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輝志
中國人對教育體系作反思與批判,近年成為時尚。尤其中國傳統(tǒng)教育有將人“器化”的嫌疑,更讓一些批判者深惡痛絕:孩子不好好學功課,叫做“不成器”,把人的才具風度叫“器度”,把人的心胸叫“器量”,看重一個人叫“器重”等等。他們認為,中國的教育對人的“器化”就是對人的物化,這樣的教育必讓人喪失自我,把人變成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最近,英國一所頂尖中學做了一個實驗,煞有介事地海選了五位中國老師,請去該校用“原汁原味”的中國教育方式教授50位英國學生,結(jié)果卻費力不討好,英國學生吐槽“中式教育,就是把我們都當成機器人”,為本已成刻板印象的中國“器化式”教育再添一例。英國《衛(wèi)報》專欄作家詹金斯直言:“中國學校是考試工廠,英國根本沒必要效仿”。
這個實驗本來源起于一個良好的出發(fā)點,即根據(jù)近年由國際學生評估計劃發(fā)布的調(diào)查報告都顯示,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和科學三項得分均排名第一,而英國學生則沒有任何科目進入前20名。英國教育部于是見賢思齊,希望通過引進“中國式教學”,提升英國的教育水準。
從英國廣播公司(BBC)以“真人秀”方式拍攝的紀錄片看,五位中國老師確實賣力到家,除了“政治思想課”因為實在無法示人未照搬過去外,其他包括墻上勵志標語、廣播體操、眼保健操、打掃教室、罰站墻角、把家長召來學校挨訓,甚至老師斜眼盯人的嚇阻表情等中國課堂里老師常用的大招小招,能搬去的都搬去了。
只可惜課堂里還是亂糟糟,紙飛機滿屋飛,考試起來更是讓老師大失所望。最讓老師氣憤的是,一位14歲的學生居然站在教室后排燒起水來,打算泡茶喝。當老師要禁止他時,這位學生還振振有詞地說:“一天要學12小時,連杯茶都不能喝嗎?這是剝奪我的人身權(quán)利!”
這一幕幕讓人哭笑不得的戲碼,幾乎每天在課堂里上演,以致中國老師抱怨英國孩子因為國家福利太好而過于懶散、不守紀律、不思上進;英國校長則抱怨中國老師的教學“麻木和無趣”,認為“如果老師在課堂上不尊重學生的話,那他肯定會遇到問題”。
對于“中國式教學”在英國水土不服的情形,兩國的網(wǎng)民都試圖從本國找原因,卻鮮有人從盲目引進"中國式教學"這一設計上的缺陷去找原因。首先,正如紀錄片所呈現(xiàn)的,設計這一項目是基于對“中國式教育方法”的刻板印象,即“權(quán)威,極為嚴格的紀律和非常激烈的競爭”。正因為有這樣的刻板印象,他們才把原本30來個人的小班擴增到50人的大班,把它弄得更像中國的班級。這樣原本不需要強調(diào)紀律的班級,卻使得老師不得不為了維持紀律而苦惱。
其次,老師們搬去“中國式教育”只求形似,不求神似,在達不到效果時,就很容易歸咎于中國教育本身的問題。事實上,中西教育都各有優(yōu)點與不足。中國教育重視打基礎,重記憶,重反復訓練,這并沒有錯;西方教育重視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也沒有錯。兩者只有取長補短,才能相得益彰。片面地引進“中國式教育”,只能是緣木求魚。此外也必須看到,中國學生之所以成績相對優(yōu)秀,并不一定是因為中國的教育方式比西方先進,中國父母對子女學業(yè)的參與和督促、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熏陶,都有可能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助力。而這些深層的原因,并非一時能學到。我們在比較中西教育時,絕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