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民法典規(guī)定客體制度的幾點思考
郭明瑞
(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內容摘要】無論是從邏輯上還是從內容上說,民法總則中應規(guī)定客體。從立法例上看,各國民法總則大多有客體的規(guī)定。我國立法史上也是在民法總則中規(guī)定客體的。民法總則規(guī)定客體一章的章名應定為民事客體,這既與主體相對應,又與其內容相符。民法典中規(guī)定的客體是受法律保護的利益的載體,有的并不能成為任何人的權利的客體,這類客體包括不能為任何人所有的公有公用的天然物、受法律特別保護的野生動植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宗教財產。現(xiàn)代法上主客體的界限變得已非絕對,人體的分離物不完全具有物性,有的人格要素財產化,有生命的物有一定的主體性,承載人格利益的人格物具有非財產性。這要求在法律上予以特別規(guī)定。民法總則中規(guī)定的客體制度應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一是須規(guī)定人身權的客體,二是擴大財產權客體范圍,三是轉變傳統(tǒng)的不動產觀念;四是順應電子化的發(fā)展趨勢。
【關 鍵 詞】民法典編纂民法總則民事客體
為落實中共中央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定,立法機關再次正式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民法典的編纂,是我國當下政治法律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提升法治水平、實現(xiàn)法治國家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境內外各界都十分關注民法典的編纂并表現(xiàn)出極高的熱情和期盼。編纂民法典的首要任務是制定民法總則。而在民法總則中是否應規(guī)定客體以及如何規(guī)定客體,無疑也是立法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擬從以下四個問題闡明筆者的一些想法,拋磚引玉,以期引起立法者和學界的重視,也求方家批判。
一、民法總則中是否應規(guī)定客體制度
對于民法總則中應否規(guī)定客體制度,有否定說與肯定說兩種不同的觀點。否定說不主張在民法總則中規(guī)定客體制度,而肯定說則認為民法總則中應當規(guī)定客體制度。不贊同在民法總則中規(guī)定客體制度的學者,主要提出以下理由:其一,我國編纂民法典是在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基礎上制定民法總則的,而《民法通則》中并無客體制度的規(guī)定,因此,民法典的民法總則中也不必規(guī)定客體;其二,在各國民法中少有規(guī)定客體制度的,我國也不必規(guī)定;其三,民法總則的內容是采取提取公因式的方式抽象出來的,由于各分編規(guī)定的權利屬性并不同,難以抽象出統(tǒng)一的客體。上述各種理由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并不確切。例如,現(xiàn)行《民法通則》中確實未規(guī)定客體,現(xiàn)在制定民法總則也確是以《民法通則》為基礎的。但這并不能說明民法總則中不應規(guī)定客體制度。民法通則并非民法總則,在修訂《民法通則》的基礎上制定民法總則,就是要對《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內容做出相應的調整:通則中不合現(xiàn)實發(fā)展要求的內容要修正,通則中有規(guī)定但不宜在總則中規(guī)定的內容不納入總則,通則中未規(guī)定而應在總則中規(guī)定的內容須于總則中加以規(guī)定。例如,《民法通則》第四章“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規(guī)定的內容就需要進行修正,第六章“民事責任”中關于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顯然不能保留在民法總則中,而客體制度則屬于《民法通則》中未規(guī)定卻是在民法總則中應予以規(guī)定的內容。
筆者贊同在民法總則中應當規(guī)定客體制度的觀點,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其一,從邏輯上說,有主體就應有客體。民法總則中既然規(guī)定了主體制度,理當也規(guī)定客體制度。正如有學者所言,整個民法的邏輯體系的構建應當按照法律關系的基本要素展開,總則中應當重點就主體、客體、法律行為以及民事責任的一般規(guī)則做出規(guī)定。[1]P399從法典體系上看,盡管民法各部分所規(guī)定的權利屬性并不同,如物權法中的物權與債權法中的債權權利屬性不同,但是任何權利都須有一定的載體即客體,從而也就可以抽象出客體制度。在總則規(guī)定統(tǒng)一客體制度,并不意味著各種權利的客體是同一的。不同權利的客體的不同并不影響抽象出客體的概念,正如權利屬性不同不影響抽象出權利的概念一樣。當然,這種抽象并不是要求將各種客體都須規(guī)定在總則之中。
