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夕平
(鄭州大學 歷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
從商周都邑看早期城市功能的發(fā)展
惠夕平
(鄭州大學 歷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摘要:城市與國家起源、文明起源息息相關。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質特征,商周城市是中國早期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中國古代城市的主要構成要素都可以在商周城市中找到淵源。本文從人口積聚、防御、政治和社會、智慧和知識、祭祀和禮制、手工業(yè)生產、經濟和市場等幾個方面討論了商周城市的功能及其特色。
關鍵詞:城市功能;商周;都邑
近世以來特別是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誕生以來,經過系統(tǒng)調查和發(fā)掘的商周都邑聚落已達十數(shù)處。尤其是近20年來,隨著聚落考古研究方法的普遍推廣應用和考古學新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商周都邑布局形態(tài)日趨清晰,在補充和豐富文獻記載之不足的同時,也為相關研究的深入開展提供了重要資料。許多學者對中國古代早期城市進行了深入研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探討,如主輔都制度、城郭制度、兩城制、三城制等,取得了豐碩成果,此處不再一一列舉。
傳統(tǒng)的都邑研究以城市形態(tài)探討為多。城市形態(tài)是透視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現(xiàn)代城市形態(tài)主要是對城市物質肌理、塑造城市各種形式的人以及社會經濟和自然過程的研究。[1]考古和歷史學中的古代城市形態(tài)研究,主要著眼于城市空間布局和城市物質形態(tài)的研究,前者著重考察古代城市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qū),如宮殿宗廟區(qū)、手工業(yè)作坊區(qū)、墓葬區(qū)、平民居住區(qū)在城市內外的分布、組合及其所反映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狀況;后者著重考察構成城市組成部分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應該指出的是,中國古代城市的發(fā)展并不是單純的前后承繼關系,同樣,在都邑形態(tài)和功能研究上,單線進化的思維亦不可取。應當承認,不同地區(qū)、不同背景下的城市發(fā)展存在著區(qū)域差別,至少在早期城市誕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這種區(qū)域差別即已經開始顯現(xiàn),在不同的景觀背景下,不同族群發(fā)展了各具特色的城市聚落形態(tài),這也造就了世界不同地區(qū)早期城市功能的多樣化。本文擬結合相關資料對考古所見的商周都邑進行探討。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國內外學者對早期城市功能的定義和研究
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質特征,是城市系統(tǒng)對外部環(huán)境的作用和秩序,不同地區(qū)、不同背景下的城市具備不同的功能。在芒福德的著作中,他將城市活動劃分為兩個相互區(qū)別的方面:一個是一般的人類功能,它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有時被城市的構造所強化和豐富了;另一個是城市的特有功能,是城市的歷史淵源及其獨特的符合結構的產物。[2]??怂购吞乩锔竦葘W者將其定義為“處于一個城市中心的各項活動和機構”。[3]對于史密斯來說,城市功能是其探討的城市化進程的四個維度之一,它與城市形態(tài)、城市生活、城市含義等共同構成了功能視角下的城市定義的主要內容。在其文章中,史密斯將超出自身所在地方“在一個區(qū)域內影響人群的行為和機構”稱為城市功能;[4]布蘭頓在他的文章里對早期城市功能的多樣性進行了討論,如祭祀中心與酋邦、市場體系與早期城市等,他還對中國早期城市的市場體系進行了關注。[5]類似的研究很多,不再一一列舉。
