的設置名義上是屬于國王的官僚體系,但是這些職位大多被貴族、主教所占據(jù)。不過,英法百年戰(zhàn)爭改變了這一切。因為戰(zhàn)爭,國王需要大量的收入,故而有必要建構起一套以財政體系和稅收體系為基礎的官僚體制。此時的英國,“國家政權擁有一系列重要的行政管理、財政和軍事部門,按照現(xiàn)代官僚制的邏輯組織政府雇員……,并且擁有一個完全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共財政體系”。[5]182最后使得國家能夠依靠新興的官僚體系來控制國家機構和權力以實現(xiàn)與傳統(tǒng)貴族相抗衡以達到整合國內(nèi)政治權力的目的。

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導致了社會結構的變遷,傳統(tǒng)的土地貴族依靠土地的效用已不能承受新興商品經(jīng)濟的沖擊,新型金融家、資本家逐漸開始享有貴族身份和擁有官職。在英法百年戰(zhàn)爭期間,國家的主要目標是取得對法戰(zhàn)爭的勝利,所有的國家行為都是以此為歸宿的。此時的英國,行政權力不斷擴展,議會的權力并沒有得到相應同步發(fā)展。因此“在缺乏議會有效監(jiān)督的情況下,……金融家也能夠在英國的國家機構中獲得新的基礎。”[5]204這為國家官僚體系的建構賦予了新的力量。對于國王而言,新貴族加入官僚體系是其所期望的,尤其是在都鐸王朝時期。盡管這些“新貴族因其財產(chǎn)享有崇高的榮譽和社會地位,甚至可以有廣大的地產(chǎn),但他們沒有獨立的領地治理權,也就失去了與國王抗衡的力量?!盵4]18同時,由于他們貴族身份多是后天獲得的,沒有傳統(tǒng)的貴族血統(tǒng),為傳統(tǒng)的貴族所不屑,以致差別相待。這使得他們在受到國王的賞賜后更愿意為國王服務,并傾向于與傳統(tǒng)的貴族相互抗衡。“國王于是用這些人來管理國家,建立起從上到下的官僚系統(tǒng)。靠著這個系統(tǒng),貴族的勢力被夷平了,國王的代理人控制全國,中央的號令直達下層,地方的藩籬終被打破?!盵4]18新興貴族加入官僚系統(tǒng),對國王勢力的強化,打破碎片化的國家控制,強化中央權力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英國國內(nèi)戰(zhàn)爭期間,國家官僚體制開始逐漸向現(xiàn)代官僚體制轉變?!肮埠椭普w的護國政體激起了國家行政管理特征的基本變化……普遍取消了終身任期制及私人占有的各種權力;禁止職務出售;提高薪餉;不鼓勵發(fā)賞錢;公開招募所有才華橫溢的人;任命各種委員會的委員經(jīng)營諸如軍械署和海軍司令部這樣的部門,并且負責監(jiān)管關稅及其征稅?!盵5]211由此開始,伴隨著后來文官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公務員的公開考試,英國正式建立了現(xiàn)代官僚體制。

3.政權世俗化的形成與發(fā)展

中世紀晚期的歐洲,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并沒有出現(xiàn),都處于基督教的神權政治體系的統(tǒng)治下。在中世紀歐洲的政治社會生活中,神權高于世俗權力,教權高于國家主權,并且通過教會組織把碎片化的歐洲整合起來。中世紀歐洲的世俗政權是分散的,并依附于教權。因此,某種意義上,教會可被視為一個國家政權組織,教會整合了各個碎片化的區(qū)域,使之聯(lián)合起來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以踐行相應的職責,譬如:抵御阿拉伯人、蒙古人等。

