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華
龍巖市長汀縣南山中學,福建龍巖366302
論教師在作文評語中的角色扮演
吳玉華
龍巖市長汀縣南山中學,福建龍巖366302
在當前初中作文教學中,多數(shù)學生都有“害怕”“厭惡”的態(tài)度體現(xiàn)?;趯W生的“害怕”“厭惡”,折射出作文教學指導上教師地位的尷尬。教師扮演裁判、法官角色,還是傳道者角色,還是其他角色,實使教者難以抉擇。為此選取作文教學實例,探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讓作文教學實現(xiàn)有效性。
初中作文;教師角色;教學實效
作文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知識與語文素養(yǎng)。在中學作文教學中,一直存在著費時費力的現(xiàn)狀,多數(shù)學生有“害怕”“厭惡”的學習狀態(tài)。作文教學指導中,存在著寫什么,怎么寫,怎么教,怎么學……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初中語文教師。尤其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時,有的習慣地扮演著裁判或法官的角色,對學生作文的優(yōu)劣成敗進行自以為客觀的評判;有的扮演著傳道者的角色,似乎學生什么也不懂,滔滔不絕地對他們講寫作知識和原理。筆者認為,要想寫作教學切實有效并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就應對教師所扮演的角色進行科學而多樣的定位。那么,對初中生的作文寫作指導中,教師應該扮演哪些角色呢?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寫作是一種釋放、宣泄和自我展示,是自己思想、情感、智慧的輸出。誰都希望自己寫的東西能得到回應,引起反響,產(chǎn)生共鳴。學生們渴望自己的習作能得到教師的關注和喜愛,而教師也就成了學生在寫作時心目中的一個可以傾訴、懇談、交流的對象。為此,教師在評價時見解應中肯,贊揚語則應發(fā)諸真情和不拘一格。從教多年以來,以下幾個方面是比較合適的學生習作批改語。
(一)成功地運用了某種寫作方法和技巧
也許學生寫作時還是無意識的,但一經(jīng)教者點明,他們會很高興,并能更意識到甚至強化他們寫作技巧的運用。例如,有個學生寫《春雨》這篇文章,整篇文章都零零碎碎,而且錯別字也不少,但里面的兩個片段描寫卻很形象:①“雨就像是一位圣母。當她臨近的時候:魚兒歡躍,風兒歌唱,雷電打鼓,云兒聚攏而來,花兒彎腰敬禮,大地的生靈都來迎接圣母”。②“我落在田間的小禾苗里,它們豎起了許多小手,好像要把我抱住似的,真調(diào)皮的禾孩子。岸邊的樹呀,搖??!擺??!向我招手又彎腰,見我來了就像見到寶貝一樣”。于是筆者表揚了他,把這些話讀出來讓大家點評,大家都為他如此形象而生動的描寫叫好。比起孤立地向他們灌輸寫作知識和方法,這種做法更有激勵之效。
(二)展示了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自我
現(xiàn)在學生的習作常犯千人一面的毛病,缺乏一種自信和獨立品格,這就需要我們寓引導于評價鑒賞之中。例如,有個女生為了表現(xiàn)自我而寫出了在雨聲中的瘋狂情態(tài):“我隨手打開了錄音機,正巧是一首節(jié)奏感極強的搖滾樂,隨著音樂,雨越下越大。我打開窗子,還加大音量,好讓雨聽得更清楚。雨似乎也歡快起來,越下越大,我也不由自主地隨樂聲扭動身子,舞得越來越歡……”于是,筆者評語:能體現(xiàn)現(xiàn)代中學生的那股瀟灑勁,體現(xiàn)出了真實本色的自我,在字里行間洋溢出來。
(三)令老師頗生感觸和聯(lián)想
教師需要真正以讀者身份暢談自己讀后的感想。此時,作文教學已成為師生之間的心靈交流,它會在學生心中平添一種自豪。比如,在關于“雨的自述”這個話題作文中,廖奎同學寫道:“我是一場雨,我濕了大地……冷冷的街,冷冷的氣氛不停歇。本來想親近你們,但來得太匆忙,把溫柔給忘記了,使得風呼呼地吹,雨噠噠地下……我慢慢變小,希望朋友出來跟我玩,但只要有我的存在,他們就不出來,偶爾有幾個,也是撐著傘匆匆而過。為什么?為什么他們不跟我做朋友?這時,我哭得好厲害,使得許多村莊被我流下的淚水淹得一片狼藉?,F(xiàn)在的我很后悔,也很傷心,但已把淚水吞進自己的肚子里……”還有上官乃平同學也寫道:“秋天的我慢慢飄灑在將要枯萎的草上,似乎在為將要失去的生命而悲傷。在這個荒草凄凄的季節(jié)里,我來了,我來為這些小生命而哭泣,我希望自己能把它們喚醒,像春天那樣給予它們生命,給予它們勇氣,讓它們再次生長,可是現(xiàn)在的我已無能為力了,所以我只能為它們輕聲地哭泣”。面對這些文字的表達,的確讓筆者感觸頗深。小作者都賦予了“雨”以人格化,賦予了“雨”以感情,感染讀者。當然,當筆者把感受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時,小作者聽了,洋溢著一臉的幸福與驕傲。