雖然布局和功能分區(qū)研究較多,但與國外學者注重早期城市功能多樣性研究相比,國內的同類研究相對較少。相關研究大多圍繞行政管理功能和防御功能等問題展開,與文明起源和國家形成相關的王權探討較多,圍繞交換、市場、手工業(yè)等角度的探討較少。這一方面源自于中國考古學的文化歷史定位,也與早期學科的發(fā)展和交流相關。尤其是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城市地理學等相關理論和方法的介入較少,類似的研究便開展較少。隨著考古學跨學科趨勢的日益發(fā)展和更多新技術的介入,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在逐漸拓展。
二、 考古所見的商周都邑性聚落及其功能發(fā)展
在《城市革命》一文中,柴爾德提出了早期城市的10個特征要素,分別是:比之前聚落既廣且密的人口和城市規(guī)模;不同于村落的人口結構和功能;剩余產品的集中;紀念性公共建筑;脫離生產的統(tǒng)治階層的存在;文字和科學的發(fā)明;代數(shù)、幾何等其它科學的精密化發(fā)展;集中社會剩余產品供養(yǎng)的其它人員的出現(xiàn);經常性的長途“貿易”,以交換本地沒有的原料;專職工匠的存在。[6]雖然柴爾德所提出的這十條標準被一些學者認為帶有種族中心主義的色彩,其關于農業(yè)和剩余產品推動城市產生的觀點也遭到一些學者的質疑,我們還是可以借鑒其中的一些探討來考察中國早期城市發(fā)展的特色。
目前,考古所見的商周都邑聚落主要有鄭州商城、偃師商城、洹北商城、殷墟、豐京、鎬京、成周(洛邑)、東周王城以及為數(shù)眾多的列國都城如鄭韓故城、齊都臨淄、晉都新田、趙都邯鄲、魯國故城等等。下文將從人口積聚、防御、政治和社會、智慧和知識、祭祀和禮制、手工業(yè)生產、經濟和市場等幾個方面對商周都邑建設所體現(xiàn)出的城市功能進行探討。
1.人口積聚
如同柴爾德所提出的,城市革命在人口統(tǒng)計學上會有反映,最早的城市代表了一批擁有前所未有數(shù)量人口的聚落單位。[7]因此,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便是承載人口。這與《說文解字》“城,所以盛民也”相一致。在新時期時代晚期以來的考古學研究中,人口逐漸集中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早在新時期時代晚期的城市化進程中,大量人口向中心聚落的集中便已經出現(xiàn),與這一過程緊密相聯(lián)的,便是次級聚落規(guī)模的縮小和中心聚落規(guī)模的膨脹。[8]這一過程,也正與中國早期城市的產生密切相關。在中原地區(qū)這一趨勢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尤其是都邑性聚落的膨脹更是滾雪球般地迅速發(fā)展。龍山晚期的新砦古城寨、王城崗與新砦分別只有17萬平方米、30萬平方米和100萬平方米,二里頭則首次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300萬平方米,鄭州商城和殷墟的面積則分別達到了1300萬和2600萬平方米。大量的城市及城市外圍人口的存在是維持早期城市發(fā)展的基礎力量。都邑的膨脹和人口的吸引必然導致周邊人口的減少,一些學者因之將商周視為“城市國家”,如侯外廬先生由“邦”“封”“城”“國”入手對商周社會的探討,[9]以及學者宮崎市定等人所推想的中國古代的“都市國家論”[10]等,可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實際狀況。
2.防御
與人口的積聚相密切聯(lián)系的便是早期城市的防御功能。一般說來,防御是城市聚落尤其是周圍施以圍壕和高大城墻的城市的另一重要功能。《谷梁傳·隱公七年》“城為保民為之也”也正是這個意思。包括自然地形地貌、河渠水道、人工建筑、城市布局和聚落體系等構成了早期城市防御文化的重要內容。防御功能已有學者研究較多,此處不再贅述。[11]
3.政治與社會
