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傳莉
(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我國刑事錯案問責的阻礙與破解
——以“呼格吉勒圖案”為例
熊傳莉
(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呼格吉勒圖案”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確立新一輪刑事司法改革路徑后影響重大的一例,也是全面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關鍵的一步。從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方面探討我國錯案頻發(fā)原因之所在;從糾錯和問責的機制以及程序上探討我國錯案難以糾正、問責難以落實的阻礙之所在;從完善相關立法、設立獨立機構、明確錯案標準、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和加強司法獨立方面來探討實現錯案責任的倒查問責的方法之所在。這既是法治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也是對于無辜受難者的慰藉和尊重。
錯案;責任倒查;司法公正
2014年12月15日,內蒙古高院正式宣布呼格吉勒圖無罪。一個家庭18年的屈辱之名終被抹去;一個冤案18年的申訴之路終得結束;然而一個18歲的燦爛年華卻不能死而復生。呼格吉勒圖被執(zhí)行死刑九年后居然真兇再現,不禁讓人反思:當年是如何將一個無罪之人定罪并迅速處以死刑;為何又等了九年之久才等來再審的無罪判決;到底怎樣的錯案責任追究方式才是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錯案不是偶然的發(fā)生,只是偶然的被揭示??v觀古今橫看中外,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時代,錯案發(fā)生的原因各有不同。我國近些年的錯案,從過程上看錯判原因、從結局上看糾錯結果,也都各有不同。但不難發(fā)現其中共性的方面,這些也構成了我國發(fā)生錯案的原因。
(一)功利扭曲的司法理念
司法理念是司法機關在司法實踐中對法律精神的領會和對法的價值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種思維方法和行為模式,貫穿于整個司法活動。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實然的司法理念與應然的司法理念出現了一些偏差:
1.“疑罪從有”和“疑罪從輕”的司法理念
幾乎所有的司法都面臨這樣的兩難境地:既要盡力保護無辜者,又要努力懲罰有罪者。當二者不可兼得時,如何選擇就取決于司法理念。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德詠說,“要像防范洪水猛獸一樣來防范冤假錯案,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盵1],因為錯放僅是一個錯誤,而錯判卻是兩個悲劇。這種思路就體現了“疑罪從無”的司法理念,也即在已掌握的證據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時,推定其沒有實施犯罪行為。不僅體現了近代司法理念的進步和對人權保障的重視,也是現代各國刑法中無罪推定原則的思想基礎,同時還是我國刑法在存疑時有利于被告人原則的理論原型。但是在“呼格吉勒圖案”(以下簡稱“呼格案”)中,呼格吉勒圖交代的口供與案發(fā)當時當地的客觀情況有許多的不一致,也即本案存在諸多疑點。在不能排除合理懷疑時,根據“疑罪從無”原則本應當將呼格吉勒圖無罪釋放,可結果卻被迅速執(zhí)行死刑。相對于破不了案的壓力和可能放縱真兇的風險,司法人員更傾向于采取一種保險和折中的做法。留有余地的判決就是最突出的表現,看似給了不能確定有罪的犯罪嫌疑人得以活命的機會和得以糾錯的可能,但實則是對當事人權利的更大侵犯。這種司法理念一方面反應了司法人員法律信仰的虛無、法治意識的淡??;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司法人員的“中庸”之道,在各方利益和心態(tài)上尋求一種平衡[2]。
2.無視保障人權和重實體輕程序的司法理念
保障人權,是司法理念進步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國家文明進步的一個標志。根據社會契約論的觀點,國家的權力來源于人民,國家存在的全部合理性就在于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如果一國的法律連保護無辜者不受法律責難的能力都沒有的話,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民將會處在一種難以預測的不安定之中。所以保障人權的司法理念,就要限制掌權者的權力,就是要在關鍵時刻做出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抉擇。但是在呼格案中,當面臨保障人權和破案政令的抉擇時,司法人員選擇了后者。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風水嶺,在法治國家實體公正不僅要實現,而且還要通過程序公正的實現來實現,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群眾在親眼所見中感受司法的公平正義。呼格案當時正逢嚴打,各黨政機關領導都親自上陣,協(xié)調公檢法三部門,以公安機關偵查為主力,重點打擊大案、團伙案等。這種程序上的無保障,也是錯案發(fā)生的幫兇。我們要實現有節(jié)度的自由、有組織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權、有制約的權威、有進取的保守這樣的社會狀態(tài),程序是其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3]。從一定程度上講,呼格吉勒圖只不過是生不逢時的犧牲品,是錯誤司法理念造成的必然悲劇模式下的偶然受害者。
