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彥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
法律行為形式要件的反思與未來民法典的完善
馬新彥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內容摘要】通說認為,法律行為有要式與不要式之分,前者,法律行為的成立抑或生效,除意思表示之外,尚需完成特定形式要件。未完成形式要件的,法律行為不成立或不生效。但通說未必是真理,現(xiàn)行法將書面形式、公證形式、見證形式、審批等形式認定為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生效要件,抑或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要件和根據(jù),一方面有違背當事人意志之嫌,另一方面導致法律規(guī)則內部的邏輯矛盾和體系混亂。未來民法典不應當將書面形式、見證形式認定為法律行為成立或生效要件,而應當認定為法律行為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而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不應當是公證機關的公證,而是應當是受贈人的信賴;審批不應當是法律行為的形式要件,公權力審批的對象是當事人申請的項目,而非當事人訂立的合同。
【關 鍵 詞】法律行為形式要件意思自由強制執(zhí)行效力
古代法以嚴格的形式主義著稱,形式自由主義原則為近代法所確立,任何“神圣”的形式都有可能阻礙當事人完全自由的表達其真實意思,因此,契約只需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單純的不要式主義越來越受到抨擊,因為當事人主觀方面的內心真實意思如果不借助于一定的形式,有時會很難確認。于是,各國法在尊重形式自由主義原則的基礎上,紛紛對契約的形式予以法律上的要求。但形式要件與法律行為的效力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卻有不同的立法態(tài)度,學者更是眾說紛紜。我國正值民法總則的制定,法律行為形式要件是總則法律行為章的重要內容,幾個民法總則的草案有不同的表達,本文通過對法律行為形式要件極其效力進行分析與檢討,對形式要件對法律行為的應然效力提出建設性意見,應當具有立法上的重要意義。
一、書面形式要件的反思與完善
通說認為,“基于私法上自治之原則,法律行為以不要式為原則,以要式為例外,故凡法律未設要式之明文者,于意思表示之外,法律行為均無需履行一定之方式。”[1]P26而對于要式行為而言,法律行為的成立,抑或生效,除意思表示之外,尚需完成該要式行為需要的特定形式要件。但是,通說常常是于特定歷史情境中產(chǎn)生,后經(jīng)延傳而成,又常常因反思、批判而改變,實際上,法學理論就是對無數(shù)個通說不斷地反思、批判中進步和發(fā)展的。
(一)書面形式要件的反思
書面形式是最通常的法律行為的形式,《民法通則》、《經(jīng)濟合同法》,以及現(xiàn)行《合同法》均將書面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要式”,有所不同的是,《民法通則》與《經(jīng)濟合同法》將書面形式都規(guī)定為法定的“要式”,唯有現(xiàn)行《合同法》將書面形式區(qū)分為法定“要式”和約定“要式”兩種。①關于書面形式的法定性,《經(jīng)濟合同法》直接做出了清晰規(guī)定,即凡不能即時清結的合同,均需采用書面形式;《民法通則》僅指出“法律規(guī)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敝劣谀囊粋€法律關于哪一個問題所做的怎樣的規(guī)定均未明示;現(xiàn)行《合同法》沿襲《民法通則》的模式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據(jù)查證,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書面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現(xiàn)行《合同法》第197條規(guī)定的借款合同、第215條規(guī)定的期限為六個月以上的租賃合同、第238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融資租賃合同、第270條規(guī)定的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第130條規(guī)定的技術開發(fā)合同等。上述幾類合同唯有租賃合同未依法律規(guī)定采用書面形式的,不影響合同的成立或生效,但視為不定期租賃;第二,《城市房地產(chǎn)管理法》第14條第1款規(guī)定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第40條規(guī)定的房地產(chǎn)轉讓合同;第三,《海商法》第9條規(guī)定的船舶所有權轉讓合同;第四,《合伙企業(yè)法》第8條規(guī)定的設立合伙企業(yè)合同;第五,《物權法》185條規(guī)定的的設定抵押權的合同、第210條規(guī)定的設立質權的合同,以及《擔保法》第13條規(guī)定的保證合同、第90條規(guī)定的定金合同等等。
法律規(guī)定的書面形式,抑或當事人約定的書面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要式”對法律行為的效力究竟有怎樣的影響和作用,這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的問題。對此,我國學界曾有成立要件說、有效要件說[2]P44-47及生效要件說②等多種學說?!睹穹ㄍ▌t》、《經(jīng)濟合同法》、《合同法》均沒有清晰地闡述合同的書面形式究竟是合同的成立要件,抑或生效要件,《民法總則(征求意見稿)》第九十四條對法律行為形式要件的規(guī)定,除將當事人約定的形式也作為法律行為的“要式”之外,完全形同于《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盡管法律或草案沒有清晰說明書面形式對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但從對條文的文義解釋不難得出結論,書面形式是法律行為的有效或成立要件。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提交的《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第一百二十條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法律行為應當采用特定形式的,依照其規(guī)定或者約定。沒有采用特定形式的,推定法律行為未成立?!北M管有“推定”二字,但也基本上表達了這樣的立法態(tài)度。本文認為,這樣的立法態(tài)度可能會經(jīng)不起理論上的認真推敲。
1.有違背意思自治原則之嫌。無論將書面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抑或成立要件,其本質是相同的,即法律行為的形式?jīng)Q定法律行為的效力。然而,法律行為的本質是當事人內心真意的表達,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合意的產(chǎn)物,“契約的效力完全取決于當事人的共同意思,一切外部形式都不過是當事人內在意志的體現(xiàn)。這其中孕育著一個嶄新的、極具生命力的契約法原理:契約的成立與否取決于當事人的意志,契約之債的效力來源于當事人的合意,”[3]P345“契約締結的形式對契約的有效成立不發(fā)生任何影響”,[3]P345這是近代契約法上的契約自由原則的思想源泉。因此,合同于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之時即宣告成立,書面形式不過是合同內容的載體與表現(xiàn)。[4]P516如果當事人意思表示達成一致之后,在尚未簽訂書面協(xié)議時即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并已經(jīng)著手或已經(jīng)開始履行了合同,法律強制規(guī)定書面形式是合同的成立要件或有效要件,便違背了當事人的自由意志。
