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軍 張 艷
?
國內護士人文關懷現狀及對策
王麗軍1,2張艷1※
【摘要】目的探討國內護理人員人文關懷現狀,分析缺失原因并提出對策。方法分析國內外護士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現狀,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和主要表現。結果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缺失的主要表現是:只注重“護病”,不注重“護人”;護患溝通少;工作中沒有體現人文精神;在管理上缺乏關懷性的行為和制度約束等。結論護理人文關懷要從學校護理教育抓起,培養(yǎng)護生人文精神, 注重護理人員溝通技巧的培養(yǎng), 營造人文氛圍,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創(chuàng)建人性化護理服務管理制度,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工作和就醫(yī)氛圍。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對策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fā)展,人文關懷逐漸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廣泛關注,隨著疾病譜的變化,護理工作的終極目標在于對人精神的關照。護士人文關懷能力是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士的核心能力之一。而在國內很多醫(yī)院仍是注重于護理患者的疾病,而不注重整體人的護理。工作中缺乏人文關懷精神,在工作中不會對患者進行人性化關懷,對患者態(tài)度生硬, 言行未顧及患者的心理感受,從而使護患兩者的距離越來越遠。
因此,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yǎng),逐漸成為護理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深入研究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內涵及影響因素,并對其缺失原因進行分析探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干預,促進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提高就顯得尤為重要。
1.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研究現狀
護士人文關懷能力是指護士秉承人性,融體力、智力、知識、情感、態(tài)度,以及意志力為一體的內在修養(yǎng),外化為有創(chuàng)造性、自覺地服務于患者的實際本領能力,是護士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黃弋冰等[1]提出了護士人文關懷能力構成的基本架構,即形成人道的、利他的價值觀,具有灌輸希望的能力,具有尋求精神力量的能力,具有情感交流的能力,具有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滿足人類需要的能力,具有促進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國外人文關懷理論研究進展學者 Leininger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提出護理關懷理論的學者,護理是伴隨著關心與愛護而誕生的。護理的本質就是關懷,護理即關懷[2]。Orem認為關愛是一種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目的是幫助患者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從而達到患者健康的恢復。Benner等指出護士人文關懷是一種人際之間的活動,是需要護患雙方共同朝著目標努力,從而達到人際關系協(xié)調,最終幫助患者適應能力提高的過程[3]。Leininger在其理論中明確的闡釋和區(qū)分了專業(yè)關懷和普通關懷,而諾丁斯則與前者見解不同認為關懷有兩種來源:倫理關懷與自然關懷。綜上所述,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除要求主觀的普通關懷、自然關懷之外, 更應具備有客觀衡量指標的專業(yè)關懷、倫理關懷[4]。
1.2國內人文關懷理論研究進展我國的人文關懷護理理論起步比國外晚,但是近年來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已受到多方面的重視,包括護理學者、醫(yī)院管理者、醫(yī)護人員,甚至患者本身,并且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李旭[5]將護理人文關懷定義為:護理人員將獲取的人文知識內化后,自覺為患者付出情感。李小妹等[6]認為,護理人員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關懷,必須在專業(yè)學習之外,具備廣博的人文知識,深入地學習護理關懷相關知識,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專業(yè)的護理服務。護理關懷其實是護士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幫助患者康復或保持健康的一種特殊方法。
2.國內外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現狀
1950年開始國外掀起了關于護理人文關懷的研究, NLN在1986年將護理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確定為護理人文關懷教育,隨后美國護理學家Bevis和Watson在1989年設立人文關懷教育課程,美國護士協(xié)會在1995年確定:現代護理實踐的四個基本特征之一分別是:是建立和促進健康和治愈所需要的、體現關懷的關系。國外大量研究顯示,能對護生的關懷行為、專業(yè)態(tài)度起到正性榜樣作用的方面包括:臨床護士或者帶教老師對護理專業(yè)的熱愛、對護生的指導和愛護以及對所護理患者的關愛。瑞典的護理教學中應用非常廣泛的是關懷小組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探討分享關懷行為。
臺灣學者Lee-Hsieh等在2004年,在五年制護理高職教育中運用行動研究開發(fā)了一系列照護相關課程。國內學者王慶華開發(fā)了系列人文照護課程應用于五年制的護理本科教育中,內容包括專業(yè)照護課程和照護實踐、志愿者活動,并且將照護行為應用在臨床討論和書寫個案方面[7]。王菊吾等在教學中采用課堂教學、分享照護經驗、組織討論等方法,取得良好效果,護生的人文關懷素質明顯提高[8]。郭瑜潔嘗試將人文關懷教學內容融入《護理學基礎》教學中,采用關懷日記,投射試驗以及關懷小組情景模擬等形式,對護生人文關懷教學模式的理論構建以及實踐研究取得良好效果[9]。以上大量研究證明人文關懷教育對促進護生和護士的關懷能力發(fā)展,提高護理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起到重要作用。
