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成
摘要:王星拱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化學家和哲學家。作為教育家,他在教育領域,一生孜孜不倦,兢兢業(yè)業(yè),先后任省立安徽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校長。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自己廣博、深邃而獨特的大學教育思想,其內容涉及大學的任務與使命、大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求學、治學的具體態(tài)度與方法等有關大學教育的諸多方面。他的大學教育思想,對新時期拔尖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王星拱;大學教育;教育思想
王星拱,字撫五,1888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王家大屋。1908年,赴英國留學,學習化學。1916年,畢業(yè)于英國倫敦理工大學,獲碩士學位。學成歸國后,曾任北京大學教授。王星拱在教育領域,一生孜孜不倦,兢兢業(yè)業(yè),先后任省立安徽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校長。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自己廣博、深邃而獨特的大學教育思想,其內容涉及大學的任務與使命、大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求學、治學的具體態(tài)度與方法等有關大學教育的諸多方面。從目前學術界的研究現狀來看,對王星拱個人的研究多側重于對其哲學思想的研究,而對于其大學教育思想的研究還很薄弱,故本文擬吸收學術界相關成果,對其大學教育思想進行深入研究。
一、 王星拱大學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礎
王星拱作為中國近代的教育家,長期從事教育事業(yè),他早年和其后留學英國的教育經歷以及回國后的教育實踐形成了他的大學教育思想的基礎。
王星拱早年曾在安徽高等學堂就讀。1908年初,他考取了安徽省首批留學英國官費生。當年5月,遠涉重洋,入倫敦大學“國立理科專校”化學專業(yè)學習,苦讀八年獲碩士學位?;貒院?,在北京大學任教十載,其間積極輔佐北大校長蔡元培革新校政,同時也深受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辦學理念的影響。后來他曾擔任過第四中山大學區(qū)高等教育部部長,管理過江蘇全省的高等教育,并曾任省立安徽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校長。在擔任三校長期間,他積極進行大學教育的改革與實踐活動,在教師聘任、課程建設以及學術研究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王星拱既受過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教育,又受過西方教育的熏陶,可謂“學貫中西”,再加上具有豐富的大學教育改革與實踐經驗,所有這些因素,為他的大學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二、王星拱大學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論大學的任務與使命
作為一名大學校長,王星拱對大學教育的任務與使命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大學的根本任務是為國家社會造就人才。在他看來,要使國家成為一個健全、充實的國家,要使社會成為一個新時代的、為人類求共同進步的社會,就必須從多方面來培養(yǎng)可以擔負這樣使命的人才。[1]王星拱將大學的任務概括為三個方面:“(甲)在道德的方面,大學應當樹立國民的表率;(乙)在知識的方面,大學應當探研高深的理論;(丙)在技能方面,大學應當研究推進社會進步的事業(yè)。”[2]王星拱認為大學應當承擔起作國民表率的任務,就是要求在大學里重視道德,重視人格教育,使大學生能夠擔負起道德責任,作國民的表率。王星拱認為大學應當承擔起研究高深理論的任務,就是要求大學處理好理論與應用的關系,處理好教學與研究的關系?!拔覀児倘徊荒苣晳?,但我們也不能為應用而拋棄理論。這種理論方面的探求,是大學所應當去做的。所以大學不應當只在教學上做工夫,還得要在研究上去努力?!?[3]王星拱認為大學應當承擔起研究推進社會進步的事業(yè),要培養(yǎng)具有專門技能的人才。對于有人主張大學只研究理論的知識,只設文理兩科,具有專門技能的人才的造就應當由專門學校去負責任,王星拱指出:“這樣的制度,在歐美各國也有實行的,并且成效甚佳。但是在中國,恐怕不能得同樣的結果。如果大學里不能養(yǎng)成專門的技能,在經費較少、規(guī)模較小的專門學校里邊,更不能養(yǎng)成專門的技能,所以這個責任,還是大學所應當負的。” [4]