契約自由原則的重要內容之契約形式自由,不僅僅指采用何種形式由當事人意志決定,形式對契約效力的作用也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一般而言,當事人約定書面形式通常是將書面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證據(jù),鮮有當事人將其認定為法律行為成立的要件。如果雙方以保存證據(jù)為目的約定書面形式,未完成書面形式時,不得因未完成書面形式而否定合同的效力,如果當事人雙方將合同的書面形式作為合同的成立要件,則未具備書面形式,法律行為效力尚無從發(fā)生。[1]P69在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時,法律不區(qū)分該書面形式是證據(jù)還是要件,即強行認定欠缺當事人約定的書面形式,法律行為不成立,這是對當事人自由意志的忽略和藐視。 我國“臺灣民法”第166條對約定書面形式及效力進行了規(guī)定:“契約當事人約定契約采用一定方式者,在該方式未完成前,推定其契約不成立。” 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提交的《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借鑒臺灣民法,于第一百二十條規(guī)定:沒有采用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約定的特定形式的,推定法律行為未成立?!巴贫ā倍志哂辛⒎ㄉ系木薮筮M步,標志著立法者已經(jīng)對書面形式的證據(jù)功能與要件功能的區(qū)分予以認可了,只是在當事人的意圖是以書面形式保存證據(jù),還是作為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不明確時,法律所表達的一種無奈。但法律采嚴格主義的態(tài)度推定當事人意在將書面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1]P68又將難得的進步退回到了原點。因為,常態(tài)下當事人內心真意是將書面形式作為證據(jù)而非成立要件。這便意味著,至少在當事人意將書面形式作為合同證據(jù)的常態(tài)下,違背了當事人的自由意志。
2.可能導致規(guī)則體系的矛盾與混亂。我國《合同法》第215條規(guī)定:”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透過文字可以看出,立法者意在將書面形式作為合同的證據(jù),而不是合同的成立要件。因為在立法者看來當占有租賃物的事實可以替代書面形式證明租賃合同的存在時,書面形式對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便不具有任何意義了,沒有必要將書面形式作為合同的證據(jù)。而唯一遺憾的是占有租賃物的事實不能代替書面合同證明租賃合同的期限,于是,立法者做了補充規(guī)定,將欠缺書面形式的租賃界定為不定期租賃。我國“臺灣民法”第422條也有類似的規(guī)定:“不動產(chǎn)之租賃契約,其期限逾一年者,應以字據(jù)訂立之,未以字據(jù)定立者,視為不定期限之租賃?!笨梢?,立法者內心確實是將書面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證據(jù),而不是成立要件。而立法者之所以在具有這樣的內心意思的同時,又將書面形式規(guī)定為合同成立的要件,源于書面合同成立時間的認定。雙方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在書面合同上簽字,并注明簽字的時間,合同成立的時間顯然應當以雙方當事人在書面合同上簽字的時間為準。既然在書面合同上簽字的時間為合同成立的時間,便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當事人沒有實施在書面合同上簽字的行為,當然合同就不應當成立,于是,書面形式便成為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但這純粹是一種邏輯誤區(qū),實際的邏輯應當是,當事人就合同意思表示達成一致的時間通常是在書面合同簽字之前的某一天,當然,也不排除在簽字的當天意思表示達成一致,既然書面形式已然是法律行為的證據(jù),不妨就以當事人在合同書上簽字的時間證明為合同的成立時間。因此,如果我們遵循法律行為的一般理論,簽字的時間實際上不當然是當事人意思表示達成一致的時間,也不當然是合同成立的時間,充其量是“視為”合同成立的時間。在立法者具有書面形式是法律行為證據(jù)的內心意思時,又陷入前述的邏輯誤區(qū),制定出的法律條文必定是沖突的,在規(guī)定書面形式是法律行為成立要件的同時,又在另一個條文中規(guī)定書面形式是法律行為的證據(jù),從而導致了規(guī)則體系的矛盾與混亂。我國臺灣民法試圖以但書緩和矛盾,第73條規(guī)定:“法律行為,不依法定方式者無效,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者不在此限?!睂⒉粍赢a(chǎn)租賃合同的書面形式排除在“有效要件”的范圍之外。但新的矛盾由此又產(chǎn)生了:不動產(chǎn)租賃合同因不動產(chǎn)占有的事實證明租賃合同的存在,而不將書面形式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而其它有類似情形的合同卻因為法律沒有特別規(guī)定而不能被排除在“有效要件”范圍之外。可見,利用“但書”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會導致條款內部的邏輯矛盾。我國《合同法》為了彌補過失,第36條又規(guī)定,“一方已經(jīng)履行了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試圖在當事人通過實際履行行為表明合同的成立不受形式要件約束的內心意思的情況下,表達法律對當事人意志的尊重,但卻導致條款內部的邏輯矛盾。第一,既然是成立要件,一個欠缺成立要件而未成立的合同,怎么可能會發(fā)生有效的履行行為? 即便一方接受履行,也應當是無合法根據(jù)的無權受領,另一方當事人隨時有權要求對方返還原物。第二,既然承認經(jīng)履行的合同可以認定合同成立,那便意味著已經(jīng)承認書面形式不是合同的成立要件,而是合同的證據(jù),如同欠缺書面形式的租賃合同被視為不定期租賃合同的邏輯一樣。
(二)書面形式要件在未來民法典中的完善