雖然教會擁有了事實上的國家世俗權力,然而,教會的合法性是基于人們對上帝的信仰和崇拜。從世俗角度而言,上帝是虛無縹緲的,并沒有實體性的、世俗性的上帝存在,而教會的權力以及對人們的控制就是建立在上帝這個虛無縹緲的基礎之上的。然而,國家權力的存在與上帝并無關聯(lián),是人們權利間關系的產(chǎn)物——人們相互之間“達成協(xié)議”,“并且每一個人都與每一個其他人訂立信約,”把“代表全體人格的權利授予”個人或群體以達到“過和平生活并防御外人的目的”。[6]133。既然國家因人們相互之間的契約而產(chǎn)生,國家的權力應當由國家主權者享有而不應該掌握在教會手中,靈性世界和世俗世界都應當有各自的邊界,人類的生存及自然權利等既屬于世俗的世界,理應當由主權者來施行相關權力?!盎降膰辉诋斒?,代他傳道人除非是國王,否則不能以基督的名要求人們服從?!盵6]133這就必然會導致現(xiàn)代國家從宗教中分離出來,世俗與宗教的分離成為必然。

中世紀晚期的歐洲,教皇地位的衰落與國家世俗化發(fā)展必然要求打破原有的政治結構,以期平衡教會與主權國家之間的力量關系,用沃格林的話來說就是“教會與政治列強相沖突的歷史,是教會與諸民族政治力量之間試圖尋求某種可行性關系的歷史?!盵7]38-39換言之,主權國家的建構是一個歷史的必然。因而,主權國家建構的主要任務必然就是排除宗教勢力對國家主權的干預,把羅馬教廷的勢力和影響排除在國家政治權力體系之外。基督教教職人員只在靈性領域為人們提供靈性的指導,即“基督的使者在當世無權發(fā)號施令”[6]398,更不能干預國家政治。

就當時的羅馬教會組織而言,它的維持與運轉需要通過教會組織體系和人員從主權國家得到一定的稅收,同時保障教職人員在世俗國家的特權。國家要世俗化、要在國家權力體系中排除教會的干涉,就需要廢除教會的特權、廢除教職人員特權。威克利夫指出,在國家中“只有正義者才配享有統(tǒng)治權和財產(chǎn)權,不義的僧侶沒有這些權力,一個教士是否保留其財產(chǎn)則必須由俗界政權來決定?!盵4]264威克利夫認為財產(chǎn)是罪惡的源泉。換言之,基督和使徒們是不應該享有財產(chǎn)的,同時,僧侶也不應該擁有財產(chǎn),這些都應該歸國家所有。威克利夫并不否認上帝的權威,但宗教的行為必須與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結構的變遷相適應。他認為國王才是上帝旨意的解釋者,主教應該服從于國王而不是國王臣服于主教,世俗的國家政權應當高于教權而存在。

威克利夫的宗教改革思想對國家主權的建構起到了極大的影響,激起了英國人的國家意識。隨著英國宗教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認為國王受上帝的囑托在一個國家內(nèi)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作為最高的牧者存在于國家的觀念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所有其他教士的傳道、教誨和有關教士職位的其他一切特權,都是從世俗主權者那里得來的,他們不過是他的下屬?!盵6]436所以在國家政權中,所有的事務及爭論的最終裁判者只能是享有國家主權的國王而不應該是其它人。亨利八世以法令的形式鞏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把外國的勢力尤其是教會勢力排除在國家政治體系之外,宗教上訴的最終審判權掌握在國王手中,教會依附于國家政權而存在。通過宗教改革,逐漸清洗了教會對國家政權的干預,國家主權進一步世俗化。

中央集權的強化和國家政權的世俗化使“普通大眾的效忠與認同感發(fā)生了變化,他們開始首先效忠君主在某種意義上代表的國家,而不再優(yōu)先效忠于教皇和地方貴族?!盵1]39正是在這樣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英國的世俗國家政權得以建立。然而,人們對國家的認可不可能僅僅基于政治上的權利及權力,也需要相應的文化意識作為支撐。中世紀宗教對人們的控制首先是對人們靈性世界的控制,其次才是人身、稅務等物質性世界的控制。國家對人們的控制主要體現(xiàn)在相應的政治行為上,人們對國家在情感意識上的認同——恰如對宗教的情感認同一樣——在宗教世俗化以后,應當有相似的理念來取代。隨著國家的建構,民族意識承擔了這一職責。

