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林
◎張慧敏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南長沙 410083)
治理視野中的城市基層管理改革:問題、悖論與出路
◎吳曉林
◎張慧敏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南長沙 410083)
大國治理的基石在基層。近年來,隨著城鎮(zhèn)化的迅速推進,各地陸續(xù)進行城市基層管理改革。但是,在改革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缺陷:在范疇上,基層管理被狹隘地界定在社區(qū)層面;在結構上,存在“強政府弱社會、黨的作用未擺正”的誤區(qū);在機制上,存在“社會管理行政化”和“服務外包簡單化”的局限。由于理論預設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非對稱性,城市基層管理凸顯出“主觀減負與長期增壓、小政府主張與弱社會現(xiàn)實、賦權社會與權力回旋”等三重悖論??傮w而言,當前的城市基層管理改革凸顯出“問題導向”的特征,未觸及治理的根本,特別是在社會賦權方面缺乏戰(zhàn)略布局。未來改革的出路在于:跳出社區(qū)談基層,做好頂層設計與底層設計的銜接;培育社會力量、擺正政黨位置,完善基層管理的結構;正視賦權社會,推動城市基層管理社會化。
城市基層管理;基層治理;城市治理
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我國城市基層形成“單位制為主、街居制為輔”的管理體制,大多城市居民被吸納進單位體制,其他人則由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管理。改革開放以后,單位制逐漸解體,我國城市基層管理面臨新的挑戰(zhàn),街居制成為城市基層管理的主要體制。但是,隨著城市規(guī)模和居民人口數(shù)量的遞增,公共事務激增,為城市基層管理帶來新的變數(shù)。從1978年到2015年,我國城市化率從18%增長到56.1%,城鎮(zhèn)居民從1.72億人增長到7.71億人。街道辦和居委會面臨的管理壓力日益增大,相應的職責日益超出原有的規(guī)定。在這種背景下,城市基層陸續(xù)開展兩輪管理改革。第一輪改革由上海和北京發(fā)起,確立“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增加街道辦的職責。這種改革隨后于1999年由民政部在全國推廣,雖然擴大了街道辦的責權,確立了街道辦在基層治理的主體地位,但是基層管理事務工作量巨大的情況仍未有效解決。與此同時,城市基層管理范圍日益擴大,部分領域成為基層管理的“盲區(qū)”。為應對挑戰(zhàn),部分城市開始探索新一輪的基層管理體制改革,這一輪改革的特點以“局部實驗”為主,涌現(xiàn)出“街道社區(qū)化”“行事分離”“黨政組織下沉”“公益創(chuàng)投”等模式,相應地顯示出政府與社會分離、社會組織參與治理的進步性。唯其不足的是,這些改革仍然范圍有限,還未上升到區(qū)域或國家層面。而且,行政支配的邏輯仍然凸顯,社會力量缺失、居民參與不足的問題仍未解決。那么,城市基層的管理為何還存在種種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應該朝著何種方向轉型?這些問題需要重新思考?;仡櫦韧难芯浚瑢W界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還存在相應的不足,具體在于:
(一)相應的研究扎堆于社區(qū)治理,將城市基層管理等同于社區(qū)治理
以中國知網(wǎng)收錄的文獻為例,國內對城市基層治理的研究,有一半以上是以社區(qū)為研究對象。大多學者將基層治理范圍縮限至社區(qū)的狹小層面,他們認為社區(qū)行政體系是城市基層管理的主要支柱[1],因而主張以“社區(qū)制”為制度載體[2]推進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提出創(chuàng)建更小的社區(qū)來提高公民參與基層管理[3]、建立基于社區(qū)的基層治理網(wǎng)絡[4]等主張,社區(qū)服務、社區(qū)協(xié)商等均成為推動城市基層治理創(chuàng)新的關鍵點。為數(shù)不多的學者提出,基層管理的參與范圍應由單一的社區(qū)向多個社區(qū)和更廣泛的區(qū)域一級擴展[5]。實質上,將城市基層管理等同于社區(qū)治理,局限城市基層的范圍,不利于把握城市基層的整體性和有機性。
