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娜
(蘭州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德國納粹化的非理性因素與戰(zhàn)責國家的歷史反思
盧曉娜
(蘭州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以來,歐美學者關(guān)于納粹主義起源、發(fā)展的研究從未中斷。在德國納粹化的諸多因素中,德國民眾普遍接受納粹主義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以漢娜·阿倫特為代表的學者注重從社會心理層次,尤其是從非理性因素角度來解釋該問題。從非理性因素解釋德國納粹化亦為戰(zhàn)責國家的戰(zhàn)爭反思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一個因非理性因素發(fā)動戰(zhàn)爭給自身和其他國家?guī)砩钪貫碾y的民族;當其面臨歷史審判之時,絕不能摒棄理性,任由非理性繼續(xù)主宰人們的意識,選擇“遺忘”來逃避事實,通過篡改粉飾自身,這必將引發(fā)新的災難。
納粹主義;非理性因素;戰(zhàn)責國家;歷史反思
1932年7月,納粹黨發(fā)展成為國會第一大黨,1933年1月,希特勒上臺組閣,次年8月19日,德國公民舉行投票,90%的合格選民贊成希特勒接替興登堡之位。自此,德國在納粹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跌入了戰(zhàn)爭深淵。對此,希特勒本人當然應負首要責任,而將他奉上神壇的德國民眾對此亦難辭其咎?!岸?zhàn)”結(jié)束后,困擾歐美學界的一大問題便是德國普通民眾在納粹崛起及罪行中所扮演的角色,在20世紀60年代初“費舍爾爭論”及1986-1989年“歷史學家之爭”中均有涉及該話題,最終在1996年的“戈德哈根爭論”中達到頂峰。除卻罪責,仍有一個問題引人深思:尚未走出“一戰(zhàn)”陰影的德國民眾為何會廣泛接受納粹主義,成為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1]。除“流氓本質(zhì)的民族性”解釋[2]外,學者們亦嘗試從社會心理角度對此進行分析,即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在今天的國際環(huán)境下,非理性因素尤其值得深思。
(一)恐懼心理
從非理性因素來解釋德國納粹化的代表者是美國著名政治理論家德裔猶太人漢娜·阿倫特。1951年,阿倫特出版《時代的重負》一書,將納粹主義與斯大林主義并列為20世紀兩大極權(quán)政治;她從反猶主義、新帝國主義及資本主義角度對二者的產(chǎn)生及運作機制進行了追溯和分析。
1958年該書再版,阿倫特增加了堪稱全篇精髓的最后一章《意識形態(tài)與恐怖:一種新的政府形式》,并將書名改為《極權(quán)主義起源》。在極權(quán)形成的諸多因素中,阿倫特見解獨到地強調(diào)了恐怖的作用,將之定性為極權(quán)主義實質(zhì)。她認為,制造大規(guī)??只艑崿F(xiàn)極權(quán)統(tǒng)治尤為關(guān)鍵;甚至就連大屠殺也是一種恐怖政策,其目的絕非僅僅是滅絕猶太人,而是“奪取與行使權(quán)力”,使“全人類服從于它的統(tǒng)治”[3]579。她說,力量來源于人的共同行動;而恐怖瓦解了公共生活,使人們產(chǎn)生隔閡,淪為孤立個體,從而致使他們陷入政治生活的無能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恐怖還摧毀了私人生活。借助“邏輯暴政”(tyranny of logicality)使人們出于對自相矛盾的恐懼,產(chǎn)生“思維順從于邏輯”的自我強迫[3]588-590,使個體不僅放棄了行動自由,更放棄了思考自由。這樣,恐怖便斬斷了人與人、人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同時,也失去了思維能力。人的多元性就此喪失,每個人都成了“大方向中的一個人”[3]581。對他們而言,“事實與虛構(gòu)……真與偽之間的區(qū)別已不復存在”[3]590。這正是普通民眾取代納粹黨人,成為第三帝國理想政治主體的原因。