二、民族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

列爾森指出:“我們要考察并探尋民族思想和民族主義形成和發(fā)展的軌跡,最重要之處還在于民族思想及民族主義在社會和政治領域,尤其是在民族構建過程中的發(fā)展歷程,因為正是在這一進程之中,各種不同的自我身份的認同模式、排外主義思想及特性化等在文化的領域里生根開花?!盵8]換言之,民族意識是伴隨主權國家的建構過程而形成的。在談到英國民族意識形成時,貝利說:“宗教和戰(zhàn)爭是另外兩種逐漸加快構建本國步伐的力量。認同是在面對著危險的‘他人’(即有著不同信仰、語言和價值觀的人們)時塑造起來的。許多歷史學家現(xiàn)在追溯英國人何時開始有了一種獨特的認同感和民族國家感(有時甚至上升到英國民族特性的高度),他們認為這可以早至中世紀。后來,根據(jù)這一觀點,15世紀與法國的戰(zhàn)爭被認為是英國的肌體上注入了一種關鍵的愛國主義情感?!盵9]無獨有偶,貝爾也認為,在塑造英格蘭歷史和英格蘭民族性的所有因素中,英國國教是最年高德勛、最影響深遠的因素。它深刻而廣泛地植根于這片國土,與英國所有的風俗習慣交織在一起,成為英國政府的主要保障之一,由此也成為英國人共同自由的主要保障之一,用迪斯雷利的話來說,英國國教是英國歷史的一部分,是英國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英格蘭本身的一部分。*轉引自G.K.A.Bell(Bishop of Chichester):The English Church,1942年第7頁。由此可見,英國國教對于英國民族意識形成的重要作用。

從14世紀到15世紀,英國議會通過了一系列的法令,如1351年的《圣職候補令》、1353年的《蔑視王權罪法令》等,這一系列的法令旨在反對教皇對英國王權的干預和控制。在當時,教皇要求事實上對英國甚至是西歐各國擁有圣職的任命權,此時的英國,“教區(qū)牧師通常是由教區(qū)教堂所在地的莊園領主任命的,主教則由大教堂牧師會選舉,其他教會圣職則由國王或主教任命,或由最初捐獻有俸圣職者的后嗣任命?!盵3]194然而教皇經(jīng)常憑借其最高權威直接對空缺的圣職進行任命,這違反了英國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廣大英國人民的反抗。由于當時基督教廷已遷往法國南部的阿維翁,教皇受法國國王的控制。英國害怕大量的金錢流入法國壯大了法國的力量致使英國在戰(zhàn)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所以才有了這一系列的、旨在保障英國國家利益和主權的法令。正是人們普遍要求對宗教施行改革的這一特性對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休謨認為在社會形成的初期,如果社會中的一種特性較為突出,能夠在社會中占據(jù)優(yōu)勢,那么,這一特性就會演變成民族性格。參見《休謨政治論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85至100頁。。雖然當時英國最重要的任務是國家主權的確立和國家權力結構體系的建構,但英國的民族意識卻在這一進程中得以產(chǎn)生并逐漸形成和鞏固。進而言之,如何用這種新的民族認同取代原有的普世宗教價值觀認同成為英國民族意識和民族認同形成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1.民族意識的萌芽:宗教改革與英語

英國宗教改革的先驅威克利夫用英語翻譯了圣經(jīng),促使英語在英國官方和民間都得以廣泛傳播。作為國家的通用語言,在基督教對歐洲整體的統(tǒng)治搖搖欲墜之際,英語為英國人的心理和意識整合提供了新的粘結劑,英語的逐漸規(guī)范化和廣泛使用為民族形成過程中的人們的情感意識歸屬提供了新的載體。正如科恩所指出的那樣,英語圣經(jīng)的產(chǎn)生和英國的宗教改革,不僅使得受過教育的階層聯(lián)系在了一起,它也把所有英國的普羅大眾都聯(lián)系在了一起。此時的英國人成為了一本書的英國人,這本書就是《圣經(jīng)》。[10]168因此,在英語廣為接受與使用的條件下,英國人逐漸把自身認同為英格蘭整體中的一個個體,而英格蘭就是由這樣眾多的個體組成的,這些個體具有共同的特性,尤其是具有同樣的對國家忠誠的態(tài)度。這使得英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主義與其他歐洲國家不同,英國人的民族意識已經(jīng)令人難以置信成為英國人靈魂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10]168英語在民間與官方的通用與流行,首先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共同體成員的自我意識感和獨特的歸屬感,讓人們意識到自身作為某一個同一類型的群體而存在,同時他們是有別于拉丁語體系下的其他民眾群體的。故而,英語的使用使英格蘭人民把自己從基督教體系下其他區(qū)域的人們區(qū)別開來,并逐漸自我認同為一個單一而穩(wěn)定的群體。同時,英語在替代拉丁語的同時亦成功地打碎了各個地方性語言所筑構的藩籬,形成了國家內(nèi)部統(tǒng)一的語言及其基于共同語言的文化認同。