其二,從立法例上說,各國民法典多規(guī)定有客體制度而非少有規(guī)定客體的。誠然,多數(shù)國家的民法典中并未直接以“客體”的名稱來規(guī)定客體制度,但這不能表明各國民法典中未規(guī)定客體。實際上,凡采取潘德克吞式立法體例的國家,多在民法典的民法總則編規(guī)定客體,只不過是未以“客體”字樣表明而已。德國學者迪特爾·梅迪庫斯在談到民法總則的內容時指出,“總則把被提取和抽象的一般性內容匯總在一起??倓t的這一匯總功能決定了它的內容。……具體說來,總則編的內容涉及到權利主體,法律行為,也部分涉及到權利客體,還有一些權利行使問題。”[2]P24在談到權利客體時,他指出,“權利客體可以分成兩大類,即有體的物以及無體的權利?!盵2]P25卡爾·拉倫茨教授認為,權利客體使用于兩種意義:第一種是指支配權或使用權的標的,這是狹義的權利客體;第二種是指權利主體可以通過法律行為予以處分的標的。這兩種意義上的權利客體可分別稱為第一順位的權利客體和第二順位權利客體。第一順位的權利客體是物。[3]P377-378可見,德國民法典正是基于民法總則中應規(guī)定客體的需要而于總則中規(guī)定物的。這種僅在民法總則中規(guī)定物以代客體的做法,無疑具有時代的局限性,應為立法上的不足,但不能以此否定民法總則中對客體的規(guī)定。值得一提的是晚近聞世的《俄羅斯民法典》。該法典在總則編的第三分編規(guī)定客體,編名就為“民事權利的客體”,分“一般規(guī)定”、“有價證券”和“非物質利益及其保護”三章。該法于“一般規(guī)定”中以一個條文(第128條)概括規(guī)定民事權利客體的種類。該條規(guī)定,民事權利客體包括:物,其中包括金錢和有價證券;其他財產,其中包括財產權利;工作和服務;信息;智力活動成果,其中包括智力活動成果的專屬權(知識產權);非物質利益。①
其三,從立法史上看,我國立法一直是在民法總則中規(guī)定客體的。我國自清末制定民法(律)草案至南京國民黨政府通過的《中華民國民法典》,一直采取德國法的體例,在總則部分規(guī)定物。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從五十年代起至1986年《民法通則》頒布,曾三次編纂民法典,并制定出民法典草案。眾所周知,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只有在第一次編纂民法典中起草的民法草案才較符合民法的特性。而在這次編纂過程中起草的幾部草案中都在總則部分規(guī)定了客體 :1955年10月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稿》第三章為“民事權利的客體”;1955年10月24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次草稿)》第三章為“物和權利”;1956年12月27日的《總則編(第三次草稿)》第三章為“民事權利的客體”;1957年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篇(第四次草稿)第三章為“民事權利客體”。③盡管各次草稿中關于客體章的名稱并不完全一致,但在總則中規(guī)定客體是沒有疑問的。
二、總則中規(guī)定客體內容的章名應如何定
如上所述,在各國民法典及我國曾有的立法草案中規(guī)定客體內容的部分,其名稱并不完全相同。那么,在我國這一次民法典編纂中,總則中規(guī)定客體的這一章的章名應如何確定呢?對此有不同的觀點。有主張為客體的,[4]P6有主張為“權利客體”的,[5]P22有主張為“民事權利客體”的,[6]P241有主張應為法律關系客體的。這些主張,并無實質性的區(qū)別,當然也就無對錯之分。臺灣學者曾世雄教授曾指出,“民法總則篇中,對于法律上主體及法律上客體之規(guī)范,呈現(xiàn)不可或缺并同等重要。未來規(guī)范法律上客體時,……規(guī)范之對象應為法律上之客體而非權利之客體?!盵7]P135筆者贊同這一主張。筆者認為,我們可將規(guī)定客體的一章章名定為民事客體。這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
其一,民事客體正好是與民事主體相對應的概念,以“民事客體”為規(guī)定客體一章的名稱更能突出“客體”是民法上或者說私法上保護的對象。
其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民法典中所規(guī)定的客體,有的并不能成為任何人的權利的客體。通說認為,民事權利的客體即權利的標的,也就是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承擔的民事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④而民法不僅確認和保護民事權利,也保護合法利益。因此,若以民事權利客體為章名,則其不能包含受民法所保護的利益的載體的全部。曾世雄教授認為,權利或法益乃抽象之代名詞;所表彰者乃因此得享有之生活資源。因此,規(guī)范之同時,亦應及于生活資源。[7]P135筆者認為,民法上所規(guī)定的客體應屬于“受法律保護的利益的載體”,而不僅僅是權利的標的。
不可否認,物為權利客體,這是自羅馬法以來的各國民法之通例。然而,不僅權利客體不限于物,并且也并非一切物都可為權利客體。羅馬法上對于物就有不可有物與可有物之分類,這種分類對于構建現(xiàn)代法上的客體的類別體系,仍有重要借鑒意義。羅馬法上的不可有之物是指不能為私有所有權客體之物,可有物則為可為私人所有權客體之物。神法物之不可有物包括神用物、安魂物或宗教物、神護物。人法物之不可有物包括共用物、公有物與公法人物。共用物是指人類共同享用的東西。共用物是沒有主體的物,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物,不能作為所有權的客體。公有物是指羅馬全體市民公共享有的物,其所有權一般屬于國家,不得為私人所有。公法人物主要是指市府等的財產。⑤
