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摘要: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而且暴力的程度越加瘋狂,辱罵毆打、強迫脫衣、持刀威脅、拍攝裸照等。原本可愛、單純、善良的孩子們一次次突破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挑戰(zhàn)著社會的容忍度。面對這樣岌岌可危的情況,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管理、法律規(guī)范,都應該反思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guān)鍵詞:校園暴力;頻發(fā);思考
近來,有關(guān)校園暴力的新聞屢見不鮮,一次次的刺激著社會公眾的心靈,我們不禁想問:原本是花一樣的年華,原本應該善良、可愛、單純的孩子們,現(xiàn)在是怎么了?為什么這么暴力、這么殘忍?為什么沒有一絲道德和法律的底線?
一、思考
一直以來,人們和社會都把校園里的事情(孩子們的事情)當成不重要的事情來看待,更不會上升到法律制裁的高度,往往會以不痛不癢的批評教育了結(jié)。久而久之,這種縱容會導致一些未成年人對暴力的使用持“無所謂”態(tài)度。在這個過程中,家庭、學校、法律規(guī)范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家庭教育的不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水平對孩子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在學校的事情不聞不問,除非班主任打電話告訴他們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而且,這些父母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成績或者表現(xiàn)不好,就可能會對孩子進行暴力教育,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而孩子在家里,一方面感受不到父母的關(guān)愛,得到的只是壓力和暴力,另一方面,很難有時間、有機會和父母進行好好的交流和溝通,他們的心理在不知不覺中開始畸形變化,但這些都是父母和老師察覺不到的。當然,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幸福的成長環(huán)境無形中造就了他們嬌寵、自私的個性,不關(guān)心別人的情緒,只關(guān)心自己的利益和處境,對他人過分敏感、猜疑等等。所以,一旦受到挫折,很容易引起他們情緒上的沖動和憤怒,因而產(chǎn)生對一定對象的報復和攻擊行為。
(二)學校方面的失誤
學校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更多關(guān)注的是升學率,而對于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心理健康、道德觀念、性格塑造、法制教育、情感體驗等根本無法顧及。因此,承載著學生道德、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思政課基本沒有用武之地,學校想方設(shè)法壓縮思政課課時,甚至連一些實踐活動也取消了。思政課功能弱化,再加上學校只注重分數(shù),這對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引導,不利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為校園暴力行為埋下隱患。而且,學校的法律教育也形同虛設(shè),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在侵害別人權(quán)益時肆無忌憚,被侵害者也不知道如何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quán)益,一切都在原始茫然中進行。而且,對于很多學校來說,校園暴力事件被認為是“不光彩”的事件,一般都會采取隱瞞不報的態(tài)度。
(三)法律規(guī)范不完善
法律不彰,則道德不力。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學校都會有校園暴力事件發(fā)生,但不管是家長、老師、學校還是派出所基本上都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tài)度來處理這類事情。他們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而且這些事情也不可能觸犯國家法律,都認為批評教育或者賠錢就可以了。此外,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相當滯后,對校園暴力行為起不到制約和打擊作用。刑法規(guī)定,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14-16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投毒罪負刑事責任。如果實施了這八種犯罪以外的危害行為,因其不具備犯罪主體資格而不負刑事責任。但是,現(xiàn)如今的孩子成熟比較早,什么都懂,心理狀態(tài)甚至比成年人還好。因此,滯后的法律對預防和懲罰未成年人實施的一些嚴重危害他人和社會的行為是不利的,針對未成年人的法律需要完善,從嚴執(zhí)法是明智之舉。
二、建議
(一)家庭方面
作為父母,首先要言傳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做表率,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抽時間和孩子進行交流,多關(guān)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心中會經(jīng)常產(chǎn)生很多的奇思怪想,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guān)愛,使他們有一個健康、幸福、安全、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而不僅僅是只關(guān)注物質(zhì)和成績。同時,父母要多以文明、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會正確的認識某些社會不良現(xiàn)象,而不能一味的遷就或者打罵,用暴力解決孩子犯的錯,更不能漠不關(guān)心。
此外,我們還可以學習美國的經(jīng)驗,注重加強父母管教子女的責任。如果學生欺負同學,家長就會立刻被學校通知來開家長會;如果父母管教不當,父母就會被要求上訓導課程,學習如何正確管教子女;如果未成年學生因暴力行為造成他人受傷,父母必須承擔相應民事賠償責任。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孩子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肯定會對孩子更加的關(guān)注和細心教育,共同成長,值得提倡。
(二)學校方面
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人類有獸性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教育的“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使人的靈魂得到鍛煉,克服獸性而轉(zhuǎn)向天使的一面。所以,學校不能再一味片面的追求升學率,而應該好好關(guān)注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把思政課和校園文化建設(shè)落實到實處,真正做到全面實施校園思想道德教育。
學校還要確立法制教育的目標體系,對于不同層次的法律知識內(nèi)容,應貫穿于不同的學齡階段,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使學生接受全面系統(tǒng)的法制教育。其次,學校還應注重課堂教學,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集中開展以政治課為主,逐漸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讓學生時時受到熏陶。此外,學校還可以聯(lián)合法院開展一些“送法進校園”的活動,結(jié)合辦案人員掌握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告訴同學們在遭遇不法侵害如盜竊、搶劫、毆打、綁架時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等實用小常識。引導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學會拒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的誘惑,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學生。
(三)法律方面
我們應該學習美國的法治精神,不能一味懷仁地去看待未成年犯罪,對于沒有法律觀念的人,仁慈則是意味著對受害人的殘忍,我們該思考,更該改變,法治中國絕不能容忍任何人肆意侵犯他人的人身及合法權(quán)益。前不久,幾個未成年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因施虐同學而面臨“終身監(jiān)禁”處罰的新聞被廣泛關(guān)注,這樣的事件告訴我們:倘若停留在道德譴責和學校處分,那么就難以阻止校園暴力的蔓延。因此,我們可以借鑒美國多層次、有很強科學性的青少年懲治體系,以矯正為目的,但絕對不是忽視或不管。加快防治校園暴力的專項立法,從法律上構(gòu)建校園暴力防治體系,明確規(guī)定相關(guān)主體的法律責任,這樣才能預防青少年犯罪,切實解決校園暴力問題。同時,還要嚴懲參與暴力事件的同伙。根據(jù)犯罪心理學“同伙壯膽”理論,專項立法應引入“共謀打人罪”:不管同伙有沒有直接參與打人,都要與打人者共同承擔罪責。這一“共犯連帶”原則適用于校園暴力案件,對遏制暴力犯罪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止作用。
小結(jié)
校園暴力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問題的綜合反映,給青少年造成的危害是久遠的。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要好好的進行反思,然后一起作出改變。
(作者單位: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參考文獻:
[1]青少年施暴引關(guān)注 美國如何整治校園暴力?新華網(wǎng),2015-06.
[2]李婧.校園暴力的法律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2).
[3]何躍燕.誰來喝止“校園暴力”[J].浙江人大,2015(08).