英國的宗教改革到了羅拉德派時,其傳教者約翰·波爾認為,既然人是平等的,而現(xiàn)存的奴隸制度和等級社會結構所導致的人們之間的不平等就違背了上帝的旨意,人們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權力。與威克利夫主要反對教會,支持中產(chǎn)階級和市民的觀點不同,羅拉德派的思想不僅反對當時的教權主義,同樣反對當時封建政體導致的社會不平等,要求賦予人們以平等的權力,尤其是政治權利,這對于民族意識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英語的傳播促進國民的共同體(民族)意識,而英國國王與教會的斗爭則進一步鞏固了這種意識。科恩指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對于英國民族意識的形成以及英國民族國家的產(chǎn)生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和意義。[11]156為什么?雖然亨利八世進行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在于婚姻,但最終卻推動了英國國家政權與基督教廷的決裂,擺脫了教皇的控制,并將教會置于國王的控制之下。英國宗教改革的結果是,“不是像中世紀那樣,國王要仰仗教會的支持來維護其合法性。現(xiàn)在,上帝被用來為國王的目的服務,而不是國王做上帝忠實的仆人。教皇作為連接上帝與世人間的中間人地位被排擠了,留下的空缺由國王來填補。于是,國王站到了上帝與世人之間,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出了人世之上,可以隨心所欲的解釋上帝的旨意了?!盵4]21這樣一來,王權取代了教權成為最高權力,也成為臣民效忠的對象。正如帕克斯曼所言,“在民族身份意識的發(fā)展過程中,英國國教的主要業(yè)績未必在于它宣布了什么主張,而在于它造成了什么可能性,我們有理由說英國國教的誕生等同于英格蘭的誕生。然而,這并不是說英格蘭人是埋頭奉教的國民。”[11]誠如帕克斯曼所說的那樣,宗教改革的最主要目的是政治性的,而非建構民族意識。那么這對英國民族意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又有什么影響呢?這需要回到當時英國的政治現(xiàn)實和社會結構。

當時的英國正處于封建社會時期,人的生存甚至人身、權利因土地而依附于莊園領主,莊園領主同樣依附于他的上一級,最終依附于國王。這樣一來,國王以土地為基礎的統(tǒng)治具備了現(xiàn)實的合法性。同時,英國是一個講究傳統(tǒng)的國家,建立在王族血脈基礎之上的國王權力亦得到了人民的認可?;谘y(tǒng)和事實上的統(tǒng)治,國王成為了國家和人民的雙重代表。英法百年戰(zhàn)爭把西歐的資源整合到了英法兩個國家內(nèi)部,促進了基督教帝國體系的衰落,并推動了以王權為核心的世俗國家的發(fā)展。國王基于戰(zhàn)爭的需要,需要把享有更多財產(chǎn)、富有的民眾整合到國家政治體系內(nèi)以保證戰(zhàn)爭的需求,這促使“王權和上層等級越來越使自身面向王國的領土性邊界內(nèi)的人民,以之為其力量的基礎”;同時,“人民……開始適應那個他們在其中獲得政治存在形式的王國結構?!盵7]178國王作為國家和民族的代表,把王權擴大的野心和民族維護自身獨立的要求融合在了一起,戰(zhàn)爭變得具有民族性,故而英法百年戰(zhàn)爭不僅僅是英國和法國兩個主權國家關于領土和大陸控制權爭奪的戰(zhàn)爭,也是英格蘭和法蘭西兩個民族的戰(zhàn)爭??傮w而言,發(fā)軔于宗教改革的民族意識經(jīng)過英法百年戰(zhàn)爭的洗禮,逐漸得以強化。