從恐怖政策尋求答案,并非阿倫特首創(chuàng),她很可能是受德國馬克思主義學者卡爾·考茨基的啟發(fā)。早在1919年,考茨基便出版了《論恐怖主義與共產(chǎn)主義》一書,將俄國共產(chǎn)主義同恐怖主義相提并論;批駁托洛茨基“必須使用無情暴力,將反抗者轉(zhuǎn)變成效忠于新政權(quán)的服務員、技術(shù)員、管理員”[4]201的論調(diào)。在他看來,這種借助恐怖強權(quán)的統(tǒng)治并不會引領(lǐng)俄國走向社會主義;而是同過去的封建官僚政治毫無本質(zhì)差別,暴利、投機、腐敗均在其間滋長。工業(yè)資本主義至此已然發(fā)展為國家資本主義[4]202。阿倫特早期師從海德格爾與雅斯貝斯,受存在主義哲學訓練;但之后亦與馬克思主義學者有較多聯(lián)系。1933年納粹上臺后,阿倫特輾轉(zhuǎn)捷克斯洛伐克與瑞士,后流亡法國。在巴黎,她與折衷主義哲學家兼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本雅明建立了深厚的學術(shù)友誼,其后她嫁給了德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海因里?!げ紖魏?,然而,阿倫特并未完全接受馬克思主義學說。盡管都是以“恐懼”“恐怖主義”為核心,但阿倫特與考茨基的觀點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后者的理論仍是以唯物主義為支撐,前者則截然相反。
將德國納粹化歸結(jié)為恐懼心理的學者還有西德歷史學家兼新聞工作者約阿希姆·菲斯特。1973年,他出版《希特勒》[5],是繼1952年英國歷史學家艾倫·布洛克之《希特勒:暴政研究》后,20年來首部希特勒傳記。20世紀70年代正是西德史學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一方面,西德左翼歷史學家弗里茨·費舍爾的學說獨領(lǐng)風騷,不僅引發(fā)波及全歐的學術(shù)論戰(zhàn)“費舍爾爭論”(Fischer Controversy),亦引發(fā)德國民眾集體對戰(zhàn)爭的反??;另一方面,主流話語體系開始出現(xiàn)一種“保守主義轉(zhuǎn)折”,即從“解放”轉(zhuǎn)向?qū)で蟆皣艺J同”[6]?!断L乩铡繁闶菓笠环N潮流而生。菲斯特反駁了左翼歷史學家的觀點,認為不應將德國納粹化歸結(jié)為經(jīng)濟因素。在他看來,真正促使德國民眾接受納粹主義的是“大恐慌”(Great Fear),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布爾什維克主義早已使德國中產(chǎn)階級成為驚弓之鳥;飛速的現(xiàn)代化進程又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未來的憂懼。他們殷切希望回到過去,故而對異族尤其是猶太人心懷怨懟,認為正是猶太人開啟了現(xiàn)代化的潘多拉之盒。因此,當?shù)聡癖姲l(fā)現(xiàn)希特勒理解這樣的訴求且將之列為政治目標時,便狂熱地加入了納粹主義陣營。
雖然都是從恐懼心理這一非理性因素解釋德國納粹化,但阿倫特與菲斯特的觀點卻不同。阿倫特認為恐懼磨滅了個體的理智,使其淹沒于集體之中,完全不自覺地接受了納粹主義;而菲斯特則認為個體是在恐懼心理驅(qū)使下,自覺自愿地接受了納粹主義。
(二)平庸與愚蠢
1960年,逃亡阿根廷的原納粹黨衛(wèi)軍陸軍中校阿道夫·艾希曼被摩薩德特工秘密逮捕并押回以色列。次年4月,審判開始,阿倫特作為《紐約客》(TheNewYorker)特派記者,前往耶路撒冷聽證了全過程。1963年,她出版了另一經(jīng)典力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論平庸之惡》。在這本書中,阿倫特以艾希曼為個案,對德國納粹化進程中普通民眾的心態(tài)進行了分析[7]。
在審判中,艾希曼借助康德“絕對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原則[8],申辯自己只是遵循命令履行職責[7]135-137。對此,阿倫特駁斥道:艾希曼曲解了康德的理論。首先他忽略了“絕對命令”中的黃金準則,僅僅斷章取義地強調(diào)“個體立法等同于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理”[8]402。其次他也未能正確認識“個體”內(nèi)涵??档聦Α皞€體”的界定是道德自我(Moral-self );而艾希曼卻將之理解為希特勒本人,唯其命是從。審判期間,以色列政府曾委托至少六位心理學家對艾希曼進行檢查,結(jié)果顯示其并無精神疾患或變態(tài)人格。其中一位學者甚至認為,艾希曼唯一的異常便是他極其平庸[9]25-26。阿倫特認為,這完全能證明納粹主義絕非是所謂“與常人無關(guān)的精神病人的變態(tài)心理”。她堅稱:即使在極權(quán)制下,個人的道德選擇也可以存在。盡管個人在政治上無能為力,但其選擇亦能在很大程度上挽救危局。艾希曼自愿追隨“領(lǐng)袖原則”(Führerprinzip),卻仍試圖用“我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我無力扭轉(zhuǎn)乾坤”等話語為自己開脫[7]136。阿倫特據(jù)此判定:艾希曼有罪無疑,并不是因為他喪心病狂,而是由于喪失了自我理性?!捌接怪異骸?The Banality of Evil)至此提出。
