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修己安人,明道救世”

2015-10-21 17:12:26徐明生吳貽玉
文教資料 2015年17期
關(guān)鍵詞:高校教師

徐明生 吳貽玉

摘 要: 在新形勢下,當前高校教師普遍面臨由世俗化導致的“精神價值危機”,主要表現(xiàn)為知識的文化功能弱化及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失落。傳統(tǒng)“士”階層形成的精神傳統(tǒng)如超越的理想和追求、強烈的擔當意識和對文化道德修養(yǎng)的注重等,對應對當代高校教師的“精神價值”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關(guān)鍵詞: “士” 精神傳統(tǒng) 高校教師 “精神價值危機”

一、當代高校教師的“精神價值”問題

當代高校教師作為知識分子群體的組成部分,正面臨普遍存在于知識分子中的“精神價值”問題。根據(jù)當代學者陶東風的分析,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之一是社會同質(zhì)性的消解。由此帶來了兩個后果:一是在知識界產(chǎn)生了“闡釋中國的焦慮”及共識的消失;二是知識分子的“認同危機”,即“由世俗化導致的知識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識分子)的精神價值危機”[1]。

當代高校教師的“精神價值”問題首先表現(xiàn)在知識的文化功能弱化而不斷工具化,教師由神圣的事業(yè)變?yōu)橹\生的手段。“師”自古以來就承擔著禮樂教化的功能,“官師合一”的傳統(tǒng)決定了“師”不僅要傳授各種文化知識,還起著提供道德范式、塑造理想人格、引導社會風氣的作用。而在當代社會,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化”傾向越來越明顯,“所謂職業(yè)化的含義就是:一是撣去知識工作的神圣色彩,把它由一種靠信仰驅(qū)動的宗教性事業(yè)變成一種有工作紀律約束的謀生手段;二是把知識工作由包打天下的文化啟蒙變成專門化、精細化、規(guī)范化的研究”[2]。當教師職業(yè)的神圣性正逐步喪失之時,教師逐漸喪失對自己職業(yè)的敬畏,古代知識分子那種“志于道”的理想和情懷顯得迂腐而過時。

其次,這一問題表現(xiàn)在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失落?!叭宋木瘛敝饕齻€內(nèi)容:一是對人的尊嚴、價值的追求和關(guān)切;二是對人類各種精神財富的珍視;三是對人生真諦、人的終極關(guān)懷的理性思考。中國傳統(tǒng)“人文精神”肇始于西周時期,而在后來的原始儒家表現(xiàn)得最為強烈??鬃诱f:“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論語·微子》)指出人應當超越自然狀態(tài)而實現(xiàn)人文價值。而這種超越就在于人能知禮義,有道德自覺。儒家的人文精神還表現(xiàn)在始終關(guān)注人事的傳統(tǒng),孔子對是否有意志的天很少論及,如子貢所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保ā墩撜Z·公冶長》)孔子對“天”的論述,并沒有認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的意味,更多的是對客觀條件的無可奈何及一種“天命在我”的自信,同時還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錢穆先生所說“春秋時代人之道德精神”,正和先秦儒家表現(xiàn)出的人文精神相契,“我所謂之道德精神……純屬一種人生行為之實踐,而其內(nèi)在精神則既不是對另一世界有信仰,亦非在理論上做是非之探討,更非出于實際事務之利害較量”[3]。由先秦儒家光大的人文精神,歷代為知識分子中的優(yōu)秀者而堅守,時至當代,對現(xiàn)實功利的追求正逐漸取代對人的終極價值的探索,急功近利的傾向正吞噬部分知識分子的道德操守。而發(fā)掘和繼承傳統(tǒng)“士”階層的精神傳統(tǒng),有助于應對當代高校教師的“精神價值”問題。

二、傳統(tǒng)“士”階層的精神傳統(tǒng)

“士”作為古代中國社會獨立階層出現(xiàn),一般認為在春秋后期至戰(zhàn)國時期。顧頡剛認為,“士”作為知識分子階層出現(xiàn),經(jīng)歷了一個由武士而文士的“蛻化”。而余英時在對“士”的傳統(tǒng)做了大量經(jīng)典引證之后,修正了顧頡剛的觀點,認為:“嚴格地說,文士并不是從武士蛻化而來的,他們自有其禮樂詩書的文化淵源?!盵4]“士”階層在春秋末至戰(zhàn)國時期的勃興,逐漸形成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獨特品格,這種品格雖在秦漢大一統(tǒng)乃至歷朝有所演變,但其中基本價值觀念逐漸成為知識分子恪守的精神傳統(tǒng)。