2.民族意識的鞏固:社會結構與政治結構變遷的雙重作用

科恩認為,英國的民族主義和英國人的民族意識是以自由觀念和普世主義為基礎的。[10]167彌爾頓也曾如是說:“我發(fā)現(xiàn)了一條獲得真正自由的道路,這條路就是被奴役的人民……是這個共和國的重要成員”[12]。每個人或者任何一個人的權利和利益,只有當他本人習慣性地去維護和爭取時,才能夠免于被忽略;同樣,民族的權利和利益只有人民不斷地去爭取時才能夠得以存在。英國民族意識的產(chǎn)生伴隨國家的世俗化發(fā)展而形成,民族意識的鞏固則伴隨著人民主權的形成而鞏固。

都鐸王朝的國王們?yōu)殪柟唐浣y(tǒng)治的合法性而利用民眾的集體性心理——民族意識,使得“民族”變得重要,并成為保障其統(tǒng)治合法性的工具。不過頗為意外地是,王朝的這一行為從客觀上來講為人民權力的擴增鋪平了道路。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遷,原有的社會控制結構體系搖搖欲墜,最終傳統(tǒng)貴族勢力及其權力逐漸式微,人民的權利和國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專制王權講究的是國王個人權力的至上性與獨裁統(tǒng)治,不會允許有其他權力單元分享其統(tǒng)治權力,國王與“民族”這兩者權力的結盟在打碎貴族勢力后必然面臨崩潰。國王必然會限制人民的政治活動以及相應的權力行為和權利訴求,而民眾在權利意識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也必然要求限制國王的權力,要求將國家的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或人民的代表——議會手中。同民族國家需要權力和自由一樣,民族共同體及其成員也需要權力和自由。因此在這一時期,民族國家的建設不同于前一階段的主權國家建構的表現(xiàn)形式,此時主要表現(xiàn)為國家內(nèi)部議會與國王的斗爭,民族國家的目標是實現(xiàn)議會至上。而英格蘭人民爭取自由權力的過程事實上就是民族形成的過程,這一過程通過內(nèi)戰(zhàn)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1642年8月,查理一世在諾丁漢聚集軍隊,宣布討伐議會叛亂分子,英國內(nèi)戰(zhàn)開始。內(nèi)戰(zhàn)反映了地區(qū)之間社會結構的差異,即代表封建勢力的國王與代表人民的議會之間的矛盾。王黨所控制的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較為落后,傳統(tǒng)的封建經(jīng)濟結構體系占據(jù)主導地位,封建貴族構成了主要的力量來源;而議會控制的東南部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較高,廣大的商人、資產(chǎn)階級、新貴族、城鄉(xiāng)中下層人聚居于此。究其實質而言,英國內(nèi)戰(zhàn)與英國經(jīng)濟社會結構的變遷息息相關。英國內(nèi)戰(zhàn)事實上是人民群眾和資產(chǎn)階級新貴聯(lián)合起來爭取權利的一場斗爭,即處于政治邊緣化的精英和廣大的人民群眾聯(lián)合起來實施反對君主的行為。隨著光榮革命的勝利,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普選權的擴大、選舉財產(chǎn)資格限制的取消以及年齡要求的降低,逐漸使得英國人民的政治權力得到了保障。

英國內(nèi)戰(zhàn)時期政治結構的變遷反映了在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結構變遷歷史背景下現(xiàn)代政治體系逐漸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折射出了現(xiàn)代政治的本質,即國家權力從君主主權逐漸走向人民主權。社會結構變遷的過程——國家的權力從貴族的手中轉移到君主手中最后再轉移到代表人民的議會下院手中,人民從徘徊于政治體系之外到能夠平等的享有政治權力,伴隨這個過程,普通國民的國家意識、共同體意識逐漸鞏固,這也即為民族意識的鞏固。