阿倫特將此概念推廣至全體德國人之間,用以解釋普通民眾接受納粹主義的心理。她認為,極權(quán)政治下的個體不再發(fā)揮理性,未曾思考自己的行為或不作為會招致什么后果;而是俯首帖耳地順從于強權(quán)或大眾,隨其流揚其波。阿倫特將此大而化之,指出正是這種個體理性的喪失導致了20世紀道德大崩潰,羅馬尼亞等國在希特勒下發(fā)驅(qū)逐猶太人命令后自發(fā)殘殺猶太人;而猶太領(lǐng)導人哈依姆·盧特考斯基不但無所作為,反而自覺或不自覺地助紂為虐。阿倫特寫道:“猶太領(lǐng)袖親手將自己的同胞送至屠刀下。對猶太人而言,這實在是整個事態(tài)中最黑暗的一頁?!盵7]至此,阿倫特將理性與道德聯(lián)系在一起。她在之后的兩部著作中都提出:重建瓦解的道德,其關(guān)鍵在于反抗平庸之惡——個體在任何政治環(huán)境下都不放棄思考與判斷[10-11]。如果說《極權(quán)主義起源》是在社會歷史層面剖析德國納粹化根源,那么《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則是從倫理角度解釋了普通民眾對納粹主義或是自主支持或是逆來順受的心理原因。1964年9月,在接受菲斯特的采訪時,阿倫特再次提及此問題時,頗具感情色彩地將“平庸之惡”的根源由個體不思考上升為“個體徹頭徹尾的愚蠢”[12]。
阿倫特除痛斥盧特考斯基為虎作倀外,亦抨擊了普通猶太人:“猶太證人在法庭上不厭其煩地重復自己的血淚史,向全世界大倒苦水,這是整場審判的一大錯誤!”這樣的激烈言辭引爆了輿論,阿倫特一時間也被視為猶太人的公敵。她的故交肖勒姆*肖勒姆(1897-1982 ),以色列歷史學家、哲學家,出生于德國,是以色列希伯來大學首位卡巴拉教授。就認為其觀點背后深藏著對身為猶太人的恥感。因此,他指責阿倫特缺乏對本民族的認同與熱愛。阿倫特確實曾對自己的猶太人身份有較大認同困難,這在其處女作《拉赫爾·瓦倫哈根:一位猶太女性的生活》中便早有體現(xiàn)。相似的身份與氣質(zhì)使阿倫特對拉赫爾有極深認同[13]27-44。拉赫爾在絕境中“生為猶太人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恥辱與不幸”的悲嘆亦是阿倫特內(nèi)心掙扎的寫照。因而阿倫特對此種指斥亦不否認,在給肖勒姆的回信中,寫道:“你說得對,我并不為這類‘愛’所動。終我一生,我從未愛過任何一個民族或集體……我所愛的,唯有朋友。我所認可、所信仰的唯一之愛,便是愛人”[14]109。論戰(zhàn)就此開始,最終,憤怒的肖勒姆宣布與阿倫特決裂。
可以看出,阿倫特的觀點閃現(xiàn)著超乎民族情感的客觀精神,令人驚嘆。這亦是她所企盼的境界。然而,誠如當代法國女性學家朱莉婭·克里斯蒂娃所言,深藏在此種客觀精神背后的是阿倫特“精神雙性戀”的特質(zhì)(Psychic Bisexuality)——雖然她選擇了最需客觀精神的哲學與歷史學科,但其觀點卻同時呈現(xiàn)出政治理論家應具備的冷靜睿智,以及政治理論家在著述中不該帶有的個人情感[15]。美國文學批評家亞當·基爾希更是進一步認為,阿倫特的觀點充斥著“德意志性與猶太性的糾結(jié)”[16],在他看來,這很大程度上源于阿倫特同海德格爾融合了師生、戀人、朋友的復雜情誼:書信為證,大時代中阿倫特與海德格爾數(shù)十年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糾葛相當程度上影響、塑造了她的觀點[17]。1950年,阿倫特去往西德追尋戰(zhàn)時失落的猶太文物,見到了闊別十七年的海德格爾。雖然她此前曾多次公開批評海德格爾支持納粹,但這次會面卻令她將之全部推翻。她滿懷感情地在信中盡訴衷腸:“昨夜今晨之后,我的余生再無猶疑。”[17]正是基于這種重燃的愛意,阿倫特開始為海德格爾辯護,認為其哲學理念與納粹主義無關(guān);他為第三帝國效力實則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者被卷入政治洪流,無法脫身”[16]。直到十年之后,該觀點才被攻破——美、德兩國學者發(fā)現(xiàn),海德格爾的哲學理論與其同情納粹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這種推導阿倫特自己原本可以完成,但她對海德格爾的愛使她自愿放棄了。
盡管如此,正是這種“德意志性與猶太性的糾結(jié)”使阿倫特的觀點自成體系,沒有流于其他任何一個學派。20世紀60年代正是費舍爾論戰(zhàn)進展如火如荼及冷戰(zhàn)高潮迭起之時,整個歐美學界圍繞德國的罪責問題聚訟紛紛。費舍爾一派認為納粹主義根植于德國的民族野心。格哈特·里特爾一派則認為納粹掌權(quán)完全是國際環(huán)境壓力所致。阿倫特此時另辟蹊徑,從“理性思維的喪失”來尋求答案,這種答案本身便折射出理性的光輝。