“士”階層精神傳統(tǒng)的第一個特點是有某種超越的追求與理想,即“志于道”。先秦的“士”雖有諸家之分,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以實現(xiàn)自己的“道”為最終理想。盡管各家之道的表現(xiàn)方式、實現(xiàn)途徑存在差異,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即三代以來的禮樂傳統(tǒng)。儒家以復興周禮為己任,“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墨家則“其道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莊子·天下》),將其中心理論“兼愛”建立在“天志”即原始宗教觀念基礎上;道家雖然激烈地反對禮樂,事實上是針對現(xiàn)實中禮樂淪為形式的各種虛偽現(xiàn)象,而在更高層次上,道家仍然是肯定禮樂的,只是這種禮樂出于自然,是人的真性的流露。由于以形而上的“道”作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先秦的“士”表現(xiàn)出強烈的獨立精神,不論是孔子的“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還是莊子的“曳尾于涂中”(《莊子·秋水》),都表現(xiàn)了“士”的獨立性和潔身自好的情操。儒家將追求和實踐“道”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笆恐居诘?,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這種精神到了孟子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上)“士”以繼承和光大道統(tǒng)為己任,在“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即“道”與“勢”發(fā)生沖突時,往往能做到以“道”抗“勢”、以“德”抗“位”,體現(xiàn)精神和人格的獨立性。杜維明將“以德抗位”的傳統(tǒng)成為“士的自覺”:“孟子……提出在家國天下的脈絡中,以‘尚志勝‘食功的責任倫理,以及士君子重德不重位、必要時應‘以德抗位的傳統(tǒng)價值。在這個前提下,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為自我定位的‘士的自覺?!盵5]雖然到了秦漢大一統(tǒng)時期,“勢”即君主的權(quán)力和意志一度成為絕對的權(quán)威,然而這個觀念逐漸在知識分子的內(nèi)心扎根,成為知識分子獨立人格、批判意識的精神支柱。

“士”階層精神傳統(tǒng)的第二個特點是強烈的擔當意識?!笆俊钡纳鐣匚缓蜕娣绞?jīng)Q定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得位之士自然要為君侯貢獻智力、出謀劃策,即使不得位之士也會著書立說,臧否得失。這種對社會責任的積極擔當首先來自于“士”在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士”人相信“道”賦予他們的,是對群氓的禮樂教化和安邦定國的責任。儒家經(jīng)世傳統(tǒng)是最好的明證:孔子周游列國,“惶惶如喪家之犬”而不改其志,孟子更直接發(fā)出“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的豪言。強烈的擔當意識使傳統(tǒng)知識分子具有憂國憂民的性格,并形成其獨特的“恥”感意識?!鞍钣械镭毲屹v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恥”感意識帶來民族意識、種族意識的高漲。從清末的“公車上書”到民國的“五四”運動,都是知識分子擔當意識和經(jīng)世情懷的延續(xù)?!笆俊钡膿斠庾R還和他們的生存方式有關(guān)。先秦的“士”在社會地位上介于貴族和平民之間,他們的謀生手段便是依靠自身知識和技能。當然,戰(zhàn)國時期養(yǎng)賢之風盛行,列國君王出于博取聲名和壯大實力的需要,紛紛拉攏“士”人作為自己的智囊,這其中以齊國“稷下學宮”最著名。不從事生產(chǎn),不擔任職務,對政事可以自由發(fā)表意見和提出批評,逐漸成為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性格。

“士”階層精神傳統(tǒng)的第三個特點是注重自身文化道德修養(yǎng),“修己以敬”。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士”非常注重自己的修養(yǎng)。“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論語·堯曰》)。要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在儒家看來,“修己”是起點,同時是根本途徑?!靶藜骸笔紫仍谟诘赖缕焚|(zhì)提升,曾子對此有正面闡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朱熹解釋道:“弘,寬廣也;毅,強忍也。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仁者,人心之全德……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保ā墩撜Z集注》卷四)對理想的追求要超越生死,將其視為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顯然,這種理想主義已經(jīng)具備宗教情懷。“修己”的第二個方面就是文化素養(yǎng)不斷提高??鬃訌牟粚⒆约嚎醋觥吧钡氖ト?,而是自信地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保ā墩撜Z·公冶長》)同時,怒斥白天睡覺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污也”(《論語·公冶長》);荀子作《勸學》篇,極言后天學習的重要??梢?,儒家有一脈相承的重視后天學習的傳統(tǒng)。不唯儒士,凡能夠產(chǎn)生一定社會影響的“士”,莫不在若干方面具有過人的才識。

