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要]瓊·里斯是二十世紀(jì)英國文學(xué)大師,她的《茫茫藻?!纷?966年問世就掀起了一股持續(xù)至今的“里斯熱”。小說中大量運用象征主義手法,“紅色”的象征尤為重要。文章借助對“紅色”的象征意義的探討與分析,揭示安托瓦內(nèi)特的悲壯命運。
[關(guān)鍵詞]安托瓦內(nèi)特;紅色;象征;宿命
《茫茫藻?!菲毡楸徽J(rèn)為是《簡·愛》的前篇:當(dāng)簡·愛和羅切斯特跨越種種差異終于要宣誓結(jié)合時,一個瘋女人的出現(xiàn)粉碎了簡·愛的一切夢想,她就是一直被關(guān)在閣樓里的羅切斯特的妻子。她毀掉了莊園,弄瞎了羅切斯特,自己也葬身火海,因此成全了簡·愛和羅切斯特。她也是《茫茫藻?!分械陌餐型邇?nèi)特(以下簡稱“安”),羅切斯特口中的伯莎。安的一生迷茫且悲壯,她就像是撲火的飛蛾一般,在輪回的宿命中向死而生,演示著生命的壯闊。
象征主義是19世紀(jì)后期起源于法國的文學(xué)運動。象征主義把外部的一切作為契機,作為既是形式又是內(nèi)容的綜合體,引發(fā)出對自我微妙內(nèi)心世界的挖掘,表現(xiàn)出心靈的最高真實。
在文學(xué)作品中,作家們通過對色彩的描述,達到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情感以及揭示主旨等效果?!耙蛉嗽O(shè)色,色如其人”體現(xiàn)了色彩意義在文學(xué)作品中的一個方面。紅色是最初的顏色,它在全世界最古老的語言中都是最古老的顏色。紅色的象征性意義受到兩個基本經(jīng)驗的影響:紅色為血,紅色為火。這兩種經(jīng)驗在所有的文化和所有的時代都有存在的意義,此象征性意義也相應(yīng)深刻地扎根于意識之中。紅色是愛情的顏色,也是仇恨的顏色,紅色是正面與負(fù)面的各種激情的象征色。
我們正在白色的底子上秀玫瑰。我們可以隨意自選玫瑰的顏色,我選的是綠色、藍(lán)色和紫色。在下面,我會用火紅的顏色寫上我的名字:安托瓦內(nèi)特·梅森,原姓克斯韋,髑髏地修道院,牙買加西班牙城,1839年。
正如窮盡生命也要撲向燭火的飛蛾一般,安的一生都與“紅色”密不可分。
一、紅的火
火驅(qū)走寒冷和黑暗的統(tǒng)治,火以毀滅的形式帶來潔凈;它是如此強大,沒有什么可以與它想違抗。不同形態(tài)的火廣泛地出現(xiàn)在文中,它的象征意義很是值得研究。其中,有“希望之火”、“絕望之火”、“生命之火”和“死亡之火”等多重象征意象。
安把提亞當(dāng)成朋友,有時候她們兩個呆到下午很晚的時候,提亞就會點起一堆火:她點火總是一點就著,尖銳的石頭也傷不到她赤裸的腳,而且我從未見她哭過。
作為一個“白皮黑鬼”,安一直缺乏身份歸屬感,她一直生活在身份認(rèn)同的迷茫中。提亞點燃的火是希望之火,即使安保持溫暖,又在黑夜來臨之時及時為安帶來了光亮。而且“她點火總是一點就著”,可見安的內(nèi)心是羨慕提亞的這一“技能”的,她是非常渴望著火的出現(xiàn)。哪怕太陽也不能溫暖自己,她還有火,就算是只有“一堆火”,只要能夠照亮眼前、溫暖身邊,她也愿意待在火堆旁邊。在文章的最后,安的夢里:“提亞在那里。她朝我招手,我猶豫了,她哈哈大笑。我聽到她說,你害怕了?……我喊‘提亞,然后就跳出去,馬上就醒了。”初時的點火之人提亞既為安點燃了希望之火,也成了安心中希望的火種,使得安在最絕望的時候仍能想到提亞,奔向提亞。