盡管現(xiàn)代法上的客體不限于物,但也仍有一些客體不應為任何所有權的客體。筆者主張,在我國民法總則關于客體的規(guī)定中應對于不能為個體權利客體的受法律保護的利益載體(或如有教授所言的生活資源)做出明確規(guī)定,這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其一,不能為任何人所有的公有公用的天然物。羅馬法上的人法物的不可有物實際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不能為人力控制之物。如空氣、陽光;二是為人人都需要的甚至離不開的公(共)用的天然物。凡不能為人力所控制的物,在今日之民法上不視為物。因為民法上的物必是能為人力所控制的。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原本不能為人力所控制的諸如太陽能、風能、熱能、以及聲、光、氣等,已能為人力所控制。這些物在為人力所控制后能成為民法上的物,因而也就可以成為所有權的客體。但是,由于這類物屬于人人需要的甚至離不開的天然物,不應為任何人享有所有權。有的認為,這類天然物屬于國家所有權的客體。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不妥。因為,一方面,凡與人之生活不可分離之物,若只能為某一所有權的客體,則會限制人之必要的需求;另一方面,物之所有權人不是僅可獨享所有者權益的,同時也須承擔因其物致他人損害的責任。因此,若將太陽能、風能、水流等一律規(guī)定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一方面,人由于們享受陽光、呼吸空氣以及沿江河兩岸的人們日常使用水流實際上是不需要也不可能須經過特別許可和付費的,因此,所有權人對這些物并不能享有獨占的排他的支配權。另一方面,這些物若確認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作為所有人的國家也承擔不了由此所產生的責任。例如,對于臺風等風害造成的損失,對于高溫造成的損害,對于暴雨洪水造成的損害,對于因水位降低致使不能通航而造成的損失等等,若國家為所有權人,則國家理應對由此造成的損害予以賠償。但這顯然是不可能。另外,內河之水注入大海,國際性河流之水甚至流入他國,這難道能屬于國有資產流失嗎?可見,若將這類物規(guī)定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會產生許多荒謬的問題。因此,筆者主張,我國法上應明確這類物不能成為任何所有權的客體。
有學者認為,我國憲法中規(guī)定,自然資源歸國家所有,因此,這些物應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這種觀點并不準確。的確,《憲法》第9條中規(guī)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但這一規(guī)定僅說明這些自然資源屬于全民所有,而并未規(guī)定都屬于國家所有權的客體。實際上,這些自然資源,其在民法上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有的屬于不能為任何人所有的公有公用之物,有的可為國家所有之物(國家所有權的客體),有的應屬于公用物而非公有物。例如,依《憲法》第9條之規(guī)定,水流與礦藏同為國家所有。但二者在私法上地位并不同。如前所述,水流應為公眾所共有而不能成為所有權的客體。不要說水流,沿河之民均可取之,即便是地下水,農村居民取之用之,也不存在經過許可和付費之說。但是對于礦藏,任何人是不得隨意開采的,礦藏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
不能為任何所有權客體之物,并非屬于人人均可濫用之物,這類物雖不能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但應為國家管理之物,國家有必要對其使用予以必要的管理,以防止資源的浪費。不能成為所有權客體而只能歸公眾共同享有的物,雖也為公眾可用的物,但它不同于公用物。公用物有的稱為共用物,可為所有權(包括個人所有權)的客體,但公眾均可使用,所有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限制其使用。對這類物也應予以明確規(guī)定。如海灘這類物即為公共使用之物,雖為國家所有,但也是應為開放的人人得進入之地。然而,現(xiàn)實中有的單位將某一區(qū)域的海灘圍擋起來,不許他人進入使用或者需付費使用。這種以國家所有的名義而特許給某些人獨占的做法,是與物的自然屬性不符的。
其二,不宜為任何人所有的受法律特別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自羅馬法以來,動物是可為所有權客體的?!斗▽W總論》中說,“野獸鳥魚,即生長在陸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動物,一旦被人捕獲,根據(jù)萬民法,即屬于捕獲者所有,因為自然理性要求以無主之物,歸屬最先占有者。”[8]P50但是,在現(xiàn)今,基于生態(tài)保護的要求,野生動植物作為客體的情形并不相同,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不受法律特別保護的野生動植物。這類物可以成為所有權的客體,適用羅馬法上已有的先占原則,即由捕獲者或采集者依先占原則取得其所有權。另一類是受法律特別保護的野生動植物。這類物不適用先占原則,任何人不能以任何手段取得其所有權。有學者認為,依《野生動物保護法》關于“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的規(guī)定,這類野生動物應屬于國家所有。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受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不能成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正因為這類動物并非國家所有權的客體,所以這類野生動物跑(飛、游)到境外,并不是國有資產流失,它們造成他人損害,也不由國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依《野生動物保護法》規(guī)定,因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當?shù)卣o予補償。這種補償實際上是一種生態(tài)補償,可見,國家并不對此類動物造成的損害負賠償責任。因此,對于這類動物不宜認定為國家所有權的的客體。對于此類物的地位有必要借鑒羅馬法上關于物的分類的規(guī)定,作為公有公用物或者一切人所有或社會所有之物對待。對于這類物,人人都有保護的義務,國家也負有對保護工作予以加強和管理的責任。這類物是受民法保護的客體,但不能成為特定人的特定權利的客體。