(二)學界還缺乏對城市基層管理的一般性知識供給
相關研究停留在分析國內外經(jīng)驗以及具體的實踐領域上,缺乏對治理結構和過程的普遍性共識。國外學界在融合多元論和精英論的基礎上,產(chǎn)生城市政體論[6],該理論認為任何單一的力量都不可能推動城市的健康發(fā)展[7],城市政體受到政府機器及商業(yè)企業(yè)的共同作用[8],政府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非正式合作也被稱為治理聯(lián)盟[9]。同時段的城市治理理論開始從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中尋求新的出路[10]。但是,上述理論要么是美國城市政治經(jīng)濟的一種抽象化身[11],要么建立在西方地方分權和自身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基礎之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不宜過度夸大。相應的,國內學界對城市基層管理的研究還未突破從單位制到社區(qū)制的“歷史轉型論”[12],現(xiàn)實研究則體現(xiàn)出聚焦具體領域的碎片化特征,既缺乏對城市基層總體的判斷,又缺乏中觀、宏觀層面的理論觀照。
總體來看,國內外研究尚未明晰城市基層各主體在治理中的不同作用[13],城市基層管理研究未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對管理結構、主體責任、管理過程缺少深入研究。本文將在治理理論的指引下,集中在國家社會關系的范疇內,分析我國城市管理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結合實踐發(fā)展,找出改革中實踐與理論的誤區(qū),提出我國城市基層管理改革的方向。
(一)基層改革局限于社區(qū)范疇
如上所述,學界對基層管理的理解過于狹隘,扎堆于社區(qū)治理。與此相應,實務界的改革也大多集中在社區(qū)領域,似乎陷入以社區(qū)為軸心的誤區(qū)。社區(qū)自治被認為是一種節(jié)省管理成本的更優(yōu)模式[14],從而成為基層管理的核心和目標。事實也表明,20世紀末“兩級政府、三級管理”體制的確立,主要是確立街道辦社區(qū)治理的核心地位,繼而增加居委會的職能;第二輪改革中出現(xiàn)的各類探索,也主要是在社區(qū)層面做文章。例如,沈陽模式確定社區(qū)組織的法定地位,將社區(qū)自治作為其主要特點來尋求城市基層管理的變革[15];江漢模式通過社區(qū)層面的三輪改革來進行城市基層管理改革;寧波模式、鹽田模式、南山模式等也都是著眼于社區(qū)層面的改革;在城市基層協(xié)商民主實踐領域中,近七成案例集中在社區(qū)層面[16]。
實際上,城市基層在范疇上不僅包括社區(qū),還包括街道辦、區(qū)政府(包括未設區(qū)的城市政府)層級?,F(xiàn)有的理論與實踐,將其聚焦于社區(qū)有失全面?!熬蜕鐓^(qū)而言社區(qū)治理”已經(jīng)不易,“就社區(qū)而言基層治理”更加困難。
(二)管理結構存在失衡的缺陷
要理解城市基層管理,必須很好地了解其結構與過程。盡管中央要求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城市基層管理的結構仍然存在明顯的缺陷。
1.強政府弱社會。20世紀80年代后,相關研究日益認識到,政府與社會要相互影響、相互控制[17],政府與社會雙方的互動在特定環(huán)境下相互增權,從而達成合作治理。我國的城市基層管理雖然以政府為主導,也需引入社會力量來參與治理,但是從既有的改革來看,無論是改革主體還是治理主體,都呈現(xiàn)出官方主導的特點,對社會力量的認識仍未達到應有的高度。城市基層管理層面的改革,依然深刻地打著“行政控制”的邏輯,如新近出現(xiàn)的“網(wǎng)格化管理”為代表的“黨政組織下沉模式”,甚至就是“行政全能主義”的一輪回潮[18]??陀^來講,在社會組織發(fā)育不良的背景下,強調政府主導沒有問題,但是政府主導不等同于“政府唱獨角戲”。