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人文關懷的法治新聞:表現與改進
□ 文/唐維涓
提要:法治新聞是有關法律法規(guī)貫徹施行和涉及法律法規(guī)事務的新聞,其中以案件報道居多。在一般的法治新聞中,剛性的、客觀的、冷硬的報道較多,怎樣適當軟化,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法治新聞 人文關懷 案件報道
要構建和諧社會,就要提倡新聞報道中的人文關懷精神。首先是高揚“以人為本”的旗幟,關注實實在在個體的生命和尊嚴,一方面把每個人當成有獨立欲望和需求的人;另一方面又把每個人當成是有著社會共同利益和要求的人;不僅是肉體的人,更是精神的人。
然而,現在的一些法治新聞報道,人文關懷精神缺失,讓讀者看起來不但顯得冷漠、生硬和低俗,而且有些還違法違規(guī)。
1.對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不規(guī)范稱謂,變“無罪推定”為“有罪推定”
在報道中對犯罪嫌疑人還未經法院判定的就直接稱其為“罪犯”,對公安部門和檢察院及紀檢監(jiān)察部門查處起訴的案件,不加“涉嫌”兩字,而直接當作是犯罪事實來報道和陳述。其他有辱人格的不規(guī)范法律用語報道中出現的如:歹徒、痞子等。如有些法治報道隨意對報道對象的稱謂作出定性評價,甚至是定罪評價,作了“有罪推定”的報道,侵犯了報道對象的人格和名譽。
2.法治報道中有的用語低俗冷漠
一些報道為了所謂的“生動形象”而找“噱頭”,極盡煽情刺激感官,完全不顧當事人和其親屬的感受,也不顧廣大讀者的感受。如:廣州炎夏有30多人因酷暑死亡,一家媒體報道時竟戲稱:“廣州酷斃30余人。”南京一行人死于車禍被壓中頭部,狀況極慘,當地一家媒體標題竟然是《騎車人“中頭彩”慘死》。一位老人因輕生從高樓的陽臺跳下,媒體報道描述為:“老人縱身一躍”。這些報道的寫法完全沒有一點人性的關懷和溫暖,對生命表現出漠視和冷淡。
3.對案件受害人描寫用帶有侮辱性的詞語
如某報一篇題為《醫(yī)院院長黑手摧殘校園4少女》的報道,披露的是四川某縣一家醫(yī)院院長以及其殘忍的方式強奸4名中小學女生的罪行,報紙在報道時沒有對受害的未成年少女表示出應有的同情,在短短的幾百字中,竟然使用了各個帶有歧視侮辱性詞語。
4.對涉案人員及其家屬的人格侮辱
一些法治報道,不單是對涉案人員的人格任意侮辱,就是涉案人員的親屬也成了“陪斬”,被媒體和記者以“深挖細節(jié)”,“另辟蹊徑”尋找“賣點”為由,不斷拉出來“亮相”,毫不顧及其感受。如震驚全國的云南大學學生馬家爵殺人案,一些媒體對此案的追蹤報道,不但對馬家爵本人的犯罪進行報道,還深挖其犯罪“原因”,把其貧困的家庭拉出來作一次次的展覽,其父母和姐姐成為一些媒體記者追逐和采訪的對象,追根刨底問這問那。
5.挖掘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隱私,對其所謂“罪外罪”的報道
尤其是對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兩性關系的報道顯得極為熱衷。如對曾經橫行豫湘鄂的黑社會頭子張君的報道,有的媒體不是報道案件本身,而是熱哀于報道“張君與他的六個情人”,津津樂道地報道“甜蜜蜜的情人”“媽媽級情人”……對女貪官湖北枝江原女市長張二江的報道,對沈陽的女貪官、原沈陽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焦玫瑰的報道,一些媒體熱衷“罪外罪”,捕風捉影有之,夸大描寫有之,甚至制造虛假新聞也有之。
6.對案件報道前熱后冷,造成不實報道和不良影響
在一些案件類的法治報道中,只注重事件發(fā)生時的報道而忽略事件的進展和結果,或者對案件報道只說嫌疑人被抓、被起訴、被一審,而此后有所改變的結果卻不予報道,致使嫌疑人由于先前報道所造
成的影響難以消失。如,南寧有一名法官因為涉嫌違規(guī)辦案被檢察院起訴,一審法院判其為有罪,南寧當地兩家媒體先后作了報道,并在標題和內文中都稱其為“法官敗類”。北京一家法治雜志也作了一審后的有罪報道。但法院二審卻宣判該犯罪嫌疑人無罪并當庭釋放,南寧兩家媒體及時作了跟進報道,報道了二審結果,而北京的這家法治雜志由于沒有作二審改判的跟進報道,在爾后的新聞名譽權官司中被判敗訴。
法治報道應做到既以“法眼”看待事件和新聞人物,有“剛性”;又要做到以人為本,按照法律的視角去尊重人、理解人,充滿人性的光輝,使法治報道帶有“柔性”。具體而言該如何做呢?