(二)不無缺陷的司法制度和政令
法律精神要進入現實社會控制社會生活,需要依靠法律文本來承載,需要憑借司法制度來實現。法律機器得以完善的運行,需要得益于程序完備的法律制度[4]142。我國的司法制度,在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迫在眉睫的改革:
1.輕案件證據調查而重口供
案件事實發(fā)生在過去,就像一個被打碎的花瓶,而證據就是散落的花瓶碎片。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這是我國刑事司法的一項原則。但實踐中偵查機關在調查案件事實時,囿于科技水平和偵查手段的不足,加之偵查人員敬業(yè)精神不夠、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我國古代司法遺留下來的口供情結。尤其是在欠發(fā)達地區(qū),偵查機關缺少資金購置設備,也缺乏科學的偵查經驗和手段,最常用的偵查方法就是審訊,最熟悉的破案手段就是“拿口供”[5]47。呼格吉勒圖就是身處這樣的條件和時代背景下,在其發(fā)現被害人并報案以后,偵查機關在不能有所突破的時候就將其列為嫌疑人,然后用盡各種手段取得口供,然后達到偵查機關想要的破案目的。以口供為中心、以印證口供為補充的偵查模式,除了缺乏科學取證的手段,還有主觀歸罪的嫌疑。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中,也是以訊問犯罪嫌疑人、審查訊問筆錄為主要方法。而法院在庭審中也只是以印證和駁斥被告人的當庭陳述為主線。在這個最終產出錯案的流水線上,不實證據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重口供輕證據調查的做法又是不實證據產生的根本原因。
2.重口供相伴而生的刑訊逼供
在中國古代社會,在不夠文明、不夠開化、不夠尊重人權的司法環(huán)境里,重口供的傳統(tǒng)導致的結果是刑訊逼供的普遍盛行,這幾乎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在當下中國,特別是經濟落后地區(qū),重口供、刑訊逼供更是有著超強的生命力,臭名昭著卻屢禁不止,聲名狼藉卻潛藏生機[5]48。在呼格案宣布再審后,就有記者紕漏了一份1996年5月7日呼格吉勒圖在呼和浩特市看守所內接受檢察機關詢問的筆錄,在談話中他否認自己殺人,并向檢察官表示自己受到刑訊逼供。而作為案發(fā)當事人之一的閆峰也透露,他曾多次聽到隔壁呼格吉勒圖的房間有被毆打發(fā)出的慘叫和桌椅移動的聲音。正如貝卡利亞在《論犯罪與刑罰》中所說,“要求一個人既是控告者,同時又是被告人,這就是想混淆一切關系;想讓痛苦成為真相的試金石,似乎不幸者的筋骨和皮肉中蘊藏著檢驗真相的尺度?!盵6]37毒樹之果能否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當刑訊逼供出現在非錯案中并發(fā)揮關鍵作用時,是不是就不應該被譴責?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只要還能從刑訊逼供中獲得利益,就會有人愿意冒險。正是這種富貴險中求的功利和僥幸的心理,才導致了屢禁不止的刑訊逼供。要想轉變當前扭曲的偵查觀,首先要改變這種“棰楚之下,何求不得”的取供手段,要從根本上否定毒樹之果的證據能力。除此之外,對非法獲取證據或者對依法取得的證據進行不科學的解讀,將種屬認定與同一認定相混淆,將傾向意見與確定結論相等同,很難說是失誤而不是明知故犯。
3.關于限期破案和命案必破的制度缺陷
“付出總有回報”似乎在暗示人們:只要竭盡全力的付出,終會得到想要的結果。但是在刑事偵查領域并非如此,付出努力的多少跟案件的進展程度不一定成正比?;蛟S是司法人員迷信這種理論,也或者是明知不可能但仍為了達到破案的目的固執(zhí)地不惜一切代價地拼命為之。在一些影響較大的刑事案件發(fā)生后,指令限期破案似乎已成潛規(guī)則。除此之外,命案必破與政績考核、官職升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也是導致刑訊逼供的重要原因。軍事斗爭化的限期破案和追求破案率的命案軍令狀,實際上都是違背司法規(guī)律的。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自?;蛘咦晕冶憩F,都會導致錯誤的思想導向和行為方式。從呼格案來看,1996年4月9日案發(fā)到6月10日呼格吉勒圖被執(zhí)行死刑,62天就將一起奸殺案查得水落石出并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這既屬于超額完成任務給被害者家屬以所謂交代,又取得領導歡心獲得論功行賞。這種功利的考核標準和升遷制度,不僅扭曲了人們的正義觀、損害了司法公信力,這種不良示范又容易形成破窗效應,在司法系統(tǒng)內部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任何人不得通過損害他人的方式為自己獲利,當偵查人員以犧牲無辜者的自由甚至性命來換取個人的錦繡前程時,不僅要被譴責,而且應受懲罰。
4.被虛化的法庭審理和被弱化的各種監(jiān)督