一些地方在推動城市基層管理時,習慣于大包大攬、事無巨細,一方面導致自己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社會參與而得不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中央在布局深化改革時就已經(jīng)非常明確,要“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系,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發(fā)揮作用”。但是,由于缺乏這個方面的重視,地方在推動合作治理時,要么是找不到可以合作的社會主體,要么是因為社會力量孱弱無法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出現(xiàn)社會失靈的問題[19]。
一些地方盡管在培育社會組織、鼓勵中介組織承擔公共服務上進行探索。但是,這些社會組織培育和發(fā)展的本身,多是為了解決政府眼下難以處理的棘手問題,承擔政府“溢出”的職能,并不指向治理的深層改革。例如,一些地方的社會組織的成立由政府單位發(fā)起,其維持生存所必要的業(yè)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組織,成為政府定點轉移職能的中介組織,做什么、怎么做,完全掌控在政府單位手中。事實是,由于培育社會組織不但耗時耗力,而且難以展現(xiàn)突出的績效,基層政府更習慣沿用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邏輯,在培育社會組織這個環(huán)節(jié)上遲遲不見動作,“強政府、弱社會”的現(xiàn)象很難扭轉,治理的格局也很難達成。
2.黨的作用未擺正。在我國,黨是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基層黨組織要在社會基層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但是,黨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性、功能如何發(fā)揮,仍然沒有被很好地審視。
在學界,“虛黨實政”占據(jù)研究的主流。大多研究著重探討政社關系、政府職能轉變等問題,很少關注政黨在基層管理中的作用。即使有,也聚焦在黨建方面。原因在于,有人將執(zhí)政黨與“統(tǒng)治”一詞相結合,認為其與“治理”相悖,將執(zhí)政黨限定為政權中心,僅看到黨的領導功能,忽視基層黨組織可培育社會組織、改造基層政府、加強國家(政府)與社會的交流、助推治理進程這一強大的社會包容性[20]。
在實務界,“虛政實黨”是不少地方的選擇。一些地方確實有意加強黨組織在基層的領導核心地位,實踐中卻出現(xiàn)黨的作用強勢而政府作用隱化的現(xiàn)象。例如,有的改革明確規(guī)定黨組織有直接管理權,對社區(qū)性、社會性、群眾性工作負責,壓縮政府單位承擔責任的空間;有的地方雖然推出居委會與社區(qū)工作站“政社分離”的模式,但又通過黨委與社區(qū)黨支部簽訂目標責任制的方式,將社區(qū)自治組織重新旋轉進行政體制,使其承擔行政事務;有的改革在社區(qū)實施大黨委制,以社區(qū)黨委總攬全局,對社區(qū)內各黨組織、社區(qū)服務中心及社區(qū)居委會有直接領導作用,全面依靠黨組織的力量,實施對社區(qū)公共事務的大包干。事實上,發(fā)揮黨的領導地位不等于黨要直接管理方方面面,不等于把黨的領導地位直接推向具體工作領域。
(三)管理過程中存在風險
要實現(xiàn)城市基層治理,就要使得管理過程運轉流暢,銜接有力。目前的城市基層管理改革雖然突出減負提效的方向,但是在過程中卻存在“社會管理行政化”與“服務外包簡單化”等較為突出的問題。
1.社會管理行政化。經(jīng)過改革,城市街道辦得到部分增權,相應的職責范圍也有所擴大,但是以“街居制”為核心的傳統(tǒng)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所遭遇的困境并未解決。由于長期在各個政府行政條塊下工作,基層工作人員的思維和工作模式行政化色彩較濃,且自治組織被行政體制吸納,社會管理行政化問題突出。