(二)論大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
王星拱認為大學生應當德、智、體、群四育全面發(fā)展,并特別強調人格的培養(yǎng)應當與知識的提高并重。
·教育史研究·王星拱的大學教育思想探析
1.重視德育
王星拱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特別重視,他認為:“在道德的方面,大學應當樹立國民的表率?!?[5]他于1933年9月19日在武漢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指出:“本來大學教育有兩層:①知識提高;②人格培養(yǎng)。各國大學,對于這兩個方向之注意,有輕重之不同。武漢大學對于這兩點是并重的?!盵6]在1934年9月19日的武漢大學開學典禮上他又指出:“各國大學制度不同,有的側重于知識之創(chuàng)造和聯續(xù),有的還要并重人格的培養(yǎng)。我們的學校是采取第二原則的。”[7]王星拱不僅口頭上提倡道德教育,還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方式,以自己平日里的言行舉止,對廣大學生長期施行全面而深刻的道德教育。
2.重視智育
(1)論知識的價值
在國立武漢大學創(chuàng)辦伊始,王星拱便專門論述了知識的重要性。他指出:“知識到什么地步,人生的立腳點就在什么地步,所以知識是立身的基礎?!盵8]“從人類向上社會進化的立場上看來,道德、知識、技能,都占重要的位置,而尤以知識為基本的主體?!?[9]“至于物質建設,更要有專門的知識,那是不待言的,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看來,知識都是重要的?!盵10]鑒于“知識”的重要性,王星拱指出:“我們要秉承學術獨立的精神,以滿足我們共同求知的欲望,使武漢大學不愧為全國知識的中心,這是我們大家對于武漢大學所抱持的極熱烈的希望。” [11]
(2)論終身求學
在智育方面,王星拱希望大學生在畢業(yè)以后能夠繼續(xù)保持讀書的習慣,繼續(xù)研究個人專門的學術,他曾兩次為武漢大學的畢業(yè)生寫道:“畢業(yè)不是學業(yè)的終了,乃是學業(yè)的開始?!盵12]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就學術本身的特點而言,“因為學問的進步無窮,而學校肄業(yè)的時期有限。在學校所學習的東西,不過在某種專門范圍以內,使我們獲得一個研究的方法和能力而已。以后遇著在這個范圍以內的問題,我們能夠下手,不至于無所適從”[13],而在“以往知道了各種專門學術的門徑”,打好了學問的基礎之后,“以后遇著各種問題,我們能夠獨自研究了”。因此,王星拱向武漢大學學生提出:“我們畢業(yè)之后,如果繼續(xù)從事于學術,固然應當精益求精。如果從事于各種事業(yè),也應當盡量地因所學以致用。即令有時須要從事于其他與專門學術相關甚少的職務,也千萬不要拋棄曾經做過我們多年良友的書本。學問須切問而近思,倘若離棄久了,以后是很難找得回來的。” [14]第二,從服務社會、學以致用的角度而言,“因為我國百業(yè)不振,我們時時感受到專門人材失業(yè)的困難。但是士君子績學待時,須先求其在我,所以我們不能不有充分的準備。學問之道無窮,我們不能以己有為滿足,我們應當就學校里已經獲得的學術基礎而繼續(xù)前進,而為優(yōu)秀充實的專門人材,能夠擔負國家社會需要專門人材的重要職務。有才而不見用,是社會之不健全,能見用而無才,那就是個人的劣點了”[15]。第三,從個人的立身正己、人格修養(yǎng)的角度而言,“學問為立身的根本。根本倘若動搖,如何能夠擋得住外界的擾亂”[16]。
3.重視體育
1930年3月中旬,王星拱專門為安徽大學學生作了一場題為《體育與其他四育的關系》的演講,對體育與其他四育的關系進行了充分闡述。他指出,“運動乃是民族的體質和精神的表現,體育與其他各種教育的關系是很密切的”[17]。第一,體育與德育的關系。“要有良好的品行,必先要有健全的身體”,“有了健全的身體,才不至于有生理病態(tài)”,“注重體育對于德育的補助,有兩點,一是不致令人做出不道德的行為,二是不致令人的德行往壞的方面走”。[18]第二,體育和智育的關系?!吧眢w太弱的人,不能求學……求學要有強的身體,做事也是一樣。”[19]第三,體育與美育的關系?!懊赖挠^念已經變更了,舊式的審美觀念,以為柔弱是美的……中國的舊式審美的觀念,是民族墮廢的表現,要改革這種觀念,應提倡雄壯偉大的審美觀念……體育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盵20]第四,體育與群育的關系。“群育所注重之點在體育里面表現得都非常完美,例如守秩序,負責任,與容諒敵人”,“容諒敵人,就是作一種正當的競爭,不以取巧及種種不正當的方法得到勝利”。[21]
在武漢大學工作期間,王星拱對體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充分的論述。他認為:“體育是擺脫民族衰微、振興國家的一種重要手段。體育乃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亦為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體育能予智育以重要支持?!盵22]他還認為,提倡體育運動最好的方法也應與智育和德育一樣,即用興趣去誘導:“本來體育的目的是有二:一個是強健身體,一個是從體育活動中間去找樂趣。從前只注重第一目的,現在是注重到了第二目的。因為拿強健身體的說法去教人學習體育不如拿體育活動的樂趣來誘人學習體育來得容易?!盵23]