在司法的王國里,法官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7]45。 我國法律規(guī)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法律規(guī)定發(fā)揮作用需要借助司法制度和法律文化將其轉化為社會實踐,但是在這種轉化中卻出現了一些偏差。實踐中以偵查為中心的訴訟模式使檢察院的審查起訴和法院的審理宣判都成為偵查的附庸,政法委更是為這種模式提供了保障,他們忙碌于三機關之間的協(xié)調,糾結于如何商量出一個讓眾人滿意的判決結果。在進入審判程序之前,各方就已經對案件會如何判決了然于心,法庭審理不過是檢察機關和當事人配合法院表演罷了。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監(jiān)督權作為防止司法權濫用的制約而普遍存在,但當期待在一個錯案的發(fā)生與糾正中看到各種監(jiān)督發(fā)揮作用時,我們更多的是看到這些權力的無力。人民的監(jiān)督權或是意識淡薄、或是人微言輕,其主張基本上得不到相應的重視。在監(jiān)督權疲軟的背后,究竟是法律意識不夠強,還是為保既得利益而不愿意冒險?司法是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懲惡揚善、斷獄破案的正義之劍,可是在呼格案中,我們看到的是節(jié)節(jié)崩潰的防線和姍姍來遲的公正。
糾正錯案的成本有多大,糾正錯案的難度就有多高,錯案問責的阻力也就有多大。呼格案真兇再現后,用了九年之久才啟動再審程序,是什么力量讓這條平反之路走的如此艱辛?
(一)問責機制不健全
錯案在進入公共視野之前,一般都混雜在正確的裁判之中,司法的正義性將其掩藏在懲惡揚善的大旗之下。盡管一些案件有可能有問題,盡管一些官員知道有可能有問題,但基于自己立場,亦或是為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能或者不愿意啟動再審來糾正錯案?;蛘咤e案事實已不容否認進入糾錯程序,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機制導致錯案的問責難以落實到位,往往只是不了了之。我國對錯案的糾正主要是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來實現。但是從啟動再審的程序來看,這個制度無疑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法院本身可以作為再審的啟動主體,但是讓一個裁判的制作者同時擔任這個裁判的糾正者,這既違背裁判者不得自斷其案的原則,也會因囿于人性的弱點很難發(fā)揮作用。檢察院不論是自己啟動再審,還是應當事人的申請再審,都是很少真正實現再審。首先,檢察院作為公訴機關,是代表國家行使控訴權的機關,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公共信賴往往會將錯就錯。其次,起訴成功率和再審改判率作為自己或者本機關的一項考核指標,為了取得眼前利益或者維護既得利益,也從來不乏知法犯法者。再看政法委,對于司法的監(jiān)督和領導在案件辦理過程中,一度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也正是由于這種監(jiān)督領導,有時變成了錯案的推手,有時更是增大了糾錯的阻力。錯案無法進入糾錯階段,問責就無從談起;問責機制不健全,責任倒查更是無稽之談。
(二)司法理念有偏差
法的政令是:成為人,并尊重他人為人[8]24。保障人權,作為現代司法的一項原則,已經成為文明國家的共識。在我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道路上,對人權的保障實際上還處于較低的層次,相對于保護人權,司法機關更傾向于打擊犯罪。這種思想在司法機關表現尤為明顯,不僅體現在錯案形成階段,也體現在案件糾正和錯案問責階段??档略f“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天上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給我們以啟示的是,崇高的法律信仰應該是法律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但在現實中卻是對人權的保障比不過快速破案的政令,比不過加官進爵的欲望,更不能跟官官相護的腐化思想相抗衡。在不能排除合理懷疑時留有余地的判決,這體現了法律信仰的虛無。這種做法不僅會縱容司法人員繼續(xù)犯錯,也難以對后來者形成心理強制。重實體,輕程序的司法理念,不僅在導致錯案方面發(fā)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在錯案糾正方面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擾。需要轉變司法觀念,尤其要從片面強調打擊犯罪的執(zhí)法理念轉向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并重的執(zhí)法觀,要從片面強調實體公正的司法觀念轉向實體與程序并重的司法觀,要從以偵查為中心的訴訟觀轉向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觀,要從遵從領導指示的辦案觀轉向遵從法律規(guī)則的辦案觀[5]272。司法理念的轉變,為錯案問責提供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撐,為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的實現掃清障礙。
(三)責任主體不明確