理論上認為,街道辦事處既是行政組織,也是社區(qū)組織,需承擔相應的社會職能,居民委員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主要推動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但現(xiàn)實情況下,基層組織仍無法脫離行政化邏輯,街道辦承擔大量的行政職能而無暇開展社會管理服務職能;街道辦將行政事務下滑到居委會,居委會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各個條塊交辦的行政工作。例如,2015年昆明市盤龍區(qū)12個街道辦事處共有行政職權408項,與行政職權對應的責任事項多達1 680項[21]。街道辦組織往往又通過下指標、行政發(fā)包、項目考核等方式,將自己的工作派給社區(qū)居委會,使其成為政府的“腿腳”,不少地方的居委會承擔上級行政事務占到自身工作的80%以上。基層組織承擔如此之多的行政事務幾乎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這就是社會管理行政化的重要體現(xiàn)。在此背景下,雖然有部分地區(qū)建立社區(qū)服務中心來分擔行政事務,政府部門仍習慣將公共事務指派給居委會,并且通過所謂“事權下移”“費隨事轉”的方式劃撥資金,讓自治組織承擔行政事務,這種機制事實上也壓縮社會自治空間,有“以錢收編”的嫌疑,體現(xiàn)出社會管理行政化的慣性邏輯。
2.服務外包簡單化。為了減輕基層管理壓力,各地陸續(xù)引入公共服務外包等方式,最多的方式是轉包給市場,或者外包給政府自己組建的社會中介組織。但是,前者過于依賴市場,政府往往難以駕馭,后者依賴“類政府組織”,基本上未脫離行政化邏輯,這些簡單化的外包方式,很容易肢解治理的內涵。
歷史地來看,我國的公共服務外包最開始出現(xiàn)在沿海發(fā)達城市。深圳市羅湖區(qū)政府在1994年率先實行環(huán)境衛(wèi)生服務外包;2000年,上海率先提出并推行政府居家養(yǎng)老服務外包業(yè)務。2009年,全國第一個政府服務外包方面的規(guī)章在寧波誕生。2014年12月,才有中央層面的法規(guī)(《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出臺,對公共服務購買進行規(guī)定。隨后,各地相繼出臺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
對于服務市場化外包而言,因為市場組織的利益追求畢竟與公共組織有差異,因而存在一定的風險。首先,從組織性質上來說,市場組織具有逐利性,追求盈利最大化,在承接外包項目時,市場組織很可能會利用自己的信息優(yōu)勢為自己謀取最大效用,損害公眾利益;其次,私營部門在其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可能忽略社會邊緣化群體的服務需要,影響公共服務的范圍覆蓋的全面性,加劇公共服務的非均等化現(xiàn)象[22]。對于服務外包給由政府成立的中介組織而言,表面上看獲得績效和效率,在社會參與方面存在“排外”效應。例如,一些地方在街道辦成立社會中介組織承擔服務工作,定點承擔政府“定點的例行工作”,等于在政府之外再次創(chuàng)辦延伸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則難以參與進來。上述兩種傾向,都在實際上壓縮社會組織發(fā)育和參與治理的空間,這種風險雖然是無形的,對于架構合作治理的格局則有長期的負面影響。
在缺乏完善的理論體系情況下,基層管理實踐容易忽略我國“弱社會”的現(xiàn)實,造成與改革初衷相背離的后果。
(一)主觀減負與“長期增壓”的悖論
為基層管理組織“減負”,是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理論上和政策上的設計,均提出要推動政府行政管理職能歸位和社會職能剝離。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缺乏抓手,以基層減負為導向的改革很容易出現(xiàn)長期增壓的效應。一般情況下,在權力運行未達到臨界點時,所獲得權力邊際效應是遞增的,一旦達到臨界點,再通過擴大政府規(guī)?;蚬仓С鏊@得的收益遞減。實際來看,在未充分調動社會資金參與管理的情況下,不少地方政府仍然習慣用“費隨事轉”、增加財政供養(yǎng)人員、增加居委會人員經(jīng)費等方式來實施所謂的改革。這種做法在短期內的確發(fā)揮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長此以往,基層政府的財權及事權不斷擴張,政府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來承擔擴編增員、增資所帶來的成本。例如,隨著基層事務的增多,基層政府可能采取擴增警力的方式維持治安,但是警察數(shù)量的配備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其規(guī)模效應就會遞減,政府反而要為所增加的警察長期擔負工資、津貼、各類保障,長期來看,這個成本是巨大的。相應的,基層管理改革應有的培育社會主體、調動社會參與等環(huán)節(jié)被一再忽略,不但延緩基層社會發(fā)育的時間,而且擠壓社會參與治理的空間,有悖于改革的真正目的。
