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龍
如何讓學生和文本中的人物貼得更近,讓他們不僅在課堂上通過對文本的細讀,感受到人物的特征和精神,而且能夠?qū)⑷宋锏木襁w移到日常的生活中,發(fā)揮人物類課文的育人價值,實現(xiàn)語文學習和生活的融會貫通,即課堂上“學生進入文本人物”,課后“人物進入學生生活”。
一、 學文鋪墊,盡量體驗“人物”的生活
精心設計預習活動,為學文做鋪墊。談到預習,我們往往指的是一些預習作業(yè),在教學中,為了方便學生的操作和檢查,布置的預習任務往往涉及到朗讀幾遍,抄詞語,適當?shù)夭檎乙恍┵Y料等。這些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但對走近人物的幫助卻不大。因此,預習還需加入一些活動設計,目的是讓學生也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與文本中的人物達到某種相似的感受。
例如,《桂花雨》這篇課文,如果一個學生對桂花不了解,更沒有親近過桂花,那么就很難感受作者童年時期站在桂花樹下,抱著桂花樹使勁搖,在花雨繽紛,香氣襲人中的一陣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呼。教學課文時,正值金秋時節(jié),學生所住的小區(qū)里桂花飄香,我在預習中就設計了如下活動:遠遠地看桂花,走近細看朵朵桂花,抱著桂花樹搖一搖桂花。有真實體驗作鋪墊,學生在學文時談起感受來,就自然地將自己的經(jīng)驗,和文本中人物的經(jīng)驗融合在一起,體驗了人物的生活,也就走進了人物的內(nèi)心。
二、 提供情境,幫助學生建構(gòu)替代性經(jīng)驗
有些課文,我們是可以幫助學生在他們的生活中,尋找到與文本人物相類似的體驗的。但是,有些課文中的人物經(jīng)歷,與學生生活相差甚遠。例如,一些名人類課文,一些傳說類課文,人物的經(jīng)歷是傳奇的,是不貼近學生實際的,作為教師,如何幫助學生走進人物,而不做一個看客呢?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抓住某一情節(jié),幫助學生尋找某種替代性經(jīng)驗,即學生可能在書本中或電視中看見過的類似場景,雖然書本和電視中的場景也并非學生的親身感受,但在學習課文時,這種熟悉可以幫助學生呼喚出他們的替代性認知,他們在課文學習時是有形象可感受的,這種認知從某種程度上是他們的替代性經(jīng)驗。
教學《李時珍夜宿古寺》,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破敗的古寺”,可以這樣教學。
師:你們在電視中是否看過類似的古寺或者房屋?
生:看過。這種古寺里,門往往都是虛掩著,而且可能輕輕一推,就歪倒了。
生:當人一推門時,迎面撲來陣陣灰塵,蒙住了眼睛,并且讓人嗆得咳嗽。
生:佛像上也布滿了灰塵,一些蜘蛛在佛像上方亂爬,房里的任何角落里都能看見網(wǎng)上的蜘蛛,人們進去后就用手扯破了蜘蛛網(wǎng)。
師:你們仿佛已經(jīng)來到了那間破敗的古寺,我們一起把這樣破敗的情景讀讀看。
在這一案例中,老師幫助學生尋找電視中的類似情景,就是在幫助學生尋找替代性經(jīng)驗,有了這一經(jīng)驗做鋪墊,學生就能自然地聯(lián)系頭腦中的情景,體會也就漸漸豐富和深刻起來。
三、 整合抓手,促進學生整體性地把握人物
當鑒賞人物精神時,文本中的確存在一些抓手,例如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和動作,通過這些抓手,學生可以感悟到人物的某種精神。但這些體悟的獲得,僅僅是技術(shù)層面的,我們需要尋找人物情感的精神內(nèi)核,即人物為什么會有如此的表現(xiàn)。圍繞事情所帶給人物的心理沖擊來討論人物的情感,自然而然地生發(fā)出人物的外在表現(xiàn)。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將零散的體悟抓手點整合起來,轉(zhuǎn)化成對事情的心理感受以及外顯表現(xiàn)。例如,《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的教學過程中,當師生品讀宙斯這個形象時,老師往往會詢問學生從哪些地方看出了宙斯的兇殘,于是學生就去文本中尋找,這樣的體悟僅停留在語言層面,并未真正走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應該這樣幫助學生領會宙斯的兇殘。
師:普羅米修斯對人類是這樣的富有同情心,可是掌管天界的主神宙斯呢?
生:宙斯站在奧林匹斯圣山上,看到人間有了煙火,就大發(fā)雷霆,追查此事,可以看出他絲毫不關心人類的疾苦。
生:當他得知是普羅米修斯觸犯了天規(guī)時,便大發(fā)雷霆,決定狠狠懲罰他。宙斯也不仔細地思考普羅米修斯做得對還是錯,只知道他觸犯了天規(guī),便決定給予懲罰,也不想想這條天規(guī)是否合理。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宙斯就是這樣一個冷漠無情、做事武斷的人,來看看他是如何懲罰普羅米修斯的?
生:他派天神用沉重的鐵鏈把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絕壁上,讓他經(jīng)受烈日暴雨的折磨,還派一只兇惡的鷲鷹每天去啄食他的肝臟,可以看出宙斯兇殘至極。
師:看來宙斯不僅對人類的苦難生活不管不顧,冷漠無情,對違背自己心意的人,也采取了殘酷的對付手段,兇殘至極。
這一案例中,學生圍繞著宙斯面對的兩件事所采取的態(tài)度,一步步地引發(fā)出了對宙斯這個人物的認識,由于事情具有整體性,在整體性的事件中理解人物的做法,對人物精神實質(zhì)的把握就比較正確。
四、 課后拓展,讓學生重溫“人物”的經(jīng)歷
在一篇閱讀課文教完后,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課后閱讀文本,可以尋找相似文體,也可以尋找有著類似經(jīng)歷或者類似情感的人物。這些文本的課后閱讀,不僅迎合了學生的新鮮感,也選擇了有利時機,幫助他們豐富、充實了人物的核心精神。當然
提供課后閱讀是一種方式,讓學生直接體驗文本中人物的經(jīng)歷也是一種“重溫”的方式。例如,在學習《珍珠鳥》這篇課文后,學生體會到了主人公與小動物之間的那種互相的信賴,他們也會不自覺地將主人公對小動物的精心的呵護,遷移到自己所養(yǎng)的小動物身上,這種課后的活動拓展,更能夠幫助學生積淀起對文本的情感理解,并將這種情感以外化的形式顯現(xiàn)出來。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東??h和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