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利益牽扯使得我國的錯案責任倒查陷入力不從心的泥潭,多方力量的綜合作用導致一個錯案結果導致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或者是可能的責任主體都抱著一種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使得錯案責任倒查舉步維艱。司法不獨立是責任主體不明確的本源性問題,我國的司法不獨立不僅是司法系統(tǒng)與外部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干擾,還有司法系統(tǒng)內部權責不清和分工不明。公、檢、法三機關在一起刑事案件中,公安機關負責偵查,檢察機關負責起訴,審判機關負責審判,三者本應是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關系,但在實務中,三部門對案件的協(xié)調與妥協(xié)并達成一致意見已成為主旋律[5]163。在法院系統(tǒng)內部,審判長與審委會之間,下級人民法院與上級人民法院之間,為了規(guī)避責任請示與指導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損司法獨立。當審判長審而不判、審委會判而不審,下級人民法院請示上級人民法院個案的定罪量刑,這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系就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問責的阻力。當法院做出的判決以上級法院的指導作為安全網時,當事人即使上訴成功其訴求一般也很難得到支持,上訴權也就名存實亡了。法官獨立也是司法獨立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國目前的體制下,法官的遴選制度和保障機制都不夠完善,這種情況下要求法官毫無后顧之憂的行使審判權實屬強人所難。特別是法官要對承辦案件終身負責的時候,給有能力獨立的法官以制度上的職業(yè)保障,這既是保障司法獨立,也是減輕錯案問責阻力的有效方案。
(四)問責程序不公開
菲利普斯曾說“若沒有公眾輿論的支持,法律是絲毫沒有力量的”,這表明了公眾輿論對于司法有著相當程度的積極作用。但是不公開的糾錯與問責機制,就有可能使公眾的監(jiān)督落空。從我國近年來的一些錯案來看,我國的錯案追究從發(fā)現、到調查、到處理都沒有完善的法律予以規(guī)定,也沒有相匹配的監(jiān)督權利相制約。錯案受害人在整個問責程序中毫無知情權可言,更沒有參與問責程序的權利。造成錯案的司法人員,也在這種不公開的問責程序中,獲得官官相護的特權,享受著明降暗升的待遇。這種問責程序的不見成效、形同虛設,也就為后發(fā)案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違法成本,形成一種前赴后繼的惡性循環(huán)。社會輿論有時候可能會為錯案的糾正開一個好頭,使群眾的訴求有助于糾錯程序的開啟,加速錯案問責的進程。但不可否認,更多時候這種邊緣的因素僅發(fā)揮著偶然的作用。而且公眾輿論的作用也具有兩面性,在單向的不真實信息的引導下,可能會造成盲目的跟從。在信息化的今天,個人話語空間逐步擴大,網絡暴力、言行的邊界以及網絡公民的權益保護等問題都逐漸顯現出來。問責程序要以一種合理合法的方式公開,同時公眾也要以一種適時適當的方式參與進來。同時這些程序問題還需要相應的法律、制度予以規(guī)制,這既是信息依法公開、言論自由依法行使的需要,也是減小錯案責任倒查阻力的需要。
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指出:“如果法律被仔細地遵循,過程被公正地引導,還是有可能達到錯誤的結果?!盵9]28所以理解法律特別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對于司法亦然如此。我們既要理解錯誤,也要知錯就改,以實現司法的二次公正和矯正正義。
(一)司法權力獨立才能實現錯案責任獨立
權力分配不清導致的責任承擔不明,是錯案形成和錯案難糾的首要原因。要實現錯案問責,明確各權力機關的權力范圍和權力行使方式是當務之急。權利只有是有限的才有可能是有效的,首先應明確和規(guī)范政法委的職權。由于政法委的“協(xié)調”,公檢法三機關的司法權有時會在尋求安全保障和逃避責任的驅使下喪失其獨立性。在司法不獨立的情況下,很難保證案件質量、很難實現錯案問責。所以將政法委的權力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不干預個案辦理,是現實我國錯案責任問責的有效一步。其次法院獨立是現實錯案責任追究的基礎。一方面在司法實踐中法院與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作為同是國家司法人員的共進退意識,在具體案件中有時心照不宣的協(xié)商甚至是妥協(xié),會對法院的客觀中立形成強大的干擾。另一方面法院系統(tǒng)內部的監(jiān)督指導關系,相互之間的請示與指導,也使得錯案的問責難以落實。最后,法官獨立是實現錯案責任追究的保障。只有獨立行使的權力,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完善法官選任制度、落實主審法官終身負責制,是實現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的前提。除此之外,如何確定領導干部插手個案的具體記錄機關、通報機關和責任追究機關,也是確保錯案責任的獨立以實現追責到位的有效保障。
(二)錯案標準具體化是實現錯案問責的前提