葉圣陶先生在《語文教育書簡》中說過:“通過寫作關,大概須在思想認識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認識是文章的質(zhì)料。”可見,沒有高于學生一籌的思想水平和認識能力,難以扮演有深度的思想者的角色,也是難以使已經(jīng)萌生思想并渴望它變得蔥郁蔚然的中學生感到滿足的。只有把學生的思想引領到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境地,使他們感受到思想的光華和魅力,才能使他們的寫作出現(xiàn)質(zhì)的飛躍。
例如,以“理解”為題的作文中,一位學生寫下的“理解”片段語言:
“我13歲時,父親不幸去世。過了幾年,一個陌生的男人走進了我們母女之間,起初我不能接納他,還常躲避他。然而當我靜靜沉思時,我感到這個家需要他,他也需要這個家。于是便與他漸漸有了接觸,現(xiàn)在我似乎又得到了失去的父愛,也許這是理解的力量吧?!?/p>
這些文字中,小作者感受到“理解”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身邊的生活里,但也同時表現(xiàn)了她思想的貧弱,只是舉出一個事例,然后再寫一句“理解”有關的句子。這種“事例+概念”的寫法,缺少從生動的直觀到概括的抽象。這不正是需要教師幫助他們跨越的難關嗎?既然已經(jīng)有了生動恰當?shù)氖吕?,就應從中取出一種觀點、一種思想,補充一些對“理解”這一概念的理性闡釋。再經(jīng)過教師的點撥與修改后,這位學生其后加上了如此語言:“理解是什么?理解是一種克服偏見,堅持實事求是而獲得的理性認識。”這樣,把它們連綴起來就是對理解本質(zhì)的全方位的逼近??梢姡疃?、文采思想的魅力在于:雖是簡單的判斷,卻已恰到好處。
學生寫作不同于一般的寫作,不可過分要求其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義。青春因有激動、歡愉、快樂、興奮,但也開始品嘗到苦悶、孤獨、憂郁、傷感的滋味。只要是屬于真實的生命體驗,就會閃爍著動人的人性光輝。作為教師,對學生習作中反映出來的種種心理障礙,理應撫慰,或釋疑,或疏導,或交流……
例如,班上有個女孩因成績不夠理想,家境比較困窘,都靠母親一人堅強維持。于是她自卑茫然寫道:“我對人生經(jīng)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我對人生也沒什么目標。有時我會想人活著有什么意義呢?人活著一生艱苦奮斗為的又是什么呢?若有人問我將來有什么打算,我想我的回答會令人驚訝,因為我對未來從不寄予希望,我也沒有希望。我來上學從來沒想過要考上什么重點高中,從沒想過要靠讀書出人頭地……”筆者在批改作文中看了以后,心情非常沉重,于是批道:“假如一只蒼蠅無頭的話那只能亂撞了,真希望你看重自己,善待自己,積極的學習和生活。眼睛應朝好的方面看,思想不必有太大的包袱。你不是有個偉大的母親嗎?為她而戰(zhàn),這也是你最近也最起碼的目標!相信你是個懂事的孩子,你定能做到的!”這位學生讀后深受觸動,她后來私下寫了一句話夾在語文作業(yè)中,她寫道:“老師不棄我,把我當作朋友來開導我,激勵我。感謝老師,我會好好學習!”之后,這位同學的各方面都更積極主動了,作為教者難道不為之欣慰嗎?
綜上所述,教師在寫作中擔當引導者的角色,同時又該是個寫作愛好者。學生的寫作渴望被老師關注,為此,教師需要一副好眼力,能捕捉到學生習作中可貴的閃光之處,需要一種鑒賞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習作,以此,教師的參與更能激勵學生的踴躍,這也是他們對教師的一種角色期望。
[1]張啟云.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扮演四種角色[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1).
[2]王云.作文教學中教師角色的定位[J].小學教學參考,2001(Z1).
[3]李郭明.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扮演的角色[J].廣西教育,2008(32).
(責任編輯:李雪虹)
吳玉華(1975-),女,福建長汀縣人,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