契約是當事人意思一致的產(chǎn)物,如果我們在具體的法律行為制度中分析書面形式要件的存在價值,那么,合乎邏輯的界定應當是:它僅僅是合同內容的文字表達,并證明當事人之間的權利享有、義務履行的細節(jié),絕不應當是合同成立的要件,只要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契約就應當成立,沒有違反法律等致使合同無效事由的,合同應當自成立之時發(fā)生效力。欠缺書面形式,如同欠缺書面證據(jù)一樣,不可因為欠缺證據(jù)而否定合同的成立。若因為合同的權利義務發(fā)生糾紛而向法院起訴的,法院可以因證據(jù)不足不予受理,而不可以認定合同無效,或不成立。即欠缺書面形式要件的合同不具有可訴性,或稱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如同向法院起訴離婚,未向法院提供結婚證等婚姻有效的證明文件、債權人起訴請求債務人償還債務,未向法院提供債權證明文件的后果一樣——法院不予受理。法院不予受理的原因不是婚姻關系的不成立、也不是債權債務關系的不成立,而是證據(jù)不足,無法判斷是否為夫妻、以及有否債權債務關系。這樣一種邏輯之下,盡管沒有完成書面形式,一旦一方當事人自動履行義務,對方當事人接受義務的履行既屬于完全有效的履行,如果當事人雙方實際履行合同的事實能夠證明合同的內容,則原本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合同變?yōu)橛袕娭茍?zhí)行效力的合同,因合同履行而發(fā)生權利義務爭議的,一方向法院起訴,并提供履行合同的事實材料,法院應當受理案件,并予以司法救濟。而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得起訴請求返還原物。為了行文方便,在此可將這種界定稱之為“強制執(zhí)行效力說”。
如此界定書面形式對法律行為效力的作用,意義在于:第一,合理地解決當事人的意志與法律行為的形式之間的關系。法律行為是否有效取決于當事人的意志,當事人的意志是法律行為有效性的決定性因素。只要當事人有使法律行為發(fā)生效力的意思,法律行為即應當生效。法律行為的書面形式充其量是一種證據(jù),證明當事人之間確實存在基于法律行為所生之權利義務關系。于當事人之間就該權利義務關系發(fā)生爭議時,當事人以形式上的證明依據(jù)向法院起訴,法院方受理原告人之訴,予以司法上的公正救濟。在當事人的意志與法律行為的形式發(fā)生矛盾時,以當事人的意志決定合同效力的有無,完全符合自從羅馬法以來各國私法即貫徹實施的契約自由精神。第二,有效地避免規(guī)則體系的矛盾和條款本身的矛盾。規(guī)則體系的矛盾,抑或條款本身的矛盾均源自于立法者內心的矛盾,立法者將書面形式作為合同成立或生效要件的同時,內心里又將書面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證據(jù),于是便有了《合同法》第36條和215條的規(guī)定。如果將書面形式僅作為法律行為的證據(jù),由此作為法律行為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一切矛盾將不成其為矛盾。
英美契約法的立法及司法實踐為“強制執(zhí)行效力說”提供了正當性的有力支持。1677年英國國會頒布防止欺詐條例僅用25條的篇幅對需要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作了列舉,并對欠缺書面形式的合同所具有的法律后果作了明文規(guī)定。須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有:遺產(chǎn)管理人或遺囑執(zhí)行人許諾清償死亡人債務的合同、不動產(chǎn)及有關土地利益的買賣合同、以婚姻為對價的合同、一年內不能履行完畢的合同、價格在10英鎊以上貨物買賣合同等等。美國欺詐法繼受了英國的反欺詐條例,③規(guī)定一些合同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目的在于防止一方當事人以偽證將聲稱的契約義務強加在并不存在任何合同關系的當事人身上。[5]p957欺詐法所規(guī)定的書面形式并非合同的成立或生效的要件,而是合同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契約之效力分為有效(valid)、無效及可撤銷三個形態(tài)。契約有效取決于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當事人有行為能力、契約合法等要素。而有效的契約未必都具有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欠缺法律規(guī)定書面形式的,契約雖有效,但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6]p180或者不具有向法院起訴的能力,不可以請求法院責令違約方賠償損失或實際履行合同(A noncomplying contract within the statute is a contract, but it is merely unenforceable by direct affirmative action for enforcement damages or specific performance.)。形式要件在此意義上對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在以下幾方面得到充分體現(xiàn):第一,盡管合同因為欠缺書面形式得不到法院的救濟,但是,一旦當事人雙方已經(jīng)履行了口頭的合同,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可以欠缺書面形式為由提起返還原物的訴訟。通過履行行為證明確實存在的口頭合同,在任何一個法庭上都是對返還原物之訴的最好的抗辯。第二,第三人實施了妨礙口頭合同履行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第三,口頭合同的任何一方當事人的債權人都不可以起訴主張口頭合同的履行對該債權人構成欺詐。[5]p972-973英美法對書面形式法律效力所采取的態(tài)度,不僅完全尊重了當事人的自由意志,而且符合規(guī)則的內在邏輯,并且可以合理地梳理該法律行為與之輻射的法律問題之間的法律邏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民法典應當是全人類法治思想與法律智慧的結晶,如果我們堅守大陸法系的傳統(tǒng)會成為我們達到預期目標的障礙,就應當通過汲取合理的思想與理念勇敢地突破傳統(tǒng)。英美法對書面形式法律效力的立法態(tài)度與立法實踐應當成為我們突破大陸法系傳統(tǒng)的有力論據(jù)。
二、公證、見證形式的反思與未來民法典的完善
《民法通則》以及《民法總則(草案)》(征求意見稿)均有“法律規(guī)定采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钡囊?guī)定,法律規(guī)定應當采用的特定形式,除書面形式之外,還有公證、見證等形式。我國現(xiàn)行法規(guī)定的公證形式源于《合同法》關于贈與合同的規(guī)定,《合同法》第188條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jīng)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chǎn)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見證形式主要源于《繼承法》關于不同形式遺囑法律效力的規(guī)定?!独^承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應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一)公證形式的反思與完善