民族意識的形成本質上是一個全體人民擁有平等政治權力的過程?!懊褡迨怯蓚€人組合而成的,構成民族國家的個人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公民的民族性就等于公民權?!盵1]321人民享有政治權力必須首先處于政治體系之內(nèi)。在英法百年戰(zhàn)爭期間,為了實現(xiàn)戰(zhàn)爭的要求,向原本不繳納稅收的“維蘭”(即農(nóng)奴)征稅,雖然國王的目的在于增加收入以保證戰(zhàn)爭,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既然維蘭向國王繳納了稅收,這意味著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納稅群體而存在。因此,國家政治體系的最底層不再是以往的自由民而變成了維蘭階層。維蘭階層因向國家納稅進入了國家的政治體系,雖然更多的是一種義務,但還是享有一定的政治權利,維蘭也不再把自己視為與國家政治無關的群體而存在,民族意識的范圍得以擴大。

社會結構變遷不僅僅打破了貴族的傳統(tǒng)特權,讓人民平等地分享國家政治權力,意識到自己作為社會精英而存在,*格林菲爾德認為,英格蘭民族意識的形成關鍵在于處于政治體系外的“群氓”如何轉變?yōu)樯鐣尉ⅲ簿褪侨嗣裉幱谡误w系之內(nèi)享有國家主權。人民在進入政治體系內(nèi)部平等地分享了國家政治權力以后,便有了一種等價的國家認同觀念,即所謂的政治精英的特性,人們在本質上是同質的而不會關注在社會地位和階級方面的差異,而這種社會精英或者說政治精英的另一種表達就是民族特性。參見里亞·格林菲爾德 《民族主義:走向現(xiàn)代化的五條道路》(王春華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0年)“導言”第5、6、26頁。而且促成了貴族特性流向社會,造就了統(tǒng)一的民族風范和民族性格。在英國的傳統(tǒng)觀念里,貴族模式為社會行為和規(guī)范提供了一個標準,其騎士精神、獨立意識、主人意識、教育理念等為社會帶來了一種令人向往的生活理念;不僅如此,貴族式的教育模式和風范更是令人追尋,“追求貴族的生活方式和風度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新富的目標?!盵4]328然而,在傳統(tǒng)的社會體系下,貴族的生活并沒有向社會開放而是獨立封閉的。社會結構的變遷打破了這一封閉的現(xiàn)實,伴隨貴族階層在政治特權不斷消散和經(jīng)濟勢力逐漸衰落,越來越多的有產(chǎn)者或者官僚成為了新的貴族,貴族團體不斷擴大。貴族理念向社會流動不僅表現(xiàn)在部分人進入了貴族團體享有貴族理念和風范,而且也表現(xiàn)在貴族因財產(chǎn)等方面的需要逐漸與非貴族有產(chǎn)者的結合。新興的工業(yè)有產(chǎn)者雖然在擁有財富方面可能超越了傳統(tǒng)貴族,但在社會影響方面并沒有取代貴族而造就出一種新的社會生活理念或價值模式。新興工業(yè)有產(chǎn)者不得不依托于財產(chǎn)與經(jīng)濟狀況較差的貴族結合,以取得貴族血統(tǒng)和身份。“在這種互利的合作中雙方都得到滿足,而貴族精神在這種血統(tǒng)的交融中開始流向社會中下層,并以此產(chǎn)生了作為民族特征的英國紳士風度?!盵4]326這也成為英國民族意識與民族精神的顯著體現(xiàn)和表現(xiàn)。

威克利夫時期英語圣經(jīng)的使用和傳播,使得英國人逐漸脫離統(tǒng)一的天主教信仰和話語體系的控制,開始意識到自身的英國身份,逐漸形成了民族意識。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遷,貴族、鄉(xiāng)紳、自由民,甚至維蘭(即農(nóng)奴)社會地位的變化,英國人的民族意識進一步鞏固。更為重要地是,在講究傳統(tǒng)的英國,雖然貴族的社會地位不再如以前那樣顯赫,他們在國家權力結構體系中的作用也在下降,然而,向貴族風范看齊的社會風氣塑造了英國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也賦予了英國民族特性的重要內(nèi)容和社會聯(lián)系與團結的有機紐帶。