1.“心中有人”,促進法治建設
當年轟動全國的孫志剛案件,廣州當地媒體披露這起駭人聽聞的案件,充滿著對生命的敬重,對收容制度發(fā)出了質疑,引起了全國新聞界、法律界以至全國人大的關注,最終促使實行幾十年的收容遣送制度結束,代之而來的是新的救助制度與法律的誕生。這其中廣東媒體自始至終充滿著人文關懷精神的報道功不可沒。
2.體現社會關懷,促進罪犯改造
2014年初《法治快報》一組對犯人及其親屬的社會關懷的報道,是比較成功的報道。1月5日《法治快報》刊發(fā)《藍天下她們驅趕孤單》一文,報道了廣西女子監(jiān)獄服刑犯人阿鳳的一對女兒楊琳和楊梅的不幸故事:阿鳳和一個男人結婚,待生下兩個女兒之后,才發(fā)現男人是有婦之夫,接著又發(fā)現大女兒楊琳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必須及時手術。這時那個男人突然消失了,為了給女兒治病,阿鳳鋌而走險去販毒結果被抓。然而,她女兒的遭遇引起了梧州市及長洲區(qū)有關部門的關注。梧州市各界紛紛捐款捐物。在社會關注下,楊琳住進桂東人民醫(yī)院,并從北京請來專家為其做手術?!斗ㄖ慰靾蟆酚浾哌€直接找到廣西女子監(jiān)獄的領導,反映阿鳳的家庭不幸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情況,監(jiān)獄方最后特許阿鳳離監(jiān)到梧州探望女兒并在手術通知書上簽字?!斗ㄖ慰靾蟆芬浴杜舻牡谝坏窝蹨I》等為題進行追蹤報道。這組對罪犯及其子女體現社會關懷的報道,刊發(fā)后引起強烈反響,也讓阿鳳等獄中服刑人員受到震動。
3.敬重生命,警醒世人
每一個個體的真實處境、內心深處的辛酸苦辣,都應受到關注,生命、人格都應得到珍惜、尊重。
2006年6月6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了對貴州“5·2”特大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的追訪,披露了這次礦難中遇難礦工獲得的賠償數額。那個地區(qū)行政公署個別領導說,這里經濟比較落后,如果按照國家規(guī)定賠償20萬元,對于家庭年收入只有四五千元的農民來說,可能會引發(fā)更多的意想不到的事故。記者對當地一些官員如此漠視礦工生命充滿義憤,文章的標題采用質疑句式:《5000元+500斤糧食=1個礦工的生命?》,標題表現了對礦工生命的關注和敬重,令人警醒。6月8日2版又發(fā)表評論,引用在現場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一位領導同志的話作為標題:《“我這里拍40萬,有誰愿意死!”》。這組報道彰顯了記者對生命應有的愛惜和敬重。
4.準確使用法律用語,拒絕冷漠
法治報道中對那些非法律術語的詞語盡量不用,尤其是那些帶有對人物定性定罪及帶有歧視性、戲謔性、輕蔑性、侮辱性的描寫及語句不能用,對冷漠低俗的毫無人情味的語言也不能用。如歹徒、小偷、罪犯、敗類等。如廣西一家報紙在報道一所山村小學校長因與村民結怨而拒收其子弟入學時,點出這名校長和村民結怨的原因是校長曾偷過村民的東西。這樣沒有根據的報道,結果報社被告上法庭并被判賠禮道歉。
一些冷漠低俗的詞語,漠視人的生命和尊嚴的詞語更是不能用。如某報分別以醒目的標題《鐵路部門賠付125萬》《25名遇難者每人賠15萬元》報道了兩起突發(fā)事故,前一則是說一位乘客從疾馳的火車上摔下致殘,后一則是報道山西某地花炮廠爆炸事故。但這兩則報道從標題到內文,都只是重在有關部門的賠償,而對傷殘和遇難者沒有起碼的人文關懷之意,只是突出對傷殘和遇難者的賠付金錢數額,這哪里是對傷亡者及其親屬的撫慰呢?
要使法治報道體現人文關懷,要求新聞工作者有著心靈的善良與博愛,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備基本的法律意識和對人的尊重。以良好的新聞職業(yè)道德和人文素養(yǎng),采寫出的法治報道才能夠打動人、教育人、啟迪人。
(作者是廣西法治日報社主任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