在早期城市起源與發(fā)展的研究中,多數(shù)學者將管理職能視作城市中心的基本職能。政治角度是探討早期城市功能的重要著眼點,一些學者將早期都邑視作早期王權的物化形式。[12]具體到中國青銅時代的商周時期,更具有自己的特色。商周都邑發(fā)展與王權的發(fā)展和禮制變遷密切相關。有學者認為,夏商周王權是早期邦國君權的進一步發(fā)展,中國古代的王權行使在王權國家的范圍內,它不但支配著本邦,也支配著其他屬邦。[13]與新石器時代等早期城市的發(fā)展相比,商周時期的都邑變遷清晰體現(xiàn)出了王權的加強和異化。一方面,相對封閉且獨立的宮城的出現(xiàn)和成熟,顯示出這一時期王權在行政管理中的主導地位。在二里崗時期,以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為核心的王朝都邑及其周邊地區(qū)的一系列同時期城址如垣曲商城、焦作府城、盤龍城等構成了一套整齊劃一、等級嚴密的城市聚落體系。這一時期城市的空前發(fā)展延續(xù)了二里頭遺址以來的都邑布局和規(guī)劃思想,但又與前期有明顯區(qū)別。根據(jù)學者的研究,作為首次出現(xiàn)的廣域王權國家的首都,二里頭遺址開始出現(xiàn)了面積逾10萬平方米的宮城、大型圍垣作坊區(qū)和縱橫交錯的城市主干道,[14]但尚未發(fā)現(xiàn)象征禮儀等級和封閉性的完備城郭存在,目前的發(fā)現(xiàn)僅僅出現(xiàn)于鄭州地區(qū)——大師姑、望京樓等二里頭文化夯土城墻的出現(xiàn)既與地處中原的重要位置有關,也與歷史淵源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在二里頭二三期之際文化交流碰撞區(qū)域先后出現(xiàn)的一系列夯土城墻城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時期王權的競爭和加劇。隨之而來的二里崗都邑建設從更廣闊的空間范圍內顯示出空前的向心力和文化統(tǒng)一性,表明這一時期以軍事殖民為后盾的王權擴張達到了第一次頂峰。這一時期王權的強化不僅僅表現(xiàn)在區(qū)域角度,即使在都邑的內部,“宮城——內城——外城”等封閉性明顯、等級清晰的三城制的可能存在和出現(xiàn),[15]昭示了這一時期至高無上的王權和秩序的確立。到了晚商西周時期,族邑特征明顯的都城建設成為發(fā)展的主流,尤其是前者,族群架構下的城市和國家體制一目了然。[16]西周晚期開始,中央王權開始受到挑戰(zhàn),與此相適應,都邑的布局開始出現(xiàn)顯著變化。代表這一變化的便是兩城制的出現(xiàn)?!皟沙侵啤钡母拍钭钤缬尚焯O芳先生提出,[17]在眾多學者的研究中,宮城—郭城的布局模式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反映了這一時期王權的異化和發(fā)展。當然,這不僅僅與王權的異化相關,也同這一時期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變遷有密切關系。
4.智慧和知識
自誕生以來,中國古代早期城市就一直是知識和智慧的承載者,居住于其中的貴族階層壟斷了文字體系和知識的解釋與傳播,這從文字符號的發(fā)現(xiàn)和流轉可以看出。早期的文字或刻畫符號大多發(fā)現(xiàn)于中心性聚落遺址,莒縣陵陽河、雙墩、丁公、高郵、陶寺等等概莫能外。進入青銅時代以后,隨著早期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演進,文字被進一步壟斷。商代前期的文字主要發(fā)現(xiàn)于南關外、商城、小雙橋、臺西等遺址,后期的文字材料主要見于殷墟,盡管都城以外的地區(qū)也偶見文字材料,但數(shù)量極少。殷周甲骨文主要發(fā)現(xiàn)于都城,記錄和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和經濟情況,從甲骨材料的加工、制作,貞人的占卜和甲骨的刻寫等方面來看,文字牢牢地掌控在社會上層的貴族手中,成為社會上層維護統(tǒng)治的重要工具,這一時期的都邑城市也就理所當然地承擔了知識承載和傳承的使命。
實際上,作為知識和知識的承載者,早期城市的這一功能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文字體系上。都邑城市的規(guī)劃也反映了早期的宇宙觀和信仰體系。[18]早期宇宙觀對中華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早期農業(yè)民族而言,掌握天象規(guī)律并進而敬授民時卻往往成為最原始的權力來源”,[19]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早期城市本身即是當時知識和信仰的體現(xiàn)者。
5.宗廟祭祀