承認錯誤是糾正錯誤的前提,而知道錯誤的標準才有承認錯誤的可能。所以,必須明確錯案的標準。我國關于錯案的界定標準,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這就導致了認定錯案時的混亂。實體說認為錯案是指案件判決結果所依據的查明事實與案件發(fā)生的客觀事實不相符合;程序說認為錯案是指案件的辦理過程不符合訴訟程序和證據規(guī)則的規(guī)定;主客觀統(tǒng)一說認為錯案是指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而且辦案人員有主觀過錯。這等等的標準不乏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是從錯案的本質特征看錯案應該是司法人員在司法領域內認定案件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審查案件適用法律是否有誤相對比較容易操作,但是審查案件事實的認定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就比較難以落實。法院判決依據的是通過已有證據和邏輯推理得出的陳述事實。陳述的案件事實之最終形成取決于對可能適用的法律規(guī)范的選擇,而這項選擇一方面取決于判斷者已有的經驗和證據,另一方面又取決于他對案件事實所屬的規(guī)范整體的認識。當錯案認定標準和錯案認定程序沒有法律統(tǒng)一作出具體規(guī)定時,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就有可能被濫用。鑒于種種原因,個人認為對于錯案的界定應限于程序方面的違法性和司法人員行為的不合規(guī)定,這樣的錯案的標準既有利于實際操作,也可以減少法官獨立判案的干擾,以免判案風險過大導致的動輒得咎、畏首畏尾。故從法律層面對錯案的標準加以規(guī)定、規(guī)范錯案的認定程序,是實現錯案認定、追究和問責的有效途徑。
(三)設置獨立的錯案責任追究機關是制度保障
從呼格案以及近年來出現的一些錯案來看,我國的錯案糾正和錯案問責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緣于真兇再現、亡者歸來、網絡媒體的介入或者其他原因,才使得錯案進入公眾視野、進入糾錯程序。著眼于個案,或許我們偶有看到平反昭雪、看到無罪釋放、看到遲到的正義彌補受難者的損失和撫平公眾的憤懣。但就整個司法體制而言,為保證錯案責任的倒查能夠常態(tài)化的實現,為確保遲到的正義不再缺席,必須建立有獨立權力和糾錯能力的追責機關。錯案追究機關的特征應該包括有廣泛的調查手段和調查范圍,主動地介入錯案的糾正,擁有跨行政區(qū)域能力,獨立于任何部門。借鑒美國的特別懲戒委員會,在我國人大常委會內部設立懲戒問責機構就比較符合這些要求。首先,對于司法人員錯案責任的追究屬于司法審判和檢察事務以外的司法行政事務,應該將這種權力送司法機關分離出來,這樣其獨立性和公正性才有保障[10]。其次,人大及人大常委會享有憲法規(guī)定的監(jiān)督權,同時也是司法人員的任免機關,這樣就利于實際操作,也可實現簡政的改革要求。在具體的追責機關人員的遴選方面,可以考慮沒有利害關系、相對客觀公正的專家學者和了解實務有發(fā)言權的律師。在追責程序方面也要加強制度保障,削弱甚至是擺脫司法機構的“行政化”傾向。
(四)完善相關立法是實現錯案問責的法律保障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法治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已經制定的法律獲得人們的普遍遵循,二是人們遵循的法律是制定良好的法律[11]。所以要實現錯案責任的追究的法制化、常規(guī)化、穩(wěn)定化,必須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以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除了完善現有的《法官法》、《檢察官法》和《人民警察法》,還應當制定并頒行統(tǒng)一標準的《證據法》。法院應該放棄企圖僅通過行政化的方法來預防司法腐敗,而應該代之以證據法,制定“錯誤鑒定證據的法律責任”,在運用權力適用或者排除證據的時候給法官規(guī)定必要的責任。雖然最高院頒行了《關于復核死刑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和《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對于增強司法人員的證據意識,完善證人出庭作證制度和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這些規(guī)定既不是法律,也不是司法解釋、行政法規(guī),其嚴肅性和權威性受到考驗,而且有很強的行政化色彩。制定完整的《證據法》需要平衡其與三大訴訟法的關系,打破傳統(tǒng)民法體系中的證明標準缺失,使證據規(guī)則系統(tǒng)化,同時也要避免重復。另外,加快《公安法》的研究制定也十分必要,因為在錯案這種承接式的責任鏈中,偵查機關是整個程序的啟動者,完善的公安法對偵查機關的責任倒查提供法律依據和程序保障??傊晟频姆审w系的建立,不僅有利于提高司法的效率和質量,更有利于落實錯案的糾正和問責。
(五)合理發(fā)揮公眾輿論的監(jiān)督以實現責任倒查
當內部的監(jiān)督機制不足以推動錯案責任的倒查時,就需要發(fā)揮外部監(jiān)督的作用來實現錯案問責。輿論監(jiān)督對于全面、公開和徹底的錯案問責,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但是如果問責的程序不公開、公眾不能獲得問責的信息,那么錯案責任倒查就會失去警示功能,其他辦案人員就不能從中感受到問責的力度從而難以形成心理強制,也難以對具體的辦案行為產生倒逼的規(guī)范性效果。錯案責任倒查一般都是在各司法機關,問責的對象大多也是現任領導,如果不能做到信息公開、程序透明,讓公眾的輿論發(fā)揮作用,就很有可能導致責任倒查被虛置。同時保證信息公開,也是憲法賦予公民的知情權,而行使輿論監(jiān)督權,既是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政治權利也是言論自由的表現。法庭一般比其他司法機關更具有透明的媒體形象,當公眾開始關注一件被媒體廣泛宣傳的案件的審判時,就會使得公眾對犯罪和刑事司法的公眾認知有所增長[12]。所以加強對公眾輿論的法律規(guī)制,合理的運用并引導公眾的輿論監(jiān)督,不僅有利于促使錯案責任倒查的實現,還有利于在個案中對公民進行普法教育和增強民眾的法治意識。權力必須是有限的,才能是有效的。同限制權力的恣意妄為一樣,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也不能任性,否則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1] 沈德詠.我們應當如何防范冤假錯案[N].人民法院報,2013-05-06(2).
