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211600淮安市江蘇省金湖縣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萬麗紅: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手術室護理
布地奈德鼻腔霧化在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后的應用及療效觀察
萬麗紅王志敏王菲菲
摘要目的:探討布地奈德霧化在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將10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手術患者等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術后應用丙酸氟替卡松120 μg鼻腔噴霧,每日2次;觀察組每次清理鼻腔后應用布地奈德2 mg加生理鹽水10 ml鼻腔霧化,每日2次,連續(xù)3 d,兩組都持續(xù)治療12周,比較兩組患者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布地奈德鼻腔霧化可提高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療效。
關鍵詞布地奈德;鼻內(nèi)鏡;療效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47
功能性鼻內(nèi)鏡已廣泛應用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治療,隨著近年來對功能性鼻內(nèi)鏡認識的提高,使我們更加認識到成功的手術與合理的術后治療構成了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整體,二者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1],因此護理工作也是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術后恢復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應用布地奈德鼻腔霧化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可明顯提高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我院行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患者100例,隨機將患者等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4~69歲,平均38.6歲;病程3個月~23年;其中I型2期3例, I型3期7例, II 型1期2例,II型2期13例,II型3期20例, III型5例;合并鼻中隔偏曲8例,下鼻甲肥大12例,變應性鼻炎9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16~74歲,平均40.6歲;病程2個月~31年;其中I型2期2例, I型3期9例, II 型1期1例,II型2期11例,II型3期22例, III型5例;合并鼻中隔偏曲7例,下鼻甲肥大10例,變應性鼻炎1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疾病分型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育指導由于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患者術后術腔護理需要較長時間,但長達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術后換藥給患者帶來了心理和生理上多重負擔。應向患者做好充分耐心的解釋教育工作,交代注意事項,讓患者認識到術后護理應視為鼻內(nèi)鏡手術的延續(xù),是整個治療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階段,以提高患者復診的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對于提高手術成功率及疾病治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及局部麻醉下參照Messerklinger術式進行,術前醋酸潑尼松30 mg口服,每日1次,共7 d;羅紅霉素150 mg口服,每日2次,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370 mg口服,每日3次,共7 d(兒童用藥酌減)。兩組術后常規(guī)止血、抗炎治療,2 d后抽取填塞紗條,術后生理鹽水鼻腔沖洗,第1個月每周清理鼻腔1次,第2,3月每兩周清理術腔1次。對照組予丙酸氟替卡松120 μg,鼻腔噴霧, 每日2次,持續(xù)12周;觀察組每次清理術腔后布地奈德2 mg+生理鹽水10 ml鼻腔霧化,每日2次,持續(xù)3 d,總療程12周,每次清理鼻腔記錄鼻腔黏膜轉歸情況。所有患者均隨訪6個月。
1.3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癥狀消失。內(nèi)窺鏡檢查竇口開放良好,竇腔內(nèi)黏膜上皮化,無膿性分泌物;好轉:癥狀明顯改善,內(nèi)窺鏡檢查見竇腔內(nèi)黏膜部分區(qū)域水腫肥厚或肉芽組織形成,有少量膿性分泌物;無效:癥狀無改善,內(nèi)窺鏡檢查見術腔黏連,竇口狹窄或閉鎖。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PEMS 3.2統(tǒng)計學軟件,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3討論
功能性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原則是建立良好的竇內(nèi)外通道并保持引流。以利鼻腔鼻竇功能恢復,鼻內(nèi)鏡術后術腔黏膜的轉歸分為術腔清潔、黏膜轉歸競爭、上皮化完成3個階段,術腔清潔階段:術后因滲血、滲液,術腔形成大量血痂及纖維素滲出膜,鼻竇內(nèi)大量陳舊性血液和分泌物潴留以及黏膜反應性水腫,該階段大約1~2周;黏膜轉歸競爭階段:黏膜再生、上皮化,與病理改變同時存在,主要病理改變是術腔再次出現(xiàn)水腫、囊泡、小息肉等去黏膜化反應,此階段大概術后3~10周;上皮化完成階段:病理改變消失,黏膜良性轉歸和術腔最終完成上皮化,術后2~4個月完成。上述3個階段對于功能性鼻內(nèi)鏡術后轉歸尤為重要,鼻內(nèi)鏡手術能糾正鼻腔和鼻竇的解剖結構,但術后改善臨床癥狀方面效果欠佳,且創(chuàng)口愈合是否良好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療效[2],這也是我們護理工作的理論基礎,同時也為護理積極參與功能性鼻內(nèi)鏡術后治療提供可能及時間窗口,近年來,布地奈德在耳鼻喉疾病中使用廣泛[3],因此,我們選擇布地奈德鼻腔霧化治療,可明顯提高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的療效。
功能性鼻內(nèi)鏡術后局部予以激素可使鼻腔黏膜功能盡快恢復,既可以減少術后黏膜轉歸過程中囊泡、息肉的生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