三、“士”的精神傳統(tǒng)及對當代高校教師的啟示

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擔當意識和修己傳統(tǒng)雖然隨著朝代更迭和環(huán)境清濁而有所消長、或隱或顯,然而其作為知識分子公認的價值追求一直延續(xù)至今,對當代知識分子而言,是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當代高校教師首先要堅持獨立的人格。獨立人格是從事科學研究、引導社會主導價值的前提條件。孟子心中理想的“士”、“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強調(diào)知識分子不應受到經(jīng)濟狀況和地位的制約。當今社會,高校教師在價值觀上應具備某種超越功利性,不應以世俗的功利眼光考量自己的地位和得失。唯其如此,才可具備獨立的人格,從而在求知之路上有獨立的思想。以抗戰(zhàn)時期培養(yǎng)大批杰出人才的西南聯(lián)大為例,“在西南聯(lián)大,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學術(shù)自由、兼容并包,已成為公認的價值標準”[6]。學術(shù)上的研究和探索應當有廣闊的天空,而如果受到限制,思想的花朵就要枯萎。薩義德認為,堅持獨立人格須具有批判精神:“從事批評和維持批判的立場是知識分子生命的重大方面?!盵7]高校教師的批判精神一方面表現(xiàn)在科研活動中對舊思想的批判及對新思想的探索,另一方面是對社會中假惡丑現(xiàn)象的揭露,引導大學生不斷追求真善美,從而塑造進步的價值觀。

當代高校教師應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教師的社會功能不僅是傳授知識、引導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作為知識分子,高校教師還應從事精神生產(chǎn),最終改造社會、改善人類生活。育人和改造社會是高校教師的兩項主要社會責任。在處理與大眾的關(guān)系上,不應把自己獨立于社會生活之外,首先應認識到自己是大眾的一分子。池田大作和湯因比曾有過共識:知識分子和大眾之間的隔閡將給人類社會發(fā)展帶來阻礙,“我們首先應當回到知識分子與大眾都是相同的人這樣一個基點上,應當意識到真正推動歷史的不是特定的階級和集團,而是人類的每一分子”[8]。知識分子作為社會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會關(guān)系中,不能脫離社會關(guān)系成為孤立的存在。其次,高校教師作為知識分子,不能在自己構(gòu)筑的精神王國里悠然自得,而應在保持自己獨立性和批判意識的同時,關(guān)心現(xiàn)實政治和社會生活。這種對現(xiàn)實世界的關(guān)注源于知識分子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信息化、全球化時代,東西方文化通過現(xiàn)代化傳播工具不斷交流、激蕩,按照西方文化人類學中功能派和批評派的觀點,不同文化間的接觸影響是雙向的。湯用彤認為,“外來文化思想須適應本地環(huán)境,所以本地文化雖然發(fā)生變化,還不至于全部放棄其固有特性,完全消滅本來的精神”[9]。傳統(tǒng)社會中“士”的精神傳統(tǒng)是幾千年來知識分子的共同追求,體現(xiàn)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本特性和固有精神,立足其上,有助于當代高校教師應對新形勢下的“精神價值”問題,做到返本開新,繼往開來。

參考文獻:

[1]陶東風.社會轉(zhuǎn)型與當代知識分子[M].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10.

[2]李書磊.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心態(tài)分析[A].祝勇.知識分子應該干什么[C].北京:時事出版,1999:276.

[3]錢穆.論春秋時代人之道德精神(上).錢穆.中國學術(shù)思想史論叢(卷一)[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75.

[4]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9.

[5]杜維明.東亞價值與多元現(xiàn)代性[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48.

[6]謝泳.西南聯(lián)大與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9.

[7]單德興,譯.愛德華·W·薩義德.知識分子論[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29.

[8]荀春生,朱繼征,陳國樑,譯.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5:82-83.

[9]湯用彤.文化思想之沖突與調(diào)和/湯用彤全集(第五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79.

猜你喜歡
高校教師
中俄高校教師油畫教學方法異同
論高校教師的法治素養(yǎng)培育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40
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研究
論高校教師的專業(yè)倫理品性及其涵養(yǎng)
基于模糊多標準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研究
高校教師平等權(quán)利的法律保護
學習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人間(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對提高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效果的幾點思考
亞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53
論高校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人力資本開發(fā)
高校教師兼職行為規(guī)范化的路徑和保障
始兴县| 白玉县| 前郭尔| 卫辉市| 定安县| 嘉善县| 聂荣县| 濮阳县| 吐鲁番市| 大田县| 华坪县| 长岭县| 巴青县| 德钦县| 类乌齐县| 长子县| 东光县| 界首市| 分宜县| 宝清县| 襄垣县| 西吉县| 炉霍县| 嘉鱼县| 池州市| 伊春市| 江川县| 汶川县| 阜南县| 若羌县| 县级市| 密云县| 浪卡子县| 余姚市| 宁南县| 汾西县| 方正县| 南城县| 丰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