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華
(南京師范大學 學生工作處,江蘇 南京 210023)
?
網(wǎng)絡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體間性研究
孫茂華
(南京師范大學 學生工作處,江蘇 南京 210023)
網(wǎng)絡等新型媒體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從主體性哲學研究到主體間性哲學研究的時代轉向,為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實踐提供了新的理論范式。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性,必須揚棄教育者與受教者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的“主客體”關系,在主體間性哲學觀的指導下,構建“主體(教育者)—主體(受教育者)”的互動交往關系,實現(xiàn)4個方面的轉向:即師生關系:從“霸權”走向“對話”;教育理念:從“教條”回歸“生活”;教育方式: 從“灌輸”走向“互動”;教育目的: 從“預設”走向“生成”。
網(wǎng)絡;核心價值觀教育;主體間性;轉向
傳統(tǒng)的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現(xiàn)為“主體—客體”的單向活動,側重于主體對客體的改造、塑造、征服,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網(wǎng)絡作為新型信息平臺,以其特有的開放性、自由性、多元性等特點迅速成為校園內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在改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的同時,也改變著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體關系。
我們知道,歐洲啟蒙運動以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確定體現(xiàn)為主體性哲學。隨著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和發(fā)展,主體性日益顯露出片面性,消極作用突出。在人與人的關系上,把他人當作客體,當作利益關系中的對象,不可避免地導致人與人的疏遠化,這就是薩特說的“他人便是地獄”。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又稱交互主體性,是現(xiàn)象學、解釋學、存在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的重要概念,它是對主體性哲學的反撥和發(fā)展。[1]與主體性哲學不同,主體間性哲學則消除了主客二元對立,把存在確定為自我主體與世界主體的交往、融合。主體間性哲學揭示了本真的存在,即不是人的自我膨脹和對世界的征服,而是人與世界的和諧共處才能獲得自由。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只有把他人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主體,而不是當作異己的客體和利用對象,才能通過交往、對話、理解、溝通建立自由、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樣,只有把自然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主體,而不是當作異己的客體和索取的對象,才能通過交流、體驗而建立自由、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也認為交往是一個普遍的總體性范疇,并把交往分為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交往實踐觀是馬克思揚棄了關于實踐觀點的二元對立的理論產(chǎn)物,是馬克思的基本方法論之一。網(wǎng)絡時代,將主體間性理論、交往實踐觀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助于反思傳統(tǒng)的把學生當作客體的教育模式,讓受教育者與教育者處于平等地位,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xiàn)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在價值目標上的統(tǒng)一。
網(wǎng)絡作為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產(chǎn)物,是一種開放的、互動的平臺。同傳統(tǒng)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比較,它具有超越時空性、開放共享性、平等交互性、虛擬現(xiàn)實性等特征。
(一)網(wǎng)絡信息的“去中心化”有利于主體間性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的建構
網(wǎng)絡時代,人與人的交往通常具有匿名性、虛擬性,這種信息來源的“去中心化”使得高校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權威者的形象逐漸被模糊和邊緣化,話語權優(yōu)勢受到?jīng)_擊,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文化慢慢失落,這種深刻變化打破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對教育過程的設置和對信息與知識的壟斷,使主體之間變得更加自由和平等。交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邏輯起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交往是影響人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是人類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發(fā)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fā)展”。[2]交往不但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作用的手段,而且是人普遍的存在、發(fā)展方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作用在于促進人的發(fā)展,但離開交往的發(fā)展是不可想象的?!皼]有交往,教育關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動便不可能產(chǎn)生,一切教育不論是知識教育還是品德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實現(xiàn)的?!盵3]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人的交往方式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對象是現(xiàn)實的活生生的人,這就決定了在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中用對待“物”的那種主體改造客體的“主-客”模式來對待人是不合理和不科學的。對象化活動是“主-客”關系,交往活動則適合用“主-客-主”的主體間性模式加以描述。確切地說,交往實踐觀視域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也就是師生之間結成的是“教師-教育資料-學生”的關系。交往實踐的“主-客-主”主體間性結構關系反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方面,體現(xiàn)為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是通過交往實踐活動對外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選擇和內化,并在此基礎上改造主客觀世界的過程。
(二)網(wǎng)絡的交互性有利于實現(xiàn)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價值生成
