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甜甜
摘要: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問題。當前德育的地位和價值雖有所提高,但其中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道德教育的實施應以個人的需要為本位,滿足個人成長發(fā)展所需,走進生活,同時德育教育還應貫穿各級教育體系,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使得不同階段的側重點不同。為提高德育的質量,發(fā)現問題進行省思,至為重要。
關鍵詞:道德教育;德育問題;省思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9-0047-02
道德是一種人類社會獨具的,用以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社會現象,也因其重要性與復雜性成為人們亙古不變的談論話題。對道德的理解、解釋與踐行方法更是備受爭議,從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道德性是與惡相對的具體的善,是靈魂非理性部分的優(yōu)秀品質到儒學始創(chuàng)者孔子的仁、義、禮,人們對道德討論、評析的熱度從未退卻。任何一個文明國度都需要道德來維護其穩(wěn)定、和諧的發(fā)展。20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在經濟、科技方面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但人類社會卻因為物欲至上招致道德淪陷與失衡的困惑和危機。故此,道德教育在我國民族發(fā)展、國家強盛方面所承載的意義格外重大,但現代社會對學校不能勝任德育工作提出批評。德育工作該怎么實施,讓道德可不可教等問題備受關注。道德教育是指基于人類的可教育性,利用學校為主要教育場所,通過合理必要的課程提升人的道德性,使之為善。但對如何進行德育工作,怎樣促使受教育者為善,始終有分歧,致使當下德育面臨種種困境。
一、德育的基本概念
1.“德育”的由來。18世紀七八十年代,哲學家康德把遵循道德法則來培養(yǎng)人的教育形式稱為“道德教育”(morlische Erziehung),經驗哲學家洛克在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話》中也談及“德育”,認為德育是第一要義,要素主義者裴斯泰洛齊也曾使用過“德育”,這表明,西方社會已于18世紀下半葉形成“德育”概念。斯賓塞在其《教育論》中,把教育明確劃分為“智育”、“德育”、“體育”。至此以后,“德育”逐步成為教育界的一個基本概念和課程。
2.德育的內涵與外延。①內涵?!墩f文解字》中解釋“德”與“得”是相通的,所謂“內得于己,外得于人,從心,得聲”?!暗谩钡膬热菔鞘裁??自然是“道”。而“道”在古代是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與規(guī)則,包含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各種聯系的規(guī)范。當人們認識了“道”,將這一外顯的規(guī)范內化為自己內在的思想,再外化為得體的行為舉止便是“德”。“育”在《說文解字》中被解釋為“養(yǎng)子使作善也”,育德即養(yǎng)德,是涵養(yǎng)高尚的品德。在我國,德育的許多定義只是一種由外向內地向學生施加一定影響的進程。《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tǒng)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②外延。對于德育的外延,也有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為“一、二、三、四、五因說”。一因素說是將德育化作道德教育,二因素說則認為德育是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三因素說認為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四因素說是將德育分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因素說是在四因素說的基礎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
二、德育的現狀與問題
德育教育一般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德育內容,二是德育方法。內容是受德育任務制約的。由于我國長期受限于應試教育,因此對于德育的教育關注度盡管在目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仍然遠遠不夠。
1.德育工作不受重視。我國由于人口基數大,學子面對的是殘酷的升學與就業(yè)的雙面壓力,因此在教育內容上,占主導地位的始終是參加統(tǒng)一高考的科目。雖然教育部近幾十年不斷頒布教育法令,要求各學校注重德育工作的開展和評價,但應試制度不改,德育工作難見成效。在高校與中小學的升學銜接上,各級學校又推卸責任。高校認為生源道德素質差,中小學階段學校德育工作不到位,導致學生沒有受到相應的道德約束,養(yǎng)成良好習性,而中小學又認為現階段大學生犯罪率上升的根源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消極殆慢,讓他們輸送進入高校的優(yōu)質生源的良好品質蕩然無存。
2.德育目標不明確。德育目標是教育目標在德育方面總要求的體現。我國德育目標具體可從三個維度劃分:第一,思想、政治、道德準則或規(guī)范方面的目標;第二,思想品德心理發(fā)展的目標;第三,思想品德能力方面的發(fā)展目標??茖W的德育目標應該是同時滿足社會需求與人的自身發(fā)展的需求,并且具有時代性,因時而宜。當下的德育目標過度重視社會對于人才的訴求,忽略人的發(fā)展的要求,沒有將學校德育教育與個人道德養(yǎng)成及社會道德準則有機結合。而且,當下德育目標過于空、大,沒有具體落實到實施細節(jié)及操作流程上,嚴重缺少細致入微、易于操作的具體德育要求,更重要的是,現行的德育目標忽視法制、道德和心理教育方面的目標。同時,德育目標是分割的,沒有將高校與中小學的德育目標貫穿一致。