1.我國《合同法》第188條規(guī)定的公證形式的反思。關于贈與合同的性質是諾成合同,抑或實踐合同,無論立法上,還是理論上都曾有不同的認識?!睹穹ㄍ▌t》對贈與合同的性質未及明文,時隔兩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將贈與合同界定為實踐合同。④這一司法解釋反映和代表了那一時期理論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學說和觀點,那一時期,學界多有學者主張贈與合同是實踐合同,贈與合同的成立不僅需要贈與人與受贈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需要贈與人交付標的物。[7]P288當然,也有學者對實踐合同的性質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將贈與合同界定為實踐合同的意義無非是基于對贈與人利益保護的考慮,在贈與合同中,贈與人未因給付行為而獲得利益,于其簽訂合同后不愿意履行給付義務時,若法律強行其履行合同約定的給付義務,對贈與人有不公平之嫌。實踐合同可以使贈與人擺脫合同的約束,使贈與人免受不公平待遇。但使受贈人又陷入不公平之中,一旦受贈人信賴贈與合同,并為接受贈與標的物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于贈與人不被法律強制履行給付義務時,受贈人將遭受信賴利益的損害。故,為了確保對主體雙方的公平,應當將贈與合同界定為諾成合同,同時賦予贈與人附條件的撤銷權。[8]P6451999年施行的《合同法》第186條賦予贈與人撤回權,即贈與人在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從法律上認可了贈與合同為諾成合同的觀點。自《合同法》施行后,贈與合同為諾成合同的觀點幾乎不再被學者所否證?!逗贤ā匪x予的撤回權不僅僅表明了贈與合同性質的法律認定,還創(chuàng)造了合同法理論上的重大突破:一個依法成立并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合同,未必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執(zhí)行效力,贈與人拒不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受贈人不可以起訴請求其履行義務。贈與合同之所以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原因在于贈與合同是單方義務合同,贈與人一方負有給付義務,而不享有任何權利;受贈人單方享有權利,而不負有任何義務。于贈與人不愿意自動履行贈與義務時,若法律強制在合同中不享有任何權利,只負有義務的贈與人履行合同義務,有失法律的公允。
《合同法》第188條規(guī)定,“經(jīng)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chǎn)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這里的公證形式顯然不是合同的成立要件或生效要件,而是合同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要件。筆者認為,《合同法》將公證形式界定為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要件是有欠妥當?shù)?。贈與合同公證機關的公證所具有的全部意義無非包括兩點:第一,以國家公證機關的身份證明贈與合同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不排除贈與合同因受贈人實施強迫、威脅等原因,或者其它違法原因簽訂的,公證機關對贈與合同的合法性、當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并證明贈與合同是在主體雙方自愿情況下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對贈與合同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具有較強的證明力。第二,表明贈與人是通過審慎思考簽訂的贈與合同。公證贈與合同需經(jīng)過準備相關復雜的資料申請,并需雙方親自到場申請宣示等繁瑣程序方能完成。如果贈與人僅一時沖動許諾贈與財物,這樣一個復雜而繁瑣的公證程序會警示、敦促贈與人認真思考,審慎定約。然而,贈與合同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本原因是主體雙方義務的不對等性,公證所具有的全部意義絲毫不能改變雙方權利義務不對等問題。而在雙方權利義務不對等沒有予以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僅以其真實合法且審慎思考,便賦予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法律的公平價值仍無法實現(xiàn)。
中世紀英國法極端注重合同的形式,蠟封是合同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唯一根據(jù),合同只要經(jīng)過蠟封,無論有無對價均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未經(jīng)蠟封的合同,法律盡管不否認其有效,但于當事人一方未自動履行合同,對方起訴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時,法院會因為欠缺蠟封形式而拒絕予以司法救濟,蠟封形式與合同的強制力猶如一塊硬幣的正反面,沒有蠟封,便沒有合同的強制力。[5]P199但是,蠟封形式對合同效力的絕對性作用越來越觸及、損害法的公平價值,于是,漸漸被對價所取代。蠟封形式在美國大多數(shù)州一度與對價共同作為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重要根據(jù),因欠缺對價而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贈與合同若是蠟封形式做成的,可以具有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美國契約法之所以將蠟封形式作為對價的代替物,使贈與合同具有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主要原因在于通過莊嚴、復雜的蠟封形式可以嚴肅當事人之間的立法,督促當事人審慎訂立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合同條款。合同是當事人審慎思考訂立的,就可以予以司法上的救濟。但是,現(xiàn)今的美國大多數(shù)州已經(jīng)明文廢止了蠟封形式對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所具有的決定性作用,理由當然是合同的公平取決于合同內容,而非取決于合同的形式。在美國法上,蠟封形式存在的全部意義是對價的舉證責任負擔問題。經(jīng)過蠟封的合同,原告(原告聲稱的權利人)起訴請求被告履行義務,被告(原告聲稱的義務人)須舉證證明合同無對價,被告未能舉證的,合同因有對價法院予以司法救濟;非經(jīng)蠟封的合同,原告須舉證證明合同有對價,未證明有對價的,法院拒絕予以司法救濟。[9]P46我們一向不主張國外的一定是好的,一概值得學習與借鑒。但是,既然我們已經(jīng)在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認定上借鑒了英美法理論,那么,英美法蠟封形式地位的衰敗就應當警示我們認真思考:與蠟封形式異曲同工的公證形式是否還應當作為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的根據(jù)。