在本質上,核心價值觀教育交往實踐活動是一種以人的精神世界為對象的特殊的精神性交往,指向的是人的精神生活層面,其直接目的在于培養(yǎng)人的獨立人格和完滿的精神世界。網(wǎng)絡這一技術空間與虛擬存在為主體間的互動與交往提供了更為理想的交流載體與空間環(huán)境,為主體之間提供了適恰的溝通平臺,主體之間可以自主參與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傳播,使得主體間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交互成為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的“面對面”交流方式相比,網(wǎng)絡上“背對臉”式的交流把在現(xiàn)實社會中不敢說出來或說不出來的話表達出來,打破了“沉默螺旋”現(xiàn)象,交流更加開放,更有安全感。與傳統(tǒng)的“面對面”交流方式相比,這種在虛擬世界中“背對臉”式的交流更受學生的歡迎。此外,網(wǎng)絡世界中,每一個用戶都是潛在的寫手和信息傳播者,他們隨時隨地將身邊發(fā)生的新鮮事和自己的最新動態(tài)通過手機或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發(fā)布。對于大學生而言,網(wǎng)絡平臺的開放性、平等性、共享性大大增強了他們對教育內容選擇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交往目標來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生成性交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交往實踐活動中,通過建構主體與主體的交往實踐關系,促成了個體的獨立個性和人格的生成。在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中,通過教育主體之間的相互交往,個體能很大程度上認識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個性和獨立人格得以生成和發(fā)展。因此,從交往類型來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屬于雅斯貝爾斯所言的“人與人精神的契合。[4]
網(wǎng)絡時代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體間互動交往實踐總是在一定的教育環(huán)境中展開。虛擬環(huán)境是網(wǎng)絡核心價值觀教育互動交往實踐的載體和舞臺,它為主體間提供各種能夠影響互動交往的各類信息、話題與知識,雙方在特定的場域里,借助數(shù)字符號實現(xiàn)平等交往。主體間性哲學視閾下的網(wǎng)絡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求主體之間在互動交往中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立場和話語體系,通過彼此交流與溝通,從而使師生雙方既堅持真理,又傾聽彼此的觀點,通過師生雙方智慧共建、共享知識、意義生成、情感共鳴、精神覺醒的過程,在相互交往與共同實踐中實現(xiàn)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統(tǒng)一,從而促進主體間核心價值觀的和諧共生與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
(一)師生關系:從“霸權”走向“對話”
康德說:“人人為一目的,不可視為手段。我和‘他我’是相似的、相依的。我們不僅僅是認識和被認識關系,而且是互識與共識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我’和‘你’的關系?!盵5]網(wǎng)絡時代的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種主體間性活動過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是平等的“主體——主體”關系。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中,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感情、內心體驗、生活追求、獨特性、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者要改變傳統(tǒng)主體性教育的支配式的思維方式和態(tài)度,視受教育者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從平等的“我”和“你”的關系角度出發(f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情感和智力。要鼓勵受教育者表達個人意見,善于解讀受教育者的網(wǎng)絡個性表現(xiàn)和捕捉受教育者思維的火花,在互相影響、討論、了解、激勵的基礎上,澄清、提示和幫助受教育者進行思考,將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幫助解決受教育者的實際問題,構建雙方真誠、信任的關系和深厚的情感基礎。對話是主體間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紐帶。網(wǎng)絡時代主體間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覆蓋了以往單向度的教育模式,強調的是雙主體或多主體之間的對話與交往。正如保羅·弗萊雷所說,“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6]在網(wǎng)絡時代,價值觀教育是師生主體之間通過交互性交往達到主體間的精神溝通和情感共鳴。這就要求教育者一定要善于利用新媒體營造自由的交流場景,開創(chuàng)新媒體時代交往實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模式。
(二)教育理念:從“教條”回歸“生活”
教育是由生命活動構成的,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本質是提升生命,教育生命機制的核心是人的學習和思維的本能,教育者的任務是認識和依托這種本能,提供引導和啟迪創(chuàng)造性活動、創(chuàng)造性人生、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教育在于激揚生命,而不是控制生命。傳統(tǒng)價值觀教育同生活疏離,進行教條的、抽象的、原則規(guī)范的灌輸與說教, 過于強調政治性目標、忽視了人的情感、價值和美德等方面的發(fā)展。網(wǎng)絡社會里主體人是需要性和匱乏性的存在,主體間互動交往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主體間互動交往的水平和層次, “真正的人的需要是指那些符合人性、有利于增強人的本質力量和鞏固人的主體地位的需要?!盵7]在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動只能作為引發(fā)受教育者覺悟的前提和條件,而教育目標能否得到最終的落實, 關鍵還是要看受教者對教育內容接受效率的高低。也就是說,要提高受教育者對社會主體核心價值體系內容的接受效率, 必須將教育內容回歸現(xiàn)實生活,要從受教育者關心的熱點話題出發(fā),結合受教育者的愛好、特長,尋找共同話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活躍交談氣氛,調動受教育者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受眾的想象力。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 “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盵8]網(wǎng)絡時代的核心觀教育要促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一你”關系, 教育內容回歸社會生活,要寓核心觀教育于知識文化活動的傳授之中,增加網(wǎng)絡互動交往中的知識與觀念的輸入量和輸出量。
(三)教育方式: 從“灌輸”走向“互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回歸生活,意味著教育的理論環(huán)節(jié)向現(xiàn)實環(huán)節(jié)回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樣都是學習者,師生借助各自的表情符號(身體、行為、姿態(tài)、聲音、事件)、教育資源等進行精神對話和交往互動。正是這種全方位的交往使得交往雙方在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認可、相互理解的關系中不斷重構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情感和觀點,從而實現(xiàn)人對人的主體間性交流活動。與傳統(tǒng)的顯性灌輸式教育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滲透式教育,是把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圖滲透在校園環(huán)境以及日常生活中,而不像傳統(tǒng)灌輸式教育那樣直接作用于學生。網(wǎng)絡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一方面要突出強調教育的主體間性,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借助豐富的載體將隱含的價值觀教育內容滲透給學生,使之在不經(jīng)意間收獲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形成踐行的習慣。網(wǎng)絡等新媒體的普及和快速發(fā)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載體,通過微博、微信、短信、手機報、校園網(wǎng)站、校園BBS等網(wǎng)絡為載體的新媒體的大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慢慢滲透給學生,走向與學生的“情境對話”,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相互的言說與傾聽中,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精神和意義的分享,從而使大家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精髓,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過程中的交往互動、“自然之我”的交流。