庫利伯里莊園的那場大火不僅帶走了弟弟皮埃爾的生命,也摧毀了母親的靈魂(安不止一次地說過:“她是庫利伯里的一部分,庫利伯里完了,所以她也完了,我確信這一點”)。當(dāng)然,還有那只叫做可可的綠色鸚鵡,也燒死在眾人面前。這場火是安的絕望的宿命的開端,也是她希望的結(jié)束?!皠偛盼覜]看到火苗,只看到濃煙和火花,但現(xiàn)在我看到火焰高高地躥上天空,因為那片竹子著火了。附近有一些青翠濕潤桫欏,其中一棵也在悶燃?!毕笳髦拖M闹褡颖换鸷M虥],那火焰沖天,使得深陷其中的人和物絕無生還的可能?!按蠡馃?,什么也不會留下來,只有被燒黑的墻壁和上馬石?!边@熊熊燃燒的大火蔓延得很快,完全阻止不了。它阻隔了一切希望的可能,也將絕望的種子悄悄地種進了安的心底。
到了格朗布瓦,飛蛾撲火的場景多次出現(xiàn)。蛾子與甲蟲直撲燭火,死在桌布上,接著是更多的蛾子和甲蟲飛來。這些飛蛾在短暫的生命里,用獨特的方式證明著生命的存在。安同樣具備這種向死而生的精神,她心如明鏡,不動聲色地繼續(xù)著生命的軌跡。“如果我們不滅掉蠟燭,它還會回來?,F(xiàn)在有星光就夠了”安在說完這話以后,必定是滅掉了蠟燭的。她了解撲火的飛蛾就如了解她自己一樣,如果有可能的話,她不希望這點燃的燭火僅僅只做“死亡之火”,而是在下次點燃它的時候,為飛蛾的生命之舞拉起黑色的大幕。如果說追求光明的代價是燃燒自己,那么她會像飛蛾一樣奮不顧身的。這是飛蛾的宿命,也是安的宿命。她不能逃離,也不可逃離。安正在前進,置身其中。
“這里的土壤是紅色的,你注意到?jīng)]有?”我們望著天空和遠(yuǎn)處的大海在燃燒——那團火中五色雜陳,巨大的云朵周圍如有火焰噴射。來到格朗布就等于來到了火的包圍圈中,只等待時機一到,將其點燃,成全了宿命。與其說時機到了,不如說是“導(dǎo)火索”出現(xiàn)了。
后來有天夜里,她低聲說:“要是我死了。就現(xiàn)在,就在我幸福的時候。你愿那樣做嗎?你不必動手殺我,只要說聲去死吧,我就會去死。你不相信我?那就試試吧,試試,說聲去死吧,我就死給你看。
沒錯,安的丈夫就是使她走向末路的“導(dǎo)火索”,安是知道的。所以,她一直是在等待,就像飛蛾知道撲向火焰的后果一樣。安的丈夫的背叛——身體的,靈魂的——加速了安的悲劇,從文中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得出,安的房間里點了很多支蠟燭,房間里熱得受不了。
到了英國之后,看守著安的格蕾絲在寒冷的房間里用紙、木棍和煤塊點了一堆火。她跪著用風(fēng)箱把火吹旺。紙張皺縮,木棍噼啪爆裂,煤塊慢慢燃燒,然后發(fā)紅?;鹈缃K于竄了上來,很漂亮。一直被困在黑暗中的安在點燃的火光中變得清醒起來,她會回想事情的來龍去脈,盡管有的事情記不清楚了;她還會等格蕾絲睡著后,偷偷地溜出房間……總之,火給安帶來了另外一種新生。
在小說的最后,安在夢中親手點燃了困住她的“硬紙板”房子。然后我轉(zhuǎn)過身,看著天空。天是紅的,我的一生都在里面。天空火紅火紅。這是一個非常清醒的夢,安清楚地知道她的一生都與“紅色”分不開,所以,在夢醒后,她變得清醒無比,她知道該做什么了。她在最后的時刻,如同飛蛾一般,撲向火海,書寫自己壯闊的生命。這是她的宿命:既是她的生命的終結(jié),又是她的靈魂的重生。
二、紅的血
紅色是正面的與負(fù)面的各種激情的象征色。在很多文化里,血與靈魂等同。血是生命力的本質(zhì)。從愛情直至仇恨——所有令血液沸騰的情感都與血密切相關(guān)。