(二)小政府主張與弱社會基礎的悖論
政府既是社會治理的關鍵主體,也很有可能“成為良性社會治理機制生成的巨大障礙”[23],把握好政府的復雜作用,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基層治理。近年來,學界總有一種不分條件主張建立“小政府、大社會”的聲音,要求限制政府權力和規(guī)模,一些地方改革也確實受此影響。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必須從純理論回到現(xiàn)實中來”[24],任何改革必須考慮面臨的現(xiàn)實條件。在不同時期,政府財政支出規(guī)模不同,馬斯格雷夫法則表明,“經(jīng)濟發(fā)展前期政府需進行基礎設施而加大投資力度;發(fā)展中期,政府投資只是私人投資的補充,可適當縮減規(guī)模;經(jīng)濟成熟期,政府需要繼續(xù)增加投資來更新基礎設施”[25]。政府規(guī)模大小應視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而定,一味地主張小政府,不但無法實現(xiàn)治理,反而會出現(xiàn)基層管理的“無政府”亂象。
小政府主張本身沒有問題,但與小政府相隨的是大社會,公民參度要高、社會組織要發(fā)育成熟且有能力。在社會力量尚未成熟的背景下,馬上擁抱這種“正確卻超前”的理論,恐怕無助于治理格局的形成。例如,在條件未達到的情況下,過度縮減政府權力和職能“既不利于促進經(jīng)濟增長和確保社會福利產(chǎn)生”[26],也不利于社會公平的目標的達成,即便是最基礎的社會管理事務如社會治安、街區(qū)建設、便民服務等,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三)賦權社會與權力回旋的悖論
在治理語境下,多元主體要展開共同合作,一般以非政府主體得到賦權為基礎。要實現(xiàn)基層治理,離不開賦權社會。賦權社會要求政府主導下培育社會并逐步將部分管理權力向社會轉移,使得個人、組織和社區(qū)能有效進行自我管理[27]。然而,現(xiàn)有的改革往往是基層管理組織不堪重負、運行僵化之后的無奈選擇,凸顯出“壓力導向”下“被動放權”的特征。即使管理權力開始向社會轉移,社會賦權在一些地方仍然難以實現(xiàn)。普遍的情況是,社會賦權初期所需的資本注入、社區(qū)建設人才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鮮有人關注,中期所需的社區(qū)領導團隊建設、協(xié)作經(jīng)驗培育等基礎環(huán)節(jié)屢受忽視,社會權利鞏固等后期環(huán)節(jié)更是尚未開展,賦權社會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由此,一旦將政府職能向社會轉移就很容易出現(xiàn)社會失靈,在這種情況下,出于維護基層穩(wěn)定和執(zhí)政合法性的考量,只能再次將權力回旋。從社會放權的初衷到事實上的收權,反映出“放權到收權”的相反邏輯。由此,應由社會主體承擔的管理責任又回到政府組織身上,改革出現(xiàn)賦權社會與權力回旋的悖論。
由上來看,中國城市基層管理改革凸顯出“問題導向”的特征,改革基本上是基層政府減壓的選擇。政府仍然習慣于大包大攬,一旦壓力增大,就不得不部分地向社會轉移職能,與此同時,社會組織未經(jīng)發(fā)育難以承接,政府在面對社會失靈時,又不得不將權力回收,導致基層管理改革在“放權與收權”之間不斷徘徊。政府在基層管理改革方面既存在戰(zhàn)略模糊性,又缺乏精細化的政策安排,很難觸及治理的真正內涵。必須正視中國城市基層管理面臨的問題與環(huán)境,尋求城市基層管理改革的出路。
(一)跳出社區(qū)談基層,做好底層改革的頂層設計