[2] 劉憲權.克減冤假錯案應當遵循的三個原則[J].法學,2013(5) :11.
[3] 季衛(wèi)東.程序比較論[J].比較法研究,1993(1) :12.
[4] 約翰·贊恩.法律的故事[M].劉昕,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5] 何家弘.亡者歸來——刑事司法十大誤區(qū)[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6] 切薩雷·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黃風,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7] 馬克思.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楊東柱,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
[9] 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0] 蔣錚錚.檢察人員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14(31) :25.
[11]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顏一,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57.
[12] 朱利安·羅伯茨.解讀社會公眾對刑事司法的態(tài)度[M].李明琪,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83-84.
[責任編輯:范 君]
The implementation model of the inverted accountability in Chinese misjudged cases——The case of Huge as an example
XIONG Chuan-li
(School of Law, 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The case of Huge is an influential case after the reformaion route of a new round of criminal judicature set by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as well as a critical step that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s the wrong-correcting rule of law.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judicial ideas and judicial system, explores causes why Chinese analogous cases should have taken place so frequently, and in regard to wrong-correcting and accountablities-tracing, investigates the resistance of correcting the wrong cases and the obstacles of retrieving duties. Moreover,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tracing the accountablities of misju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establishing an independent body, defining the wrong case standards, using the supervisory public opinion and strengthening judicial independence, etc., which is not only the heavy task endowed by the law-ruling era, but also the comfort and respect shown for the innocent victims.
misjudged case; inverted accountability; judicial fairness
2015-03-01
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CXJJ2014171)
熊傳莉(1991-),女,河南信陽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D9
A
1672-1101(2015)04-0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