3.中小學德育內容單一、超前化嚴重。德育應該包含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個方面的內容。但在我國的德育內容中,只凸顯出思想品德教育及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忽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個重要方面??v觀我國德育內容,便會發(fā)現這一問題更為嚴重,亟待解決。我國現行的德育內容中規(guī)定小學生的德育主要任務主要有以下10個方面:其一,熱愛祖國,要培養(yǎng)孩子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其二,熱愛中國共產黨,要讓學生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從而建立新中國帶領全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大公無私、堅持真理、敬業(yè)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其三,熱愛人民,培養(yǎng)學生熱愛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業(yè)勞動者并向先進人物和道德模范學習,初步培養(yǎng)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其四,熱愛集體,培養(yǎng)集體意識,服從集體決定,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珍惜集體榮譽并在集體中團結互助、禮讓謙遜、合作關愛他人。其五,熱愛勞動,艱苦奮斗,培養(yǎng)勞動習慣,愛護公物,勤儉節(jié)約、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其六,努力學習,熱愛科學,培養(yǎng)學生勤學練、認真仔細的學習態(tài)度,熱愛科學,相信科學,反對迷信。其七,文明禮貌,遵守紀律,初步掌握在家庭、學校、社會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禮節(jié),遵守學校紀律和公共秩序,講究個人衛(wèi)生,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其八,培養(yǎng)學生民主與法制觀念,讓學生懂得在集體生活中要平等待人,有事要和大家商量,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集體,在少先隊組織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學習過民主生活。其九,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孩子要養(yǎng)成誠實、正直等品質。其十,學習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讓學子初步學會全面地發(fā)展地看待問題的方法。綜上所述是我國中小學階段的德育主要內容,其問題便是德育內容嚴重超前。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反復地強調教育要適時、適度、適量,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但仔細研讀我國中小學階段的德育內容,竟嚴重背離了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要求。對一個處在發(fā)展萌芽期的學生來說,什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什么是批評與自我批評?一系列復雜的概念對一個不足12歲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在整個中小學學習階段中,是很難能讓這些學生明確掌握這么高難度的概念的。德育內容的超前讓德育工作的進行舉步維艱,并且毫無價值。
4.高中德育內容不適宜傾向嚴重。高中階段的學生已處在成熟期,年滿16周歲,基本成人。對于此階段的學生,我國現行德育內容進行了如下闡述。第一,樹立主人翁思想,增強愛國、愛校意識。第二,確立高中生意識,端正自我評價,明確行為規(guī)范。第三,增強班集體的榮譽感和凝聚力,培養(yǎng)現代競爭和參與意識。第四,樹立正確的友誼觀。第五,引導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第六,關心他人,愛護自己,對社會有責任感。第七,學會學習。第八,樹立公民意識,明確擔負的社會責任。第九,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力”,勇于接受各種困難的挑戰(zhàn)。第十,強化守紀觀念,使行為規(guī)范化。
5.德育實踐滯后性。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雖然重要性明顯提高,但是我國畢竟一貫如初地進行應試教育,學校德育教育大多是空洞的理論灌輸,偶爾也會舉辦一次道德實踐活動,這便是目前學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顯然,這有違我們進行德育教育的初衷。德育教育完全在校內、課堂進行,只會讓學生在進行德育學習時面對蒼白的文字和道德模范的組圖,以及抱有應付了事的心態(tài)完成學校德育作業(yè)。道德教育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jié)和割裂,在教育教學中遠離這些道德知識得以產生、運行的現實世界,虛構出一個獨立的道德知識世界,并熱衷于這些道德符號的歸納、演繹、背誦,使學生學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知識財富,而是枯萎的道德語言表征符號和知識泡沫。德育實踐嚴重滯后于德育工作,這是我國德育事業(yè)面臨的最危急的困境。
三、對德育缺失的反思
德育的重要不言自明,而且德育問題極其嚴峻。對德育的改進,應盡快起航。首先,必須全面認識德育的功能,加大宣傳力度。其次,必須正視德育目標不明確、系統(tǒng)不完整統(tǒng)一的事實,自上而下地實行連貫的德育目標與內容。再次,加強德育實踐工作實施力度,將德育課堂與現實生活相接,讓德育在生活中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美]余紀元.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M].林航,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魯潔.道德教育的當代論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王藹然,曹順仙等.高校與中小學德育銜接問題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