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佳
摘要:文章通過對口述史的辨析,深入闡述口述史與武術關系,口述資料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是民間武術發(fā)掘整理的主要資料,而口述史與武術的契合將帶給武術發(fā)展前所未有的沖擊與大融合?;诖耍瑧⒅貜亩嘟嵌?、多層次、多方位對鮮活口述史料及口傳資料的意識形態(tài)予以考察篩選。
關鍵詞:口述史 武術 口述資料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11-0010-03
1口述史研究綜述
1.1傳統(tǒng)與現代意義上的口述史
周新國在《中國口述史學之回顧與展望》中談到:“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口述史可以說源遠流長”。
口述史展現的是歷史性的發(fā)展過程。我們國內從西周開始,“左史記行,右史記言”,其中“言”即是早期的口述史,乃至春秋《詩經》、清顧炎武《日知錄》以及蒙古口述史《格薩爾王》亦有不少口述,中國史家司馬遷在其巨著《史記》中廣泛應用了口述歷史。古希臘時代的《荷馬史詩》大都是以行吟詩人的口頭言說為藍本整理而成,有西方史學之父之稱的希羅多德在《歷史》中表明“我的職責是把我聽到的一切記錄下來”。
目前,學術界所指的口述史通常是指現代意義的口述史??谑鰵v史(Oral·History),現代意義上在這一術語最早產生于1948年,當時美國政府為了研究東歐歷史和民情,派哥大教授阿蘭·內文斯(Alan·Nevins)去采訪流亡美國的東歐學者、知名人士等,這些講話錄音訪談,就是最早現代意義上的口述史。在中國,“建國以來,才開始了現代意義的口述史調查與訪談實踐,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全國政協主辦的《文史資料》,這是文獻資料與口述史資料的結合?!?/p>
1.2現代意義的口述史興起
1.2.1文獻史料、傳統(tǒng)口述史的局限性
現代意義的口述史和文獻史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啊谑鍪坊颉谑鍪穼W是以同被訪談者有目的的訪談的錄音、錄像所記錄的口述資料,作為構建或者復原歷史原貌的重要史料文本的一種科學方法”。而文獻史料僅是眾多史料中的一種。從傳統(tǒng)口述史的角度來說,傳統(tǒng)口述史料以文字的形式記載是文獻史料中獨特的一種。在一定程度上,傳統(tǒng)口述史的局限性亦是其帶來的口述文獻史料的局限性——文獻史料不能再生及文獻史料作者主觀創(chuàng)作的不可逆性。
1.2.2現代口述史的特點
“楊雁斌的《百年透視》系統(tǒng)分析了口述史學的五大特征:(1)敘述性,是口述史學最為明顯的特征,也是口述史學當中最為活躍的促動因素,具有其他歷史史學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2)客觀性,是口述史學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體現在口述資料與文獻資料的相互印證能夠真正地還歷史本來面目、口述者直接參與歷史能保證口述史料一定的真實性、口述憑證和口述史料搜集過程的一定客觀性這三個方面。(3)社會性,它充分體現在口述史以普通人民大眾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4)廣泛性,它是由口述史的敘述性和社會性的特點、口述史直接服務于社會現實使得其研究必須涉及多方面和多層次的問題而決定的。(5)口述史料的完整性,口述史家為搜集資料而事先制定明確的訪談計劃保證了口述史料的完整和系統(tǒng)”。顯然,這一描述特指現代意義的口述史,其中客觀性被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是現代意義口述史的主要特點。
1.2.3口述史學的客觀性與主觀性之辯證關系
楊雁斌在《百年透視》中談到口述史學最基本的特征是客觀性,而其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口述資料與文獻資料的相互印證能夠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二是口述者是歷史的直接見證人確保了口述史料一定的真實性;三是口述憑證和口述史料搜集過程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另一方面,楊雁斌的《百年透視》和楊祥銀的《口述史學的功用和困難》指出,口述史學面臨的最大難題確實記憶或回憶的可靠性問題。
事實上,在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矛盾問題上,當今大多數學者專家均認為:口述史學的主觀性不損于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首先美國歷史學家J·托什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口述史的主要意義不在于它是不是真實的歷史或作為社會群體政治意圖的表達手段,而在于它證明了人們的歷史意識是如何形成的。英國口述史學家查爾斯喬伊娜認為:情感是歷史事件作用于歷史認識主體的結果,是主體的一部分。它不僅在被訪者的頭腦中保留的時間長而且易于回憶。更重要的是,它是真實可靠的,即使被訪者所提供的口述史料與歷史事實完全是背道而馳的,但是從他或她的情感中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他們自己最深層的價值體系的依據。因此,對口述史而言,主體意思、歷史意識則是在主觀性和客觀性之間的平衡點。筆者亦認為:口述史中的主體性雖在一定程度上有礙于客觀地再現往事,但是與文獻資料相比,口述史無明顯缺點。在歷史意識、文化層面,口述史顯然要比單純的文獻資料更具有優(yōu)勢。
2口述史與武術
2.1傳統(tǒng)意義的口述史是早期民間武術的存在基礎