必須跳出“視野劃小、范疇縮限”的改革局限,突破社區(qū)范疇,提升城市基層管理的層級視域。在更大層面整合多重治理力量,首先,要做好底層改革的頂層設計,通過適當提高城市基層管理的層級,在更高層面獲得基層改革的共識,架構區(qū)域性基層治理的整合性、協(xié)調性平臺,實現(xiàn)多種治理力量和資源的整合。這就要求打破“街道辦—居委會”二元結構的狹隘認識,縱向上取得區(qū)級政府以上的重視,理順區(qū)—街道辦—社區(qū)的關系,橫向上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完成政府社會互動關系的塑造。其次,底層設計要與頂層設計相銜接,既要有城市基層管理“一盤棋”的全局意識,又要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微改革意識,將政策落實到基層社會的各個角落,讓基層群眾獲得參與感和滿足感,共同參與城市基層事務的管理。
(二)補足結構性缺陷,建構完善的城市基層管理體系
要改變管理結構失衡的現(xiàn)狀,就需鄭重審視各個治理力量的作用。首先,要擺正政黨的地位,既要避免理論西化的不現(xiàn)實主張,避免有意忽視或排斥政黨的力量,也要注意避免將其推向“以黨代政”“無所不包”的境地。正確認識政黨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的地位,在基層管理過程中就是要發(fā)揮資源整合、改革設計上的領導作用,而非簡單的補充或替代作用,黨在溝通民意、培育社會組織方面的作用極為重要。其次,要下大力氣,補足社會力量的短板。研究表明,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治理模式的轉型,并非遵循線性邏輯,在權威依賴的環(huán)境下,輔導社會組織、培育社會組織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28]。城市基層管理改革不能繞道而行或者另辟蹊徑,必須比以往更認真地做好培育社會組織的基礎工作,逐步降低社會組織的準入門檻,為其提供必要的資金場地、輔導培訓和政策支持,發(fā)揮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帶動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作用,通過示范、培訓和輔導,激發(fā)民眾的參與意識和能力,通過擴大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發(fā)展公共服務購買等形式,讓其更多參與公共事務管理。
(三)正視社會賦權,推動城市基層管理社會化
城市基層管理不僅要賦權社會來參與管理,還必須重視理順管理過程。基層政府必須理解賦權社會的內涵,破除市場依賴、行政依賴。更多地引入社會力量承擔政府職能,推動基層管理行政化向基層管理社會化轉變。一是以項目制的方式讓社會組織更多參與基層行政管理,將政府包攬的非強制性任務特別是服務性事務,交由基層社會來承擔,積極推進社會組織在“輔老、助困、助殘、助弱”等服務方面的工作,逐步擴大其在社會組織培育、承擔政府行政事務方面的參與面;二是打破自上而下代理民眾需求的行政邏輯,積極引入“社區(qū)需求導向”機制,推廣“公益創(chuàng)投”模式,借由社會組織的力量了解基層居民需求,并以其為項目申請的出發(fā)點,提出專案申請,獲得項目資助,參與基層治理;三是改革資源配置方式,建立和推廣“自下而上”的資源分配體制,實現(xiàn)社會組織與地方政府經(jīng)費劃撥部門的“直接銜接”。政府各部門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列出專門預算,由社會組織自主提案,通過獨立的提案審查委員會評估之后,獲取并且依據(jù)居民需求使用經(jīng)費,政府從直接配置資源轉向評估與監(jiān)督。
總體而言,我國城市基層管理離治理理想尚有一段距離。下一步的改革,一定要通盤考慮基層管理的范疇、整合基層管理所需的資源要素,設計城市基層管理改革的體制機制。
[1]石發(fā)勇.關系網(wǎng)絡、“地方形象促進聯(lián)盟”與城市基層治理[J].學海,2013,(3):33-45.
[2]陳雪蓮.從街居制到社區(qū)制:城市基層治理模式的轉變——以“北京市魯谷街道社區(qū)管理體制改革”為個案[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09,(9):92-98.
