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才富
?
語文教學:基于人文思想下的空間拓展
胡才富
葉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話》中說: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會活潑地流個不歇??梢姡赫Z文與生活是緊密相聯(lián)、息息相關的。換句話: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
語文教學,既要忠于人文思想,更要拓展思維空間:心靈要得到洗禮,思維要得到提升,眼界要得到開闊。要使語文充滿生活氣息和人文情趣,在語言運用,和人文素養(yǎng)上,體現(xiàn)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曾經(jīng)有一個叫漆璐的同學,成績中等。但她喜歡寫作,水平一般。適逢重慶市舉辦第四屆“艷陽杯”環(huán)保征文,我發(fā)現(xiàn)她的第一稿有亮點,于是及時予以鼓勵并同她商量修改,在文章主題、結構、語言、形式甚至標題等方面共同斟酌,她五易其稿,終獲得江津市一等獎。后又繼續(xù)修改獲得重慶市高中組二等獎。在參加重慶的頒獎典禮后,她不僅自己十分興奮、自豪,而且激發(fā)了全班同學的學習熱情。在她的影響下,又有幾個同學的文章獲獎或發(fā)表。高考中,全班的語文成績都很好,漆璐的語文考了120分,總分差幾分就上了當年的重點線。我想:踏破鐵鞋尋高分,得來依仗課堂外。
語文學習,難度很大,制約因素也很多。如在一次“話題作文”的訓練中,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存在較大問題,有些語句讓人哭笑不得:
1.中秋之夜,我獨自一人在林蔭道上散步。月光透過樹的枝葉撒在臉上,看上去是那樣朦朧,那樣地與大地不和諧。(該句有邏輯錯誤,自己怎么能看見自己的臉)。
2.從古代象形文字、甲骨文、文言文到現(xiàn)在的白話文、方言。(分類標準不統(tǒng)一)
3.我咽回心中的淚水。(流淚的地方真多,表意不清)
4.把我?guī)нM了愛的沙漠。(那愛是什么?)
5.我有一個性格是不好的,每次都想改變這樣的習慣。(前后不一)
6.知識是動力和力量。(分類不清,邏輯交叉)
從這些病句可以看出,學生除了作文寫完不檢查的壞習慣外,還有就是知識掌握不好,語言優(yōu)劣不分。我認為,要教好語文,除了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外,更主要的是將教學的觸角伸向課外,伸向生活,拓展教學的空間。
語文是一門開放的學科,語文與生活同在。我們作為師者,應該千方百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門扉,把思維創(chuàng)新與語言訓練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在訓練語文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時,思維的創(chuàng)新應是第一位的。要拓展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間,首先要想方設法讓愛思考的學生多思、善思、深思,讓不會思考的學生愛思、會思,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能把學生框在教室里、局限于教材,應該把身邊的事、人、物與教材聯(lián)系在一起。
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關鍵是要在課內(nèi)教方法,課外去實踐。語文教學的大部份東西都是在課外完成的,是在課外受益的。但是高中的教學任務很重,要讓學生在課外學語文,要講究方式方法。學生嗜書的感情不是天生的,要靠培養(yǎng),靠引導。比如我堅持每周開一節(jié)閱讀課,給學生提供書刊,但不搞“放羊式”閱讀,給學生一個目標:或摘抄名言警句,或讀一讀、抄一抄你認為優(yōu)美的句段,或互相探討文中的觀點、看法,或將看到的故事講給同學聽……學生在課內(nèi)未完成的事一定會延伸到課外。又比如,多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課,上《雷雨》《茶館》等就組織學生排演;上《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可把金圣嘆的點評拿來欣賞,上《阿Q正傳》可以從看電影入手,然后寫觀后記,全班交流,評點優(yōu)劣;上《赤壁懷古》《京口北固亭懷古》等古詩歌,可開設詩歌朗誦會,請其它班的同學來觀摩;上《項鏈》《孔乙己》等可對里面的瑪?shù)贍柕?、孔乙己等性格結合現(xiàn)實中的人展開辯論……這些活動自然會激發(fā)學生去準備,去查資料,去求教老師、同學、家長,學生的興趣自然就上來了。
吸引學生不只在活動。教師在課內(nèi)外的表現(xiàn),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教師寫得一手漂亮的板書,即使不聽課的學生也會不自覺地模仿;比如教師的朗讀水平高,并經(jīng)常示范,學生的朗讀絕不會變成“唱讀”;比如教師在球場上的超常發(fā)揮,學生也會在心里激動不已;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很時代,很前衛(wèi)或很文學,很幽默等,學生會不自覺的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因為通過實踐得來的東西印象深刻。所以,每到高考進入復習階段,我便讓同學分組準備相應的題目,然后推薦一人或幾人上臺評講所做練習題,講錯了由同學糾正,同學沒有發(fā)現(xiàn)的,再由老師訂正。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大部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帶動促進了小部分懶惰的同學,而且同學為了講準確,講好,課外要去準備,自然,他們的許多優(yōu)點被發(fā)掘出來,并得到了張揚。用此種感覺來學語文,不就事半功倍了,大語文的教學觀不就體現(xiàn)出來了,不就拓展了語文的課堂空間嗎?
★作者單位:重慶江津區(qū)教育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