程大力教授認為民間武術最早產生于明清時期。民國時期,處在熱兵器時代的武術被賦予了更高的含義,武術被推至國粹之高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武術,如唐豪、向愷然等文人亦加入到武術源流等問題的研究隊伍,形成了去除門戶之見,以求武術大統(tǒng)一的共識。他們對武術的認識大抵不出向愷然先生早在1916年前《拳術》一文所談,“物之源流煙沒而難考者莫拳術若也!學士大夫以其術不雅馴,恒鄙夷之,故古文無一字及之者。其軼見于他說,不足微也!其綿綿不絕至今日尚有存者,半緣于綠林豪客以為行韌之具,半緣于逃空門者以為護法之助。綠林無文章,釋氏鮮傳記,其源流無可考審矣!乃見世俗之所謂拳師者,必侈言家數,不知其何所據而云然?但覺可哂耳!后之學者,幸毋為拳師所誤,亦妄言家數也!”記載武術這一文化形態(tài)的文獻資料的匱乏。
與鮮見的武術文獻資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武術諺語以及武術傳言等遍地開花,這一現象彰顯出早期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口述資料的發(fā)達。endprint
首先,早期民間武術的傳承方式為“師徒制”,傳承具有簡單而直系的特點。在民間武術形成之初,口述資料的傳播是一個門派存在的基礎??诒缓脛t不存在門派弟子的加入,更談不上門派的興起。缺少現代傳媒的搭橋,又無口述因素的渲染,門派的形態(tài)必夭折腹中,而不會出現民國早期武術派別大繁榮現象。其次,習武者大抵不出有:一者,衣食無憂而習武,此類只有少數飽讀詩書之人,畢竟占據習武者的少數;二者,習拳練武之大群體——富家子弟的護院、鏢師及民間拳師,而他們大多為生活所迫,知識有限更甚者可以說目不識丁,若要達到著書傳薪的程度有如登天。加之文人多恥于以武為耀,士大夫情節(jié)使得“文人”和“武人”合作著書成為奢望。因而多數習武者只能用簡單明了的語句表達習武心得,久而久之,口述方式成為武術傳播必然途徑,也最終形成了以武術諺語、武術傳言等口述史料特色的武術文化。
2.2從口述史客觀性與主觀性辯證關系看中國武術的發(fā)掘、整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中國武術進入科學挖掘的關鍵時期,尤其是1983年至1986年。在原國家體委武術挖掘整理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部署下,在各級體委武術挖整組的積極參與下,動員了全國8000余名專職武術工作者和業(yè)余愛好者,耗資100多萬元,開展了我國武術發(fā)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術家底,搶救武術文化遺產”工作,采用田野調查法為主。雖有學者認定田野調查法屬于人類學的范疇,但是究其本質,田野調查法只是治史的一種方法,而田野調查法亦是獲得口述史資料的一個重要方法。隨著科學的日益進步,高新科技的引入使得田野調查法如虎添翼,成為挖掘整理武術的重要手段。
由上文可知,在口述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矛盾沖突中,大多數專家學者強調主體意識、歷史意識。而我國在建國以來的大規(guī)模武術挖掘整理工作過程中,又采用用了口述這一途徑。那么,隨著挖掘工作前期資料搜集工作的結束,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將一以何種態(tài)度面對生動或主觀性的口述資料?如何去偽存真?
首先,對挖掘者和研究者而言,應該確定一種思想:將口述史相關方法運用在武術領域形成自己獨特的武術口述史,并逐步發(fā)揮相關方法在武術研究領域的作用。
其次,在思想確定的基礎上,多注重量性指標的提取和分析。強調武術的視頻教學分析、武術采訪中人物錄音分析;結合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等等在內的多門學科,考量獲得材料的真實性;建立科學完備的研究體系,力求還原武術真實面目。
再者,對武術教學視頻及錄音等分析時應注重人文指標的提取和分析。試圖從多方面、多渠道、多方位對鮮活口述資料收集,以供武術政策法規(guī)調整以及武術發(fā)展定位做參考。
3預測——未來口述史在我國武術中的地位
3.1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口述資料仍是民間武術發(fā)掘整理的主要資料
當前,作為一門科學,從理論與實踐角度而言,武術所囊括的知識體系仍存在大量研究空白。武術拳種體系及門派源流、現象的探究仍將會是未來幾十年武術研究者工作的重點??谑鍪放c武術的契合,便于豐富武術研究資源,加強各種資源之間相互印證的能力,形成一種易于操作且實用的研究方法,協助解決武術考究遺留問題。因此,未來口述史將會快速滲透至武術研究領域,成為民間武術挖掘整理的主要資料。
3.2口述史帶給武術發(fā)展大融合
在一定程度上,武術專業(yè)理論者運用口述史相關方法進行研究,無疑將會推進學院派與民間武術拳師的交流,成為中國武術發(fā)展大融合的紐帶。最終,這一舉措將促進民間武術發(fā)展科學化,打破學院派紙上談兵之窘境。換言之,利用口述史研究武術將會給中國武術提供健康發(fā)展的空間。
3.3口述史帶給武術前所未有的沖擊
口述史被認為是極好的治史方向,卻并不意味著其十全十美。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武術技術傳播的進程勢不可擋。因口述資料具有很明顯的主觀意識性,如果不能以科學的態(tài)度認真地去考量一段武術口述錄音、視頻等,任其發(fā)展傳播,從長遠發(fā)展來看,將不利于武術的發(fā)展。再者,當今傳播媒介的發(fā)達,給不諳武術之士提供了扭曲武術的空間,最終將為武術的健康發(fā)展之路鋪滿荊棘。
4建議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研究歷史意識特別是民眾的歷史意識,要比單純考證某個歷史事件或人物更有意義,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與歷史發(fā)展趨勢有著某種必然聯系。因此,在處理當今武術的諸多問題過程中,均可以結合口述史進行研究,重視歷史意識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