“臺灣民法”166條之1對法律行為的公證形式作了規(guī)定:“(1)契約以負擔不動產(chǎn)物權之轉移,設定或變更之義務為標的者,應由公證人做成公證書。(2)未依前項規(guī)定公證之契約,如當事人已合意為不動產(chǎn)物權之轉移,設定或變更而完成登記者,仍為有效?!痹摋l的立法理由:不動產(chǎn)物權具有高度的經(jīng)濟價值,不動產(chǎn)物權的轉移不宜輕率,應當審慎為之,公證形式一方面可以給當事人審慎考慮的時間,另一方面,契約由公證人做成公證書,以杜絕事后發(fā)生爭議。于是借鑒《德國民法》313條第1項、《瑞士民法》216條第1項增定此條款。[10]P39臺灣學者對此條提出異議,第一,將公證作為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在公證之前合同無效,在雙方當事人之間無任何契約存在,對當事人沒有任何約束力,如果一方當事人簽約后不顧而去,另一方當事人則無任何可救濟的方法,會有害于不動產(chǎn)的交易秩序。第二,依該條第二項,不動產(chǎn)登記可以補正欠缺公證形式的缺憾,使合同有效,因為,地政機關不得以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契約未公證,而拒絕當事人的登記申請,這樣一來,166條之1的第一項形同虛設;即便沒有公證形式,當事人的物權登記可以使無效合同變?yōu)橛行?,并發(fā)生物權變動的后果;第三,在當事人未辦理公證時,地政機關即依照一份尚未生效的債權契約予以登記,而且登記后可以使一個尚未生效的債權契約發(fā)生效力,也有邏輯上的錯誤;[10]P39-40可見,以公證形式的繁瑣程序促使當事人審慎定約,立法初衷是好的,但無論初衷怎樣好,它所造成的理論上的難解問題卻是在哪一種情境之下都無法避免的?;蛘哒f,它所帶來的利遠不足以覆蓋它所帶來的弊。
2.公證形式在未來民法典中的完善。鑒于《合同法》188條將公證形式界定為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存在弊端,未來民法典的完善應當從兩方面入手:
首先,取消公證形式對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根據(jù)的規(guī)定。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道德性源于合同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對等,而不是源于合同的合法有效。有效的合同只能表明權利人依據(jù)合同獲得利益是合法的。因此,對原告聲稱的合同是否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法官首先需要審查的是合同的權利義務是否對等,一個權利義務對等的合同本質上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為了避免原告虛假訴訟,需要證據(jù)證明權利義務對等的合同的有效存在,于是,在雙務合同中合同的證明便成為合同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贈與合同主體雙方權利義務不對等,缺乏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道德性,公證形式的意義僅在于對贈與合同真實性與合法性的證明。在雙務合同中,公證形式作為合同最有證明力的證據(jù)可以是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而由贈與合同的本質所決定,公證形式不應當成為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否則,合同的強制執(zhí)行就是不道德的?!逗贤ā穼⒐C形式認定為贈與合同具有法律上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要件和根據(jù),意在通過繁瑣的公證程序促使贈與人審慎簽訂合同,但是,無論合同是贈與人經(jīng)過怎樣的深思熟慮后訂立的,都無法改變權利義務對等缺失的事實,況且,當事人是自己利益得失的最佳裁判官。如果因為需要給予當事人審慎思考的時間即改變公證的功能屬性,那么,經(jīng)濟生活中還有比贈與更應審慎思考的問題,如結婚、股權轉移、不動產(chǎn)開發(fā)投資、專利權轉讓、重大的科技合作共同研發(fā)等等。如果都需要通過公證督促當事人審慎思考,并將公證界定為合同的形式要件,那么,公證將不為公證了。
其次,以受贈人的信賴取代公證形式作為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逗贤ā?88條將公證界定為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要件和根據(jù),另一重要意義是保護受贈人的利益,使受贈人免于遭受信賴利益損失。然而,保護受贈人的信賴利益,大可不必借用公證形式,受贈人的信賴作為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遠比公證形式更具有合理性。贈與人與受贈人簽訂贈與合同,受贈人對于贈與人履行合同予以合理信賴,并基于信賴為接受贈與做了必要的準備,支付相當?shù)馁M用,若贈與人拒絕履行贈與合同,受贈人將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害,為了避免受贈人信賴利益損失的發(fā)生,可以對贈與合同賦予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原告人起訴的,法院應當予以受理。盡管贈與人未因合同的履行獲得任何利益,但受贈人的信賴有可歸責于贈與人的原因,贈與人理應為此付出代價,此時,贈與合同的強制執(zhí)行效力不違背道德法則。受贈人的信賴作為無對價的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已經(jīng)得到英美法司法實踐的驗證,這應當是我國未來民法典解決贈與合同法律效力可行,且有效地辦法。
這樣一來,《合同法》188條就應當改寫為“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受贈人基于對贈與合同的信賴而有費用支出或財產(chǎn)損失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chǎn)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二)見證形式的反思與完善
1.我國《繼承法》第17條規(guī)定的見證形式的反思。按照《繼承法》第17條規(guī)定,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應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關于見證對遺囑的效力有何影響,《繼承法》未有明文,從17條的文義上看,見證應當是遺囑的有效要件,未有兩個以上見證人的,遺囑無效。理論界也多持有這種觀點。[11]P559、P699筆者認為,“見證”顧名思義為目睹者的證明。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是遺囑人所為的確定其遺產(chǎn)歸屬的意思表示。既然見證是目睹者的證明,便與遺囑人的意思表示沒有實質性聯(lián)系,僅僅是遺囑內容的證據(jù),在一定意義上與公證的作用或意義相同,即證明遺囑的真實性。有所區(qū)別的是證明主體不同,前者為公證機關,后者為公證機關以外的與遺產(chǎn)無利害關系的任何人。法律行為的有效一向取決于法律行為的內容是否違法,行為人是否有行為能力,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因此,一個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被繼承人只要其遺囑的內容不違反法律,其確定遺產(chǎn)歸屬的內心意思一經(jīng)表達于外部,即發(fā)生法律效力,證據(jù)的有無不是決定遺囑是否有效的因素,而是決定因遺囑引發(fā)繼承糾紛時能否根據(jù)遺囑予以司法救濟的根據(jù)。如果非要將證據(jù)作為遺囑的有效要件,那么,至少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是難以自圓其說的。第一,遺囑人因條件所限以口頭形式、錄音形式、代書形式制作遺囑,盡管沒有二人以上見證人,或者只有十二歲的孩子在場證明,但關于遺囑的真實性沒有任何人提出質疑,所有繼承人都認為合乎情理,或屬意料之中。第二,遺囑人臨終前制作的口頭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盡管有繼承人似有懷疑,但無相反證據(jù)證明,多數(shù)人無異議,并已經(jīng)按照遺囑的內容分配了遺產(chǎn),沒有在繼承人中間發(fā)生任何遺產(chǎn)繼承糾紛。第三,遺囑人所做的口頭遺囑、錄音遺囑、代書遺囑,幫忙制作人盡管與遺產(chǎn)有利害關系,但其人誠心善,其它繼承人予以充分信任,遺囑的真實性沒有必要予以懷疑。上述諸多情況,基本上可以斷定,遺囑是遺囑人真實的意思表示,法律非要以欠缺見證形式而認定遺囑無效,其正當性究竟為何?認定無效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被繼承人遺產(chǎn)有可能流向其不意愿的方向,法律對被繼承人自由意志的終極關懷無法實現(xiàn)。
