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內容摘要】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也是高考的主要科目。由于地理課本知識點繁多并且內容略帶枯燥性,使學生對其望而生畏,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產生了一定的負面作用。因此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便擺在了我們每個高中地理教師的面前。我在課堂上引用了數(shù)字化資源教學方法,希望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數(shù)字化資源 ?課堂效率
高中的地理不再是學習各地的風景人情,而是將整個宇宙和地球環(huán)境作為切入點,帶領學生來客觀的認識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通過各個方面加強了學生對保護地球的強烈意識。但是其也存在了一定的枯燥性,加上大量的信息點需要學生去記憶,這使學生產生了厭倦心理,不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作為新課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師,我將數(shù)字化資源搬上了地理的課堂上,希望用現(xiàn)代科技來進行地理知識的傳授,借此降低地理知識的枯燥性。
一、巧設視頻,擺脫教材抽象束縛
高中的地理知識與初中相比較,更具深度性和廣度性,并且抽象性比較強。學生在課堂聽課中,難免會對很多的知識缺乏理解能力,但是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對學生的疑惑我并不能給予面面俱到的解答,導致學生將課堂上的問題帶到了課下,對學生的課后復習產生了阻礙。我在備課時,將所要講解的知識利用數(shù)字化資源進行了整合,將課本上的難點與重點知識融入進視頻中。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通過視頻的觀看,幫助自己理解課堂所學,擺脫了抽象思維的束縛,為課后的復習帶來了一定的幫助。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全球氣體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一課中,本課的重點是通過教材的講解使學生理解全球氣候變暖與人類的生活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雖然它與學生的生活并不遙遠,但是想讓學生真正的去理解去認識到本課的內容,還需要學生調動自己的抽象思維來進行配合。我在講課前通過數(shù)字化資源的搜索,將氣候變暖對人類影響的視頻進行了歸納整理,使學生們通過視頻的觀看,來感受本節(jié)課的內容。這樣做簡化了課堂上知識的難度,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沖擊,在大腦中迅速轉化為有用的信息,對課堂學習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
數(shù)字化資源的引用是當前地理教學中的一次全新的改變,它讓知識不再呆板的躺在課本上,而是鮮活的跳躍在學生的思維中,加強了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圖表并用,增強授課內容理解
數(shù)字化資源為高中地理課本的知識講解帶來了一定的輔助作用,它削弱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體地位,而是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在高中文科教學中地理知識是必修課程之一,地理知識的學習效果直接決定了高中學生的高考成績。因此,課本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繁多,內容略顯枯燥。傳統(tǒng)的地理課程學習中,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處于被動性,而數(shù)字化資源的引用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讓學生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一課中,學生需要對自然界中的各種災害帶來的危害進行了解,并通學習增強人類的行為活動與地球的關系的分析能力。單靠我的課堂上的講解,學生們只能在產生膚淺的認識,只是簡單的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聯(lián)。當我通過將各種知識進行歸納分類后,使用數(shù)字化資源教學法,將知識融入進圖片和表格中,通過程序的設計使二者交替進行放縮演示。學生們在圖表中增加了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減少了傳統(tǒng)課堂上對知識學習所用的時間。
科技的發(fā)展帶來了教學的變革,先進的科技擺在我們面前為我們提供了教學改變的載體,我們只有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創(chuàng)新才能讓數(shù)字化資源的利用更合理,將枯燥的課本知識進行有效的轉變,為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提高起到一定的幫助。
三、實景再現(xiàn),環(huán)保意識直達人心
高中的地理知識整體來說是以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作為主體,目的是通過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加強學生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環(huán)保意識。由于課本知識中需要記憶的部分較多,加上學生日常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加,使學生只是對地理知識作為一門考試的必修課程來進行學習,頭腦中對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并不是特別在意,學生們甚至會認為保護環(huán)境與自己毫不相干。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在課堂上刻意將數(shù)字化資源中的關于保護環(huán)境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和創(chuàng)設,通過課堂上的播放,使學生們直面現(xiàn)實,在心里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思想。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人類面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一課中,我并沒有直接枯燥的講解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這樣的講解只會讓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看成是一種學習的信號,只是選擇重點的知識點進行記憶而根本不會去形成愛護環(huán)境的思想,這與高中地理教育的宗旨相違背。我在數(shù)字化資源中將一些關于環(huán)境破壞的圖片和視頻進行了整理,與自己的講課進行配合。每張真實的現(xiàn)場實景圖,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了心靈的震撼,使其在心里自主的形成了“我要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數(shù)字化資源的產生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也是教學方式方法的一次重要改革。作為新時代下的高中地理教師,要清醒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為學生授業(yè)解惑并不是最終目的,還要思考怎樣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用自己手中的粉筆為學生勾勒出美好的前程,讓自己無愧于那兩個字——老師。
【參考文獻】
[1] 楊佩芳. 淺談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J]. 新課程,2010(01).
[2] 周冬云. 多媒體技術帶來了地理教學的春天[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04).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