其三,非物質文化遺產?,F(xiàn)代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受重視。因此,如何從法律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理論與實務中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屬性和保護模式,有各種觀點。有的主張從其知識產品性上考慮應為著作權客體。然而,不論以何種權利方式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會遇到這一問題:其主體為何人呢?或者說何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享有權利呢?對此,各種觀點爭論不一。筆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應屬于非為個體所有的受法律保護的資源。實際上,它也是不應也不能為任何人所有的,只能由國家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四,宗教財產。羅馬法上的神法物的不可有物是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物,不能為私人所有,不適用所有物的規(guī)則,法律予以特別規(guī)定。如《法學總論》中明確規(guī)定,“神圣物、宗教物、神護物都不屬于任何人所有,因為屬于神法范圍東西,不構成任何人的財產。”[8]P49我國法上盡管沒有人法與神法之分,當然也就不存在人法物與神法物的區(qū)分,但與宗教有關的宗教財產是大量存在的。羅馬法的這一規(guī)定對于今天如何就宗教財產予以特別保護,也是有借鑒意義的。
關于宗教財產的歸屬,筆者曾贊同宗教財產應為宗教團體所有的觀點。但現(xiàn)在看來,這種觀點應予修正。宗教財產歸宗教團體所有,作為宗教團體所有權的客體,未必有利于保護宗教財產以用于宗教的目的。例如,現(xiàn)實中有的蓋一座寺廟,就作為所有權人進行收費,完全出于商業(yè)目的。有的甚至要將某些傳統(tǒng)的宗教財產包裝上市。如何能避免將宗教財產用于商業(yè)目的呢?筆者認為,法律上應明確這類財產不為所有權的客體。寺廟等宗教財產、宗教活動場所不應為宗教團體所有,而應屬于由宗教團體管理使用的不能為任何人所有的物。
三、如何處理主客體間的關系
在傳統(tǒng)民法中,物被看作客體,人則為主體。人與物之間亦即主客體間界限分明:人本身不能成為客體,只能為支配物的主體;物只能是受支配的對象,僅體現(xiàn)主體的財產利益。然而,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隨著人們對人格尊嚴的重視,隨著人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導致二者之間的界限并不絕對清晰。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其一,人體分離物不完全具有物性。在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條件下,器官移植、人工生育等已不屬于罕見現(xiàn)象。因此,如何確定一些與自然人人身有關的脫離自然人的物質的地位也就成為值得重視的問題。例如,精子、胚胎是否為物?毛發(fā)、血液是否為物?它們的地位是否等同呢?對此有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人體的分離物雖不能為主體,但也不完全等同于作為客體的物。與人體分離的物質可區(qū)分為三類:一類是具有生命力的,如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從活體中摘取的有活力的器官等,此類物質具有一定的主體性,應單獨規(guī)定,不能作為物或者視為物。如法國民法典上就規(guī)定不得作為財產權利的客體。⑥我國法上也應如此規(guī)定。另一類是沒有生命力的,如,與人體分離的毛發(fā)和廢棄的組織、器官,從死亡者身上摘取的器官等,此類物質可規(guī)定為物或視為物。第三類是尸體。盡管關于尸體是否為物上,有爭議。但在尸體不具有主體性,又不能成為財產權的客體上,爭議不大。筆者主張,對于尸體,死者生前沒有做出明確的處置表示的,可由繼承人繼承,但對尸體的支配應受限制,它僅可作為祭祀權的客體。
其二,人格要素的商業(yè)化利用導致人格要素財產化。自然人的身體以及其他諸如肖像、姓名等人格要素,一直為精神利益的載體,不能與物一樣地用于交易。但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些人格要素可以進行商業(yè)化利用。如將自己的身體用于為他人作廣告,許可他人利用自己的肖像、姓名進行商業(yè)宣傳。這就導致人格要素也會具有與物一樣的財產價值,在一定意義上可說是主體客體化。