2.見證形式在未來民法典中的完善。既然遺囑人確認遺產(chǎn)歸屬的內心真意是遺囑效力評價規(guī)則中的決定性要素,那么見證形式作為遺囑真實性的證據(jù)便不應當是遺囑的有效要件,而應當是遺囑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當繼承人對遺囑的內容沒有異議,眾多繼承人已經(jīng)按照遺囑分別繼承了遺產(chǎn)時,無論有無見證人,遺囑的效力狀態(tài)均為有效,不能以遺囑欠缺見證人的見證而認定遺囑無效;當繼承人關于遺囑的內容發(fā)生爭議,繼承人之一起訴請求法院按照遺囑分配遺產(chǎn),另一方反訴請求法院以欠缺見證形式認定遺囑無效,法院可以欠缺見證人,無法判斷遺囑真?zhèn)螢橛神g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也不接受被告的請求認定遺囑無效。如果繼承人仍然要求法院解決遺產(chǎn)糾紛,法院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按照法定繼承的規(guī)定分配遺產(chǎn)。盡管此時與認定遺囑無效可能會有同樣的結果,但仍然具有意義:第一,可以避免理論上的矛盾,第二,可以合理地解釋對遺囑無爭議情況下遺囑的效力問題。
或許會有人提出質疑,公證作為贈與合同的證明,因為贈與合同單方獲益、單方負有義務,而不可以成為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遺囑同樣是單方獲益、單方負有義務,同樣作為證據(jù)的見證形式,為何能夠使遺囑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這豈不是自相矛盾?不否認,遺囑人將自己的遺產(chǎn)交付予繼承人,自己沒有因此而獲得任何利益,但是,遺囑與贈與合同不同,遺囑是單方死因行為,于被繼承人死亡之時發(fā)生效力,被繼承人注定不可以在遺囑中獲得繼承人所給付的利益;而且,遺囑人之所以將自己畢生的財富交付給遺囑繼承人,那是因為遺囑繼承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遺囑是他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絕不以對方任何回報為代價。賦予遺囑強制執(zhí)行效力是對遺囑人人格與自由意志的最大尊重;而贈與合同中的受贈人未必是贈與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贈與合同不以贈與人死亡為生效要件,贈與人仍有享受權利的能力,贈與人簽訂贈與合同的動因可能有多種,甚至簽訂合同后會發(fā)生變化。賦予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是對贈與人自由意志的藐視,甚至導致不公平。本文未將贈與合同的公證形式界定為贈與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根據(jù),不是公證形式本身的問題,而是贈與合同的本質決定的。
三、審批形式的反思與未來民法典的完善
(一)審批形式的反思
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特定形式,除前述書面形式、公證、見證等形式之外,就是審批形式?,F(xiàn)行《合同法》第44條2款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生效的,依照其規(guī)定”。例如,《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第7條規(guī)定:“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就對外合作開采石油的海區(qū)、面積、區(qū)塊,通過組織招標,采取簽訂石油合同方式,同外國企業(yè)合作開采石油資源。前款石油合同,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準,即為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第14條規(guī)定:“合營企業(yè)協(xié)議、合同和章程經(jīng)審批機構批準后生效,其修改時同。” 該條例第20條還規(guī)定:“合營一方向第三者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的,須經(jīng)合營他方同意,并報審批機構批準,向登記管理機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反上述規(guī)定的,其轉讓無效?!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jīng)營企業(yè)法實施細則》第11條作了詳細規(guī)定:“合作企業(yè)協(xié)議、合同、章程自審查批準機關頒發(fā)批準證書之日起生效?!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第16條規(guī)定:“技術進口經(jīng)許可的,由國務院外經(jīng)貿(mào)主管部門頒發(fā)技術進口許可證。技術進口合同自技術進口許可證頒發(fā)之日起生效?!眹鴦赵恨k公廳《關于加強國有企業(yè)產(chǎn)權交易管理的通知》第2條規(guī)定:“國有企業(yè)產(chǎn)權屬國家所有。地方管理的國有企業(yè)產(chǎn)權轉讓,要經(jīng)地級市以上人民政府審批,其中有中央投資的,要事先征得國務院有關部門同意,屬中央投資部分的產(chǎn)權收入歸中央。中央管理的國有企業(yè)產(chǎn)權轉讓,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報國務院審批。所有特大型、大型國有企業(yè)(包括地方管理的)的產(chǎn)權轉讓,報國務院審批”等等。
將審批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形式要件,并賦予其對法律行為的制約作用,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極不可取的。
1.“法律行為的核心是依據(jù)當事人自己的意思表示發(fā)生法律效果,所以它的基本原則是‘意思自治’”[12]當事人的意志決定當事人意思表示的內容、意思表示的方式,乃至于意思表示的效力。這是私法上的法律行為與公法上的行為的本質區(qū)別。審批形式實際上是國家公權力在民事生活中的滲透,是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產(chǎn)物,與以“意思自治”為基本原則的法律行為的本質是格格不入的。審批的目的無非是通過對合同的審查、批準,防止其中的違法行為、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然而,這樣的目的利用合同法自身的制度便可以實現(xiàn),沒有理由利用公權力介入的方式予以解決。因為公權力的介入不僅打破了私法制度體系的嚴謹,而且易滋生腐敗,這樣的代價是我們承受不起的。