在考古和人類學家的研究中,一些早期城市即是由史前時期的祭祀遺址發(fā)展而來,之后宗廟祭祀逐漸與行政管理職能相結合。商周都邑中留下了大量的宗廟祭祀遺跡,且都位于都邑的核心位置?!皣笫?,唯祀與戎”,作為中國早期文明的突出表現(xiàn),祭祀和禮制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胺惨?,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文獻記載的這一內容把城市與王權緊密結合在一起,而連接者二者之間的紐帶則是對宗廟先君之主的祭祀。應當指出的,商周時期統(tǒng)治者的祭祀,并不僅僅代表著其個人,而是代表其治下的所有民眾而舉行的國家祭祀。這樣,宗廟的建立和祭祀活動的開展就成為商周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王權統(tǒng)治者也因此自然而然地獲得了維系其統(tǒng)治的權力。
6.手工業(yè)生產
至少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重要手工業(yè)產品的生產便控制在中心聚落內,這也是后世所流行的朝貢體系的最初內容之一,通過控制重要手工藝品的生產、分配和流通,早期國家的統(tǒng)治者們不斷強化其權力。到了青銅時代,通過周邊方國的供納和中央政府的冊封和賞賜,夏商周時期中國早期朝貢體系已經基本成形。作為青銅時代發(fā)展巔峰的商周時期,青銅禮器的生產和鑄造一直控制在都城中。自二里頭文化后期開始,青銅禮器已經逐漸開始取代傳統(tǒng)的陶器和玉器成為新的社會地位的代表。統(tǒng)治者嚴格控制青銅冶煉技術并掌握著再分配的權力,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不同的等級和爵位制度。二里崗時期的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都發(fā)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青銅冶鑄作坊,并且這種傳統(tǒng)一直貫穿于商周時期的整個過程。二里頭遺址的青銅冶鑄作坊被嚴格限制在都邑內部并建立了圍垣,以便加強控制。有學者認為,這表明二里頭時代聚落內部社會層級間的區(qū)隔得到強化。[14](P62)到了二里崗時期,鄭州商城內的冶鑄作坊雖然沒有設置于具有高大城垣的內城之中,但仍然置于都城內部的專門區(qū)域。青銅冶鑄作坊、骨器制作作坊、陶器生產作坊等成為商周時期都邑城市中的主要手工業(yè)門類,顯示出其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
7.經濟和市場
早期城市的經濟功能目前討論較少,盡管一些研究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學者將交換或貿易視作早期城市興起的重要因素之一。至少在東周之前的城市中目前尚未見到與“市”明確相關的材料,這并不能排除城市功能討論中交換和貿易因素的存在,但由于考古材料的限制,相關研究的難度比較大。商和西周早中期的諸多都城遺址中均未發(fā)現(xiàn)明確的交換或貿易場所存在。在文獻記載中,東周時期似乎已經開始了依照不同職業(yè)安排城市居民區(qū)域的實踐,如《管子》所記載的“凡仕者近宮,不仕與耕者近門,公賈近市”,《國語》所曰“昔圣王之處士也,使就閑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等。這或許反映了當時學者對城市區(qū)劃的理想展望,但都邑考古實踐中已經發(fā)現(xiàn)了明確的“市”之存在,如秦雍城中發(fā)現(xiàn)的“市”?!笆小逼矫娉书L方形,東西長約180米,南北寬約160米,四周是厚1.5-2米的夯土夯土圍墻基址,四面墻的中部各有一座“市”門。[20]其它戰(zhàn)國都城中也有一些類似遺跡的發(fā)現(xiàn),學者多有討論,此處不再贅述。[21]
三、結語
城市與國家起源、文明起源息息相關。傳統(tǒng)上對早期城市的政治和軍事防御等功能討論較多,但實際上一座城市往往擔承著多方面的功能。城市一方面是特定社會機構活動的中心,同時,這些機構又通過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換把各地區(qū)連接在一起。充分發(fā)掘傳統(tǒng)的政治和軍事防御之外的功能,對于深入了解中國古代城市的形成機制、發(fā)展及自身特色具有重要的意義。商周都邑功能的發(fā)展,經歷了由王權主導下的政治軍事功能為主、容納社會大多數(shù)人口和壟斷重要手工業(yè)生產和知識傳播,發(fā)展到后期的經濟和交換日益突出、古典王權由發(fā)展成熟而逐漸走向式微,從而為中古時代社會變遷和成熟城市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蕾.國外城市形態(tài)學研究及其啟示[J].人文地理,2010,(3):90-95.