[3]JOY M.Toronto’s Governance Crisis:A Global City under Pressure[J].Cities,2015,(49):35-52.
[4]BELLEFEUILLE G.The New Politics of Eommunity-Based Governance Requires A Fundamental Shift in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cy[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05,27(5):491-498.
[5]THRUPP L A,CABARLE B,ZAZUETA A.Participatory Methods In Planning&Political Processes:Linking The Grassroots&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A-griculture Human Values,1994,11(2-3):77-84.
[6]KEIL R.Globalization Makes States:Perspectives of Local Governance in the Age of the World City[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1998,5(4):616-646.
[7]WARD K.Rereading Urban Regime Theory:A Sympathetic Critique[J].Geoforum,1996,27(4):427-438.
[8]STONE C N.Looking Back to Look Forward:Reflections on Urban Regimes Analysis[J].Urban Affairs Review,2005,40(3):309-341.
[9]IMBROSCIO D I.Reformulation Urban Regime Theory: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Reconsidered[J].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08,20(3):233-248.
[10]喬恩·皮埃爾.城市政體理論、城市治理理論和比較城市政治[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5,(12):59-70.
[11]PIERRE J.Comparative Urban Governance Uncovering Complex Causalities[J].Urban Affairs Review,2005,40(4):446-462.
[12]華偉.單位制向社區(qū)制的回歸——中國城市基層管理體制50年變遷[J].戰(zhàn)略管理,2000,(1):86-99.
[13]吳曉林,李詠梅.國內城市治理研究述評:學術進展與研究展望[J].復旦公共行政評論,2014,(12):70-89.
[14]于莉.從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到社區(qū)善治——社區(qū)建設的主要研究視角述評[J].社會主義研究,2009,(1):133-137.
[15]張曉玲.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探討[J].學術論壇,2011,(2):75-78.
[16]吳曉林,鄧聰慧,張翔.重合利益中的工具性傾向:城市基層協(xié)商民主的導向研究[J].學海,2016,(2):86-93.
[17]SKOCPOL T.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in CurrentResearch[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aity Press,1985:3-37.
[18]吳曉林.中國的城市社區(qū)更趨向治理了嗎——一個結構過程的分析框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5,(6):52-61.
[19]吳曉林,郝麗娜.“社區(qū)復興運動”以來國外社區(qū)治理研究的理論考察[J].政治學研究,2015,(1):47-58.
[20]容志.政黨社會化與地方治理嵌入:一個分析框架[J].社會主義研究,2008,(5):58-62.
[21]羅昆婭.盤龍公布權責清單[N].昆明日報,2015-12-29(A03).
[22]楊樺,劉權.政府公共服務外包:價值、風險及其法律規(guī)制[J].學術研究,2011,(4):52-58.
[23]汪錦軍.合作治理的構建:政府與社會良性互動的生成機制[J].政治學研究,2015,(4):98-105.
[2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26.
[25]理查·A.馬斯格雷夫.比較財政分析[M].董勤發(fā),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93-94.
[26]BERGH A,HENEKSON M.Government Size and Growth:A Surve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vid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11,25(5):872-897.
[27]RAPPAPORNJ.StudiesinEmpowerment: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J].PreventioninHumanServices,1984,3(2-3):1-7.
[28]吳曉林.治理轉型遵循線性邏輯嗎?——臺灣地區(qū)城市社區(qū)治理轉型的考察[J].南京社會科學,2015,(9):96-103.
(責任編輯:于健慧)
D630;F299.21
A
1005-460X(2016)04-0025-05
2016-02-1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城市社區(qū)業(yè)主維權的社會沖突及其整合機制研究”(13CZZ03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的城鄉(xiāng)關系研究”(15ZDA044);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轉型期中國政黨主導型行政改革的動力學研究”(10YJC10018)
吳曉林(1982—),男,山東萊陽人,行政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從事城市治理與政治發(fā)展研究;張慧敏(1994—),女,湖南常德人,行政管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從事城市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