2.將審批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形式要件,欠缺這種要件,對法律行為有何影響,學說觀點不一:有無效說、未生效說與未成立說等。無效說主張,審批是合同特別的生效要件,審批之前合同已經(jīng)成立。審批的目的在于審查合同的合法性,防止合同違反法律或公共秩序,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未經(jīng)審批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13]P144未生效說主張,審批是合同的生效要件,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實體因素,未經(jīng)審批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只是合同不能生效。[14]P76未成立說主張審批屬于合同成立的一種特殊形式,屬于要式合同的范疇,因此,未經(jīng)審批的合同屬于未成立。[15]P65然而,無論哪一種學說都難以自圓其說。未經(jīng)審批而無從得知有否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怎能定性為無效合同?無效與未生效有何本質區(qū)別?一個無效或未生效合同何以約束當事人遵守已經(jīng)達成的合同義務?屬于意思自治范疇的法律行為何以由執(zhí)掌公權力的某個人決定是否成立?行政審批作為法律行為的要件引發(fā)理論上的諸多爭議與分歧,如果仍然保留審批的法律行為的形式要件,在理論上的任何研討都是徒勞的。
(二)未來民法典對行政審批的應有態(tài)度
合同行政審批的唯一或主要目的是審查合同的合法性,防止合同違反法律和公共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加強國家對經(jīng)濟生活的干預是必要的,為了避免在重大的經(jīng)濟戰(zhàn)略問題上國家利益受損,國家應當對經(jīng)濟生活進行合理的干預、監(jiān)督和管理。問題的關鍵是國家以怎樣的方式、途徑進行合理的干預,才能夠在堅持國家對經(jīng)濟生活監(jiān)督、管理的同時,又不違反民法的基本原則,不打破私法理論體系的固有邏輯,不引發(fā)理論上的沖突和矛盾。這確實是未來民法典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未來民法典的最恰當?shù)膽B(tài)度是將行政審批排除在法律行為形式要件范圍之外。
1.對于確須經(jīng)行政機關審批的項目,將行政機關的審批視為項目的審批而非合同的審批。項目的行政審批程序審查的對象是項目,而不是合同本身,即便項目的行政審批可能通過對項目主體雙方簽定的合同的審查進行,但批準的不是合同,而是項目。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第四條規(guī)定:“申請設立合營企業(yè)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批準:(一)有損中國主權的;(二)違反中國法律的;(三)不符合中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要求的;(四)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五)簽訂的協(xié)議、合同、章程顯屬不公平,損害合營一方權益的?!毙姓C關對中外合營企業(yè)的設立是否批準,其中需要審查的內容之一為合同是否顯失公平,但合同審查的目的不是批準否合同,而是批準否中外合營企業(yè)的設立。既然是項目的審查批準,經(jīng)審查企業(yè)的設立不予批準的,合同的效力不受未予批準的影響。如果因有損中國主權、違反中國法律,或者造成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而未予批準的,合同無效,但合同的無效不是因為未經(jīng)審批,而是基于合同法關于無效合同的規(guī)定;若因第三項不符合中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要求而未予批準,合同的效力狀態(tài)是有效,但履行不能,因合同的不能履行非基于可歸責于當事人的原因所致,當事人不必承擔違約責任。若因合同顯示公平而未予批準的,當事人未表示撤銷合同的,合同有效,但合同的不能履行非基于可歸責于當事人的原因所致,當事人不必承擔違約責任。若當事人表示撤銷,合同則因撤銷而不復存在。
2.對于涉及國有資產(chǎn)、自然資源的重大合同,諸如,中外合作開采石油合同、地方管理或中央管理的國有企業(yè)產(chǎn)權交易合同等等,需要經(jīng)過國務院、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或土地管理部門的審批,但這些審批,從性質上不應當定性為法律行為的行政審批,而是國務院或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對國有資產(chǎn)處分的終極決定權的行使,它確能決定合同的成立與有效,但這種審批是法律行為主體意思表示行為,而不可認定為法律行為主體之外的公權力成就的形式要件。
3.對于無需行政機關審批,或者行政審批顯然是公權力不必要干預的,即便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合同須經(jīng)審批,民法典對這樣的行政法規(guī)也應當不予關注。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第20條規(guī)定,“合營一方向第三者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的,須經(jīng)合營他方同意,并報審批機構批準,向登記管理機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違反上述規(guī)定的,其轉讓無效。”按照該條規(guī)定審批與登記均為合同的有效要件。當中外合資企業(yè)不涉及國有資產(chǎn)時,股權轉移合同,經(jīng)過他方同意,便不再具有任何影響合同有效的因素,行政審批也便屬于公權力的不當干預。這是因為,中外合資企業(yè)在設立時,行政機關已經(jīng)對企業(yè)的設立是否有損國家主權,是否違反中國法律、是否導致環(huán)境污染、是否符合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乃至合同是否顯示公平均作了認真審查之后批準的,企業(yè)設立后股權轉移不會觸碰上述問題,即便股權轉移合同本身可能會顯示公平,只要合同不涉及國有資產(chǎn),合同是否應當有效存在便純粹是私主體之間的事情,無需行政機關審查批準。另該條將股權轉讓的登記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不僅違背常理,而且與我國新修改的公司法發(fā)生矛盾。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32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股權變更登記是股權變動的對抗要件,未經(jīng)登記的,股權變動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依此規(guī)定,股權轉讓合同不以登記為有效要件,轉讓合同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且他方同意,即發(fā)生法律效力。對于違背常理,又與公司法矛盾的行政法規(guī),民法典不應當一味地遷就,若民法典尊重這樣的行政法規(guī),不僅以強化了的公權力不合理地限制了法律行為主體的自由意志,還會引發(fā)法律的混亂,導致難以調和的法律沖突。因此,筆者認為,未來民法典僅應在合理的范圍內尊重已有的行政法規(guī)。