三、余論

從英國的民族國家建構中可以發(fā)現(xiàn),民族在國家建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民族概念本身就是通過政治經(jīng)驗、各種宣言與戰(zhàn)斗的積累而逐漸獲得加強的。”[13]民族對權力和領土的現(xiàn)實需求促使民族成員建構一個主權國家;而在國家建構的進程中,對既定領域下的人民主權以及人民權利的承認與保護是當代國家最基本的職責。民族和國家二者正是因為這種共同的元素緊密的融合在一起,英國的民族國家建構充分反映了這一特性。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開啟了基于領土的主權國家,國家的政治權限被劃定在特定的領土范圍以內(nèi),領土成為主權國家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英法百年戰(zhàn)爭所導致的英國戰(zhàn)敗,退守英格蘭等島嶼,客觀上促成了英國領土的有效統(tǒng)一,為英國民族國家的建構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空間條件,這對于當時歐洲四分五裂的現(xiàn)狀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歐洲大陸國家面臨著在與其他國家的長期戰(zhàn)爭中確定邊界的問題,而英國經(jīng)過百年戰(zhàn)爭以后事實上確定了領土邊界。同時,英格蘭通過對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的戰(zhàn)爭,進一步整合了國內(nèi)的勢力,實現(xiàn)了國家領土的統(tǒng)一,國家建立在一個相對確定的領土范圍內(nèi),并且對該領域享有主權。在斯圖亞特王朝時期,國王為了整合國內(nèi)權力,打破地方控制的現(xiàn)狀,通過建構一套為國王利益服務的官僚體系強化了中央集權,削弱了地方勢力。統(tǒng)一的權力體系和官僚制度建設,使英國國家建設遠遠走在西歐各國前面,這為英國成為近現(xiàn)代第一個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在當代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政府“絕不能建立在歷史的偶然事件和特權上,也不能建立在過去形成的制度和等級制度上,而應該建立在合理的原則之上?!盵14]近代權利政治觀主張國家應當建立在人民授權同意的基礎之上,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主權為人民所享有?!耙粋€人是由其人權賦予民族性(在一個民族中的成員資格)的”,*同①,第4頁。要成為民族的一員,必須在這個以民族為單位的共同體或國家內(nèi)部享有權利,而平等的人民權利是公民作為共同成員的資格保證。英國人民經(jīng)過長期的對外、對內(nèi)斗爭以及宗教改革,實現(xiàn)了公民的權利平等,促使國家的權力歸屬于人民和民族。而同一時期的歐洲各國,人民主權的實現(xiàn)遠遠落后于英國,作為民族國家典型代表的法國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才主張?zhí)熨x人權、平等、博愛、自由以實現(xiàn)人民的權利。英國是英吉利民族的國家,不僅因為人民享有了平等的政治權利,而且還因為英吉利民族生活在既定的、享有主權的國土范圍內(nèi)。民族的政治屬性和國民的公民屬性的重合促使英國的國家建構以民族爭取獨立和平等分享國家政治權力的方式進行,人們基于對權力的獲取產(chǎn)生共同的情感意識——民族意識。

民族意識的形成不僅僅表現(xiàn)在對權力的獲取上,而且也表現(xiàn)在國家主權上,主權標志著一個共同體的存在,代表著一個國家,并能夠得到其他共同體的承認。國家主權向世界宣示了民族的存在,民族意識的根源就在于維護國家主權獨立。這種強烈的共同體意識對于民族國家的建構是必須的,缺少民族意識國家往往會面臨著諸多問題,恰如在中世紀晚期,基督教在不能提供內(nèi)在的靈性統(tǒng)治時統(tǒng)一的神權政治體系走向崩潰一樣,必須要有一種內(nèi)在的意識來支撐這種新生的區(qū)域化的國家政權。在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民族意識成功取代了基督教的精神理念,促進了民族國家模式對基督教神權政治模式的取代。