其三,動物的主體性。自德國民法規(guī)定,“動物不為物”后,關于動物的地位如何,則成為有爭議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動物不為物,有生命力的動物與人一樣也是自然界的主體而不能為客體;另一種觀點認為,動物視為物。也有的學者主張,人有人格、物有物格,應從生態(tài)法學角度動物類似主體資格的法律地位。[9]筆者認為,動物就為物,而不是視為物,它是客體而不能成為主體。當然,在現(xiàn)代民法上,有生命的動植物確實不能等同于其他無生命的物。如前所述,受法律特別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與不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地位不同。但是,保護野生動植物,這是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要求,盡管這表現(xiàn)出有生命力的動植物具有一定的主體性,但其仍不能成為主體。保護它們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保護人的利益。需要說明,野生動物與飼養(yǎng)動物的地位也不同,一般飼養(yǎng)的動物與作為寵物飼養(yǎng)的動物也不同。因此,在物的規(guī)定中,對于不同的動物的管理、使用、保護應做出特別規(guī)定。如應規(guī)定動物飼養(yǎng)人、管理人不得遺棄動物。法律對動物保護有特別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其四,人格物承載著人格利益。物本為財產權的客體,承載的僅是財產利益。但是,如上所述,現(xiàn)代社會提出生命體問題,有生命的物不同于一般的物,具有主體性,法律須予以特別保護。此外,在人們日益重視情感的現(xiàn)今,有的一些無生命的物也不同于一般的物,它主要不是物質利益的載體,而是精神利益的載體。這些物由于體現(xiàn)一定的人格利益,被稱為人格物。例如,婚禮錄像、婚禮照片、家傳信物等等,這類物確有不同于一般物的價值,不能或者說難以按照一般市場價格來定價、轉讓,無論是在財產的返還上還是損害賠償上都難以適用關于物的一般規(guī)則。例如,對于侵害人格物的,受害人可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7號)第4條就規(guī)定,“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永久性滅失或者損毀,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p>
四、民事客體制度的規(guī)定如何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盡管客體制度是民法上不可或缺的制度,但民法上的客體范圍和類型卻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我國民法總則中規(guī)定的客體如何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要求呢?筆者認為,至少應考慮以下幾點:
其一,必須規(guī)定人身權的客體。依《民法通則》第2條的規(guī)定,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包括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兩大類,因此,財產權與人身權也就為兩類基本民事權利。傳統(tǒng)民法中對客體的規(guī)定多限于物,而忽視了人身權的客體。我們現(xiàn)在制定民法典不能不重視這個問題。人身權的客體為何?對此有不同的觀點。人身權可分為人格權與身份權。對于人格權客體的界定主要有四種觀點:有的認為人格權的客體就是人自身;有的認為人格權的客體是人格;有的認為人格權的客體是人格利益;有的認為人格權的客體是人格要素。這些觀點都有道理。但筆者認為,第一、第二種觀點似有將客體與主體不分的嫌疑;第三種觀點則有將權利客體與權利內容不分之感覺。因此,以取第四種觀點為宜。筆者認為,立法上可列舉式地對物質性人格要素(身體、生命、健康)與精神性人格要素(姓名、肖像、隱私等等)分別加以規(guī)定。至于身份權的客體為何,學者多未予重視,少有論者。有的學者主張身份權的客體為身份利益,但這與身份權的內容發(fā)生混淆。筆者認為,身份權的客體可直接規(guī)定為身份,因為身份正是身份利益的載體。
其二,擴大財產權的客體范圍。傳統(tǒng)財產權的客體就是物,而現(xiàn)在財產權的客體范圍已大大擴展。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知識經濟、信息經濟時代,智力創(chuàng)造成果、知識產權、信息等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不僅智力成果為重要的財產權客體,信息也應明定為財產權客體。另一方面,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在推動經濟發(fā)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從而,在權利客體的發(fā)展方面,出現(xiàn)一個很重要的新客體,即網絡財產。何為網絡財產?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網絡財產是指與網絡有關的財產,這種觀點將網絡知識產權也歸入網絡財產。有的認為,網絡財產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網絡財產主要是指具有可交易性的游戲裝備等財產;廣義網絡財產是指存儲于特定網絡空間的一切具有專屬性質的財產,主要包括游戲賬號與裝備、郵政賬號、QQ號碼、電子貨幣等等。有的認為,網絡財產是網絡中能為人力所控制并具有獨立利用價值的內容。