(四)教育目的: 從“預設”走向“生成”
教育目的實質是預設性和生成性的統(tǒng)一。預設性指教育者對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過程的事先計劃,是保證教育活動有序進行的必要條件;生成性指教育者根據(jù)具體的教育情境調整教育內容、方式、過程, 彰顯教育者的靈活性。傳統(tǒng)高校思想教育主要采取課堂教學,是以信息的可控性為前提的線性縱向的傳授,具有明顯的單向性和預設性。而網(wǎng)絡等新媒體則是動態(tài)開放的,強調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知識”為中心,學生要求平等互動而不是單方面地接受灌輸。在網(wǎng)絡情景下,師生可以利用新媒體第一時間表達意見,在交往中自主接受信息,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學相長。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內容、行為和方法來實現(xiàn)交往雙方的實時互動和交流;學生還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群聊等,主動參與到信息的提供和傳播中,實現(xiàn)即時的交流和互動。因此,網(wǎng)絡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過程中,要盡可能采用討論式教學、問題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 給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討論、辯論、爭論, 創(chuàng)設課堂中的生成資源,為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創(chuàng)設條件。所謂“教學無定法、貴在得法”。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師要擬出不確定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依學生之“動”而教,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狀況,讓學生發(fā)揮主體性,在師生信息、情感、思維的交流與碰撞中、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1] 張耀燦,等.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9.
[2] (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央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9.
[3] 盛建軍,何茂昌.新媒體時代交往實踐觀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4).
[4] 劉永哲, 王麗.主體間性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轉向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3(2).
[5] 張陟遙.大學生思想認知特點與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淺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3).
[6](巴西)保羅·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M].顧建新,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34.
[7] 易鵬,魯寬民.主體間性哲學視閾下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xiàn)[J].求實,2013(7).
[8] 胡曉風,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159.
(責任編輯:杜紅琴)
A Study of Intersubjectivity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Education in the Network Age
SUN Mao-hua
(Student Affair Department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While new media such as the network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education, the turn from the study of subjective philosophy to intersubjective philosophy has been a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 for vivid practice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educ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 system more effective, the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or and educatee must be discarded,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tersubjective philosophy,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subject (educator) - subject (educatee)" shall be constructed in which turn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can be realized. That is, form a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from "hegemony" to "dialogue", develop an educational concept from "dogma" back to "life", use an education approach from "indoctrination" to "interactive" and set an education purpose from "presupposition" to "generation".
network;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tersubjectivity; change
2016-10-21
2015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模態(tài)傳播的深層次研究”(項目編號:2015SJB128);2015年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重點項目“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多模態(tài)研究” (項目編號: 15FYHZD08);南京師范大學2015-2017年度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多模態(tài)研究”(項目編號:DS2015C006)。
孫茂華,女,南京師范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副教授。
G641
A
1008-2603(2016)06-0116-04
● 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