當然,民族意識的形成是眾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譬如:語言、社會文化、社會結構等等。不論是語言的還是文化的因素都使民族意識為民族成員提供了一個聯(lián)系的紐帶,促使人們作為一個整體來實現(xiàn)對獨立主權國家以及平等政治權力的要求。因此,民族意識成為國家建構一個基礎性要素,尤其是在中世紀基督教政治體系解體的背景下,需要新的要素來整合人們的認同情感,民族的整合功能實現(xiàn)了國家建設需要。從這個意義來說,民族和民族意識成為國家建構的關鍵,國家的邊界——無論是國家的領土邊界還是國家的利益邊界——是以民族邊界的大小來決定的,民族承載著國家,兩者完全融合在一起。

英國民族國家建構的歷史過程是英國特定政治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境況結合的產(chǎn)物,并不能說明所有民族國家必須走同樣的道路。英國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過程說明,一個國家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語言以及特定的歷史條件都對民族國家的形成具有結構性塑造作用。換言之,現(xiàn)代世界的民族國家呈現(xiàn)出多種形態(tài)、面臨著多種問題,這與特定國家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語言以及特定歷史條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理解一個民族國家及其所面臨的問題,必然需要理解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民族國家形成的特定歷史過程等因素。理解民族國家及其問題,必然要有一個歷史的維度。

[1] 王軍.民族主義與國際關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 〔美〕海斯.現(xiàn)代民族主義演進史[M].帕米爾,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5.

[3] 蔣孟引.英國史[M].北京:中國社會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188.

[4] 錢承旦,陳曉律.在傳統(tǒng)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5] 〔美〕托馬斯·埃特曼.利維坦的誕生——中世紀及現(xiàn)代早期歐洲的國家與政權建設[M].郭臺輝,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 〔英〕霍布斯.利維坦[M].黎思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7] 〔美〕沃格林.中世紀晚期[M].段保良,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8] 葉普·列爾森.歐洲民族思想的變遷:一部文化史[M].駱海輝,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3:8-9.

[9] 〔英〕C.A.貝利.現(xiàn)代世界的誕生:1780—1914[M].于展,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70-71.

[10] Hans Kohn.The Idea of Nationalism: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M].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5.

[11] Jeremy Paxman.The English[M].London:Penguin,1999:100.

[12] Malcolm W.Wallance.Milton’s Pro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5:xi.

[13] 〔法〕吉爾·德拉諾瓦.民族與民族主義[M].鄭文彬,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5:9.

[14] 〔英〕休·希頓-沃森.民族與國家——對民族的起源與民族主義政治的探討[M].吳洪英,黃群,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8.

(責任編輯 王勤美)

2016-08-21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民族背景下的現(xiàn)代國家建構理論研究”(12CMZ001)。

黃其松(1976— ),男,四川自貢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學理論。 周天輝(1988— ),男,貴州遵義人,碩士。研究方向:政治學理論。

C954

A

1000-5099(2016)06-0060-09

10.15958/j.cnki.gdxbshb.2016.06.010

猜你喜歡
民族意識國王權力
貪吃的國王
好玩兒的國王
不如叫《權力的兒戲》
當當吃國王餅
國王的死敵
論當前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意識日益強烈對我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影響
中華民族追逐“復興之路”的歷史足跡
論老舍文學創(chuàng)作中民族意識的多重性表現(xiàn)
根植民族 與時俱進
權力的網(wǎng)絡
长宁区| 海兴县| 洪江市| 侯马市| 舟曲县| 贵州省| 上高县| 兴安盟| 东丽区| 云浮市| 库伦旗| 兴文县| 永康市| 南岸区| 永昌县| 外汇| 乌拉特后旗| 五指山市| 和政县| 鄂托克旗| 永安市| 永新县| 昆明市| 普安县| 合江县| 京山县| 平塘县| 夹江县| 龙川县| 安徽省| 邮箱| 彭州市| 龙南县| 新宾| 济南市| 梨树县| 兴安县| 垣曲县| 安图县| 洛宁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