4.重視群育
王星拱認為,群育“是從德育分演出來的”,“群育與德育不同的地方,一是注重個人的修養(yǎng),一是注重社會的生活,群,就是社會的意思,社會方面的共同生活多,舊的德育是注重私德,群育是注重公德,私德固然很重要,但是公德在新社會、新國家里面尤其重要”[24]。在群育方面,王星拱認為,一是要正確處理個性與群性之間的關系。“我們在個性方面,應發(fā)展天才,在群性方面,積極的要啟迪同情心,消極的要限制妨害他人權利的各種動機和行為?!盵25]二是要正確處理團體與分子的關系,努力保持團體的目標并尊重團體秩序。三是要保持整肅的紀律,并注重前進的精神。
(三)論求學、治學的具體態(tài)度與方法
王星拱特別強調求學、治學的具體態(tài)度與方法。從求學的態(tài)度上講,他要求學生“須有切實耐勞苦的精神”[26],能夠專心致志于學問。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先要努力用苦工來解決艱深的問題,然后才能求得讀書的樂趣。求得了讀書的樂趣,才能更益努力以至于完成專門的研究。這是我們每個同學對求學應有的態(tài)度”[27]。對于求學的方法,王星拱認為:“一是要注重理論與應用的統(tǒng)一。二是要注重廣博與專精的結合。三是要講求循序漸進、熟能生巧的讀書方法,并勤于思考和判斷?!盵28]王星拱指出,讀書應當經歷以下三個步驟周期的循環(huán)過程:“第一遍是觀察大致。第二遍是詳細探求,所有不懂的地方都得用苦功去弄懂,不能放松。第三遍是提要鉤玄,融會貫通。一本書要這樣讀過三遍,才能算得是自己的書?!盵29]在讀書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個人的判斷,盡管“這自然有大部分是關于個人的天才。然而天才也是可以由練習培養(yǎng)而增長的。我們在普遍用功的時候,不要忘了特殊重要的地方。我們在專注一點的時候,也要時常想到相關的各部分。這樣長久練習下去,判斷的能力自然可以增加。于是博而不至于無所歸宿,深而不至于無所取材”[30]。長此以往,讀書自然能慢慢地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我們對于一項學問,如果到了純熟的程度,于是在這項學問以內的問題,究竟能夠成為問題,或者不成問題,以及與此問題有重要關系或無重要關系的材料,一到眼睛里,就可以辨別出來” [31]。
(四)注重“通才教育”
在任教于北京大學之初,王星拱于1918年開設了一門兼容文理的課程——“科學方法論”,力圖在教學實踐中貫通文理,打破文科界限,實行“通才教育”。在擔任武漢大學領導期間,他曾對武大學子們說:我們不能忽視本系以外的科目。本來科學的分類,是強訂的,不是一定不移的。即學校里所分的各院系,也就是實際上教學的便利而言。其實各種學科,都有彼此相聯的關系;以后研究專門的支派,往往有需要其他學術幫助的地方。我們在學校里的時候,不要以為本系以外的科目——尤其是與本系相關密切的科目——不過是湊鐘點,是不重要的。[32]1935年冬,王星拱在某次對武漢大學學生訓話時,又深刻地指出:“學問之道,研究愈深,分門愈廣,其間關系亦愈密,而有賴于各種基本知識者亦愈顯?!?[33]正是本著這種“通才教育”的思想和原則,當時的武漢大學規(guī)定,凡是學習文科的學生必須選修一門理科課程,反之亦然。
三、王星拱的大學教育思想對新時期拔尖人才培養(yǎng)的啟示
一要注重德、智、體等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王星拱主張大學生應當德、智、體、群四育綜合發(fā)展。這告訴我們,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應該是全面的、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智育教育,而且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育、群育等其它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全面協調發(fā)展。不能過分強調一方面教育而忽視其它方面的教育,應該使各方面教育齊頭并進,全面發(fā)展。
二要拓寬知識面,注重通才教育。拔尖人才應該具有全面的素質和廣博的知識結構。只有掌握了寬廣而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廣泛的相關學科知識和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具備了融會貫通的能力,才能有所發(fā)展,有所創(chuàng)新。王星拱主張貫通文理,打破學科界限,實行“通才教育”。因此,學校除了要求學生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外,還應當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在課程設置上,要加寬加厚基礎理論課程,開設大量文、理交叉融合的綜合課程系列和跨學科課程、講座。鼓勵學生跨學科選修課程,以便拓寬研究視野,從事跨學科的研究,增強學術素養(yǎng)。
