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芬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引導學生基于直接體驗,通過自主活動,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以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課程。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一般沒有現(xiàn)成的教材,因此教師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選題。筆者認為,選題遵循“四化”的原則,能體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促使學生健康發(fā)展。
一、選題生活化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探究課題或問題。因此,課題的選擇一定要生活化。
筆者曾經(jīng)上過“去污”主題的綜合課。為什么定這個題目呢?因為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會把衣服弄臟,于是用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些場景:有的吃飯時衣服上沾滿了油漬,有的寫字時衣服上沾滿了墨漬……上課時,教師播放了這些場景。怎樣把污漬去掉?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肥皂、洗衣粉,可教師偏偏沒有帶這些物品。怎么辦?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積極嘗試用新的物品去污。洗洗刷刷中,課結束了。學生非常有成就感,回去后還迫不及待地把學到的方法告訴了爸爸媽媽。
由于這節(jié)課的選題生活化,上課的過程也生活化,因此這節(jié)課受到了學生的喜愛。
二、選題簡單化
怎樣做才是簡單化?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一位教師確定了一個選題——“健康”。大家覺得這個選題簡單嗎?很顯然不簡單,因為“健康”的范圍太大,太寬泛,這樣宏觀的題目讓人無從下手。就算下手了,也不是一節(jié)課、兩節(jié)課可以上完的。因此,我們可以簡單點,變成“合理膳食”;再簡單點,變成“你的早餐健康嗎”;還簡單點,變成“飲料大PK”。
再比如,不少教師在綜合實踐課上喜歡上“環(huán)?!钡膬热??!碍h(huán)?!币彩且粋€寬泛的話題,往大處說,可以涉及到大氣層的破壞、全球變暖等,往小處說,可以涉及到班級內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教師盡量縮小題目的范圍,每節(jié)課力求解決一兩個方面的問題,課堂教學才不會漫無邊際。
三、選題整合化
所謂整合化,就是教師要把握住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性,不要把它上成語文課、數(shù)學課,或者其他什么課。
前不久聽過一節(jié)關于圖形變化的綜合課。開課時,感覺教師把這節(jié)課上成了數(shù)學課??墒窃酵舐?,就越覺得不像數(shù)學課了,因為教師融入了大量的其他學科的知識。最后,教師要求學生為組合的圖畫配成語。學生興趣盎然,絞盡腦汁地完成了任務。一節(jié)課過得非常充實,非常愉快。這正體現(xiàn)出了整合之美。
四、研究特色化
特色化在這里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結合學校的特色,二是結合任課教師的特色,三是結合學生自身的特色。長征小學是以“長征文化”為辦學特色的學校,筆者據(jù)此設計了“尋訪紅色足跡”“解讀新時代的長征精神”系列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由于設計的內容與學校的辦學特色完全吻合,二者起到了相互補充、相互提升的作用。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也在活動中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所謂“選題四化”,只不過是筆者概而言之,其實并不詳盡,還可以總結出五化、六化等。歸根結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選題要以學生的需求為原則,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這樣,綜合實踐活動課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他們的個性才能在課堂上飛揚。
(作者單位:武漢市硚口區(qū)長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