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苒
每次觸及名師課堂,看到課堂的熱鬧非凡,聽到學生的妙語連珠,筆者總是心生敬意。但回首自己的課堂教學,“孤獨”感油然而生:無論筆者如何激情澎湃,學生們的默默無聞總是如一盆涼水澆滅了筆者心中的激情。筆者不禁在想:為什么平時不活躍的一群孩子,在名師的課堂上卻像變了個人,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為什么名師有如此大的“魔力”?
古詩課堂教學中,名師總會在涉及古詩主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設置語境,讓學生身臨其中,從而讓學生更容易揣摩體會文本的真正含義。下面援引王崧舟老師的《楓橋夜泊》一課的教學實錄片斷:
師:此情此景,張繼最希望誰來陪伴他?
生:鐘聲。
師:也是一說。來,誰?
生:我覺得是他家鄉(xiāng)的親人。
師:他的親人,比如他親人當中的——
生:父母。
師:父母。再比如他親人當中的——
生:妻兒。
師:妻兒。再比如他親人當中的——
生:長輩。
師:長輩。是啊,孩子們,他多么希望有他的父母相伴,有他的妻兒相陪。但是,漫漫長夜可有父母陪在他的身邊?
生:沒有。
師:在這里只有——誰來讀?
生:江楓漁火。
師:讀整首詩,在這里只有——
生: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師:是的,沒有父母相伴,在這月落烏啼的夜晚,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妻兒能夠和他相伴,但是在這里卻只有——
生:(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師:這里只有月落相對烏啼相對,只有江楓相對漁火相對,只有霜天相對鐘聲相對。大家想一想這一個“對”字,對出了張繼心中的無限——
生:凄涼。
師:凄涼。無限——
生:悲傷。
師:悲傷。無限——
生:孤獨。
師:孤獨。于是這樣一份情懷難以托付,于是情動于中而辭發(fā)于外,于是《楓橋夜泊》這首詩誕生了。
王老師在這個片斷中,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張繼最希望誰來陪伴他?這個問題是老師在古詩文本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了新的語境,讓學生猜想“張繼希望誰來陪伴”。學生眾說紛紜之后老師再將話鋒一轉——張繼無人作陪,進而突出了古詩的詩眼——“愁”。這實際上是在引導學生對古詩含義的理解。
執(zhí)教者從古詩文本出發(fā),創(chuàng)設詩文之境,學生不再為枯燥難懂的詩句發(fā)愁,不僅積極愉快地融入了課堂,更是學有所得。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價值不僅在于給人以藝術的熏陶,更能啟迪人的思想。盡管它與白話文大相徑庭,但有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名師恰恰在課堂教學中對這些資源進行了充分挖掘,在課堂上進行了巧妙的遷移——
師:你不知道“靜”嗎?找不出來了?我覺得這里“不靜”啊,你看“時聞折竹聲”,竹枝不停在響,怎么叫“靜”呢?
生:不是的,這里寫著“時聞”,“時聞”應該是隔一段時間再來的,不是經(jīng)常的。
師:隔一段時間才來的,“咯吱”,斷掉了;“咯吱”,斷掉了……你說還“靜”嗎?
生:很寂靜的,連很輕微的折斷的聲音都能聽到,說明這是很靜的。
師:竹子折斷的聲音響不響?
生:響。
師:“嘩啦嘩啦”的?竹子折斷的聲音是很輕微的,連這么輕微的聲音都能聽到,這就是反襯出外面——
生:很靜。
師:對呀,這叫“反襯”。我們說教室很靜,靜到什么程度?
生:(七嘴八舌)一根針掉下來都聽得見。
師:對呀,一根針掉到地上聲音輕嗎?輕。這個聲音你都聽得見,說明教室怎么樣?靜?,F(xiàn)在夜雪靜不靜呢?靜,靜到那細小的竹枝折斷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突出了一個“靜”字。
以上這個教學片斷出自薛法根老師的《夜雪》,可以看到,薛老師是以本首古詩理解過程中的其中一個關鍵點——“靜”為著力點。并著重突出了“反襯”這一寫作手法。接著,薛老師創(chuàng)設了“教室很靜”這一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語境,學生也有話可說。學生在這一簡單語境中,通過言語實踐對“反襯”的寫作手法進行了理解與應用。
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相關的生活之境,學生樂于參與,也敢于參與,他們對古詩的理解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交流還是寫作,都是以白話文為主,鮮少出現(xiàn)文言文。因此,古詩教學若還是以詩論詩,學生們肯定會陷入面面相覷的境地。而讓學生以白話文的形式對古詩進行續(xù)寫、改寫、想象,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言語實踐活動方式。
師:想一想,那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些什么?拿起筆,在書的空白的地方,展開你想象的翅膀,寫一寫,請用“張繼啊張繼”開頭。
(生寫,師巡視。)
師:好,孩子們,請把筆停下。月落烏啼,江楓漁火,就在張繼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時候,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悠悠傳來,那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
生:張繼啊張繼,你不要再悲傷了,我愿陪伴你度過這漫漫長夜。
師:善解人意的鐘聲啊!那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
生:張繼啊張繼,別再憂愁,別再煩惱,回家去吧。
師:回家去吧,那里有你的父母,那里有你的妻兒,回家去吧。那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
生:張繼啊張繼,你為何苦惱?什么使你苦惱?
師:多么好奇的鐘聲啊!那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
生:張繼啊張繼,你是不是在思念你的家鄉(xiāng),思念你的父母,思念你的妻小,思念你的親人?
王崧舟老師在《楓橋夜泊》一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語境:“那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些什么?”通過前期的教學鋪墊,學生已經(jīng)充分理解了古詩的主旨,再加上學生寫作時是以白話文為寫作用語,學生寫起來自然是有“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之勢。白話之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要求學生要充分理解古詩主旨,更要求老師創(chuàng)設的語境要簡潔明了、讓學生有話要說,因此,白話之境更多的是對古詩文本的一種升華。
在筆者看來,詩文之境、生活之境、白話之境的創(chuàng)設,其目的都是在古詩與學生的理解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學生會更樂于參與古詩的研讀與學習。但是,筆者從名師課堂中探索出的“語境創(chuàng)設”只是促進課堂言語實踐活動更有效的方式之一,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才能使課堂言語實踐活動更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