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遠 朱春江 劉馮 陳蓓莉 農(nóng)慶偉 吳賢義
摘要:目的:探討鹽酸普魯卡因?qū)w外培養(yǎng)的人白血病HL-60細胞ID4基因甲基化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體外培養(yǎng)HL-60細胞,使用不同濃度(2 mmol/L、4 mmol/L、6 mmol/L)的普魯卡因處理細胞,分別采用MS-HRM、RT-PCR法檢測HL-60細胞ID4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甲基化狀態(tài)和ID4mRNA的表達。結果:HL-60細胞ID4基因在普魯卡因作用下呈現(xiàn)明顯的去甲基化狀態(tài),ID4mRNA表達明顯增加,且以上改變均隨藥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強(P<0.05)。結論:鹽酸普魯卡因?qū)L-60細胞的ID4基因啟動子區(qū)域有去甲基化作用,上調(diào)細胞ID4 mRNA的表達。
關鍵詞:鹽酸普魯卡因;ID4基因;甲基化;HL-60細胞
中圖分類號:R7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409(2016)05-0012-05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來源的惡性克隆性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研究認為DNA異常甲基化是血液系統(tǒng)惡性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機制之一,尤以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最為重要。DNA結合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DNA binding,ID4)是一種新型的抑癌基因,其啟動子區(qū)域異常甲基化可致使該基因的表達沉默,并失去其抑癌作用,從而導致白血病的發(fā)生。鹽酸普魯卡因作為一種非核苷類去甲基化藥物,能夠使已發(fā)生甲基化的CPG島去甲基化,從而使沉默的抑癌基因重新表達,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使其凋亡,進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本研究主要是體外觀察鹽酸普魯卡因在不同濃度時人類白血病HL-60細胞ID4基因的甲基化狀態(tài)及ID4 mRNA表達的變化,探討普魯卡因?qū)L-60細胞ID4基因甲基化狀態(tài)的影響,為急性白血病的去甲基化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1材料與方法
1.1主要材料及來源
人類白血病HL-60細胞株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IMDM培養(yǎng)基為Gibco公司;CCK8試劑盒購自日本同仁化學社;倒置熒光顯微鏡為Nikon公司;全波長酶標儀為美國MD Company;引物由杭州赫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EpiTect Bisulfite kit(48)Cat.no-59104購自QiaGen公司;MS-HRM檢測試劑SsoFast Eva Green Supermix購自Bio-Rad公司;定量PCR儀為CFX connect Real-Time PCRSystem,配套使用的分析軟件為BIO-RAD CFXManager(用于qPCR分析)及Precision Melt Analysis(用于HRM分析);動物總RNA快速提取試劑盒購自Generay公司;逆轉錄試劑盒購自Fermentas公司;qPCR試劑SuperReal Premix Plus(with SYBR Green I)購自TIANGEN公司;PVDF膜為Millipore公司;ECL Plus發(fā)光試劑盒購自碧云天公司;ID4 antibody購于Santa Cruz公司;GAPDH antibody購于Bioworld公司。
1.2細胞培養(yǎng)與用藥分組
HL-60細胞株置于IMDM培養(yǎng)基(含20%胎牛血清),在37℃、5%CO2、飽和濕度的培養(yǎng)箱中進行傳代培養(yǎng)。使用普魯卡因2,4,6mmol/L處理細胞,并設0mmol/L為空白對照組。
1.3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溶解曲線分析法(MS-HRM)
分別提取普魯卡因處理前及處理48 h后各組細胞DNA,Merinton SMA4000檢測DNA濃度,按EpiTect Bisulfite kit(Cat.no-59104)說明書進行DNA的亞硫酸鹽修飾及純化,以純化后的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反應,上游引物:5′GATYATATTTTGGATTTGTAGTTGG3′,下游引物:5′CpG 196R:AAAAAACTATCATFCCTAACCC3′,PCR反應體系:SsoFast Eva Green Supermix 10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10μmol)、雙蒸水6μl、DNA模板1μl。反應條件:95.0℃預變性5 min,95.0℃10 s、59.0℃15 s、72.0℃20 s,進行40個循環(huán),72.0℃延伸10 min。使用Precision Melt Analysis分析軟件檢測各組ID4甲基化程度。
1.4 RT-PCR法檢測ID4 mRNA表達
Trizol一步法分別提取普魯卡因處理前和處理48 h后各組細胞RNA,分光光度計檢測其濃度及純度,將RNA逆轉錄形成cDNA后進行PCR擴增,用GAPDH進行校正。ID4上游引物:5′CTGTGCCTGCAGTGCGATA3′,下游引物:5′CAGGTCCAGGATGTAGTCGATAA3′,目的產(chǎn)物大小為129 bp;GAPDH上游引物:5′AGAAGGCTGGGGCTCATITG3′,下游引物:5′AGGGGCCATCCACAGTCTTC3′,目的產(chǎn)物大小為258 bp。反應體系:SuperReal Premix Plus10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10 μmol)、cDNA模板8μl。反應條件:95.0℃預變性15 min,95.0℃10 s,60.0℃15 s,72.0℃20 s,45個循環(huán),最后72.0℃延伸10 min。使用熒光定量PCR分析軟件BIO-RAD CFX Manager進行統(tǒng)計和計算。
1.5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普魯卡因?qū)L-60細胞ID4基因甲基化狀態(tài)的影響