三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在終生教育觀念上,傳統(tǒng)教育忽視離校后的學習與再學習,而王星拱強調終身學習。因此,我們應樹立大教育觀,通過廣泛的宣傳和制度的建設,通過資源的整合和社會教育事業(yè)的規(guī)劃,加強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則進,不學則退”的思想觀念,樹立“學無止境、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努力形成自學、樂學、好學、善學的良好學習風氣。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和激烈競爭的需要。
四要注重人格教育與道德教育。王星拱倡導人格教育與道德教育,注重引導學生從點滴的小事做起。例如他曾特別強調學生對待教職員應該講禮貌的問題。因此,學校應該更新人才培養(yǎng)觀念,改變重分數輕德育發(fā)展的觀念。在人才培養(yǎng)的宗旨上,要注重德才兼?zhèn)洹,F在的大學生,一方面,他們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及自治能力,另一方面處在人格養(yǎng)成的階段。學校應該把學生的健全的人格成長,列入教育目標,并以具體措施確保貫徹到學校生活中。要重視以德立校和以德樹人。對學生既要注重專門知識的傳授,又要注重人格教育與道德教育,努力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人才,使學生既有真才實學,又品德高尚。
五要注重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的培養(yǎng)。從求學的態(tài)度上講,王星拱要求學生“須有切實耐勞苦的精神”[34],能夠專心致志于學問。學術研究是不斷超越自我、超越前人的艱苦奮斗的拼搏過程,是一種挑戰(zhàn)性的工作,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艱辛。如果沒有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就不可能甘于清苦,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王星拱關于求學的態(tài)度告訴我們,一個人成長成才,除了受智力因素影響外,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學校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為了實現教育救國目的,改變中國近代大學教育的落后面貌,王星拱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對大學教育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自己廣博、深邃而獨特的大學教育思想。他的大學教育思想,對新時期拔尖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程斯輝.中國近代大學校長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44.
[2][3][4][5]王星拱.大學的任務[J].國立武漢大學周刊,1933(148,149).
[6]補行開學禮王校長報告[J].國立武漢大學周刊, 1933(175).
[7]開學典禮校長報告[J].國立武漢大學周刊,1934(209).
[8][9][10][11]王星拱.努力使武漢大學不愧為全國知識的中心[J].國立武漢大學周刊,1930(13).
[12][14]王星拱.序[J].國立武漢大學民二三級畢業(yè)紀念刊,1934.
[13][16]王星拱.序[M].國立武漢大學第二屆畢業(yè)紀念冊,1933.
[15]校長序[J].國立武漢大學民二四畢業(yè)紀念刊,1935.
[17][18][19][20][21][24]體育與其他四育的關系[J].安徽大學校刊,1930(28).
[22][28]吳驍,程斯輝.功蓋珞嘉“一代完人”——武漢大學校長王星拱[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195-196,185-186.
[23][27]王星拱.讀書的興趣[J].中興周刊,1935(77):6.
[25]上周紀念周校長報告[J].國立武漢大學周刊,1935(254).
[26][34]王星拱.武漢大學所應當注重的精神[J].國立武漢大學周刊,1933(175).
[29][30][31]王星拱.求學的態(tài)度[J].國立武漢大學周刊,1933(157).
[32]副校長王星拱演說辭[J].國立武漢大學周刊,1930(66).
[33]呈為呈請實施國難教育事[Z]//武大1937年成立學生救國會的章程.國立武漢大學檔案,1937:46.
(責任編輯鐘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