3.國內護理人文關懷缺失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護理人員人文關懷的缺失誠然有教育上的缺失,然而在國內還受當時國情和醫(yī)療衛(wèi)生管理的影響。具體表現為:①只注重“護病”,不注重“護人”。醫(yī)學的飛速發(fā)展使醫(yī)院的專業(yè)越分越細,對護理人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使大部分護士只關注于護理患者的疾病本身,而不注重整體人的護理。護士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常規(guī)技術操作,機械性的忙碌。②護患溝通交流少。目前病房廣泛使用各種先進儀器,從而使護理工作過多依賴儀器的監(jiān)測,進病房的時間逐漸減少,這樣就使護患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更少,阻礙護患之間感情的表達和信息傳遞。③工作中缺乏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大多數護士對人文關懷的概念理解模糊,缺少人文素養(yǎng),在工作中不會主動地為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例如,對待患者態(tài)度生硬、冷淡,言行未顧及患者及家屬的感受,工作缺乏耐心細致,缺乏主動服務意識,沒有做到換位思考等。④在醫(yī)院管理方面缺乏對關懷性行為的制度約束。在臨床工作中,主要以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和管理要求為準則,缺乏對患者的關心,制度也沒有考慮以人為本的方面。例如,病房設施布置的要求,床單位的清潔整理規(guī)定、晨間護理時間往往在患者早餐時間,危重患者嚴禁探視等規(guī)定,較少具有關懷性,這些都是缺乏人文關懷精神的表現。
人文關懷精神缺失的原因主要歸納為以下幾方面:①護理學科人文教育起步較晚;②護理人員未從根本上改變專注于護病的觀念;③護士人文關懷知識的應用技能欠缺;④人文關懷的管理制度和護理質量標準不夠健全。針對以上原因提出下面的一些具體措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干預促進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提高顯得尤為必要。
4.加強護士人文關懷的對策
4.1加強護士人文關懷的培養(yǎng)和教育
4.1.1從學?;A護理教育抓起,培養(yǎng)護生的人文精神: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凸顯,美國已將倫理、人類文化、全球健康服務和健康服務與政策納入高等護理專業(yè)教育的核心內容,人文素質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明確[10],但我國仍普遍存在護理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學者對護士人文素質調查顯示,護理人員的人文知識欠缺,可能與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和現有的課程體系有關。因此,對護生人文關懷的培養(yǎng)應從護理教育抓起。即將人文關懷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并且增加人文社會學科的課程等,最終要培養(yǎng)出新生代護理人才,這些護理人才具有較高人文關懷精神,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要學習尊重人和關心人。只有采用這種教育模式,這些護生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才能主動體現人文精神。
4.1.2加強護理人員人文關懷知識的繼續(xù)教育:現在護理人員繼續(xù)教育的大多數內容集中在專業(yè)醫(yī)學知識的學習而忽視社會、心理等人文關懷知識的學習。人文素質是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體現,是護理人員的“軟”實力,護理人員繼續(xù)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的主要內容應當是“以人為本”。因此,管理者在繼續(xù)教育上應增加人文關懷知識的學習,要讓護理人員意識到人文關懷護理的重要性。即在開展繼續(xù)教育時,增加心理學、人文關懷理論知識、關懷服務禮儀、人文關懷在臨床工作的重要性、關懷護理服務措施和流程、評判性思維能力、人際溝通合作能力等方面知識來培訓護理人員,從而使護理人員認識到全面的人文知識是一個優(yōu)秀護士的必備素質。開展人文關懷方面知識的學習講座,拓寬護理人員的視野,學到了人文關懷的知識,從而使他們更好的地為患者實施人文關懷,達到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目的。
4.2注重護理人員溝通技巧的培養(yǎng)科室每月兩次召開工休座談會,了解患者的訴求,傾聽患者的心聲,以便查找護理工作中的不足。護患溝通時,用充滿親情的話語與患者溝通的同時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例如護理操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融入人文關懷精神,在護患溝通時,溝通的內容不應局限在護理操作的配合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還應擴展到更深層的精神和心理護理等人文關懷上。
護理管理者對護理人員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也要多樣化,例如請有經驗的護理人員現場講課、言傳身教,并且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可以強化和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有助于創(chuàng)建良好的護患關系。
4.3營造人文氛圍,創(chuàng)造良好的護患環(huán)境在醫(yī)院環(huán)境設置上除了對病房環(huán)境要干凈、整潔的要求外,還要努力營造充滿人性的人文環(huán)境。翟愛民[11]介紹對需要護理服務的患者提供家庭式,賓館式服務,要有一個獨立的私密空間;進門做治療前應先敲門,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方可進行相關的治療護理;對患者的隱私要保密,在公共場合從不談論患者的病情,包括實習學生。此外,在醫(yī)院應隨處可聽到溫婉的敬語和問候語,隨處可見溫馨提醒,隨手可及便民服務,使患者感受到一個充滿關愛、尊重的環(huán)境?;颊叱鲈簳r要主動發(fā)放愛心聯(lián)系卡,并且在患者出院一周左右進行出院隨訪,通過電話隨訪,使患者感受即使出院了,護理人員仍關注著他的健康,為他的健康保駕護航,營造一種充滿愛心、責任心和同情心的氛圍。