[2]劉易斯·芒福德,宋俊嶺、倪文彥(譯).城市發(fā)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101.
[3]Fox R G. Urban anthropology : cities in their cultural settings[M]. Prentice-Hall, 1977;B Trigger Determinants of urban growth in pre-industrial societies. In Man, Settlements and Urbanism, Ucko, P. J., R. Tringham & G. W. Dimbleby (eds), 575-99. London: Duckworth.Trigger, B. (1972).
[4]Smith M E. Form and Meaning in the Earliest Cities: A New Approach to Ancient Urban Planning[J]. Journal of Planning History, 2007, 6(1):3-47.
[5]理查德·布蘭頓,李宏艷(譯).人類考古學視角下的城市起源[J].都市文化研究.2006,(2).
[6]戈登·柴爾德,陳洪波(譯).城市革命[A].戈登·柴爾德著,安志敏、安家瑤(譯).考古學導論[M] .上海: 三聯(lián)書店,2008:89-101:;原文見Childe V G. The Urban Revolution[J]. Town Planning Review, 1950, 21(1):3-21.
[7]Childe V G. The Urban Revolution[J]. Town Planning Review, 1950, 21(1):3-21.
[8]中美日照地區(qū)聯(lián)合考古隊.魯東南沿海地區(qū)系統(tǒng)考古調查報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Underhill A P, Feinman G M, Nicholas L M, et al. Changes in Regional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the Dvelopment of Complex Societies in Southeastern Shandong, China[J].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 2008, 27(1):1-29.
[9]侯外廬.中國古典社會史論[M].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43.
[10]宮崎市定.關于中國聚落形體的變遷[A].劉俊文.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C].北京:中華書局,1993 (3).
[11]張國碩.中原先秦城市防御文化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12]董琦.論早期都邑[J].文物,2006,(6).
[13]王震中.中國古代國家起源、發(fā)展與王權形成論綱[J].中原文化研究,2013,(6):5-17.
[14]許宏.大都無城——論中國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態(tài)[J].文物,2013,(10):61-71.
[15]劉慶祝.中國古代都城遺址布局的考古發(fā)現(xiàn)所反映的社會形態(tài)變化研究[J].考古學報,2006,(3).
[16]鄭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J].中原文物,1995,(3):84-93.
[17]徐蘋芳.中國古代城市考古與古史研究[A].中國歷史考古學論叢[C] .臺北:允晨文化實業(yè)有限公司,1995;又徐蘋芳.關于中國古代城市考古的幾個問題[A].文化的饋贈——漢學研究國際會議論文集(考古卷)[C]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36.
[18]Wheatley P. The pivot of the four quarters : a preliminary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and character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ity[M]. Aldine Pub. Co, 1971.
[19]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12 .
[20]王兆麟,卜云彤.秦古雍城發(fā)現(xiàn)市場和街道遺址[N].人民時報,1986-5-21.
[21]劉敦愿.春秋時期齊國故城的復原與城市布局[J].歷史地理創(chuàng)刊號,1981;曲英杰.先秦都城復原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責任編輯:郭昱]
中圖分類號:K8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238(2016)01-0029-04
[作者簡介]惠夕平(1979—),男,博士,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先秦考古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