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莉
孫雙金老師的課,總是讓人萬分期待。因為孫老師每次都給我們奉上名副其實的文化盛宴。
容量大,視野寬,主題教學,自建課程是孫老師的特色。
孫老師主張通過主題閱讀、群文閱讀、自建課程來加大教學容量,提升思維含量,提高教學效率。
佩服孫老師的高瞻遠矚與教育情懷,孫老師覺得像李白這樣的國學之寶,中華文化之光,應該讓更多的孩子親近,走近李白、欣賞李白、崇拜李白。于是,孫老師用一個個鮮明的主題,精心挑選,分類重組李白的各類詩作,建構出這一系列的孫氏李白課程,開創(chuàng)小學語文界創(chuàng)建個人特色課程的先河。
課堂上,孫老師讓學生了解到李白“酒仙”雅號的由來——作詩、言志、消愁、會友;體味出李白五味雜陳的人生況味——得意時盡歡,失意時長醉,交友時隨性。讓學生從中得到文化的滋養(yǎng),享受思維的樂趣。
情意濃,技藝高,智慧多,情智雙生,點石成金是孫老師的特長。
1.以情動情,激活點燃。
孫老師是煽情高手,他以生動故事激趣,用感情朗讀入情,用賞識鼓勵生情。所謂情動而辭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上來了,思維被逐步激活,學習的火花就產(chǎn)生了——與李白同悲共喜,與學友互助共學,與老師漸行漸近。
2.設疑促思,解疑練能。
孫老師以美酒為線索,用問題導學,讓學生在一個更廣闊,更多維的閱讀空間去認識李白,品味經(jīng)典,感悟人生。
(1)讀《清平調(diào)》之三,君王為何“笑”?誰消解了君王的“恨”?
(2)讀《南陵別兒童入京》,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讀出李白什么心情?
(3)讀《月下獨酌》,討論:你能概括出李白喝酒的理由嗎?
根據(jù)這樣的研讀線索,學生就在解詩情悟詩意的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練習表達,由此感受李白的瀟灑不羈,領悟李白的悲歡憂愁。
3.順學而導,巧點妙撥。
學本課堂,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不能缺位。順學而導,巧點妙撥。這是孫老師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
孫老師善于以欣賞的眼光,贊美的話語去激勵學生自由表達,個性發(fā)現(xiàn)。例如理解“誰消解了君王的‘恨’”,孫老師順勢借用兩位學生的理解,就是完整答案。
孫老師懂得適時提供相關資源,以激活學生的閱讀與生活儲備,讓學生自主建構,讀懂隱藏的意義。如《南陵別兒童入京》,孫老師提供典故《會稽愚婦》以助討論:李白離家赴京為官最應該與妻子道別,為什么詩題和詩中只寫和年幼的兒女告別呢?學生相繼說出了五個理由,作出種種獨到獨特的設想和推測,讓人捧腹,更讓人驚艷——從他們有理有據(jù)的觀點說法中,誰能說天真的孩子不理解成人復雜的世界?小學生的理解力、洞察力和想象力真的不容小覷。
孫老師喜歡在學生想不深悟不透的地方作點撥,以促進學生新的增長。在理解《將進酒》中李白的復雜情感時,孫老師不失時機地梳理、補充、完善學生的不流暢、不規(guī)范、不全面的表達,同時不忘有效啟發(fā)和提升學生的認識:其一,李白為自己的不得志而愁,為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而愁,為自己后半生的前途而愁。其二,李白看見國家日漸衰敗,還為國家的命運而愁。這樣為個人命運擔憂,為國家前途憂愁,就是“萬古愁”!
讓學生在潛心會文中生“智”,在質疑解疑中生“智”,在互相討論中生“智”,這就是孫老師的教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