4.4護理人力資源科學配置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是否合理,不僅直接影響患者接受醫(yī)療服務的質量,也影響醫(yī)療系統(tǒng)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對醫(yī)療需求滿足的程度。而我國目前三級甲等醫(yī)院的床護比為1:(0.2~0.35),明顯低于衛(wèi)生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人力編制要求。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是實現人文關懷護理的前提保障。因此,醫(yī)院管理者們一定要重視護理人力資源配置問題,加快護理人員的引入步伐,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以臨床工作實際需求為導向,為做好人文關懷護理提供有力保障,從而促進護理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4.5人文關懷護理制度的建立增設基于人文關懷護理的護理管理制度,以此來規(guī)范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行為。對護理人員不符合“以人為本”的行為給予糾正,規(guī)范人文關懷護理,不僅使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能力得到提高,還為進一步改進護理工作提供了保障。對病房管理制度、探視陪護制度等相關制度中基本上沒有考慮人文關懷的部分進行去除,增加一些體現對患者人文關懷的方面。在對護士進行考核的制度中加入人文關懷護理的知識,使符合人文關懷的行為受到表揚和鼓勵;科室內部可以增加一些經驗交流制度等與人文關懷相關的制度,鼓勵護理人員及時地把對人生、職業(yè)的見解或感悟表達出來,從而實現提高護理人員人文素養(yǎng)、增加護理人員知識儲備、增強護理人員語言表達能力的目標,最終達到促進護患溝通的目的。
醫(yī)院人文關懷制度的建立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切實以患者為中心,采取各種措施將醫(yī)院的人文關懷能力得到提升,以得到患者較高評價及獲得社會認同。可見,在醫(yī)院內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已經成為促進醫(yī)院進一步發(fā)展和護理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內容。
5.小結
醫(yī)學模式新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對整體護理的新要求,護理人文關懷賦予了新的內涵,并使之實施具有了迫切意義,如何提高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已是擺在護理界面前的現實問題。進一步加快護理人文關懷相關的理論研究,制定更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文關懷能力量表,不斷推動新的培養(yǎng)人文關懷能力方法學進展,以期為提升人文關懷能力提供更多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通過綜合的實踐方法,以日常護理工作為載體,結合人文關懷技能培養(yǎng)、人文關懷教育和護理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探索出新的提高人文關懷能力的方法,為護理人文關懷能力建構提供新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黃弋冰, 許樂.芻議當代護理人才人文關懷能力的建構[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 2006, 2(4):70-72.
2郭瑜潔.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模式的理論構建與試驗研究[D].中國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1,6.
3Leininger M.Care The essence of nursing and health[M].Thorpfare NJ:Slack Inc,1984:12.
4內爾·諾丁斯.教育哲學[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233-238.
5李旭.今后十年我國護理管理發(fā)展的趨勢[J].護理管理雜志, 2001, 1( 1): 24 -27.
6李小妹,何貴蓉,顧煒.關懷與護理專業(yè)[J].國外醫(yī)學: 護理學分冊, 2001, 20(11): 498 -501.
7許娟,劉義蘭.臨床護理人員關懷能力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8,23(3):16-18.
8章曉幸,王菊吾,季蘭芳.開設人文關懷課程,樹立人性化護理理念[J].護理研究,2005,19(3):460-461.
9胡愛招,章曉幸.臨床護理人員職業(yè)能力構成要素的調查和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2B):37-38.
10化前珍,郭照江.護理專業(yè)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美國高等護理教育標準》帶給我們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6):476-477.
11翟愛民.人文關懷與護理[J].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6,總第152期:123.
作者單位:1.鄭州大學護理學院4500012.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471000
作者簡介:王麗軍,主管護師,在職研究生,工作于河南省洛陽市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新區(qū)神經內科護士長。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6.02.063
收稿日期:2016-2-29
※通訊作者:張艷,碩士生研究生導師,鄭州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試驗教學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護理教育,老年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