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芹
摘 要: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這一精神,我園提供了豐富的優(yōu)秀繪本,組織開展了閱讀及繪本劇表演、繪本創(chuàng)作等多元表達活動,讓幼兒能夠自由地進行表達、創(chuàng)作、表演。
關鍵詞: 繪本劇 自由 自主
一、從“挑選角色”到“一個都不能少”
在我園蘇州市“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故事閱讀中幼兒多元表達方式的實踐研究》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初次接觸到了繪本劇。每個學期,為了展示課題研究的成果,各班都要組織部分孩子參加相應的匯報演出,選孩子、編歌曲、寫劇本、想動作、做道具。當然還少不了反復排練,最后精彩呈現。當課題組成員沾沾自喜地驗收成果時,發(fā)現孩子們在表演故事時,雖然動作到位、臺詞流利,但卻表情僵硬、缺乏情感。我們開始反思課題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發(fā)表論文、承辦活動、組織公開課,還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開始了江蘇省“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繪本閱讀中幼兒多元表達的敘事研究》。課題組成員開始以“一個都不能少”的核心理念引領班級開展繪本劇活動。遵循和堅持兩個凡是:凡是全體孩子可以參與的一定全部參與,凡是孩子能夠自己進行表達、創(chuàng)作、表演的,一定自己進行表達、創(chuàng)作、表演。就這樣,老師開始退位,由主角變成了配角,孩子開始上位,成為繪本劇的主人。而老師們也在思考探索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角多演、分組輪演、分幕表演、背景活演等多種利于孩子們全員參與的有效方式。最后,班級孩子任意組合都可以進行某個繪本劇的完整表演。雖然道具不精美、對話不統(tǒng)一、動作不整齊,但表演的過程中卻有了孩子們的滑稽可愛、活潑靈動、創(chuàng)意表現。
二、從《小熊請客》到《小牛請客》
走進了童話園,瞧,鑫鑫、宇宇、浩浩、妮妮在一起正商量著表演《小熊請客》的故事。在他們進行角色分配時,發(fā)現道具籃里只有小兔、小狗、小貓、小牛四種動物的帽子。鑫鑫說:“沒關系,沒關系,我們可以演小牛請客的故事呀!我來當小牛吧?!蹦枪适吕镉謶杏逐挷蛔龉さ暮傉l來當呢?鑫鑫說:“妮妮,你就做又懶又饞不做工的兔子吧?!蹦菽莸淖彀鸵幌伦泳锏美细?,嘟囔著:“我才不高興呢?!弊詈螅蠹覜Q定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來解決,結果宇宇輸了,只好演起了又懶又饞不做工的小貓?!缎∨U埧汀返谋硌蓍_始了,既演小牛又說旁白的鑫鑫開始講起了故事:“有一只狐貍又懶又饞,誰都討厭他,喔,對不起,我說錯了,有一只小貓又懶又饞,誰都討厭他。看見小兔子提著一包點心,從身邊走來?!毙∝堊叩叫⊥米由磉呎f到:“小兔子,你到哪里去?”小兔子說:“今天小熊請客。我們到他家去,又吃又玩又唱歌,真呀真快活!”這時其他幾個小朋友都叫了起來:“不對,不對,現在我們演的是小牛請客,小兔子應該說,今天小牛請客?!薄?/p>
從《小熊請客》到《小牛請客》,展示了孩子們在繪本劇表演中的成長過程。首先,孩子們能夠根據現有道具及時轉換思維方式改編故事,把《小熊請客》改編成了《小牛請客》。其次,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增強了,一開始誰都不愿意演又懶又饞不做工的負面角色狐貍,這說明通過閱讀、感受故事,孩子們知道什么行為是好的,什么行為是不好的。第三,孩子能夠主動地遷移經驗運用“石頭、剪刀、布”這一公平競爭的辦法解決問題。這一辦法源于之前表演過的《下雨了》的繪本。
三、從“我的劇本師作主”到“我的劇本我作主”
從“十一五”到“十二五”,我們的觀念在不斷改變。從牽著孩子的手一步一步往前走到引著孩子們小步往前跑再到孩子們自由向前奔,真正落實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實現了孩子們“我的劇本我作主”。如繪本《咕嚕?!?,孩子們在充分閱讀繪本后,準備開始表演活動?;顒又?,場景的確定、音樂的選擇、道具的制作、角色對話的展開等都由孩子們自己討論確定,老師只是材料的提供者,爭論的點撥者,幕后的支持者。表演要開始了,老師以導演的身份介入。“今天我是咕嚕牛劇組的導演,想來挑選演員,我姓張,你們可以叫我張導?!痹诠适轮鹘切±鲜筮M行PK賽開始前,老師提出了表演要求:要表現出小老鼠在樹林里自由溜達的樣子,并說出小老鼠遇到咕嚕牛時的經典臺詞。16個想要競爭的孩子站到前面分兩組進行表演,其他孩子則做大眾評審,投票競選出4個主角。有的孩子表現小老鼠自由溜達時輕松樣,有的雙手托著后腦勺左右晃動。不同的創(chuàng)意動作活靈活現。表演后作為大眾評審的孩子們給予了點評:“我覺得11號的聲音很響亮?!薄拔矣X得8號的手放在后腦勺后面,感覺很自由地在森林里走?!薄拔矣X得5號很好,因為她在說咕嚕牛的樣子時,聲音粗粗的,聽上去很兇,讓我非常害怕”。從孩子們十分到位的點評中不難看出,他們語言的運用已經非常熟練,表達清晰、連貫、完整。在繪本劇的行進過程中,每個孩子都主動參與到了制訂表演計劃、選擇合適音樂、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制作演出道具等過程中,實現了“我的劇本我作主”。
一路走來,從“十一五”期間初嘗研究給我們帶來的甜蜜果實到現在看到孩子們陽光、自信地發(fā)展,我們終于創(chuàng)造了農村幼兒園的神話。我們的孩子多次在市級科普劇、經典誦讀賽活動中表現突出并獲獎。
(江蘇省張家港市晨陽幼兒園)
【參考文獻】
[1]朱清著.舞臺上的繪本[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加德納著.藝術與人的發(fā)展[M].蘭金仁,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3] 張金梅著.幼兒園戲劇教育課程 [M].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備注: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繪本閱讀中幼兒多元表達的敘事研究》(課題編號D/2013/02/752)階段研究成果。
好家長·幼教新天地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