(三)戰(zhàn)責國家的歷史反思
作為“二戰(zhàn)”策源地之一,納粹德國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但令世人欽佩的是,德國人在戰(zhàn)后本著“克服歷史”的理性思維,對自身的黑暗歷史進行了徹底清算。1985年5月8日,德國總統(tǒng)魏茨澤克在聯(lián)邦眾議院發(fā)表的反思演講便是這種精神的體現(xiàn)。他告誡德國保守主義政客及民眾“不要回避與美化本民族的黑暗歷史,也不要片面地只強調(diào)本民族所遭受的苦難,無視歷史是非與因果關(guān)系,無視給其他民族帶來的災難。誠實地對待自我的不堪回首的罪惡歷史,才是德意志民族擺脫歷史噩夢、獲得內(nèi)心自由的唯一途徑”[18]。在理性精神的引領(lǐng)下,戰(zhàn)后德國的歷史反思雖然經(jīng)歷了保守主義回流,但最終仍步入正軌,沿著中正、客觀的方向前進。正是這樣的態(tài)度使德國重新獲得了歐洲以及世界的諒解與認可。
在經(jīng)歷了非理性帶來的苦難之后,21世紀本應是理性、和平的時代。然而,日本作為“二戰(zhàn)”東方戰(zhàn)場首要責任國,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卻與德國大相徑庭,令人失望、擔憂。在政府層面,戰(zhàn)后日本在重新獲得國家主權(quán)后隨即推行大赦,相當一部分軍國主義分子重新獲得政府要職。這一點雖然在德國亦有發(fā)生,但日本的情況更為極端。同時,政府在教科書編纂方面或公然篡改史實,或在重要問題上閃爍其詞,絕少秉筆直書。相反,以個人身份批判國家教科書政策的日本學者卻得不到任何發(fā)言權(quán)。在學界與公眾領(lǐng)域,戰(zhàn)后的日本人民并未主動對那些發(fā)動戰(zhàn)爭的狂人進行追責;而是在自由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中討伐那些他們認為對戰(zhàn)敗負有責任的人。就連日本馬克思主義學者與左翼知識分子研究的側(cè)重點都更多集中于對天皇政體的分析,絕少涉及日本鮮血淋漓的近代殖民史;更遑論直面“二戰(zhàn)”期間對亞洲國家的侵略殘害。20世紀50年代中期后,日本國內(nèi)民族主義漸呈復興之勢,近年來更是愈演愈烈。一直以來的“皇國史觀”在新時期演繹為“安倍晉三史觀”[19],軍國主義色彩愈加濃厚。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在此歷史性時刻,安倍晉三卻于3月10日出席“東京大轟炸70周年”紀念活動,意圖強調(diào)日本的受害者身份以淡化戰(zhàn)責。這種狂熱的非理性極大威脅了亞太區(qū)域的安全,使和平愿景變得縹緲脆弱。
(四)結(jié)語
德國納粹化的進程充滿了恐懼與拒絕思考的非理性因素。然而,戰(zhàn)后的德國卻秉持道義與勇氣,重拾理性的火炬,燭照著自身的黑暗歷史。正是在這種理性反思中,非理性的黑暗漸次退卻,自由、和平的光芒再次普照。理性反思使德國獲得了歐洲以及世界的諒解,這不僅給歐洲帶來了和平,亦推動了德國自身的統(tǒng)一與經(jīng)濟騰飛。
在70年后的今天繼續(xù)討論德國納粹化問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誘發(fā)戰(zhàn)爭的機制,反思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袄斫庖馕吨幸庾R地檢視和承擔起本世紀壓給我們的重擔——既不否定它的存在,也不在它的重壓下卑躬屈膝。簡言之,理解意味著無論面對何種現(xiàn)實,總要坦然地、專心地面對它、抵抗它。”[3]2這樣的論斷為戰(zhàn)責國家如何面對自己的歷史污點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背負歷史包袱的國家如果再度拒絕理性,掩耳盜鈴式地將污點與黑暗面視為“一種已死的重負,會被時間埋葬在遺忘中”[3]3,任由非理性因素繼續(xù)主宰人們的意識,這必將再度引發(fā)災難。
[1] 丹尼爾·約納·戈德哈根.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普通德國人與大屠殺[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2] Robert Gilbert Vansittart.Black Record:Germans Past And Present[M].London:Hamish Hamilton,1941.