用100%和0%的甲基化標準品做MS-HRM分析,所檢測ID4樣本的曲線越靠近100%說明甲基化程度越高,相反越靠近0%說明甲基化程度越低。在普魯卡因處理前,HL-60細胞ID4基因處于完全甲基化狀態(tài)。在經(jīng)普魯卡因處理后,細胞ID4基因呈現(xiàn)去甲基化狀態(tài),去甲基化程度隨著藥物濃度不斷增大而增加,圖1中2 mmol/L組多在1區(qū)范圍,4 mmol/L及6 mmol/L組多在2區(qū)及3區(qū)范圍,去甲基化程度均明顯強于前者。詳見圖1。
2.2普魯卡因?qū)L-60細胞ID4基因mRNA及蛋白表達的影響
HL-60細胞經(jīng)普魯卡因處理48 h后,細胞ID4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達量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且兩者的表達量均隨藥物濃度的增大而不斷增加,各濃度組之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DNA甲基化是一種常見的表觀遺傳修飾,指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為供體將甲基轉移到胞嘧啶第5位碳原子上的過程。它在基因表達、基因組印記、X染色體滅活及維持染色體完整性等多種生物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DNA的異常甲基化可導致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沉默,與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近年來,DNA甲基化尤其抑癌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高甲基化的研究在白血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診斷、病情預測和指導治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人類ID4基因位于6p21.3-p22號染色體上,其編碼的ID4蛋白屬于螺旋-環(huán)-螺旋(helix-loop-helix,HLH)轉錄因子的成員,因其缺乏富含堿性氨基酸的DNA結合域,本身并不能與DNA結合,但它可以通過與堿性HLH(bHLH)蛋白形成異二聚體而抑制其與DNA的結合,是bHLH轉錄因子的負性調(diào)節(jié)物。bHLH的高表達可促進干細胞向終末細胞分化,低表達則抑制干細胞分化使其處于持續(xù)增殖狀態(tài)。ID4基因廣泛表達于人體正常組織細胞中,并參與細胞增殖、分化的調(diào)控。ID4在不同來源、不同性質(zhì)的腫瘤組織中表達程度不同,既可作為癌基因,又可作為抑癌基因,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密切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及卵巢癌中的ID4基因呈現(xiàn)高表達,其能夠抑制細胞分化、促進細胞增殖,對腫瘤的形成起促進作用;而在大部分血液系統(tǒng)腫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等腫瘤中,ID4基因卻表現(xiàn)為抑癌作用。在人類急性白血病細胞中普遍存在ID4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甲基化,檢測ID4基因的甲基化狀態(tài)有助于評估急性白血病預后及復發(fā)。于力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鼠白血病模型中,ID4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DNA呈現(xiàn)出高甲基化的狀態(tài)并導致基因表達沉默,而在正常小鼠的骨髓細胞中該基因處于非甲基化狀態(tài)。應用逆轉錄病毒將ID4基因的蛋白編碼序列轉入小鼠白血病T細胞惡性腫瘤細胞系YAC-1后,在體外細胞培養(yǎng)及在免疫缺陷鼠皮下接種,均發(fā)現(xiàn)白血病細胞ID4基因表達增加,并出現(xiàn)了腫瘤細胞生長受抑和凋亡增加,因此,首次提出了ID4是一種新型的抑癌基因。
由于DNA甲基化并未改變DNA序列及遺傳密碼,因此,該過程具有可逆性。目前,對于去甲基化藥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類是核苷類似物,如5-氮-2-脫氧胞苷等,能參與快速增長的腫瘤細胞的DNA合成,通過占有、消耗DNA甲基轉移酶(DNMTs)特異性地抑制DNA甲基化。另一類是非核苷類似物,如普魯卡因。普魯卡因是一種非共價結合的非核苷類DNMTs抑制劑,其可通過與DNA的CPG島高特異地結合,直接干擾DNMTs與DNA的結合位點,使超甲基化的CPG島去甲基化,從而使沉默的抑癌基因重新表達,發(fā)揮抗腫瘤的作用,同時避免了核苷類DNMTs抑制劑與酶共價結合帶來的骨髓抑制等毒性反應。普魯卡因能使人鼻咽癌CNE-2Z細胞的抑癌基因RASSF1A去甲基化,促其mRNA的表達增加,抑制了CNE-2Z細胞的增殖。鹽酸普魯卡因能夠逆轉人肝癌HepG2細胞Syk基因啟動子區(qū)域CPG島的甲基化,恢復Syk基因的活性并上調(diào)Syk蛋白的表達,抑制了肝癌細胞的增殖。
本實驗結果顯示,未經(jīng)鹽酸普魯卡因處理的HL-60細胞ID4基因處于高甲基化狀態(tài),ID4mRNA及ID4蛋白的表達均處于低水平狀態(tài),經(jīng)藥物處理48 h后細胞ID4基因出現(xiàn)明顯的去甲基化狀態(tài),ID4 mRNA及ID4蛋白表達均明顯增加,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去甲基化的程度和ID4蛋白的表達在不斷增加。上述結果表明HL-60細胞ID4基因的表達受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甲基化的調(diào)控,鹽酸普魯卡因能夠使ID4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發(fā)生去甲基化,從而恢復基因的活性,上調(diào)ID4蛋白的表達,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并且這種效應可隨藥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強。
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的ID4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異常甲基化可使該基因表達沉默,失去其抑癌作用而導致血液腫瘤的發(fā)生與進展。本研究中,鹽酸普魯卡因能夠逆轉白血病HL-60細胞ID4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高甲基化狀態(tài),從而恢復ID4基因的表達,并對HL-60細胞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對于非核苷類藥物鹽酸普魯卡因的去甲基化作用,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其抗腫瘤效應需進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