網絡財產具有虛擬性或稱無形性,又稱為虛擬財產,它要依托于特定網絡空間并外化為各種各樣的角色、武器、貨幣等等形式,在臺灣地區(qū)稱為電磁記錄;網絡財產也凝結著某種腦力或體力勞動,并具有稀缺性,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不論如何定義網絡財產,它總是指網絡中能為人力所控制并具有獨立利用價值的內容。對于網絡財產是否為財產,曾有不同的觀點。現(xiàn)在,對于網絡財產也是財產,已經不再為人們懷疑。因為盡管網絡財產具有虛擬性,但它也是客觀存在的,是一種電磁記錄,是數(shù)字化形式,具有效用性、可支配性、稀缺性、價值性、流通性?,F(xiàn)實中已經發(fā)生作為遺產繼承問題。那么,網絡財產權為何種性質的權利呢?對此主要有三種不同的主張:一是物權說,如臺灣地區(qū)法務部將網絡財產認定為動產;二是債權說,此說主張網絡財產權為債權;三是知識產權說,此種觀點認為網絡財產權屬于知識產權。上述學說各有一定道理,也有不足之處。實際上,網絡財產權就是一種新型財產權,網絡財產的特殊性,也就為網絡財產權的保護提出新的問題。如網絡財產權糾紛的類型、網絡財產損害的認定、侵害網絡財產權的責任構成、網絡財產的繼承等等,與一般的物是不同的。筆者認為,立法上不必規(guī)定網絡財產視為物,規(guī)定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即可。
其三,轉變傳統(tǒng)的不動產的觀念。不動產與動產,是物的基本分類。動產是指不動產以外的物。[10]P33因此,確定何為動產,須先確定何為不動產。傳統(tǒng)上,不動產的概念是建立黃色的土地之上,而現(xiàn)今不僅須重視黃色國土,也要重視藍色國土。同時,對于土地的利用也不僅僅是平面上的,而是在向縱向發(fā)展。正如學者所言,空間逐漸與土地和建筑物相分離而成為獨立的權利客體。[1]P401因此,現(xiàn)今的不動產不僅僅是是指土地及其定著物,還應包括海域、水面、礦藏、空間等。對此在總則中應予以明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指出,“建立空間規(guī)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tài)空間開發(fā)管制界限,落實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節(jié)約使用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tǒng)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完善自然資源監(jiān)管體制,統(tǒng)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痹诳倓t中,明確規(guī)定自然生態(tài)空間為受民法保護的客體,也是對中央決定的具體落實。
其四,順應電子化的發(fā)展趨勢。在發(fā)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財產權原則上是具有流通性的(法律也有必要規(guī)定,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不得限制其流通),為促進和便利財產權的流通,出現(xiàn)權利證券化現(xiàn)象。而隨著電子化,又出現(xiàn)證券無紙化的趨勢。在傳統(tǒng)民法上,有價證券是作為物的特殊形態(tài)而規(guī)定的,通常認為,有價證券是指設定并證明持券人有權取得一定財產權利的書面憑證。[11]P131并且,有價證券權利的移轉須交付證券。隨著無紙證券的出現(xiàn)和廣泛運用,對于這類客體的規(guī)定至少應有兩方面的修正:一是不能將有價證券定義為權利的書面憑證,應將“書面”二字去掉;二是應規(guī)定非紙質的有價證券的權利歸屬以登記簿記載為準。
需要說明的是,民法總則中關于客體的規(guī)定應具有包容性、開放性,以適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新客體的需要。
注釋:
①參見《俄羅斯聯(lián)邦民法典》,黃道秀,等譯,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78頁。
②如,《大清民律草案》第一編為總則,其中第三章為物;《民國民律草案》第一編為總則,其中第二章為物;《中華民國民法》第一編為總則,其中第三章為物。
③參見何勤華等編:《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上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7頁。
④參見魏振瀛主編:《民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出版社2007年版;王利明:《民法總則研究》(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97頁。
⑤參見周枏:《羅馬法原論》(上冊),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278-280頁;[意]桑德羅·斯奇巴尼選編:《物與物權》,范懷俊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頁。
⑥《法國民法典》第16-1條第2款規(guī)定:人體、人體各組成部分以及人體所生之物,不得作為財產權的客體。
參考文獻:
[1]王利明.民法總則研究(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M].邵建東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3][德]卡爾·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上冊)[M].王曉曄,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徐國棟主編.綠色民法典草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5]梁彗星主持.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6]王利明主持.中國民法典學者建議稿及立法理由·總則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曾世雄.民法總則之現(xiàn)在與未來[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8][羅馬]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法學階梯[M].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9]通風,楊立新,等.動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論動物之法律“物格”[J].法學研究,2004,5.
[10]崔建遠.物權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11]魏振瀛主編.民法(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唐艷秋)
On Civil Object System of the Chinese Civil Code
GuoMing-rui
(Law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250100)
【Abstract】No matter in logic orin the content , civil object should be stipulatedin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In comparative law, there are provisions of object stipulated in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This is also the requirement of our legislature history. The chapter concerned should be named civil objects , that is not only correspond to subjects, but also in complete accordance with its content. The object is the carrier of legal protection interests, Some of which could not be the object of right to anyone, such as natural objects,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special legal protec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ligious property. In modern law, the boundary of subject and object becomes relative,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human body doesn’t mean it totally turns to object,some essential factors of legal personality become propertilization, living object become certain subjectivity, and personhood property bearing personality interest becomes non-property, all of which should be stipulated in civil law.The object stipulated in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first, it must provide the object of personal right; second,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object of property rights; thir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real estate; fourth ,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Key words】codification of civil law;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law; civil object
作者簡介:郭明瑞(1947-),男,山東招遠人,法學博士,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商法學會副會長,研究方向為民商法學。
【中圖分類號】DF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274(2016)01—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