[3] [美]漢娜·阿倫特.極權(quán)主義的起源:第二版[M].林驤華,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8.
[4] Karl Kautsky.Terrorism and Communism:A Contribution to 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volution[M].Trans.W.H.Kerridge,London:National Labour Press,1920.
[5] Joachim Fest.Hitler[M].Richard and Clara Winston(trans.).California:Harcourt,1974.
[6] 范丁梁.復雜語境中的德國“歷史學家之爭”[J].史學理論研究,2013(1):72-83.
[7] Hannah Arendt.Eichmann in Jerusalem: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M].New York:Viking Press,1963.
[8] Immanuel Kant.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etaphysics of ethics[M].Trans Thomas Kingsmill Abbott.Mineola:Dover Publications,2005.
[9] William Leonard Langer.The Next Assignment[J].In The American History Review,1958(63):59-71.
[10] [美]漢娜·阿倫特.反抗平庸之惡:責任與判斷[M].陳聯(lián)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1] Hannah Arendt.The Human Conditionp[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12] Hannah Arendt.Eichmann was Outrageously Stupid[C]//In The Last Interview:and Other Conversations,New York:Melville House Publishing,2013.
[13] 丁衛(wèi)真.漢娜·阿倫特和她的〈拉赫爾·瓦倫哈根:一個猶太婦女的生活〉——思想的探索之路[D].開封:河南大學,2011:27-44.
[14] [法]克里斯蒂娃.漢娜·阿倫特[M].劉富成,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15] Julia Kristeva.Female Genius:Life,Madness,Words:Hannah Arendt,Malanie Kein,Colette:A Trilog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
[16] Adam Kirsch. Beware of Pity:Hannah Arendt and the Power of the Impersonal[J].The New Yorker,January,2009(12):1-89.
[17] Hannah Arendt.Martin Heidegger.Letters:1925-1975[M]//Ursula Ludz(ed.),Andrew Shields(trans.),Boston: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04.
[18] 景德祥.德國前總統(tǒng)魏茨澤克的反思演講[J].世界歷史,2015(4):16-19.
[19] 喬林生.“安倍歷史觀”的特征及其影響[J].世界歷史,2015(4):20-23.
(編輯:陳鳳林)
The Non-Rational Factors of German Nazific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Reflection of the War Responsibility Countries
LU Xiao-na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Lanzhou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00,China)
Since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research into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Nazism by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scholars has never been interrupted. Among the many factors of German Nazification, Nazism is generally accept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by the German people. The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Hannah Arendt focus on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levels and explain the problem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rational factors. Explaining German Nazification from the non-rational factors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war reflection of the war responsibility countries. A nation that launches a war due to the non-rational factors will bring disasters to itself and other countries; when faced with historical judgment, it should never abandon the nous and continue to have people’s consciousness dominated by the non-rational factors. If it chooses to escape from the fact by "forgetting" and whitewashes itself by tampering, a new disaster is sure to be induced.
Nazism; non-rational factors; war responsibility countries; historical reflection
2016-07-26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史(含中國抗戰(zhàn))檔案資料收集整理與研究”(16KZD020)
盧曉娜(1991- ),女,山西河津人,蘭州大學碩士生,主要從事中外文明交流史的研究。
K516
A
1009-5837(2016)04-00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