然而,有一天,我坐在她的房間里,突然感到非常害怕。門開著,陽光照進來,有人在馬廄附近吹口哨但我感到害怕。我確信,房間里某個地方(在那個黑色的舊立柜背后?)藏著一只死人的干掉的手,小雞的白色絨毛,一直被割斷喉嚨的公雞,正在慢慢、慢慢地死去。血一滴一滴地滴進一只紅盆,我在想象中聽到滴答聲。從沒有人對我說過奧比巫術(shù)——但我知道,要是自己大著膽子去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什么。這時,克里斯托芬進來,微笑著,很高興看到我。沒有發(fā)生什么驚悚的事兒,我忘了,或者我告訴自己:我忘了。
從來沒有人對安說過奧比巫術(shù),但是她卻大著膽子去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黑暗的地方,有死人的手,有公雞的血滴進紅色的盆里。似乎在進行著祭祀,鮮紅的雞血是獻祭品。她感到害怕——并不是怕奧比巫術(shù),而是因為安似乎窺視到了自己的命運,她還沒有勇氣去面對。盡管有陽光照進來,但也不足以溫暖她那孤獨、彷徨的內(nèi)心,她需要的是來自于身邊的愛人的關(guān)懷和溫暖。所以,在克里斯多芬進來之后,安不再害怕,她甚至可以迫使自己忘記那些可怕的事兒。
當(dāng)庫利伯里莊園被大火燒毀,安要跟著家人去新的地方生活。走的時候,安看到了提亞和她的母親。安對提亞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提亞是安過去的生活所唯一留下來的一部分。這種感情對于還是個孩子的安來說非常重要,重要到她想留在庫利伯里,和提亞生活在一起。但是,令安想不到的是,提亞并不接受她,而是拿石頭扔她、驅(qū)使她?!拔覀兊芍舜耍夷樕鲜茄?,她臉上是淚。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猶如鏡中?!卑擦鞯难菍μ醽喌母星榈尼尫牛赫嫘牡母冻鰮Q來的卻是冷漠地拒絕,冰冷的涇渭分明,或許臉上的血并不是溫?zé)岬模蛟S是冰冷的。此時流出的血正慢慢地在安的心中形成一條河流,隔斷了她對友情的向往。從此,她更加孤獨地沿著命運的軌跡前行。
三、紅裙子
安最喜歡的那條紅裙子反復(fù)出現(xiàn)在小說的最后一章里。安回憶起自己與克里奧爾表兄的訣別,當(dāng)時她就穿著一條紅色裙子。離別的愛人因此與紅色這種象征熱戀的顏色聯(lián)系起來。即使是被鎖進閣樓后,她依舊念念不忘自己的紅裙子。紅裙子是安的感情寄托,只要紅裙子在,她都能偏安一隅,忘卻時光飛逝。
安偏愛紅色的連衣裙,而她丈夫則認(rèn)為穿上這身衣服顯得放縱淫蕩。然而,這條紅色裙子對于安來說意義重大:安認(rèn)為穿上它,理查德就能認(rèn)出安了??梢姡t裙子是安的身份象征,也是她生命的歸宿。安看到掛在衣柜里的紅裙子:“紅的像是火焰和落日。紅得像鳳凰木的花。”“要是你被葬在鳳凰木樹下,它開花時,你的靈魂就會升天。每個人都想這樣。”人的靈魂升天時也就是生命結(jié)束之時,紅裙子就像是燃燒的火焰,將安推向宿命的終點。安最終選擇了用火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熊熊燃燒的大火既終結(jié)了安的一生,又開啟了靈魂升天的新征程。
安托瓦內(nèi)特的一生既轟轟烈烈,如火的熾熱;又凄苦悲涼,似血的冰冷。然而她最終如飛蛾一樣,將自己置身于滾滾火海之中,書寫了自己壯闊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