注釋:
①《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guī)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薄督?jīng)濟合同法》第三條規(guī)定:“經(jīng)濟合同,除即時清結者外,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薄逗贤ā返谑畻l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p>
②孫憲忠教授起草的民法典總則編“法律行為”一章條文建議稿即采生效要件說。在其設計的第四十一條中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法律行為必須具備形式要件的,法律行為在該項形式要件成就時生效”,第四十二條中又規(guī)定:“法律要求法律行為必須符合某種形式要件的,法律行為在該項形式要件具備時生效”。
③美國的統(tǒng)一買賣法(Uniform sales Law),乃至于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均設有防止欺詐條款。
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8條規(guī)定:“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交付為準。贈與房屋,如根據(jù)書面合同辦理了過戶手續(xù)的,應當認定贈與關系成立;未辦理過戶手續(xù),但贈與人根據(jù)書面贈與合同已將產(chǎn)權證書交與受贈人,受贈人根據(jù)贈與合同已占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xù)?!?/p>
參考文獻:
[1]高點法學研究中心編著.民事法規(guī)(含大法官解釋)[M].臺北:高點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2011.
[2]崔建遠.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馬駿駒,陳本寒.羅馬法上契約自由思想的形成及對后世法律的影響[A].楊振山主編.羅馬法、中國法與民法法典化[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
[4]王利明.合同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5]John P. Dawson, William Burnett Harvey, Stanley D. Henderson: Contract Cases and Comment [M]. the Foundation Press, 1993.
[6]楊楨.英美契約法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7]佟柔.民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
[8]王家福.中國民法學·民法債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9]Melvin A. Eisenberg, Contracts[M]. the BarBri Group.
[10]黃立.民法債編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11]郭明瑞.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王利明,楊立新,等.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12]孫憲忠.民法典立法中法律行為制度的應然設計[R].中日“中國民法典制定”國際研討會講演報告.
[13]劉俊臣.合同成立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2003.
[14]孔祥俊.合同法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
[15]穆生秦.《民法通則》釋義[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責任編輯:唐艷秋)
The Reflection on the Formality of Legal Act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Future Civil Code
MaXin-yan
(Law Schoo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cognized doctrine, legal act can be divided into formal act and informal act. Formal act requires that besides declaration of intention, legal act can only establish or go into effect when specific formality is achieved, otherwise it won’t happen. However, the recognized doctrine is not necessarily the truth. What the existing law prescribes about formal act’s essential or effective elements not only is likely to go against the parties’ will, but also leads to the logical contradiction within the rule of law and system.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civil code, written form or witnessed form should be the foundation of enforceability, not the essential or effective elements of formal act. A gift contract’s enforceability doesn’t come from notary but the donee’s faith. Other than that,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should be about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what parties apply for, not the key to their contract’s legal validity.
【Key words】legal act;formality;liberty of will;enforceability
【文章編號】1002—6274(2016)03—052—10
作者簡介:馬新彥(1958-),女,吉林長春人,法學博士,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研究方向為民商法學。
【中圖分類號】DF5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